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鍋邊糊
7:00am-17:00pm
春雷秋雨 炎夏寒冬 風雨無阻
兩夫妻相互扶持 經營了27年的老店
只有4張桌 只賣4種美味
顧客卻把20㎡的小店圍得水洩不通
讓每代人無法割捨的大抵是那些年代久遠的「老古董」。過去了無數個歲月,這顆老樹一直守護著涵城的居民。正是因此,無數的愛護之心勸退了那些砍伐者,才得以留存至今。就在這附近,藏著一家被人津津樂道的老字號。
它隱匿在這個涵江老城區的小巷子中,曲徑幽深的小路,磚紅色的圍牆,古老而神秘。
周圍都是古居民樓,一磚一瓦皆帶著濃重的記憶味道。阿蘭鍋邊糊也是如此,簡易的布棚搭在門前,抵擋了27年的風風雨雨,屹立不倒,儼然是歲月裡的勝利者。
叔叔說,多年前這家店都是阿蘭在做,從那時候開始,大家就親切地稱呼她為「阿蘭」。他自己經營一家理髮店,後來生意不景氣,關了店面就去學習鍋邊糊了。而後就變成了叔叔負責掌勺鍋邊糊,阿蘭掌勺煎粿。兩人上下午交替上場,夫妻間的默契不言而喻。
「今天周一,人會少一點,昨天周末人很多,都忙不過來。」
阿蘭看著來往不息的顧客和藹地笑著。
顧客們熙熙攘攘地簇擁在鍋爐前,等待將要出鍋的美味。
店內只賣四種美食,鍋邊糊、煎粿、茶葉蛋、油條。顧客對價格已瞭然於心,習慣自己結帳,自覺得很,這麼多年都沒有出現賒帳、逃單的情況。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在這裡顯得坦然而又真誠。
近三十年的老店,來的大多是老熟人,對老店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飯間閒聊,其樂融融。
「老字號,這家味道沒話說,涵江這邊最好的,不用比,都開了幾十年了。」
「我從穿開襠褲的時候就在吃了,吃了幾十年了。」
🍲菜品:鍋邊糊
💰價格:4元/碗
🕐供應時間:7:00-11:00
阿蘭家的鍋邊糊沒有添加過多的食材,蝦米、米糊、青菜這三樣便是全部。幾十年練就的好手藝,乾脆利索,輕輕一掃,便將米漿懸掛於壁。
老店的米漿是新鮮現打的,用完再做。打制米漿的機器聲時常在小店中迴響,古老而動聽,絲毫不覺嘈雜,反而生出一種遠離塵囂的錯覺。
來往的都是常客,人多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捧著自己的小碗,圍在爐前等待。鍋邊糊一出鍋,食客們便熟練地舀到碗中,一個接一個,擁擠卻井然有序,儼然是平時的常態。
這碗鍋邊糊就是大喬原本記憶中最淳樸最家常的美味。湯麵上漂浮的蒜頭油是這一碗鍋邊糊的精髓。莆田人的記憶中,蒜頭油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醇香四溢,芬芳撲鼻。
大片大片的鍋邊藏在碗底,現打的米漿做成的鍋邊口感綿滑軟糯,入口即化。大把的蝦米、青菜浮在湯麵上,鮮而清甜。
大喬喜歡湯水多,便舀了一碗鍋邊較少的。阿蘭看到了過來就說「怎麼拿的這麼稀,我給你再盛點,吃得太少了,這麼瘦。」於是端著碗過去添了一大勺鍋邊。再吃時,暖乎乎的鍋邊糊好像一下子把心都暖熱了。
🍲菜品:煎粿
💰價格:3元/份
🕐供應時間:15:00-17:00
十一點後吃食午飯,小憩一會便準備煎粿的食材。三點準時起鍋燒火。
煎粿是阿蘭掌勺,叔叔打下手,打包、收拾收拾碗筷,上下午輪流,十分有愛。兩位都是極為靦腆的可愛性格,平時總是忙於自己的手上事。兩人閒聊,阿蘭臉上笑意滿滿帶著羞,在鏡頭下都沒法捕捉清楚。
大火燒開熱油後倒入調製好的煎粿糊,煎制一會後分塊。單面熟透後翻面,動作嫻熟老練,行雲流水。
灑滿蔥花的煎粿格外誘人。剛出爐的煎粿裹著金燦燦的外皮,酥香焦脆,鹹味適中,每一口都像踩在記憶裡。
🍲菜品:茶葉蛋
💰價格:1.5元/個
🕐供應時間:售完即止
售完即止的茶葉蛋不會隔夜放置,保證顧客吃起來新鮮。這是幾十年老店源遠流長的一大因素。剝開就能聞到一股帶著茶香的滷水味。滷製後的蛋白帶著茶色,蛋黃依然金黃,但卻絲絲入味。
金黃色的油條酥脆焦香,咬一口,滿嘴都是嘎吱嘎吱的聲響。搭配鍋邊糊,是莆田人的早餐生活了。
提及阿蘭的子女,她表示「他不來做這個,喜歡在外面上班,也比較輕鬆。」臉上儘是為人母親的愛意。
「老了就不做了,關掉。」
「那這麼好的手藝就可惜了。」
「要不你來做吧,傳給你。」
阿蘭笑呵呵地談著未來。
近三十年的老店,沒有接班人,再過幾十年也許就不復存在了,但是屬於這一代人、這一世紀的味道會一直留存於每個人的心中。趁著它還在,不妨去感受下傳統的老味道吧。
①鍋邊糊只到中午11點,下午3點準時售賣煎粿,只賣兩小時,千萬不要記混了喲。
②生意繁忙的時候老闆根本沒空收錢,別忘了掃牆上二維碼付款~
③建議自取美食哦,像鍋邊糊想要湯水多或者麵食多都可以根據自己需求拿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