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幸福家園!洛陽這些老舊小區變身高檔小區,居民幸福笑開顏

2020-12-17 掌上洛陽

老舊小區改造關乎千家萬戶,正在進行改造收尾工程的洛龍區關林街道辦事處鎮北路社區洛鋼3號院,通過近幾個月的改造提升,基礎設施基本俱全、小區面貌大為改觀,生活環境大為改善,讓小區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洛龍區關林街道鎮北路社區洛鋼3號院居民:一下雨,那個雨水就能埋到膝蓋這個地方,而且出行很不方便,地面坑坑窪窪。以前下水道都不通,一下雨就是泥。

記者了解到,洛龍區關林街道辦事處鎮北路社區洛鋼3號院原為洛陽鋼廠自建小區,建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2003年洛陽鋼廠破產重組,造成社區管理資金嚴重不足,再加上原先小區設計缺陷等問題,小區道路破損嚴重、建築外立面牆漆剝落、雨汙管網老化堵塞、出入大門坡陡路窄等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弊端,給800多戶近5000位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居民對小區改造熱切關注。

今年3月,全市2020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質推進方案正式下發,經洛龍區住建局實地考察、充分論證,徵求民意和各級專家意見,洛鋼3號院被列為2020年洛陽市洛龍區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小區,重點對小區基礎配套設施、建築外立面、社區安防照明、公共空間綠化、公共配套設施完善、加裝觀光電梯等六大方面進行重新布局和大力改造。

目前,洛鋼3號院改造接近尾聲,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們笑談,要在這樣的「高檔小區」裡永遠住下去。

洛龍區關林街道鎮北路社區洛鋼3號院居民:我們這個樓,保溫層沒有加的時候,冬天很冷。現在進屋裡面明顯有改善,很感激改造我們這個小區。現在你看多漂亮,健身器材、還有這籃球場,那邊又建個足球場,我們特別滿意。

為了維持小區改造後的效果,洛龍區關林街道辦事處還將重點對洛鋼3號院小區啟用智能化、現代化的物業管理模式,對小區加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等設施,不斷提升小區居民的居住體驗。

