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周易》的卦名中可以看到很多對反義詞。比如《乾(健)》和《坤(順)》,《損》和《益》,《泰》和《否》,《既濟》和《未濟》……
一、反覆其道的卦象
上述這些卦名相反的卦,不僅在卦序中是位置相鄰的一對,而且它們的卦象也都是相反的:
把《既濟》反過來看就成了《未濟》:
把《損》反過來看就成了《益》;
把《乾》卦的六個陽爻都變成相反的陰爻,就成了《坤》;
把《泰》卦反過來看就成了《否》,把它的六爻陰陽屬性全反,也成了《否》
……
事實上,通行本《周易》的六十四個卦,可以依次序分成三十二對相鄰的卦象,每一對卦的卦象都遵循上述的「相反」原則——不是六爻的上下位置相反,就是六爻的陰陽屬性相反,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用唐代孔穎達的話說,這個原則叫做「兩兩相耦,非覆即變」。
用《周易》的原文來說,這個原則叫做「反覆其道」。
這是《周易》卦序中最為明顯而且絕無例外的排列規律。
二、奇怪的特例
但是,《周易》之中卻有這麼兩對卦,它們的卦名相反,但是它們在卦序並不處在相鄰的位置,而且它們的卦象既不是上下相反,也不是陰陽相反的關係。
這兩對卦,就是《大過》和《小過》,《大畜》和《小畜》。
如此明顯反常的現象,讓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會這樣呢?作者為什麼要將這兩對看起來沒什麼聯繫的卦起了相反的名字?其中有什麼深意嗎?
三、卦象之間的聯繫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兩對卦的卦象,會發現它們實際上還是有聯繫的。
《大過》的上卦是兌,而《小過》的上卦是震——在後天八卦圖中,它們正處在東西方的相對位置上。
《大過》的下卦是巽,而《小過》的下卦是艮——在後天八卦圖中,艮和巽正好在東西卯酉線兩側呈對稱的位置上。
《大畜》的上卦是艮,而《小畜》的上卦是巽——在後天八卦圖中,艮和巽正好在東西卯酉線兩側呈對稱的位置上。
事實上,以震兌兩卦為東西方向的軸線,後天八卦圖上剩下的六個卦恰好是在這條軸線的兩側呈軸對稱圖形:
乾與坤對稱、坎和離對稱、艮和巽對稱,震和兌對稱。
這四組卦的對稱關係,遵循的是卦象之間「上下既相反,陰陽亦相反」的原則:
艮卦上下相反,再陰陽相反,得到巽卦。
震卦上下相反,再陰陽相反,得到兌卦。
乾卦上下相反,再陰陽相反,得到坤卦。
坎卦上下相反,再陰陽相反,得到離卦。
綜合以上觀察,我們認為,《大過》和《小過》,《大畜》和《小畜》的命名,同樣遵循了卦象上「反覆其道」的原則。而且,這兩對卦表明,《周易》的作者在排定卦序和擬定卦名的時候,不僅考慮了先天八卦的因素(通行本卦序的排列,主要以先天八卦為基礎,有關先天八卦必然早於後天八卦的證據,可參看本號系列文章解讀及證據)),同樣也考慮到了後天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