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花果山」帶來「生態飯」

2020-12-18 西部網

記者 秦驥 陳宏江

7月的秦嶺北麓塬區,樹木鬱鬱蔥蔥,萬千秀美都隱藏在這七溝八梁九面坡裡。

7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周至縣竹峪鎮張龍村。雨後的空氣中透著一絲甜味。拐過村口的一條岔路,刻有「鄉村振興,五美先行」的景觀石矗立眼前。站在一旁的觀景平臺處,腳下雲霧繚繞,遠處秦嶺的輪廓若隱若現。

定好發展總「調子」

「晴天時站在這裡,整條溝的風景都能看到。一年四季有花看,冬春的梅花,春天的玉蘭、桃花,夏天的紫薇花,秋天的紅楓、桂花……美得很。快來,屋裡請!」看到有人來,村民雷保友親切地招呼著。觀景平臺後面就是他的家。

得知他家的農家樂做得很有特色,記者跟他攀談起來。

「當初咋想著開農家樂?」

「這多虧了咱聯村黨委規劃的旅遊項目,讓咱也吃上了『生態飯』,如今是『旱澇保收』、日子紅火。」雷保友指著觀景平臺笑著說。

雷保友所說的聯村黨委是全省首個村級聯合黨委——丹陽聯村黨委。2017年9月27日,丹陽聯村黨委在周至縣竹峪鎮正式成立,下聯張龍村、丹陽村、鴨溝村、民主村、中軍嶺村、北西溝村、農林村7個省級貧困村。

「以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形不成發展氣候,現在抱團發展才是硬道理。」丹陽聯村黨委書記王乃祝信心滿滿地說,「秦嶺是中華民族的祖脈。我們身處北麓塬區,要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把秦嶺保護好、讓村子美起來、讓村民富起來是我們一開始就定好的『調子』。」

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

「調子」定好了,步子也要走得實。花卉苗木專家出身的王乃祝有個明確的規劃——發展精品苗木產業,以苗木產業助推旅遊發展,以旅遊開發帶動苗木產業; 打造田園文化綜合體,實現全域旅遊。「總的來說,就是打造一年四季有花、有果的『花果山』,讓村民吃上『生態飯』。」王乃祝信心十足。

說幹就幹,丹陽聯村黨委率先在張龍村、丹陽村、鴨溝村等村成立苗木專業合作社,聯合組建公司發展苗木產業,採用「聯村黨委+公司+合作社+貧困戶+農戶」模式,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

讓「小產業」變成「大基地」,土地流轉是關鍵,但流轉過程並不順利。遇事多商量,聯村黨委決定召開「板凳會」,大家一起來想辦法。

「土地流轉之後,我們的收入從哪來?」「苗木種植見效慢,啥時候才能吃上『分紅』?」「種這麼大面積的苗木,吸引不來遊客咋辦?」……村民各有顧慮。

「流轉了之後有土地流轉費、合作社分紅、在合作社務工3份收入。大家算一算帳,以前漫山遍野種的是杏子,賣不出去只能爛在地裡,一年到頭也沒多少收入。」「咱們身在大秦嶺,發展苗木產業帶動旅遊業是條好路子,『生態飯』才是長久飯。」……針對村民的疑惑,村幹部一一解答。

在專家的指導下,技術工人利用原有的杏樹、紅葉李樹嫁接紅梅。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發展精品苗木3210畝,共栽植紅梅、櫻花、桂花、紅楓、紅葉石楠、玉蘭等樹木31萬株。

「利用閒散地和低效地,變『種什麼賣什麼』為『賣什麼種什麼』,解決了苗木銷售問題。銷售有了保障,我們也就沒顧慮了,現在村民們發展致富的勁頭足著呢。」王乃祝說。

苗木專業合作社為村民們帶來的3份收入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2018年,丹陽聯村黨委下聯的7個貧困村按照村脫貧退出標準全部退出。

「一年四季有花看還不夠,還得保證有果摘。村上現在已經種植了草莓、核桃、獼猴桃等水果,開發了相應的採摘體驗活動。」鴨溝村村民張隨斌說,「現在村上的水果種植力度也加大了,爭取做到冬春有草莓,夏天有櫻桃、油桃、杏,秋天有獼猴桃、核桃……真正實現四季『花果山』。」

