《高效閱讀的秘密》:閱讀並不難,30分鐘讀完一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2020-12-14 若兮書話

/讀/書/並/沒/有/那/麼/難/

這兩天讀了一本書,是日本作家齋藤孝的作品——《高效閱讀的秘密》。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作者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將自己的閱讀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

作者在前言部分便直截了當地表明全書主旨:"本書旨在制定一個最切合實際的目標,即:讀完1本書。"

這的確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我們很多人都無法堅持讀完一本書。

有的是因為拖延症嚴重,難以開始;因為書籍乏味無聊,難以繼續;有的是因為自己看不懂不理解,就此擱淺……

總之,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閱讀很難進行,都適用於書中方法。

書中一共介紹了55個作者親測實效的閱讀技巧,操作性較強。掌握了這55個閱讀技巧就等於開啟了閱讀能力的加速器。

即使是一個從來都不讀書的人,讀了這本書的前言和序章部分,也基本上能做到分分鐘搞定一本書。

可能你會問:"這也太誇張了吧?這本書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其實,我一點也沒有誇張。

只要你親自去讀一下這本書,你就會發現閱讀並沒那麼難, 30分鐘讀完一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01面對讀書的"半途而廢",教你三招就可以一擊即破。

1.剷除最大的絆腳石——壓力

楊絳先生說過:"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萬事開頭難,當我們拿起一本書要麼讀不懂,要麼擔心記不住,要麼就急於求成……

這些對於讀書來說都是毫無裨益的。

齋藤孝認為,阻礙讀完一本書的最大絆腳石就是壓力。瞻前顧後的我們經常會在讀一本書的時候感覺壓力山大。

作者給我們指明了方向:

請抱有"失敗也無妨"的想法。你可以比別人晚讀書,但不需要有任何罪惡感。

嘗試做到以下三點:

解決讀書心理壓力,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領域的書,喜歡作者的書或者是暢銷書,這樣很容易釋放壓力。我們還可以從前言、序章、目錄、尾聲、後記等部分快速地把握全書的概要。這樣有助於提升我們的閱讀速度,必要時還可以跳讀。除此之外,最關鍵一點是給自己設定時間,集中精力。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就會高速運轉,效率當然會事半功倍。

比如:規定自己每天利用閒暇時間瀏覽10分鐘書籍,再比如:到咖啡店這種環境安逸的地方閱讀,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只有先掃除閱讀的內心屏障,才能順利開啟高效閱讀之旅。

2.從小突破中感受成功

對於那些不擅於閱讀長篇文章的人來說,可以先通過閱讀微型小說來構建讀完一本書的自信心。

作者認為:即使你只讀了一本選集中的一個故事,你也可以認為自己"讀完了一本書"。

他舉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

像這樣從閱讀超短篇小說開始,逐漸養成讀書習慣的方法,正如登山者挑戰珠穆朗瑪峰一樣,從海拔低的地方開始攀爬,待身體完全適應後,再逐漸向更高的地方邁進。

確實,讀書好像登山,都要從低處開始。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是大前進的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特別是我們讀像總書記最喜歡讀的《靜靜的頓河》這樣的大部頭的著作時,更需要這種小中見大、鍥而不捨的精神。

因此作者建議按照"超短篇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的順序去完成閱讀。

可是有人說我連超短篇都無法完成,那麼若兮告訴你一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強迫自己讀2頁。"

我們就從2頁書這樣的小目標開始,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個習慣。

不要小瞧每天只讀這2頁書,因為運氣好的時候你有可能突破極限,創下自己"愛不釋手"的新紀錄。

這樣一來我們就很容易收穫成功的喜悅,會覺得閱讀原來也沒多難,讀起書來也輕鬆愉快許多了。

3.掌握全書的高潮部分

作者的觀點是我們讀書不可能做到過目不忘,即使是認真做好筆記,能記住全書的30%已經算是不錯的。

九邊在新書《向上生長》中說:

"書本上的知識一般用處比較小,但是當一個人的知識大規模地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會出現'湧現'效應。"

意思的就是說,讀書實際上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不要在乎我們在某一本書中掌握了多少知識,關鍵在於日積月累的閱讀效果。

作者就分享了一段30分鐘讀完一本書並且附加評論的經歷。

雖然30分鐘之內讀完是被迫之舉,而且壓力山大,但是他確實做到了。

有人可能會問:30分鐘讀完一本書,又能記住多少內容呢?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心理誤區。

我們讀書有時候的心理壓力就源於這個誤區。

有時候我們讀書,並不一定要記住全部,哪怕只是其中一個觸動你的點,你都可以認為自己讀過這本書了。

因此,為了鼓勵大家完成閱讀並有所成效,作者建議一本書只要掌握高潮部分及即可。

我們讀完一本書,哪怕是只掌握了全書的1%-2%,也沒有失敗,更沒有白讀。

掌握了以上三招必殺技,讀完一本書又有何難?

