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十年紀行-96 中國古都--成都

2020-10-21 青松he
       我第一次到成都是在四十年前的1980年,當時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在成都金牛賓館召開文革後全國第一屆機械設計學術會議,我代表湖南省學會參加了此次學術會議 , 並在會上發了"裝載機傳動系統強度計算概論"學術論文, 會後我們湖南省幾個代表還曾到二王廟遊覽。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二王廟   1980年攝


       成都市位於中東部,地處西部的腹地,為四川省,為物流、商貿、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交通及通信中心,也是聯合作戰指揮部所在地 成都為首批之一,有「」之稱,是中國開發較早、持續繁榮時間較長的城市之一。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367年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遷往成都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建城伊始到現代數千年歷史中,大部分時期均保持著繁榮和發達,也是全國生活較富庶的地區之一。成都自古為西南重鎮,曾是五個政權的都城,文化遺存豐富,秦漢以來,成都就以農業、手工業興盛和文化發達著稱,歷代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的重要城市。漢代成都與洛陽等並列為五大都會之一。唐代商貿繁榮,與揚州齊名,稱為「揚一益二」。現今成都所在的是中國西部經濟最領先的區域。成都是十大古都之一,擁有等名勝古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成都市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是知名的旅遊城市,擁有等眾多歷史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成都擁有2項: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其中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成都部分包括都江堰—四處自然保護區。成都已於2009年1月開門迎客。成都擁有2座(成都市、),26處,獨有5項,4處,3座(邛崍、大邑、雙流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成都市及所轄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崍市同時都是。2007年,授予成都「」稱號,成都成為中國首批3座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之一。2009年,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稱號,成都是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大熊貓

        憨態可掬的不僅是中國的國寶,還被視為和平與友誼的象徵而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1961年,在成立之際,各國代表一致推選以大熊貓形象作為這個國際組織的會徽、會旗。

       是為保護和拯救大熊貓這一瀕危物種而建立的生態型繁育研究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建在大城市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基地佔地36.5公頃,翠竹蔥蘢,氣候涼爽,有設施齊全的研究中心、現代化產房、獸醫院和大熊貓博物館。截止2015年,基地和已人工繁育大熊貓143胎,產214仔,現存152仔。為進一步保護大熊貓,佔地150公頃、模擬大熊貓野外棲息地環境的半野生放養區「熊貓谷」已經建成。由於在拯救和保護大熊貓工作中做出的卓越貢獻,先後榮獲頒發的「全球500」以及中國環保最高獎「中華綠色科技獎」、「全國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工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殊譽。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中的大熊貓

          成都還是中國的高等教育重鎮,擁有高等院校60餘所,8所全國重點大學。知名院校有等。其中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是直屬的重點高校,併名列中國百餘所重點高校名單之中。校部在四川省雅安市的雙一流高校在成都設有校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還位列中國名單之中,是教育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的兩所高校。西南交通大學是中國最早建立的著名工科名校之一;西南財經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和西南石油大學分別以金融學、地球科學、大氣科學和石油工程聞名於中國。在高職類院校中,是兩所在國內比較有名的示範高職院校,同時為解放軍培養相關專業技術士官。成都亦善於利用民間資本進行辦學,比較有名的民辦院校有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成都遠洋太古裡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前蜀永陵,即俗稱的王建墓,現為成都永陵博物館,位於永陵路10號,墓主人為高祖。時,曾下令保護此陵,但自起,其附屬建築就因各種原因逐步被毀,最後僅剩封土和墓室。人們將司馬相如的傳說以及諸葛亮的傳說附會在封土之上,這座封土遂得名「撫琴臺」。1940年,人們在撫琴臺下發掘防空洞時發現了一座古代墓葬,經等人發掘後確認該墓為王建墓。

