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議事共治 蓬萊老舊小區改造新突破

2020-12-21 安徽門戶網站

「變化真是太大了,過去隨處可見的小開荒、私搭亂建、垃圾雜物不見了,如今的蓬萊花園小區已是一番新模樣!」範阿姨說,從去年底至今蓬萊花園這個以安置回遷人員為主的老舊小區工程改造已經接近尾聲,老舊小區換新顏,居民百姓笑開顏。

協商議事讓老舊小區開啟「美顏」模式

去年年底,一批熱心社區事務的黨員志願者、老教師、錦繡好人在蓬萊居委會牽頭下,成立了蓬萊協商議事委員會。居民安居無小事,小區提升改造包括牆體樓道美化;室外附屬配套改造;圍牆等安防設施加固;物業管理設施的提升;停車場地及綠化休閒娛樂場所改造等。協商議事委員會的首要工作是把大家的思想統一起來,他們通過意願徵詢、共同商議等形式,在居民間形成最大共識。半年來,已累計牽頭召集或參加協調會20餘次,組織意願徵詢600餘人次,收集意見建議50多條,協調矛盾糾紛30餘起,打好「協商共議」「合力共建」「自主共管」三張牌,為推進小區改造提升工程保駕護航。

群策群力居民自治維護美好家園

每次議事會召開前三天,協商議事委員會在小區進行公告,議事會向全體居民開放並以樓道為單位挨家挨戶走訪排摸,詢問居民的意見與建議,確保每一戶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在議事過程中,每位居民都可以發表意見建議,凡是涉及全體居民利益的改造事項必須提交議事會討論,實現了將協商議事貫穿在小區改造提升的全過程之中。如今,在開啟「美顏」模式的蓬萊花園小區,居民們不單單享受著小區提升改造帶來的成果,更主動參與到蓬萊花園小區自治管理中去,自覺維護綠、靜、美、安的美好家園。

「六步法」協商議事服務群眾零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為避免陷入老舊小區改造一年新、兩年舊、三年恢復老模樣的怪圈兒,蓬萊花園小區在蓬萊協商議事委員會組織下率先實施「六步法」協商議事模式,實現居委會+物業+N互相配合,共建共治。影響帶動所有施工人員,提高了施工質量,加快了施工進度,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順利推進、小區整體環境得到提升。實現老舊小區「六有六無」安居目標,即:有燈亮、有道平、有綠化、有維修、有保潔、有安巡;無鼠害、無違建、無亂停、無亂放、無小開荒、無家禽飼養,讓百姓有參與感幸福感和獲得感。(作者:陳沁詩)