02讀書的更高境界,提升思考力和表達能力

這本書講述的55個閱讀技巧中,除了教你如何完整地閱讀一本書,還傳授了另外兩大閱讀技能:記讀書筆記和寫書評。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就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認為有趣的、感人的、突出重點的語句劃線記錄下來。

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鍛鍊你的思考力。

因為當你認真閱讀並對某一句或者某一段劃線之後,不免要隨即發表下自己的感受、觀點或者看法。

當你隨機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你的思緒就會跟隨作者飄散到書中更遠的地方。

長期下來,你的思考能力必然有所提升,因為總要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劃線吧。

另外,寫讀書筆記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可以"溫故知新"。

人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過目不忘或許能停留一段時間,但卻不能保證是一輩子。

但我們寫文章或者和遇到問題時,就可以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檢索需要的知識,重新溫習一遍,再拿來學以致用。

作者建議在書中3個地方劃線:

用紅色標註客觀的、重點的部分,這樣的話書籍的重點又會一目了然;用藍色標註客觀的、一般重點的部分,這部分可以隨意劃線,便於以後重讀的時候閱讀;用綠色標註主觀的、重要部分,這部分是你認為哪裡有趣、哪裡重要就可以在哪裡劃線,這樣做可以盡情地流露自己的個性特點。

我個人認為讀書筆記也不用那麼麻煩,不喜歡3種顏色劃線法,可以用一支筆劃線。

只要記錄好自己的心得體會,就沒有白讀一回。

寫書評

書評就是對讀過的書抒發自己的感想、感悟,並客觀的做出評價和推薦。書評實際上是閱讀的進一步升華。

如果你將自己讀過的書,都以書評的形式加以記錄,不但日後可以回顧,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很大提升。

本書作者齋藤孝關於如何寫書評也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一是建議趁熱打鐵及時抒發;二是從正面積極地評論;三是要凝縮三個重點;最後是要感同身受體會作者意圖。

這4點建議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我個人認為:"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寫書評也同理,只要能表達出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評價即可,不必拘泥於形式。

不管是讀書筆記還是寫書評,對於讀書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我們只要一步一步腳印地走下去,"讀書成就自己"是遲早的事。

03找到適合自己的書,一本就足夠了

這本書有幾大特點,非常值得一讀。

一是語言通俗易懂,便於讀者理解和掌握;二是善於舉例說明,讀起來代入感十足;三是知識點高度濃縮,毫無贅述冗餘感。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齋藤孝還很有阿Q精神。他經常鼓勵他的學生說:

「書架上一定要放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即使不讀,也會顯得自己很有品味。」

讀到這裡我就被作者的阿Q精神逗笑了。不過,讀書對那些不擅長閱讀的人來說本來就是苦差事,具有點阿Q精神也挺不錯的。

同樣是關於閱讀的書,這本書和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相比,我更推薦這本書。

相對而言,《高效閱讀的秘密》更易於上手,特別是對於不擅長閱讀的人來說,更容易瞬間獲得成功閱讀帶來的快感。

這兩本書的共同點都是作者將自己親身經歷的閱讀體驗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不同的是,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比較側重於閱讀的質量。

整本書主要是教大家如何梳理讀書筆記,將所讀過的書消化理解,從而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儲備。內容上略顯浩繁和枯燥乏味。

而齋藤孝的《高效閱讀的秘密》則側重於閱讀的實效。這本書有一個非常值得讚賞的優點,就是善於舉例說明。

書中列舉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不但生動貼切而容易理解。讀起來很有代入感,讓讀者很容易理解並掌握閱讀的技巧。

另外此書的一些觀點,比如小成就大喜悅,再比如剷除閱讀的絆腳石等都和九邊的《向上生長》有異曲同工之妙,建議大家可以關聯閱讀。

如果你也是一個將喜歡買書、囤書的人,又不擅於閱讀,不妨讀一讀這本書。

最後,希望通過我的介紹,可以幫助更多的朋友解決閱讀中遇到的難題。

趕快打開這本《高效閱讀的秘密》,和我一起打通讀書的"任督二脈"吧!

作者簡介:

心若兮,噹噹《若兮書話》專欄作者,一個追逐夢想的二胎寶媽。希望通過文字傳遞溫暖,跟喜歡閱讀的朋友一起成長!歡迎關注,交流互動!

