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人湘歌丨雷鋒故裡溫情在

2020-12-24 湖南在線



作者簡介


譚仲池,漢族,1949年10月出生,197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瀏陽人。曾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湖南省文聯主席、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曾任長沙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譚仲池1969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已出版詩集、散文集、小說、文論等20餘部,計300多萬字。主要作品:詩集《芭蕉雨》《月之夢》《歲月與夢幻》等;散文集《風雨人生路》《情系瀏陽河》《心靈的天堂》等;長篇小說《打撈光明》《都市情緣》《曾經滄海》等;創作歌詞100餘首,影響較大的有《陽光樂章》《新的起點》《大地之子》等。


創作故事

《雷鋒朝我們走來》創作前後

譚仲池

2011年冬天,我當時正在準備創作電影《青春雷鋒》的文學劇本,便到雷鋒紀念館去收集資料。在時任館長陳亮偉的陪同下,我極其專注地觀看了展覽。我對展品中的一些原始資料,如雷鋒讀小學時的日記、作文,雷鋒用過的手電筒、筆記本都認真地察看細讀、詢問講解的同志並做了紀錄。這使我更加真切地走近了雷鋒,走進了雷鋒的精神世界。

這使我想到,長期以來,望城區的學雷鋒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全國很有影響。我感到當今的時代是更加需要雷鋒的時代,也是雷鋒成長的最好時代。在整理採訪資料時,我就萌生了一個念頭,給雷鋒寫一首詩,題目叫《雷鋒朝我們走來》,當天晚上我就動了筆。詩的第一小段是這樣的:

雷鋒朝我們走來

他的步子邁得輕快 歡暢

臉上綻放著陽光的微笑

腳下踏著春風的節拍

背著老張送給他的書包

他感觸到了鄉親的美好期待

詩寫出來後,經過多次修改,我試著先投《人民日報》。因為這首詩共有146行,使我沒有想到的是,寄出不到兩個月,2012年2月20日《人民日報》副刊就發表出來。這次我非常高興激動。後來,我就考慮把這首詩改成歌詞,期盼能藉助音樂的翅膀,讓它飛得更高更遠更廣。於是,經過我的精心構思,這首《雷鋒朝我們走來》便被壓縮修改成一首簡短明朗、易懂的歌詞。

名字仍叫《雷鋒朝我們走來》。

連結:

孟勇,男,國家一級作曲(專業技術二級),1982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音樂系。曾擔任湖南廣播電視藝術團團長,現任湖南省歌舞劇院專業作曲,湖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已發表、出版、上演各類歌曲、器樂曲、舞蹈音樂、影視音樂等作品1000餘件,有90餘首分別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電視「飛天獎」、「金鷹獎」、文化部「群星獎」、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出版民族藝術歌曲專輯三張和專著《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孟勇獲獎作品暨新作品選》《孟勇歌曲選》二本。代表作品有《斑竹淚》《飛》《山寨素描》《水姑娘》《忘不了》《阿妹出嫁》等。

