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時,我有一個夢:讓城市把夜空還給孩子

2020-12-07 薛丁格的流浪貓

小時候生活在山區,那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燈紅酒綠的夜生活。甚至在夜闌人靜時,出門都要靠手電筒照明,否則可能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因為並非每條街道都有路燈。

但也有些時候例外,那就是天晴月明時。借著月光,完全不必擔心看不清夜路的問題。

月光如水、如詩也如畫,它仿佛是從天空中傾灑下來的,鋪滿整個大地。陽光幾乎等同於白晝,容易被忽視;月光則不同,它是可以被察覺、被感受到的。因為月光不完全屬於黑夜,它只在某些特定的時刻降臨。

但是,相對於月光,我更喜歡在晴朗的、沒有月亮的夜晚,看漫天的繁星,看浩瀚的銀河。從小便對茫茫宇宙有天生的嚮往,正是這種嚮往,讓我在仰望星空時,將思緒拋向無窮的天際、茫茫的未知……

1986年2月,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歸,地球上裸眼即可看見。那時我還很小,絲毫沒有印象,想不起自己是否見過,但卻很清楚地記得小夥伴們談論從老人口中聽來的,那些關於掃帚星出現會帶來天災、晦氣之類的迷信。

真正令我著迷、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96年出現在地球上空的「百武彗星」。它於當年1月30日被日本業餘天文愛好者百武裕司發現。3月份開始,肉眼便清晰可見。此後的三個月左右,它每晚都在,我也常於深夜時將目光投向它駐足的那片天空。雖然不如科普畫報中的圖片那般誇張,但那「彗尾」卻也異常明顯、蔚為壯觀。

除去彗星,星空最吸引人的當屬流星雨了。然而,印象中的幾次觀測卻都令我失望。不記得具體時間,反正是很早以前的事;也不記得是獅子座還是雙子座流星雨,總之親歷後才發覺之前對「流星雨」這個概念有誤解。原以為流星會真的如下雨那般的密集,其實不過是在一個方向的天空,即臨近某個星座的「輻射點」,較集中地出現一些流星而已。有時一分鐘幾顆、十幾顆,也有可能幾分鐘一顆、兩顆。總之會比往常多一點,但沒想像和傳說中那麼震撼。

因為即便在平日,較晴朗的夜晚,只有你留心觀察,一般用不了多會兒功夫,天空中不同的方向,總會有流星划過。

不僅如此,有時還能看見人造衛星。它們和一般的流星很像,但移動的速度相對較慢。最初我不懂區分,後來見過多次,因為好奇便問了大人,才知道那是低軌衛星。不過一般衛星亮度都較低,據說有時能看見國際空間站過境,亮度則可超過零等星。

然而,我未曾想到的是,許多年以後,來到都市求學、工作,那種兒時稀鬆平常、伴著星星入眠的日子,便一去不復返了。城市的夜燈火通明,而空氣卻並不通透。有時候,偌大的天空裡,只能看見孤零零的幾顆星,伴著一個月亮。

每每夜晚下班回家,不經意間仰望天空,便甚是想念從前,那片繁星密布,能將我的心思引向茫茫未知的夜空。

我不禁在想,城市裡出生、長大的孩子們多麼可憐!他們可能從未見過美麗的繁星,不了解夜空真正的樣子;他們不會夢見銀河,更不曾感受過月光的明澈、純潔,以及當它瀉滿大地時那斑駁的樹影、朦朧的夜色是多麼令人神往。

所以我有一個夢,那就是把夜空還給孩子。

世界自然基金會,提倡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這個活動叫做「地球一小時」,其目的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活動至今已在世界範圍內開展了十多年,但我認為它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目的也旨在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

因此我更希望能將此類活動常態化,讓其具備現實意義。而為了不影響正常生活,時間可以再晚些,避開戶外活動高峰。並且只需要關閉城市照明,而其它用電設備不受影響。

當然,城市問題不僅有光汙染,還需要考慮空氣品質等綜合因素。所以,為「還原夜空」而採取的行動,不應該有固定時間,且需要氣象部門配合,選擇天氣晴朗,空氣品質優良,汙染指數較低的時間段進行。