相關焦點

  • 《快速閱讀》構建高效閱讀,只需要1個小時,1年輕鬆讀完100本書
    很多人是不是也常常遇到過工作中需要閱讀大量的文字,可是苦於閱讀速度太慢,工作效率太低。職場人事抱怨工作太忙,想充電進階,卻一個月看不完一本書,莘莘學子抱怨備考的科目太多,辛辛苦苦讀完一本書只記得隻言片語。為什麼閱讀速度慢?是什麼原因閱讀之後什麼也記不住?
  • 讀後遺忘,閱讀效率不高,麥肯錫教你如何高效快速地閱讀一本書
    導語:忘記閱讀,閱讀效率不高,《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教你如何高效快速地閱讀一本書。閱讀是自我發展的主要途徑,也是使心靈成熟的最有效途徑。很多人抱怨拿起一本書看他,讀了很久,還是那幾頁,一本書半年沒讀了,但快一個月了。
  • 《高效閱讀的秘密》:告別「虎頭蛇尾」式閱讀,書寫你與書的故事
    文|荒城一時興起買了本書,但是一讀就犯困,總是讀不下去;好不容易讀了一會兒,轉頭就忘記裡面講了什麼;從來沒讀完過一本書,就覺得自己肯定是不喜歡讀書;......「虎頭蛇尾」式的閱讀體驗,讓自己幾乎不想要觸碰書籍,就這樣輕易地給自己打上了「不喜歡讀書」的標籤。建議你讀一讀日本學神齋藤孝的《高效閱讀的秘密》,這樣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你會發現讀書並不是一件難事。
  • 《超級快速閱讀》:1年讀完200本書,誰都能做到,這3點很關鍵
    02 快速閱讀的準備在閱讀時,首先要拓寬視野階段,這也就閱讀書本上的文字信息。聽起來這個階段好像每個人都很容易做到,而實際上我們大部分人用的閱讀方式只是把書讀完了,但並沒有太大收穫。比如說我們即使讀完了堆在面前的書,還是覺得腦子空空,那麼面對這種付出了時間和精力的閱讀,我們該如何應對?
  • 一讀就忘,讀書效率不高,麥肯錫教你怎樣高效快速地閱讀一本書
    導語:一讀就忘,讀書效率不高,《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教你怎樣高效快速的閱讀一本書。讀書是自我成長的主要途徑,也是讓心智變的成熟最有效的方法。很多人抱怨拿起書看著看著就跑調,讀了很久反反覆覆還是那幾頁,一本書讀下來沒有小半年也快一個月了。想找一種方法既能掌握書中的精華,又能快速地閱讀,這是很多愛讀書的我們最理想的讀書狀態。到底該怎樣讀書?
  • 共讀《超級快速閱讀》:學會快速閱讀,讓你一年輕鬆讀完50本書
    這本書我認為適合每個愛讀書而又苦於沒方法的人,並且書中都是一些可實施很強的技巧,內容非常豐富,所以我分兩篇來介紹本書,首先介紹第一部分:如何快速讀完一本書超級快速讀法:讓你的閱讀速度提高2-3倍閱讀的第一個階段就是要讀取書本上的文字信息。
  • 讀完書就忘了?讀書沒用?別擔心,這本書能幫你解決各種閱讀問題
    在這本書中,我提到過:30歲以前300本,然後每年50本,因為您閱讀了更多,所以付出的結果和結果將是關鍵的。畢竟收集信息的方式不僅僅局限於閱讀,更重要的是與人交流和實踐書中的內容,你應該慢慢地消化書中的知識,把他變成你自己的能力。因此多讀書並不是更好,讀書太多會適得其反。
  • 如何高效地閱讀一本書?這是我用過最好的方法
    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讀完一本書,過了一段時間後,書中的許多內容都忘記了,甚至連當時感觸頗深的經典句子都不記得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個人認為可歸結為兩個原因,一是人的記憶規律,二是閱讀的效率。
  • 學會《快速閱讀》,一年可輕鬆讀完1000本書
    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要教我們掌握三遍閱讀閱讀技巧,有效提升閱讀力掌握一年讀完1000本書的技能。所以,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描述本書的主要內容。一.你為什麼要學會快速閱讀?閱讀也就是說能在同樣的時間裡閱讀更多的內容,就是讀書的速度比普通人快很多。多快才叫做速度快,能多快就多快。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人群可以選擇不同的快速閱讀的方式。
  • 如何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經常在網上看到讀書博主關於自己每天一本書的經驗分享,在評論區的留言呈現兩極分化:一類是讚嘆博主厲害,另一類是質疑博主的這種做法。我持中立態度,覺得一天讀完一本書有些囫圇吞棗了,但又對於一天一本書這樣的計劃躍躍欲試,卻懷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無法做到。
  • 如何才能做到快速讀完一本書,這4個知識點,希望你也能知道
    可能有人會問,看這麼快,那麼這本書不就白讀了嗎?那我更想反問,像平時那樣一字不漏認真的看完一本書後,蓋上書本,你還能記得多少書中的細節呢?答案很明顯,我們大多只記得最後的結論。很多人都有過這種同感,比如在讀完了一本書之後,仿佛像是得到了作者的「秘術」,擁有了作者的「大腦」一般。其實個人認為這種讀書狀態對書本內容的吸收程度,其實是很高的,但同時我們也需要警惕這種滿足感可能會帶來的陷阱。
  • 如何高效率的閱讀一本書?