相關焦點

  • 共建共治共享下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武漢市江漢區老舊小區...
    這是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成果的一個縮影,生動展現了共建共治共享下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自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以來,江漢區注重改造過程中的共建共治共享,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力量,變「要我改」為「我要改」,真正讓廣大群眾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既是受益者,還是參與者。
  • 【協商在基層】保山市隆陽區開展協商議事活動
    原標題:【協商在基層】保山市隆陽區開展協商議事活動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近日,一場關於小區改造後續管理工作的協商議事活動在保山市隆陽區九隆街道下巷街社區的協商議事活動室舉行。大家面對面交流,針對宴公巷居民關注的小區改造後續管理工作進行協商議事,圍繞改造後的小區車輛停放、公共綠化帶維護、小區保潔、基礎設施管理等議題進行重點討論協商,以促進小區治理更規範、更有序。據介紹,今年以來,保山中心城區的部分老舊小區通過改造,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 「七彩議事亭」凝聚共治力量 虎池苑小區建起黨群協商議事陣地
    蘇報訊(記者 吳麗婷 通訊員 徐雁)近日,蘇州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聯合姑蘇區白洋灣街道虎池苑社區黨總支,在虎池苑小區共同打造「七彩議事亭」黨群協商議事陣地。據悉,該處不僅成為轄區居民一個休閒好地方,還是實踐「四議兩公開」議事機制的基層便民活動載體。
  • 北京市朝陽區探索共商共治推進小區改造勁松北社區 安居更樂居...
    距繁華的北京商務中心區一步之遙,有一片「無物業、少配套、缺管理」的老舊小區——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勁松北社區,就在這裡。改造老舊小區,如何在過去「修道路、調管線、加保溫、增電梯、改造外立面」等基礎上,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成為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關鍵小事、民生實事。
  • 有事「好」商量——鄂旗烏蘭鎮推進基層協商民主議事工作採記
    高國強是工礦棚戶區小區的常住居民,前幾年一直在為解決小區工程遺留問題四處奔走,今年,他主動競選成為小區業委會主任,下定決心好好利用基層協商民主議事會這個平臺,為居民辦好事、實事。「通過基層協商民主議事,鎮領導、社區居民、各相關方大家坐下來一起商量怎麼解決問題,最終將其列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目前樓頂維修已經全部完工,小區居民反映的其他問題也正在解決。
  • 銀川市2020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429個,改造範圍和內容看這裡…
    我們來看看改造範圍和計劃老舊小區改造主要是指各城市、縣城(城關鎮)建成區範圍內2000年以前建成、具有合法產權、配套設施不全、環境髒亂差的住宅小區以及與老舊小區直接相關的城市基礎設施。已納入城鎮棚戶區改造計劃、擬通過拆除新建(改建、擴建、翻建)實施改造的棚戶區(居民住房),以及以居民自建住房為主的區域和城中村等,不屬於老舊小區改造範疇。
  • 趙秀池: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有利於提升居民的居住環境 促進...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推動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 老舊小區改造補償標準 老舊小區改造包括什麼
    雖然現在有很多的小區看起來都是非常漂亮的,但是現在也存在著非常多的老舊小區,這些老舊的小區一般都是已經修建了很多年的房子,但是現在相關部門也會對這些老舊的小區進行改造,接下來大家就來一起看看老舊小區改造的補償標準以及老舊小區改造包括什麼的相關內容吧。
  • 事關老舊小區改造!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重點改造小區應改盡改前提下,適當放寬改造年限,提前對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嚴禁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之名變相進行房地產開發。 2.實施基礎設施應改盡改,完善和提升小區功能。改造市政基礎設施,修繕小區建築物公共部位,提升人居環境及配套設施建設水平。
  • 居民作主「微改造」 老舊小區煥新顏
    過去,在一些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失養失修失管,居住環境差,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困擾。近五年來,青雲譜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裡子「好住」了、面子「好看」了,煥然一新的家園透出濃濃的幸福味道。
  • 老舊小區怎麼提升改造,居民說了算!
    交匯點訊 牆面出新、增設停車位、加裝電梯……交匯點記者從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了解到,轄區內麗寶第花園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進行時,遵循「百姓點菜,政府買單」, 以「心」換「新」, 創新基層民主實踐, 把民生工程辦到群眾心坎裡。
  • 新竹小區、廣西戲劇院宿舍……南寧市240個老舊小區要「舊改新...
    6月30日,記者從南寧市召開的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南寧市計劃今年改造的240個老舊小區將在9月底前全面開工,12月31日前將完成小區內水電路氣等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任務。南寧市新竹小區列入今年改造的240個小區名單,該小區一些道路坑窪不平。
  • 南寧將對240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9月底前全面開工!快看有你家嗎
    南寧市住建局將報名小區的數據和自治區住建廳棚戶區、老舊小區資料庫進行比對,由城區核實後確認出三種類型的小區,以此判斷是否可申請列入改造範圍。▲南寧市內河管理處生活區改造翻新後安裝的小區新圍欄。威寧集團供圖。據介紹,小區申請通過後,由申請人完成小區內改造意願的收集工作。
  • 玉溪市峨山縣:老舊小區改造改出新生活
    峨山縣練江南苑小區居民廖長明說,「我一定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環境,動員其他住戶一起維護好小區的乾淨整潔。」經改造後面貌煥然一新的練江南苑小區是峨山縣第一批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據悉,峨山縣老舊小區改造一期工程共涉及22個老小區54幢樓房1104戶居民,改造面積7.48萬平方米。
  • 今年底順德全區村(社區)將實現議事協商全覆蓋
    昇平社區黨委委員馮駿雯介紹,社區黨委協同大良友鄰—東片社工站組建了樓長自治小組,建立社區議事協商機制,探索小區自治新路徑。近年來,順德持續創新構建基層民主協商模式,深入推進在村(社區)設立議事監事會工作。順德區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何旭斌介紹,將爭取在2020年底做到全區村(社區)基本實現議事協商全覆蓋,形成城鄉社區協商新局面。
  • 蓬萊區登州街道:多元共治黨建繪出社區「同心圓」
    「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黨建體系,將組織的力量滲透到每個社會細胞,社區自治功能全面提升;「雙報到三促進」、「紅心物業、紅心商圈」「黨員+志願者」等區域共建模式,凝聚全方位的社會力量,實現「社區『365』黨建『不打烊』」,共治共享、互促共進的新局面初步形成……社區是縮小的城市
  • 老舊小區改造用「老」 元素「煥」出「新」風尚
    白巖坳金礦家屬區與長田電站家屬區、水泥廠家屬區均集中位於會同縣林城鎮東門社區,分別建成於1997年、1997年、1996年,共有6棟323戶,該處老舊小區改造納入2020年中央補助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範圍,均為省級重點民生實事小區。
  • 整治老舊小區難題,他們開出了這樣的「藥方」……
    全力構建全域統籌、多方聯動、集群發力、共建共享的全域黨建工作格局建立網格員巡查機制主動了解群眾意見富興社區黨委通過建立網格員巡查機制,深入宿舍區進行民意徵詢,了解他們對於老舊小區改造的看法和意見為此,富興社區民主協商議事平臺發揮了作用。以富興社區為基礎搭建的民主協商議事平臺,由社區「兩委」成員、公道正派有威望的老黨員、熱心社區事務的居民代表組成,在富興社區黨委不斷摸索中,形成了群眾點事、「兩委」定事、協商議事、多元辦事的協商議事程序。
  • 「舊貌換新顏」北京市西城這個老舊小區改造有成效!
    從看到公示欄上的改造示意圖開始,西便門內社區79號院的居民們就對「新居」有了期望,而隨著改造工程的推進,改造施工給院內居民們所帶來的實惠,也越發的明顯。「老舊小區改造這麼順利,離不開我們新成立的物管會,哪不滿意、哪有疑問,找他們反映準有答覆,拿我們居民的小事當事兒,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覆,物管會特暖心。」
  • 事關長興老舊小區改造!
    那在改造的過程中,如何贏得大家支持,調動共建、共治、共管積極性的同時讓群眾得到真正的實惠呢?   雉城街道老小區換新顏   今天推出第一篇   居民點單   老舊小區改造順應民意   本月底,臺苑新村小區甲區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即將正式啟動。社區議事廳裡,最後一次居民代表懇談會沒有了之前的「冷眼相對」。雖然「意見」仍不少,但更多的,是共性的訴求,傳遞的,也是對改造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