倘若這個夢想能夠實現,那孩子們的童年,將會少掉許多遺憾。

相關焦點

  • 抬頭仰望星空時,你在想什麼?
    也許:是該好好仰望星空,思考生命了~文字:凱啟《仰望星空》圖片:baidu01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經講過這樣一個觀點:「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在前幾年,有一篇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北京卷的作文題,作文題目是《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而題目取材來源於溫家寶總理的一首詩歌《仰望星空》。
  • 在泰德峰仰望星空時,你想的是什麼?
    如果有看過我之前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我在2018年辭去了大學老師的工作,然後就跟著我的當時的男友(現在的丈夫)門哥跑去大西洋中的特內裡費島定居。當初義無反顧地奔向新生活時,從沒想過到過自己會和「觀星」這樣浪漫的事情有任何關係,當時的我們既不懂天文和星象,也不會攝影。
  • 仰望星空,無論悽歡——我們是那麼微小的一粒塵
    星星充滿了感情,就像頑皮的孩子,在稚氣、執著地注視著人間,仿佛用那明亮的眸子講述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我會住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在某一顆星星上微笑著,每當夜晚你仰望星空的時候,就會像是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微笑一般。一顆星星的光芒很小,所以需要無數顆星星來點亮夜空。
  • 你有多久沒有仰望過星空了?
    忙碌的生活讓多少人步履匆匆於城市的車水馬龍,忽視近在咫尺的星空,你有多久沒有真真切切地仰望過星空了?刊登在2015年的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Arts上的一個心理學實驗表明,大部分人通過觀賞星空達到「驚嘆」「敬畏」「美麗」「幸福」等深刻的審美體驗。
  • 汪立:仰望星空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在車上半睡半醒的時候,我隱約聽見同伴在與司機交涉,討論看星星的地點。星星,星星有什麼好看的?久居城市,那些燈火尾氣及汙染的空氣和人心,既看不到星空,也無意有事沒事抬頭望天。
  • 仰望星空,真正含義
    兒子呢,總想趕大早賣一個好價錢,他對父親的做法非常不理解,常常抱怨父親太慢了。他們這樣走走停停,終於到達了目的地。當他們爬上山頭,朝山下的城市眺望的時候。發現城市變了,變成一片廢墟。因為這個城市剛剛遭受原子彈的襲擊。這個兒子非常感謝父親。
  • 仰望星空,懷揣夢想!桂城燈湖六小把「星空」搬進了校園
    仰望星空,懷揣夢想!為了拓寬孩子的視野,從小培養他們廣闊的世界觀宇宙觀,桂城街道燈湖六小打造了一條星空長廊,激發科學夢想,燃點好奇心,讓孩子學會仰望星空,懷揣夢想。學生上課仿佛太空遨遊星空浩瀚,宇宙無垠,流傳著多少的傳說,藏著多少的奧秘……在燈湖六小,有一條星空長廊,為學生打開廣闊星空的一頁。
  • 仰望星空,追逐一個細分市場
    【品橙旅遊】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在大地之上的這片神秘之所在,一直被嚮往、研究,與讚嘆。而當下,觀星已不再僅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旅遊體驗,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總有這樣一群人,不斷地追逐著星空,記錄著星軌,探尋著星河。
  • 你多久沒仰望星空了?6條唯美詩句,帶你邂逅浩瀚星空,重拾星夢
    望著那浩瀚星海,總會勾起人的無限遐想,甚至會種下一個星星夢,去遨遊星河,後來,才發現遨遊星河,在現實中往往只能是一個夢,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但它又不是夢,因為後來逐漸發現,在詩詞中,同樣可以遨遊星海,體味人生百態。讓筆者通過以下6句詩,帶你邂逅唯美星空。
  • 抬頭仰望星空,眼淚情不自禁就流了下了
    我們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月兒對我們微笑,星星對我們眨眼睛,它們的光芒灑滿了整個山間草地,此時黑夜帶來的恐懼也悄悄離開,小草仿佛披上了一層銀衫,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展現給我們一片祥和的景象。看著那一顆顆明亮的星兒,正如我們偉大的夢想一樣閃閃發光。老一輩的人經常說:「夜空以前是沒有星星的,是因為人類出現以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追求才有了星星,星星越明亮夢想也就越偉大」。
  • 看星空的時候,你看什麼?——仰望星空,尋找自己