    ▼閱讀的好處1.讀書可以提高人的自身修養,豐富內在。2.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可見讀書的重要性)。3.多讀書可以讓你有寫作靈感。4.讀書可以讓你全身都有禮節(俗稱書生卷氣息)。▼提高閱讀效率大部分人會說,沒有那麼多時間閱讀啊,一本書要看上個幾天,還要工作、要健身、要聚會、要貪戀愛、那天我抽出一天時間用來好好看書,其實完全不必,我們可以通過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習高效率的閱讀技能,在碎片化的時間裡進行閱讀。
  • 探索更高效的信息獲取方式!《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PPT讀書筆記
    我們都知道打遊戲要看攻略、打球要看教程,但是到了閱讀這件事情上,卻很少人有意識地了解過閱讀方法論。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就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讀書筆記法》,看看同處東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人如何看待閱讀以及做筆記這件事,希望各位可以有所收穫。作者介紹奧野宣之,同志社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
  • 不喜歡閱讀?一個月也看不完一本書?這本書告訴你怎麼破
    不喜歡閱讀?一個月也看不完一本書?這本書告訴你怎麼破朋友小原說,之前看到一本書非常感興趣,覺得對自己的工作也有幫助,就買了回來,還刻意放在枕邊,以便隨手翻閱。但一個月過去了,他還沒看完這本書,興趣也漸漸減少,但又自責自己連一本書都看不完,內心也焦慮起來。
  • 每天堅持閱讀15分鐘,一個月時間提升自己!
    我們的計劃會為你提供一批人生必讀書單和內容,你只需要每天堅持閱讀15分鐘,一個月時間就可以讀完四本書,提升你的個人能力!下面就是我有信心能夠讓你心動加入的6大理由1.對話式閱讀,有效的讀書方法中國第一家採用對話式閱讀的知識教育機構。對話式閱讀讓你與作者面對面,帶給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專注閱讀。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二、記筆記的方法《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中講到了一種,「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如果是直接複製,印象筆記和有道雲等軟體,都可以直接保存。3、讀到好的內容,寫下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怎麼寫也沒關係,「棒」「很好」「有用」等簡單的評價也都可以。後期要用的時候,再完善一下。4、選擇摘抄段落時,不是找讓人覺得「理應如此」的文章,而是覺得「這麼一說確實有道理」的內容。
  • 18天讀了18本書,寫了11篇書評,高效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文/壹壹如果有人告訴你,60分鐘可以掌握一本書的核心脈絡,你會信嗎?大多數人不會信,信的人也會認為需要非常深厚的功底才能做到,曾經我也這樣認為,但是當我自己也做到了,我信了。有些事情我們覺得不可能,或許是我們不知道,沒見過,自己沒有做過。
  • 《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不變的真理
    今天分享的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推薦小草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好書,關注我分享更多好書給你。在過去,我們習慣將一天或一段時間的經歷用筆記錄下來,形成日記;閱讀報紙、雜誌時習慣剪下感興趣的內容做成剪報並加以評論;讀書時習慣用筆勾勾畫畫並寫下讀書筆記,遇到好的書還可以寫書評。
  • 孩子閱讀沒效率,這個秘密幫你解
    小潘同學很有興致地告訴媽媽她讀完一本書了。媽媽隨口問她這本書將來什麼?小潘同學認真地回憶了一下,很尷尬地笑笑,回答道不知道。我們家長是不是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小孩看完一本書,完全不知道自己讀了什麼?讀完感覺沒讀似的。這個問題普遍存在,家長和孩子們不用自責,有一個秘密就可以幫助小孩瞬間提高閱讀效率。
  • 這篇深度長文教你如何打造高效且致用的閱讀術
    相信我,只要選對方法,並積極實踐,你也能掌握高效並且致用的閱讀術。本人這大半年來學習過的有關「如何讀書」的工具書一、讀書慢--如何提升閱讀速度你聽說過一年讀七百多本書的神人嗎?日本職業書評家印南敦史就是這樣一個閱讀高手。為了撰寫書評,他能夠在30分鐘內就讀完一本書。之後,再用60分鐘撰寫書評文稿。只知道這些你可能還不服。但我想再跟你說,他寫的書評還能讓書大賣,你是不是就會驚為天人。不禁暢想,要是掌握了他這項快速閱讀技能,稿費不就可以拿到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