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記者提問:英國政府宣布,自1月31日起,調整後的英國國民(海外)(BNO)護照及籤證政策正式生效。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認所謂的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Part 1
什麼是BNO護照?
這是一個因歷史因素形成,只針對香港居民頒發的英國護照。
1987年之前,所有香港人都持有一個叫「英國屬土公民護照」的東西,簡稱BDTC,以此作為身份證明。 「英國屬土公民護照」是英國給自己海外殖民地人民頒發的護照,不算是大英帝國的公民。
英國屬土的公民,而不是英國公民,這名字描述的非常準確。持有「英國屬土公民護照」,可以證明自己是英國殖民地的人,但不能證明自己是英國的人,甚至連在英國的居留權都沒有,更沒有英國公民享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擔任公職,享有社會福利等一系列好處。
畢竟,依大英法規,這些人只是殖民地的奴隸而已。
1984年,中英籤署了聯合聲明,宣布香港將於1997年7月1日起回歸中國。一旦香港回歸中國,那香港自然就不是「英國屬土」,香港人持有「英國屬土公民護照」自然也就不合適了。
英國人創新式的發明出了一個所謂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也就是BNO,宣布所有在1997年7月1日前出生的香港人,都可以申請領取。
根據字面意思,英國人承認香港人是英國國民,只不過目前身處「海外」,所以持有BNO護照。
但實際上,持有BNO護照的人,不享受任何英國國民的政治權利,也不能在英國擔任公職,和BDTC相比就是換了個名字而已。唯一的好處,就是出國旅遊的時候方便點,去以前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國家都極其方便,其他時候一點用沒有。
所以,擁有申領BNO護照資格的香港人很多,但實際申領的人並不多。
港英政府自1987年起對所有符合資格的申請人都頒發了BNO護照,但根據BBC的最新數據,目前只有35.7萬香港人持有英國的BNO護照。
Part 2
英國在世界上有一個名號,是大家公認的「攪屎棍」,只要有他在的地方,準沒好事,就算是好事,也得變成壞事。
攪屎棍的行為在於,在關鍵的位置,關鍵的時間,挑撥雙方甚至多方的關係,以達到從中漁利的目的。
誠然,對於大帝國而言,直接統治某個地方,可能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要很多,還不如直接扶持代理人,找個聽話的傀儡,自己躲在背後操縱。
但是大英帝國是從骨子裡面喜歡玩這種把戲,都把別人當傻子耍。
這是英國偏居一隅的地緣政治決定的,英國居於不列顛島,加上北愛爾蘭。
現在北愛和蘇格蘭都在鬧騰,想要公投獨立,大英帝國,這號稱民主起源的國家也不得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每天在世界上鼓譟這個不自由,鼓譟那個不民主,現在輪到自己了,卻雙標了,這是盎格魯撒克遜的傳統,美帝主義,把這一套繼承的爐火純青,只是川皇不按你這一套來玩,也許是不懂職業政客的潛規則,徹底撕破了西方偽民主偽自由的面具。
對英國而言,歐洲大陸最好就要亂成一盤散沙,才對他有利。
拿破崙橫掃歐洲的時候,英國聯合奧地利帝國,普魯士帝國,沙俄帝國,組成最強反法同盟。如果被拿破崙一統歐洲,那他這個小破島就任由拿捏了。
很快普魯士崛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普魯士和奧匈帝國聯手,加上土雞和保加利亞這兩個弱雞國家,組成同盟國,又要一統歐洲,要和舊列強重新瓜分世界,英國又聯合法國、俄國為主要協約國,後來十月革命後,把世界工業產值很高的美國拉進來,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也加進去分一杯羹,連中國北洋軍閥政府也對德宣戰,可惜弱國無外交,即便是站隊正確,巴黎和會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全部由日本繼承。
