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工資計算公式 勞動法規定的算法標準

2020-12-13 中國質量萬裡行

在員工付出勞動後,用人單位需要按照規定向員工支付薪資報酬,也就是工資,在勞動法的規定中,也明確了工資報酬的計算方法,它是有一套公式可以遵循的,那麼你知道22天工資計算公式是怎麼樣的嗎?勞動法規定的算法標準你了解多少?

一月當中,除開周末工作的時間,其他基本上都是工作日,除非是有國家法定節假日,如果按照一個月30天計算,4個周末一共8天,將30天減去8天周末,剩下的22天就是工作日,那麼22天工資計算公式是怎樣算的呢?

根據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天的工作時間,不能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的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22天工資計算公式為當月工資=月薪÷21.75×22,這就是勞動法規定的算法標準,但是工資的計算方法其實也不止一種,很多因素都可以影響它的計算,比如缺勤、遲到、早退等等,都要看公司規定而決定。

本文來源:股城網

相關焦點

  • 2021年三倍工資是哪幾天?具體怎麼計算?
    一般情況下,人們加班多是調休或者發加班工資,但加班工資一般是兩倍,而對於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來說,加班是可以領取三倍工資的,那2021年三倍工資是哪幾天?具體怎麼計算?一、2021年三倍工資是哪幾天?1.計算公式: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和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加班費按下列方式計算:(1)工作日加班:小時加班工資標準=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準×(月薪天數21.75×8小時)×150%;(2)休息日加班:小時加班工資標準=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準×(月薪天數21.75×8小時)×200%;(3)法定節假日:小時加班工資標準
  • 請假扣工資?《勞動法》中是這樣規定的,趕快收藏起來!
    一、請長期病假:1、職工因患病或非工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企業應該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助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也就是說正常病假期間,公司是應該繼續給你發工資的,只是相對於正常上班的情況下有所減少,可能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來發。
  • 年假國家規定 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
    年假國家規定 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年假是指職工工作期間一年一次的帶薪休假,這是勞動法規定的屬於員工的一種福利。那2018勞動法年假規定是怎樣的?年假天數如何計算?勞動法年假規定--年假計算方法:按《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
  • 2020春節工資怎樣發放?(附:放假時間,春節加班工資計算公式!)
    一、2020新年假期加班的工資如何計算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加班工資應當按以下方式計算:1、工作日加班:小時加班工資標準=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準÷(月計薪天數21.75×8小時)×150%;2、休息日加班:小時加班工資標準=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準÷(月計薪天數21.75
  • 福州節假日加班工資怎麼算?計算公式在這裡
    福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2021年法定年節假日加班工資支付政策指引表》的通知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福州高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用人單位:為了規範企業法定年節假日期間加班工資支付行為,進一步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務院關於修改的決定 》(國務院令第644
  • 最全月工資計算方法:入離職、請假、轉正、調薪工資計算!
    :250天÷12月=20.83天/月(4)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
  • 弄清這幾點,21.75天不再成為你計算月工資之痛!
    (1)李某8月份應出勤天數為23天,實際出勤天數為23天(其中1天屬於試用期,22天正式);(2)李某8月份工資=3200÷21.75×1+4000÷21.75×22=4193元2.王某工資標準為6000元/月,2017年8月份請了1天事假。
  • 2019國慶加班幾倍工資?2019法定節假日休假標準最新情況 附拼假13...
    2019國慶加班幾倍工資?2019國慶放假安排: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調休,共7天。其中,10月1日-3日為國慶節法定節假日,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2019國慶加班工資算法根據規定,10月1日-3日為國慶節法定假期,加班須另行支付三倍日加班工資。
  • 工資的正算法和反算法,傻傻分不清
    扣一天工資或者發一天加班費,我們應該按照什麼標準來做呢? 2008年,勞社部文件規定:每年標準工作日應該是250天,平均到每個月應該是20.83天,但11天法定節假日不能剔除需要進行算薪。所以計薪日會比工作日要多一些,計薪日就應該用250天加11天,即261天,平均到每個月就是21.75天。這就是月薪除以 21.75計算日薪算法的由來。
  • 工資扣稅計算器標準2017&2018年工資交稅計算公式
    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2017最新工資扣稅標準,歡迎參考~  2017年工資扣稅規定  2017年,工資扣稅(個稅)起徵點是3500元,適用於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收入。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準  2017年工資扣稅計算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徵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 如何計算工資?月平均工作21.75天,正算與反算,工資大有不同
    月出勤天數不滿情況時,無論是扣除當日工資還是以三倍日工資罰款,都涉及到日平均工資。每個月出勤的天數是不同,月平均工作天數、日平均工資該如何計算呢?按照《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文件的規定,每一年的標準工作日為250天,11天的法定節假日也應該計薪,所以年計薪日一共有261天,除以每年12個月,得到月平均工作天數21.75天。
  • 日工資標準又當如何確定?丨先森說勞動法
    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先森說勞動法案例:2015年11月15日,黃某入職某石化紡纖公司,從事機器維護工作,約定工資5500元/月,公司未依法為黃某繳納社會保險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由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原勞社部發〔2008〕3號)規定的月計薪天數21.75天是基於一周工作5天計算得來的,那麼案例中黃某的日工資標準以21.75天來計算又是否合理?
  • 詳解春節期間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的倍數和計算方法
    據《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員工每月的平均計薪日是21.75天。也就是說,一個月30天,用人單位有平均21.75天是要給員工計算和支付工資的。正所謂「計薪」,就是這個意思。這個21.75天是怎麼計算得出的呢?官方給出的公式是:(365天-104天)/12。其中,365天是全年的日曆天數,104天是按一年有52個星期,如每周有兩個休息日的,全年就共計有104天休息日。
  • 深圳標準工資標準2018_深圳標準工資的計算方法
    深圳標準工資標準2018_深圳標準工資的計算方法 2017-12-16 12:19:08| 來源:南方財富網
  • 所謂的一個月四天休等等規定 公司是否違反勞動法?
    首先為大家科普勞動法關於勞動的規定《勞動法》規定: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41條又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第4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 工作那麼多年,你知道你的工資怎麼計算嗎?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第二條: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第一種:2175÷21.75×19=1900元(按照出勤天數計算19天)第二種:2175-2175÷21.75×1=2075元(按照缺勤天數,月工資減去1天的缺勤天數工資)天哪!按照第一種算法,缺勤1天被扣了275元。
  • 關於如何用21.75來算工資,只看這一篇就夠了!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第二條: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21.75」只是在計算日工資標準、小時工資標準、計算加班工資時使用。
  • 越南2019年《勞動法》對年假的規定
    越南勞動法修正案圖示 來源:ketoanthienung網 越南2019年《勞動法》(修訂)(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規定了勞動者有權享有帶薪休假,具體:
  • 每月22個工作日,發工資卻只算21.75天,職工虧了?先算清這筆帳
    按照一個月30天進行計算的話,如果是雙休的工作,那麼每個月工作日應該是22天。假如這個月有31號的話,工作日自然就會相應延長。那麼我們發工資的天數也是按照22個工作日進行計算的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雖然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月計薪天數應該是22天,然而真相卻很「殘酷」。因為實際月計薪天數只有21.75天,丟失的0.25天去哪了呢?
  • 法定的三倍工資、二倍工資、一點五倍工資如何計算?你拿到了嗎?
    凡是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都屬於實際工資,具體包括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範圍的解釋》中規定「工資總額」的幾個組成部分。但是應當注意一點,在以實際工資都可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時,加班費、夥食補助和勞動保護補貼等應當扣除,不能列入計算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