相關焦點

  • 雷鋒故裡 名望之城――望城區旅遊地圖
    湘陶小鎮——銅官 銅官是世界釉下多彩瓷的發源地,是我國唐代三大出口瓷窯之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銅官窯陶瓷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湖南省經典文化村鎮。
  • 鑑賞丨湘歌:阿哥阿妹我問你
    代表作有歌曲《山鄉小渡船》《莫說山歌不是歌》,歌劇《深宮慾海》《從前有座山》《安重根》《巫山神女》,交響樂《長島人歌》等。鄺厚勤,詞作家,文藝評論家,湖南宜章人。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音樂家協會音樂文學委員會和湖南省音樂評論家學會副會長。
  • 圖片故事|雷鋒故裡 處處見「雷鋒」
    紅網時刻記者 萬牧昆 長沙報導走進長沙高新區雷鋒街道,雷鋒故裡,處處可見「雷鋒」。紀念館前歷久彌新的雷鋒雕像,是佇立在人們心中的「精神支柱」;省重點中學雷鋒中學、省黨史館、望雷大道是指引人們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精神地標」;而抗疫戰線上活躍的一個個「活雷鋒」,便是雷鋒傳人的「精神群像」。「同志你好,這是我們作為退役老兵的一點愛心,希望能為武漢抗擊疫情貢獻一點綿薄之力,請一定收下!」
  • 雷鋒故裡身殘志堅的「活雷鋒」
    臨近3月,「雷鋒精神」再次被無數人在無數場合提及。湖南長沙的望城區是雷鋒的故鄉,在與雷鋒故居毗鄰的雷鋒紀念館,雷鋒的故事在這裡用激昂的聲調反覆訴說。講述故事的雷鋒館人中,有一位身殘志堅的「活雷鋒」。  這位「活雷鋒」名叫譚荒芳,見到她時,她正為雷鋒紀念館義務題寫花籃綬帶。工整的字體,流暢的筆鋒,讓人很難相信握筆者竟然十指全無。
  • 湘人湘歌丨侗歌向著北京唱 我以"四願"酬故鄉
    《七絕·海外鄉思》 隔山隔水隔重瀛,久隔深深故裡情。 幸有鄉心難隔斷,一霄好夢到黎明。 此詩首載《中華詩詞》2009年第一期,曾獲國際「鄉愁」詩詞大賽銀獎,併入編《全球優秀華人詩歌頌典》,2016年又被選入《炎黃詩書畫印藝術精品集》。
  • 時代的歌 永恆的歌--雷鋒精神的當代迴響(全文)
    50年前犧牲的雷鋒,為中國人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雷鋒精神。49年前,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這位年輕軍人的名字和事跡從此家喻戶曉。50年來,雷鋒精神一次次被時代重新解讀,一次次被賦予新的生命因子。
  • 瀟湘詩會《湘人湘歌》(六十九) 劉振球|阿哥阿妹我問你
    代表作有歌曲《山鄉小渡船》《莫說山歌不是歌》,歌劇《深宮慾海》《從前有座山》《安重根》《巫山神女》,交響樂《長島人歌》等。歌曲》、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全國各類媒體發表(含演唱、演播、出版)作品1000餘件,著有抒情歌詞集《人生唱著走》(廣西民族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秋韻》(廣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太陽香》(廣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和CD光碟《中國當代詞作家作品經典·鄺厚勤專輯》(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200多件作品入選《中國當代歌詞精選》《同一首歌》
  • 別墅包圍雷鋒故居 雷鋒紀念館尷尬面對豪華鄰居
    而快60歲的遊客李大爺則感嘆說,他是與雷鋒同時代的人,對雷鋒的人生道路和全中國人民學習和弘揚的雷鋒精神有深切的體會,雷鋒艱苦樸素的精神一直以來,都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在雷鋒故居周圍修建豪華別墅,可能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種要求,也不一定對雷鋒故居有破壞,但是豪華別墅在市民眼中、在眾多參觀紀念館和雷鋒故居的遊客眼中還是很有奢侈之嫌,因此總體感覺不妥。
  • 瀟湘詩會《湘人湘歌》(八十七) | 蘇俊羽 何欣蔓:你的模樣
    獲長沙市雷鋒「銀章」,「長沙市優秀少先隊員」、「湖南省優秀少先隊員」稱號,中國少年先鋒隊湖南省第七次代表大會少先隊員代表。身為班長和學校少先隊副大隊長的他,在學習上勤於思考、勇於探索、成績優異;在學生幹部的工作中認真負責、積極肯幹、勇於擔當;在日常生活中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心公益。同時,他有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愛好繪畫、唱歌、主持,是一名有著歌唱夢想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
  • 雷鋒故裡厲害在哪?外地商戶感染新冠,無人照顧的孩子30分鐘內有了...
    作為楷聖的家鄉,望城近幾年致力於擦亮「楷聖故裡」這個金字招牌,為中國書法文化傳薪播火。望城重修書堂山,建設了歐陽閣、歐陽詢紀念館……還準備建歐陽詢書法院。其中最值得大書一筆的,是望城正在組織復刻歐陽詢的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碑。