就這樣,歐洲大陸又被打了個稀巴爛,英國美國坐收漁翁之利,美國這個新貴,開始在資本主義陣營展露頭角。
戰敗的土雞最慘,原來堂堂奧斯曼大帝國,被稱為西亞病夫,再加上一戰時站錯了隊,周圍原來被欺負的國家,都紛紛起來還擊,最兇猛的是希臘軍隊,被長久欺壓的希臘,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組成希臘聯軍攻入土雞,打得土雞節節敗退,但是土雞這時候站出來一位猛人凱末爾,在內陸組織軍隊,多次擊敗希臘軍,逼得西方國家承認土雞國家合法性。
希臘的背後站著的是英國,土雞也不敢過於過分,希臘最終把愛琴海能佔的島嶼都佔著了,甚至土雞在愛琴海邊遊泳都不敢埋頭扎猛子,就怕不小心越過國界了。
戰敗的土雞原來在西亞的屬地,被協約國瓜分殆盡。阿拉伯世界被英法分割,油氣資源豐富的地方,戰略要地,都被英國拿到,巴勒斯坦地區、外約旦、伊拉克、卡達和賽普勒斯島,科威特肯阿拉伯酋長國變為英國保護國,法國則拿到了敘利亞和黎巴嫩地區,所以在敘利亞內戰爆發時,法國總統馬卡龍去看望敘利亞難民,引得眾多難民熱淚盈眶。
凡是被英國拿到地方,基本都是陷入戰亂動蕩,或者被經濟殖民,曾經是英國,現在換成了一脈相承的美國。
口惠而實不至,這是大英帝國長久以來的做派。
Part 3
有一部電影,名叫《阿拉伯的勞倫斯》,說的就是英帝國排除一位間諜勞倫斯,忽悠阿拉伯國家,讓他們起來給奧斯曼捅一刀,會幫助他們建立一個大阿拉伯國家,找到了穆罕默德的後裔,現在約旦國王這一家人,對阿拉伯國家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勞倫斯給他們畫了一個很大的餅,後來以先知後裔名義的串聯下,阿拉伯人聯合起來,結束了突厥人對阿拉伯地區400年的統治。
巴勒斯坦地區,說是給猶太人建國,但是猶太人來到這片土地,遍地都是阿拉伯人,憑什麼就讓給你,曾經對猶太人最為包容的阿拉伯人,曾經給猶太人以庇護的清真寺,現在卻被攪屎棍逼成敵人,死敵。
整個中亞和西亞是亞歐大陸的核心,曾經有一個奧斯曼帝國,逼得歐洲諸國不得不揚帆遠洋,尋找新的出路,雖然帶來了歐洲的崛起,但是並不是自願的,沒有人想繼續吃苦頭,所以這塊地帶要麼掌握在自己手上,要麼就讓它變成一盤散沙。
所以英國並沒有按照承諾,幫助阿拉伯建國,從最開始就沒有想幫助他們建國,英國要方便的從印度這隻奶牛上擠奶,必須控制蘇伊士運河,而這條運河正在阿拉伯人的核心地帶,所以最終想要真正站起來,只能靠自己,靠別人是不可能的。
在帝國墳場阿富汗吃過虧以後,就轉而在中亞到處挑撥分裂,打壓土耳其,分割庫德人,每個國家裡面都塞上點,就不讓他們建國,忽悠他們打仗可以,最終落到實處卻沒有半點好處。
賽普勒斯最終想要獨立,就這麼一個不大的地中海島國,也被分為兩半,東西賽普勒斯。
時間過得很快,德國再次崛起,希特勒的鋼鐵閃擊作戰,席捲歐洲,這下歐洲大陸統一了,希特勒又開始進攻蘇聯,鋼鐵慈父史達林依靠著紅軍的堅強戰鬥,國土的大縱深和強大工業生產能力,拖垮了德國。西線英國在北非有所作為,在島上純粹只能被動挨炸了,英國海軍還是厲害的,納粹的海軍很一般,海上的船還不停的被英軍潛艇攻擊。
最終美國參戰了,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完全超出納粹德國,歐洲大陸的同意又變成泡沫了,這次英美法蘇聯手分割德國,德國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乾脆躺平,不發展軍隊了,但是德國的工業實力卻在二戰後再次成為歐洲老大,仍然具備極強的戰爭潛力,但是這個地緣位置實在不利於世界爭霸。
二戰後,蘇聯紅色意識形態如潮水般覆蓋全球,各個資本主義國家瑟瑟發抖,前首相邱吉爾又開始宣傳鐵幕,搞起了意識形態之爭。
二戰後,英帝國開始走下坡路,原殖民地已經無法維持,印巴分治,導致無數人死亡,派一個啥也不懂的勳爵蒙巴頓,糊裡糊塗的畫下印巴分治線,導致印巴多次戰爭,無數宗教衝突,原來還是相熟的鄰居,突然開始拔刀相向。