    之前,楊老師曾計劃晚上要看星空,現在,透過天窗,她就可以欣賞到滿天星辰了。當她看到了那顆最亮的星星時,她驚叫起來。然後打開車頂天窗,半身在外,對著璀璨的星空,發出由衷的驚嘆。她那孩子般的興奮,讓我想起了現代環保運動之母雷切爾·卡森說的一句話:一個孩子擁有驚奇之心,就能夠永遠有效抵抗以後歲月中的倦怠和幻滅。擁有驚奇之心的人,是生命勃發的人,更是熱愛生命的人。
  • 天幕星空天窗與您一起還給孩子一片純淨星空
    城市裡的照明工具也越來越多,到了夜晚,霓虹燈和照明的路燈閃爍奪目,夜晚如同白晝一般。空氣汙染的加重,被汙染的大氣層擋住了光明,擋住了星星,更是遮擋住了看星星的機會。據報導稱,汙染已經讓20%的人無法用我們的肉眼看到那些美麗的景色,科學家們認為,現在全世界有70%的人都生活在光汙染中,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見過滿天繁星了?
  • 深夜,仰望星空
    那也沒辦法,溪澗中的一汪清泉,山口的一尊巨石,寺中的一棵大樹,甚至是山路上的幾株野花,都是我們照相時的幕布,甚至它們就是主角。夜幕降臨,同行者提議,「夜宿山寺」。通過交往,我發現其中一位居士與寺裡的僧人甚為熟悉,在他們聊天時,我們就坐在旁邊,一邊仰望星空,一邊閒聽他們的談話。他們談到了當時海南一家大航空公司的高管也是淨業寺的居士,而且為弘揚佛法做了很多善事。他們談論的事情,引發了我很多思考。「做慈善的人不一定信佛,信佛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慈善家」。
  • 寧夏仰望星空:北緯38度,星空觸手可及!
    行走在夜幕星河蒼穹下用一種理由仰望你我們將會通過各種方式把你醉美的樣子,永恆地記錄下來——北緯38度仰望星空星空在這裡璀璨銀河在這裡觸手可及無需多餘的言語靜靜佇立在繁星下看鬥轉星移感受時間流逝看剎那間流星的耀眼,北緯38度的夜空,充滿無盡魅力。
  • 天幕星空天窗:當夜空來臨時,給你一片璀璨的星空
    在繁華的城市裡,星星的火光已經被高樓大廈和通亮的燈光埋沒了。但人們仍然遙望著神秘的星空和嚮往著明星。  作為都市人,想去看一次星星真的不容易,要有時間,要有精力,還要天氣允許才行。就光第一條,就為難住了大部分人。
  •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璀璨星空,終將讓我們的漫漫人生路與眾不同
    文/甲木乙木(紀星羽)圖/英山桃花溪小鎮家人我喜歡白天,因為白天腳踏實地時,太陽賜予我們無窮能量。我喜歡黑夜,因為黑夜仰望星空時,星星賦予我們無盡想像。白天,不懂夜的黑。猶如深陷腳踏實地「陷阱」之人,往往難以理解仰望星空的美。星星,作為一種肉眼可見天體,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曾留下無數吟誦它們的作品。
  • 仰望星空,是最極致的浪漫
    人們在暢享燈火璀璨的城市夜景時,對星河浩瀚的夜空也更加懷念和嚮往。發展星空旅遊產業能夠喚起人們對夜空的關注和興趣,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到星空觀測活動中,滿足人類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人們深刻地感受到宇宙的巨大魅力。特別是對我市青少年來說,開展星空觀測活動是學習天文知識的重要手段,可以豐富科學知識、培養動手能力,啟迪思維、開闊視野,從而增強科學文化素養,並有力推動未來天文科研人才的儲備和培養。
  • 願城市周邊保留一片可仰望的星空
    一位正支起三腳架拍攝星空的男士接腔:「燈紅酒綠城裡都有,為啥來這裡還要找熱鬧?」難得的星空大學時,從小迷戀星空的譚巍通過論壇尋找天文「同好」。一群湖南天文愛好者聚了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03年,愛好者們成立了湖南天文協會,譚巍擔任會長。觀測星空,需要摒除光汙染。觀測點最好距離大城市150公裡以外,中型城市80公裡以外,小型城市40公裡以外。
  • 華僑城中學建成天文臺,讓更多的孩子可以仰望星空
    深圳這個城市經常雲厚星疏,光汙染往往使得晴天也看不到幾顆星星,但這些從來不是擋住深圳的孩子們仰望星空的理由,隨著深圳中小學4點半課堂的不斷開展,這裡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深圳孩子開始仰望星空。近日,在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中學,一個以「燕晗山」命名的天文臺正式啟用了。首次天文開放日之後,燕晗山天文臺成為了學生家長朋友圈中的網紅打卡地。
  • 你摘到了小時候曾仰望的星星了嗎?——《星空日記》
    只要我們敢想,願意去想,用群星點綴夜空,前方的道路便不在黑暗,灑滿星光。來自一段孩童聲音的夢想,摘一顆星星,首先,你要有一把梯子,然後,你要有一個夾子,星星很燙,不能直接用手摘。小時候,一位男生寫了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摘星星,結果被老師罵不自量力,還被同學們嘲笑,甚至被父親甩了一個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