      該墓是目前所發現的唯一一座墓室位於地面之上的皇陵,其封土呈圓形,墓室位於封土正中的底部,前後共分三個墓室,中室安放棺床,後室有一尊被認為是王建坐像的石像。1956年和1980年,王建墓先後兩次被公布為,1961年被列為。2001年,永陵博物館在王建墓南側修建了神道,並按照唐代皇陵的規制補刻了數尊石像。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都江堰是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位於城西,340公裡處。都江堰是由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依然發揮巨大的作用。都江堰周邊的古蹟甚多,主要有、、、玉壘關、鳳棲窩和鬥犀臺等。

      整個都江堰樞紐可分為堰首和灌溉水網兩大系統,其中堰首包括魚嘴(分水工程)、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體工程,此外還有內外金剛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屬建築。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運、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是聞名天下的「天府之國」。

      1980年7月7日列為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24日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都江堰以其為「當今世界年代久遠、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與共同作為一項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國立四川大學皇城明清貢院明蜀藩故宮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位於南門武侯祠大街,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武侯祠漢昭烈廟惠陵組成,人們習慣將三者統稱為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始建於公元223年修建惠陵(的陵寢)之時,其中武侯祠(的專祠)建於唐以前,初與祭祀劉備(漢昭烈帝)的漢昭烈廟相鄰,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併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與陵園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現存祠廟主體建築為1672年清康熙年間復建。1984年成立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現分為三國歷史遺蹟區(文物區)、西區(三國文化體驗區)、錦裡民俗區()三大板塊,面積15萬平方米。2006年武侯祠被評為,是全中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成都杜甫草堂

         759年,因流亡成都,在友人的幫助下於畔蓋起了一座茅屋,並在此居住了4年。直到嚴武去世,杜甫才離開成都。詩人曾用「萬裡橋西宅,百花潭北莊」來形容其位置。

        在這4年中,杜甫共作詩240餘首,是其創作的高峰。在他所著《》中這樣說:「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草堂。」

部分作於草堂的詩:

  • 《草堂即事》

  • 《懷錦水居止二首》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栽》

  • 《舍弟佔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

  • 《春夜喜雨》

  • 《蜀相》

  • 《絕句四首(其三)》

  • 《堂成》

  • 《江村》

  • 《病枯》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紅照壁街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成都紅星路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成都倪家橋商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道教名山

       青城山為中國發源地之一,屬之一。位於西南,古稱「可韓山」、「丈人山」,東距68公裡,處於水利工程西南10公裡處。主峰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之險、之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著名的名山和,並於2000年同共同作為一項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8年中青城山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春熙路錦華館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目前以、軌道交通和為主。成都目前擁有超過500多條公交線路,營運公交車超過12000輛,公交網絡覆蓋全部中心城區和部分郊區新城。成都市計程車數量約為20,000輛,其中中心城區有約12,000輛,車型主要為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成都是中國大陸第一座擁有運行的城市,也是中國第一座開通運營城市地下線路的城市於2010年5月開通運營,於2010年9月開通運營,於2012年9月16日開通運營,西延線於2013年6月6日開通,於2014年開通運營,南延線於2015年7月25日開通,於2016年1月1日正式運營,於2016年7月31日開通,一期於2017年9月6日開通於2017年12月6日投入運營首發段已於2018年12月26日上午開通。地鐵非首發段、二期於2019年12月27日同時開通試運營,截至2019年12月底,第一期建設規劃批覆的所有項目、第二期建設規劃批覆的大部分項目和第三期建設規劃批覆的10號線二期工程,共計約302km已開通運營;首開段於2020年9月27日開通。等批覆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計劃於2024年前陸續開通運營。屆時,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將形成「米+環+放射」的基本運營網絡,可進一步優化城市交通結構,緩解城區交通擁堵,提高居民出行品質,實現雙機場軌道交通直連,促進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和「三城三都」的打造,支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建設。根據成都市2016年11月完成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工作,遠景推薦線網由46條線路組成,包含23條普線、16條快線、3條既有市域鐵路線、1條市域內控制線線路(簡陽線)、3條跨市域線路S3線(資陽線)、S5(眉山)線延伸線、S11(德陽)線組成,總長約2450km;遠期線網由34條線路組成,總長約1765km。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2020.10攝