Part 4
香港回歸前,又開始給我們埋雷。
殖民時期,香港警隊中有一個政治部的單位,專門從事特務活動,直接隸屬於英國情報機構軍情五處。為了幫助英國控制香港政府,每年都會組織政府各部門領導前來培訓,交這些人如何監視手下,讓他們定期向自己匯報工作。
到1995年政治部解散時,香港大部分官員都已經在政治部工作過了。
在回歸前解散,也是為了防止我們掌握這些官員的資料,這個部門的材料和數據,被全部搬到英國,少部分就地銷毀。
這些人讓我們的政府也很為難,留下的官員中不知道哪些是忠於英國的,又不能把18萬公務員全部都換了。
1967年,港英政府為了制裁左派暴動,制定了一個《香港公關秩序條例》,凡是想遊行示威的,都要香港警察批准才行。
港英政府用這個所謂條例鎮壓了多次工人罷工。
然而在1996年年底,離香港回歸還有7月,港英政府突然改了規矩,以後誰再想示威暴動,不用警察批准了,想在哪搞就在哪搞。
原本英國人統治香港時,港督在香港手握立法、行政、軍隊三大權,說一不二。可是在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任期的最後幾年,突然良心發現,把自己手上的權力分到各大部門。先把行政權分給了政務司,再把手下的立法局,變成獨立的部門立法會。
權力一分之後,香港回歸後設立的特首,想要建立統一高效的管理,就十分困難了。
在英國人統治香港上百年間,他們從來沒有給過香港人所謂的民主、自由,等到香港快要回歸了,突然發好心給香港民主。
就是想要搞亂香港,讓中央政府出醜,還妄想能夠遙控香港,繼續從香港吸血。
沒想到中國大陸短短不到20年,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前景也遠遠超過香港。
歐洲大陸對英國人這一套實在是太熟悉了,在歐盟組件的早期,法國總統戴高樂就堅決不讓英國加入,只要他進來了,啥事都做不好做不成。
好像印度人從英國人那學了不少,變成了亞洲的攪屎棍,幸好RCEP沒進來,不然指不定要搞什麼事情。
Part 5
總的來說,英國從英西海戰中崛起,一直到二戰後衰落,中間五百年時間,一直在打仗,但是從來都沒有過自己一家獨自作戰的,都是拉上小夥伴,即便和自己有仇的國家。
如果一個地方打下來了,就在當地扶持一個代理人,而這個代理人必須得依靠英國人才能站穩腳跟,所以代理人必須竭盡所能的打壓本地土著,更好的抱緊英國人大腿。
前面兩招搞不定時,那就上大招,如果打不下來,那就找個外交大師,去對手內部找空子,搞分裂。
英國這個攪屎棍就是靠這三招,造成了今天很多地方的動蕩局勢,美國也學去了一部分,但是卻沒有學到精髓,總是把別人搞亂了,但是自己的目標還未能達成。
去年疫情爆炸,英國疫情尤其嚴重,不加以管控,而且還隱瞞病毒變異,原來的脫歐步驟 還在談,結果現在直接被歐洲大陸主動踢開:你有病,你走開。
疫情得不到控制,經濟就會受到嚴重影響,而其中中國留學生帶來的產值頗多,高達200多億英鎊,除了學費收入以外,留學生們的衣食住行帶動了英國不少產業的發展。
想要依靠BNO護照來拉動經濟,中國毫無疑問直接反擊,釜底抽薪,直接宣布,中方不再承認所謂英國國民(海外)(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力。
隨後香港政府跟進。
1月29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由1月31日起,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不能用於在香港出入境,亦不會在香港獲承認為任何形式的身份證明。
英國本來想趁機割一把韭菜,我們不僅不理會,反而直接釜底抽薪,在你新政未落地之時,直接掀了桌子,砸了鍋。
是想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還是去沒落的小國做個二等公民,一定要仔細掂量,想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