據了解,目前洛鋼3號院改造工作已基本完工,11月份電梯將投入使用。接下來,該社區將增加文化宣傳欄、文化長廊,提升小區精神文明建設,讓整個小區從軟體上、硬體上有一個質的飛躍,打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目前,洛龍區納入2020年度老舊小區改造共有22個,8329戶,68.13萬平方米,196棟樓。針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為有效將施工空間和施工時間有機結合,洛龍區政府採取EPC施工總承包模式,交叉作業,同步實施的方式,目前已全部完成。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有了封閉物業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程已經接近尾聲,這裡即將由開放式的樓群變成封閉式物業小區。一個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配套設施更加齊全,服務功能更加便捷的「安全、便民、綠色、整潔、有序」的幸福家園,即將呈現在居民面前。「這次老舊小區改造涉及的範圍很廣,惠及的居民也很多。」共和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董宇明說,這次改造就居民關心的問題,例如上下水、供暖、環境衛生、出行等方面進行了升級,通過這次改造極大提升了居民們的幸福指數。董宇明介紹,鐵西區共和小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由於經濟情況等限制基礎建設較為不足,存在排水管網不暢、道路安全缺乏保障、小區整體綠化差和健身設施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對居民人居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
  • 泰安: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讓居民在家門口感受別樣的幸福
    對於生活在老舊小區的居民來說,對宜居環境的期盼是什麼?是樓道乾淨亮堂,是沒有亂扔的垃圾,是夜晚出門時小區裡明亮的路燈,是樓前綠意盎然的小花園……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市持續推進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著力打造整潔有序、安全舒適的宜居家園,讓市民收穫滿滿的幸福感。
  • 全力以赴 打造宜居幸福家園——湖南道縣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紀實
    、老皮鞋廠小區、一中印刷廠小區等老舊小區,進社區、摸實情、聽民意,入農戶、辦實事、幫民困,到一線、出實招、解民憂……這是道縣縣委、縣政府樹立「四大理念」、打造「雙百工程」,全力以赴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縮影之一。
  • 博森翰林城小區:黨建引領創建幸福家園
    龍池橋街道辦事處博森翰林城小區是新建高檔住宅小區,雖然建成還不到5年,但和許多老舊小區一樣,物業管理缺失、小區停車難。今年5月,小區臨時黨總支轉為綜合黨總支,在小區治理中發揮引領作用,從身邊小事做起,小區治理成為全市標杆。
  • 幸福在家門口升級!邳州這些老舊小區變很了...
    幸福在家門口升級!邳州這些老舊小區變很了...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工程東湖街道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打造文明有序、整潔大方的宜居環境現代漢城小區
  • 【新城新聞】新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得民心 居民直言「幸福到家了」
    【新城新聞】新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得民心 居民直言「幸福到家了」 2020-12-10 1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棲霞區拆遷安置房變身「高檔小區」
    ▲金堯花園單元門整治前。   本報記者 王聰攝   居民侯興寶最近在自家所在的金堯花園一帶散步時,不止一次聽見路人說「這個商品房小區夠檔次,房價肯定不低」,引得他心裡樂滋滋的。路人不曾料到的是,位於堯化街道的金堯花園,其實是棲霞區最早的一批拆遷安置房,也曾是出了名的髒亂差。按商品房標準整治、適老宜居化改造、規範精細化建設……上個月底剛剛完成整治的金堯花園,已搖身變成市民眼中的「高檔小區」。
  • 人民日報聚焦重慶老舊小區改造:老小區換新顏 老街坊笑開顏
    老舊小區改造,如何贏得大家的支持?重慶的做法是,積極採納居民建議,提供菜單式選擇,優先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從居民文化、休閒需求出發,增添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和文化品位;幹部工作耐心細緻,事事周到,為民解憂。
  • 漯河:稅務局家屬院、黃山小區、幸福苑小區等老舊小區正在改造!
    據相關政策顯示,今年所要改造的「老舊小區」是指建成於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後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因為漯河市需要改造的「老舊小區」數量很多,需要一個一個來,具體施工時需要分成多個批次進行。所以,有些居民所住的小區可能已經享受到改造後的福利了,而有些居民所住的小區可能還沒有改造。時間上會有個先後順序,不要著急,慢慢來。
  • 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老舊小區大改造 幸福生活如蜜甜
    如今,該街道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走在了全區前列,26個老舊小區全部完成從「老髒差」到「新淨美」的蝶變,實現裡子「好住了」面子「好看了」的美好願景。黨建引領聚合力。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的民心工程,也是讓人民群眾共享美好生活的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
  • 《北方法制報》「幸福」深處暖意濃——四平市「幸福小區」創建...
    先行先試趟出「幸福道路」為呼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四平市於年初推出了「幸福小區」創建工程。為將這項民心工程落到實處,市長郭靈計親自掛帥任組長,副市長、公安局長侯國田任副組長,市公安局作為創建工作牽頭部門,制定了《「幸福小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幸福小區」「六進」「二十條」標準》。
  • 滕州:平等小區、幸福西區、蘋果園小區……七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荊河街道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籌措資金320萬元對振興花園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有效解決了小區牆面剝落、道路破舊、排汙不暢、綠化帶缺失、基礎配套不足等系列問題,居住環境的改善大大提升了居民滿意度。
  • 居民作主「微改造」 老舊小區煥新顏
    過去,在一些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失養失修失管,居住環境差,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困擾。近五年來,青雲譜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裡子「好住」了、面子「好看」了,煥然一新的家園透出濃濃的幸福味道。
  • 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如何讓居民滿意
    前幾年,作為賽罕區四千米巷社區黨總支書記的他幾乎天天都要來小區,調節矛盾、徵求意見……至今,他的腦子裡還都是小區居民的喜樂憂愁。可現在,武劍鋒再也沒有了這些「煩心事」,小區現在就像一個大家庭,「環境美、人心齊,大家都在為這個家庭儘自己的一份力」。   小區居民,83歲的老黨員李德生自小區建起後就住了進來,是不折不扣的老居民。
  • 《吉林日報》四平:成功創建50個「幸福小區」
    按照「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建設總體要求,確定由政府主導,公安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參與;以社區組織為基礎、以居民小區為單位、以物業公司為依託、以平安建設為切入點,整合各方力量;因地制宜,齊抓共管,資源共享,主動作為;在城區打造美麗文明、健康舒適、平安和諧的50個達標「幸福小區」,實現「五好」(管理服務好、環境衛生好、公共安全好、民主自治好、綜合評價好)創建目標。
  • 九江老舊小區改造前後對比圖,現實版「幸福來敲門」……
    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隨著文明創建的深入推進九江對一大波老舊小區進行了改造經過改造後老舊小區功能明顯完善,顏值大大提升完成了「美麗蝶變」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居民都切身感受到了「幸福來敲門」的喜悅
  • 讓居民體驗破舊立新的喜悅——我市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綜述
    如今,主城區33個老舊小區共完成改造面積56.66萬平方米,6472戶居民住進「新」房子。統籌規劃改善環境雜物亂堆放、消防配套設施不齊、排水不通暢……老舊小區建成已久,這些問題給小區居民帶來諸多隱患和不便。
  • 協商議事共治 蓬萊老舊小區改造新突破
    「變化真是太大了,過去隨處可見的小開荒、私搭亂建、垃圾雜物不見了,如今的蓬萊花園小區已是一番新模樣!」範阿姨說,從去年底至今蓬萊花園這個以安置回遷人員為主的老舊小區工程改造已經接近尾聲,老舊小區換新顏,居民百姓笑開顏。
  • 宜興市官林鎮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幸福感
    近三年來,官林鎮以群眾需求為行動指南,先後完成8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惠及3874戶居民,不僅改出了小區的新面貌,而且改出了居民的幸福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官林鎮不少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缺失、電線私拉亂接等問題日益凸顯,居民要求改造的呼聲很高。如何讓「高齡」小區實現華麗「變身」,讓群眾的零星化問題得到精細化解決,成為官林鎮一直以來探索的問題。
  • 四平:「幸福小區」創建系列報導之三
    ,進行分類指導,以提升居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貼近群眾需求,著力解決小區存在的實際問題,尊重居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倡導居民自治和各具特色的「幸福小區」創建,力求「小區有變化、居民得實惠、群眾真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