  • 於龍原創歌曲《像雷鋒一樣》被雷鋒紀念館收藏
    「像雷鋒一樣,廣闊的胸懷、信念的力量……」日前,由大慶師範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教師於龍原創的歌曲《像雷鋒一樣》,被撫順雷鋒紀念館收藏。據了解,《像雷鋒一樣》由於龍作詞作曲,柴欣編曲,趙健一演唱。著名詞作家湯昭智稱讚這首歌的歌詞「題材準確,生動簡潔,朗朗上口」。曲作家唐永強表示,「曲作者(於龍)有很深的作曲技術,能牢牢抓住歌詞的藝術形象,把文學藝術形象和音樂形象緊密結合在一起。」大慶市音樂家協會主席王永樺稱「於龍創作的《像雷鋒一樣》,歌詞和旋律高度配合,很適合傳唱」。
  • 雷鋒的小學畢業感言是……
    形成了一個新的熱門旅遊主題被譽為「革命搖籃,偉人故裡在雷鋒紀念館雷鋒生平事跡陳列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白色雷鋒雕像不到七歲時雷鋒連續經歷五位至親離世成為孤兒後被好心的六叔祖父和奶奶收養
  • 學雷鋒精神 做雷鋒傳人——杏花嶺區錦繡苑小學
    雷鋒,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三月五日是毛澤東主席為雷鋒題詞「向雷鋒學習」的日子,是老一輩革命家集體號召向雷鋒學習的日子。今年因為疫情,讓本該結束的寒假也不斷的延後,杏花嶺區錦繡苑小學本著「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師」的理念,在網上班主任通過微信、釘釘等的軟體,向學生發起「傳承雷鋒精神 踐行雷鋒精神」的號召,並開展了四個一活動。一、雷鋒歌曲人人唱,唱出新希望1-2年級在家學唱雷鋒的歌,學生放開歌喉,虔心歌唱,唱出了豪情,唱出了氣勢,唱出了新希望。
  • 瀟湘詩會《湘人湘歌》(六十八) 張志初|錦繡瀟湘等你來
    「2001年時,我就想寫這首歌了。」曲作者鄧東源說,他一直很想為家鄉湖南創作一首「名片式」的歌曲,讓湖南人一聽就有自豪感,外地朋友一聽就想到湖南來,便廣泛向詞作家約稿。沒想到一等就是9年,直到2009年看到詞作家張志初創作的歌詞,鄧東源欣喜不已:「感覺一下就來了,我知道,就是它啦。」歌詞與心中醞釀已久的創作欲望一拍即合,靈感迸發,譜曲一氣呵成。
  • 蜀人鍾子丨蜀遊錄·人物:崇龕鎮菜花—道門高隱陳摶故裡尋訪記
    後從大足到石羊,轉赴龍臺鎮尋訪龍西的陳摶遺蹟,當地人士卻說遺蹟在崇龕,不在龍臺,然崇龕所見只有陳摶山,並無其它遺蹟,而在龍臺卻有花果村觀音寺陳摶故裡,車夫正是那裡的人,帶我前往,一路檸檬樹甚多,至寺,前有大量殘存石礎石碑,碑上刻有希夷故裡像,並雲附近還有一重要石碑,尚未掘出,隨後車夫帶我至陳摶壩,有一立碑,壩較寬廣。
  • Hey,甘肅丨騰飛的天馬故裡
    Hey,甘肅丨騰飛的天馬故裡 2020-12-09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文藝服務中踐行雷鋒精神——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系列活動唱響新...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王鵬)「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為紀念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12月5日至18日,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開展「文藝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系列活動,在全國多地唱響新時代的雷鋒之歌。
  • 【黃埔區丨夏園地鐵C口丨原味湘廚】88元享門市價241元【原味湘廚4人套餐】,茶油炒土雞+香辣魚片+剁椒芋頭仔+衡東煨蛋+時蔬等
    不管是菜品的味道,還是就餐的環境不管是菜品的價格,還是服務態度徵服了許多廣州人的原味湘廚每天的食材都是當天凌晨採購精選當地農家自養的蔬菜家禽  原汁原味地向食客呈現了具有自然之味的湘式風味菜  放養的小老雞燉足4個小時,原汁原味,湯汁清澈,雞香味濃特色選菜,你的菜品你做主原味湘廚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
  • 火焰藍玫瑰丨一級指揮員馮晶:詮釋「雷鋒精神」,傳遞愛的溫暖
    守望雷鋒精神,傳遞愛與溫暖「消防隊伍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只要來過這裡,雷鋒精神就會浸入到每一名大隊官兵的血液裡。」馮晶介紹,望城大隊堅持以雷鋒精神建隊育警、扶危助困、竭誠奉獻,全力以赴詮釋著雷鋒精神的真諦。
  • 杭州市美好生活實踐基地丨蘇東坡詩裡的湘溪——溪湘記·宿
    蘇東坡詩裡的湘溪—溪湘記·宿溪湘記·宿的主人是湘溪村老村長的女兒們,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為了能更好地幫助遊客融入本地體驗中,連早餐都是民宿女主人親自下廚準備的。還有湘溪原汁原味特色美食,白斬雞(土雞),炸豆腐,土鴨煲,野生蝦,青菜圓子,鮮炒筍,苦儲豆腐~~在溪湘記·宿吃的每一頓,都值得回城好好吹上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