飲食

        成都的美食以及飲食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十分知名。、到更平民化的串串香(當地人多稱之為「串串」)、在成都都深受歡迎,它們同知名的各種組成了成都獨特的飲食文化。成都著名餐廳有、、、、銀杏餐廳、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0年2月批准成都市項目,授予成都「」稱號,成為全世界第二個、亞洲第一個「美食之都」。

成都小吃

      成都小吃是地方各類具有濃鬱成都特色的小吃的總稱。成都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同川菜一樣,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成都小吃口味眾多,著名的成都小吃有:、、、、、、、、滷品、、、、、、、、、等。

川菜和火鍋


成都是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成都川菜(又稱蓉派川菜、上河幫川菜)是川菜三大代表派系之一。較之重慶川菜(又稱渝派川菜、下河幫川菜),成都川菜較為精緻,用料更為考究,更注重外觀,味道較為柔和。發源於成都的一些知名家常菜品有、、等,其中川菜中登峰造極的菜式「」即成都籍廚師所創製。以精選湯底為原料的成都火鍋歷史悠久,文學家在《》中便有描寫。成都火鍋也是火鍋的重要派系之一。代表有獅子樓、皇城老媽、、等。新派火鍋連鎖店像、等深受市民好評。而且成都火鍋正逐漸變得多樣化,除了傳統的火鍋外還新產生了牛雜火鍋、海鮮湯鍋等。、、、、、、、、、、、、、、等都是川菜中的代表作。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2020.10攝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2020.10攝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2020.10攝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2020.10攝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一景  2020.10攝

