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上海9月13日電(通訊員顧承驍)2018年3月,淘寶店主梁某來到派出所報警,稱自己經營的發泡劑網店遭人惡意退貨,退回的貨物中只有紙片,且收、退貨地址不一致。經過她初步核查,發現自2017年10月起,店內已有一百多條惡意退款記錄,涉及金額達萬餘元。
時間跨度將近半年,惡意退貨記錄百餘條,若非一次「意外」盤貨,梁某可能至今仍蒙在鼓裡。這天,梁某如往日一樣打開淘寶店鋪,發現後臺中有一筆買家退貨,退貨地址位於遼寧,對方購買的是十箱發泡劑,重量約為150公斤。之後她聯繫位於另一處的倉庫,詢問管理員遼寧退貨的十箱發泡劑是否收到,得到的答覆卻是沒有收到,只有裝滿紙片的包裹。
梁某立刻察覺事有蹊蹺,迅速查看此前的退貨記錄核實退貨情況。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就出了大問題。由於梁某把全部精力放在經營店鋪上,退貨環節一直疏於管理,後臺顯示半年中有百餘條退款讓她感到十分意外。不僅如此,更讓人氣憤的是,這些退貨包裹無一例外都是碎紙片。
原來,倉庫管理員只登記退貨的快遞單號,不會查看具體貨物。當他們籤收了退貨快遞後,就會聯繫售後部門,將錢款退回買家手中。因此,梁某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這麼多宗惡意退貨究竟是何人所為?收、退貨地址為何全然不一致?梁某通過聯繫收貨人發現了線索。她得知收貨人確實收到了貨物,但未曾提過退貨要求,更重要的是他們並非從梁某的店鋪內購買發泡劑,而是從另一家淘寶店鋪內購買。由此可見,這家淘寶店有重大嫌疑,梁某隨即報警。
2018年7月,警方於異地抓獲店主李某,他對自己利用淘寶七天無理由退貨功能騙取他人貨物的行為供認不諱。據李某供述,2017年10月,他在一次採購發泡劑過程中發現梁某的淘寶店鋪即使少退貨也能拿回全部退款,在經過幾次「大膽」的嘗試後,李某確信對方疏忽了退貨環節,於是做起了「空手套白狼」的生意。
之後,李某註冊了一家淘寶店鋪,也售賣發泡劑,只不過他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倉庫。顧客下單後,李某就借用他人身份註冊淘寶帳號去梁某的店鋪購買發泡劑,直接填上顧客的地址讓其發貨,而他充當一個「中間商」的角色。然而這個「中間商」賺取的是「全價」,完成顧客的訂單後,李某就申請無理由退貨,並通過售賣碎紙片的淘寶賣家直接發貨給梁某充當退回的貨物。就這樣在半年的時間裡,李某賣別人的貨物,賺自己的錢,幾乎零成本,獲利萬餘元。
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行為已涉嫌詐騙罪,日前,上海市松江區檢察院依法對其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