                        2020.10.20

相關焦點

  • 中國永不衰落十大古都
    ,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古都之首。成都是九朝古都,蜀、成家、蜀漢、成漢、譙蜀、前蜀、後蜀、李蜀、大西等政權相繼在此建都,唐朝和民國時曾作為全國臨時首都而存在。前蜀皇帝在此廣植芙蓉,故成都簡稱「蓉」,別稱「芙蓉城」。
  • 中國六十年紀行-67 世外桃源遊
       2016.12.4攝   桃源縣公路旁的民房,似世外桃源湘西行一景    2016.12.4攝   桃源縣公路旁的民房,似世外桃源湘西行一景    2016.12.4攝   
  • 成都,成都,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
    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承載著三千餘年的歷史,是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明蜀王陵、望江樓、青羊宮等眾多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 成都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曾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 中國六十年紀行-83 中山陵遊
          中山陵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東鄰靈谷寺、西毗明孝陵孫中山於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後,中國國民黨遵照他的遺願,在南京為其修建陵墓。中山陵1926年1月開始興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築,當年6月1日孫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中山陵由呂彥直設計,整體平面呈警鐘形,與孫中山「喚起民眾」的政治遺囑相契合。
  • 【中國新八大古都排名】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經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 中國六十年紀行-90 普陀山南海觀音立像
    大佛材料採用仿金銅精密鑄造,由96塊銅壁板組成,溶入佛面黃金6500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為「」題字。處,恰是當年留不肯去觀音之礁上首崗墩,這座南海觀音銅像已成為普陀山新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普陀山南海觀音立像始建於1996年,1997年農曆六月竣工,觀音立像工程浩大,實為普陀開山以來之空前大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為「南海觀音」題詞,九月二十九日舉行大典,為普陀山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觀,成為的象徵。「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觀音大士,是世上佛教信眾的信仰核心。
  • 中國六十年紀行-88 晉祠勝境
    殿的內部採用減柱法,擴大了空間,是中國規模較大的一座建築。塑像十分生動,充分地表現出人的神情,各個塑像神態自然,神情各異,塑工高超,是中國宋代中的精品。它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很有價值。
  • 中國六十年紀行-85 明孝陵遊
    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坐落在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南臨。
  • 中國的古都
    八大古都積年: 「中國古都」是指由中國古都學會通過並經國內史學家承認的古代都城。中國八大古都包括洛陽、西安、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鄭州八個城市,其中西安、洛陽、南京和北京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1.
  • 中國六十年紀行-74 嶄新的城市風貌
    廣州為迎接此盛會,花了大錢和大力,整治環境,建設場館,修築地鐵等,面貌居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廣州塔—— 在中國新興的地標建築中,少有被公眾誇讚的建築.其「小蠻腰」陰柔優美的造型頗招人喜歡..
  • 中國六十年紀行-71 「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鳳凰,猶如「一幅濃墨淺彩的中國山水畫」。當你徜徉古城用條石砌成的巖板街時,兩邊的古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亭臺樓閣重重疊疊,如巨龍飛舞,似鰲魚展翅。 鳳凰城 沱江一景   2016.12.5攝  兩岸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吊腳樓別有一番風味 鳳凰——「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 中國十大古都城市古今對比
    1、西安  古代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羅馬、雅典、開羅)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建都時間長達1200餘年,共計13個王朝在此建都: 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 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
  • 中國六十年紀行-59 九龍倉國金中心 五一大道
    九龍倉國金中心一景  2016.11.4攝國金中心系列是的超高層城市綜合體策略,現下在建的國金中心共5個,分別位於長沙、重慶、成都nbsp;                              五一大道一景  雨夜五一大道行
  • 中國六十年紀行-68 湘西剿匪記 土匪洞遺址
    越往前行,寒意越重,慢慢地,隨著亮光的強大,那聲響也越發震撼,原來洞內有兩大瀑布凌空而下,製造了這份寒意,設計了此番恐怖,懸掛的心漸漸平復。這是一條掛在懸壁上的人工棧道,寬約二尺,成六十到八十度夾角向上攀伸,極端處,頭頂是人腳,腳下是人頭,一腳踩下嘎嘎作響。原本帶著相機想拍下這份驚險的,實在無能為力,兩手必須抓住兩旁的扶手,才能鎮住口頭的心跳,哪裡還有能力旁騖!洞內的聲響由新奇的尖叫變為謹慎的提示,最後為厚重的呼吸。
  • 中國六十年紀行-95 我在天安門廣場
    nbsp;天安門廣場一景  人民大會堂  1969年攝        1990年5月,第14屆世界採礦大會在中國北京召開,我作為中國代表之一參加了此次世界採礦技術界最高級別的盛會,當時亞運村和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剛建成不久,各國代表就作為首批住客住進亞運村並赴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會,甚感榮幸。
  • 中國六十年紀行-87 巍巍五臺山遊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等在此和諧共享。五臺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等。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亞舉行的第33屆世界遺產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六十年紀行-70 鳳凰古城三名人
    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旁邊那位是陳三立的長子陳師曾先生,他是中國著名畫家,一代畫壇領袖;這邊這位陳隆恪,師曾先生的二弟,中國著名的詩人;陳寅恪,師曾先生的三弟,中國著名的大國學家,一代史學宗師。
  • 中國六十年紀行-55 南門口 大小古道巷
            我們沿著麻石板路緩步而行,曾經危房林立、破敗雜亂的老街區如今已煥然一新,青磚黛瓦、古樸精巧,可謂是一巷一景觀,一景一故事,歷史的氣息觸手可及。
  • 中國六十年紀行-73 迷人的沱江夜色
    這座積澱深厚底蘊的古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 中國六十年紀行-48 中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廣州迎春花市
    迎春花市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其不但呈現了古老的嶺南地區漢族群眾的春節習俗,更與廣州人的生活密切相關,迎春花市融合了廣州人「講意頭」的傳統,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花卉語言。春節伊始,最不可錯過的活動就是逛花市 花街 迎春花市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