端穩「生態飯」的「金飯碗」

打造田園綜合體,實現全域旅遊,整合資源是關鍵。聯村黨委通過發掘整合區域內文化和自然資源,準備將紅梅嶺、玉蘭苑、櫻花谷、紅楓岸、桂花坡等連片景觀打造成龍陽溝十裡花海旅遊觀光區,使之成為集田園觀光、苗木產業、採摘體驗及道文化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咱這位置好,觀景方便。聯村黨委幫我們改造了房舍,鼓勵我們開辦農家樂。2018年10月,農家樂正式開辦,旅遊旺季的時候一天能招待50多人,一個月下來能收入5000多元。」雷保友說,「現在這碗『生態飯』算是端穩了。」

「在上級單位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我家的房子『舊貌換新顏』,被改造成具有咱們農家特色的民宿,旺季的時候能吸引不少人,以往20多天的收入就有4000多元。」鴨溝村「脫貧明星」宋巧萍說。

如今,更多像雷保友、宋巧萍一樣的村民,通過開農家樂、建民宿、開商店等找到了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吃上了「生態飯」。

「聯村黨委這幾年把村民的心攏起來了,大家的生活變好了,發展的信心也就更足了。」丹陽村村民魯土秀說。

過兩天,雷保友打算把燒烤攤擺起來,儘快開張:「四季『花果山』就是我們端穩『生態飯』的『金飯碗』,咱要抓住機會好好幹嘞!」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如今老趙不僅順利脫貧,還成了北河村致富能手、脫貧奔小康先進典型。老趙所在的北河村二組護林隊一共5個人,老趙的好友餘方喜也是護林員,兩人偶爾約著一起巡山,「每個月有林業局給的工資,我再打點零工,前陣子脫貧啦!」餘方喜說,「山路不好走,林業局還給上了人身意外險,我打心眼裡感謝他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圓滿結束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光影世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家門口的光影世界 2020-08-26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而靠著家鄉秀美的景色,很多群眾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古村落煥發生機,帶來了村民收入的增加。在採訪中記者感受最深的是村民的收入變得多樣化,跟隨景區他們開始擺地攤、參與迷迭香種植、經營民宿等等業態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可複製的「莓」好
    9月25日上午9:00,昌平人民廣播電臺將攜手福建永安、北京大興、河北武安、山西大同、內蒙古鄂爾多斯、天津濱海共同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脫貧攻堅聯合直播活動,向全國觀眾展現各地脫貧路上溫暖的故事。直播觀看平臺為「北京昌平」APP。
  • 守望丨幸福海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周《守望》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節目,就要帶大家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縣,跟著那裡的百姓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綠色發展之道。離開了祁連縣,我們沿著盤山公路「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無論是鄉村旅遊還是生態種植,這裡的發展日新月異,這裡的村民笑容盡顯;大家都昂首闊步走在小康路上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浮洲蝶變 小康夢圓
    這是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精準幫扶給浮洲村帶來的喜人變化。作為浮洲村的對口幫扶單位,近年來,深圳局堅持把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利用行業專業優勢,立足抓好「鄉村規劃、教育扶貧、產業幫扶」等重點工作,下足「繡花」功夫,激發內生動力,以決戰決勝的姿態確保浮洲村的貧困群眾全面脫貧、邁入小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是你印象中的洲仔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是你印象中的洲仔嗎?為講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故事,展示各領域各行業的偉大成就,鼓舞決戰決勝鬥志,凝聚團結拼搏力量,激勵全縣上下奮勇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圓滿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從今日起,本臺將連續播出大型主題報導《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多角度、全方位反映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發生的巨大變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瑞金華屋村「華嬤嬤」:小康生活「泡」出來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我們從未停止對小康生活的憧憬。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東方女報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透過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一個又一個的小康故事,生動體現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匯聚起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青龍出頭石村「出頭」的奧秘:小康路上動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青龍出頭石村「出頭」的奧秘:小康路上動力足,不盡「電」能滾滾來 2020-08-25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影見證小康:文昌閣和四望亭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影記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2020-11-16 17: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那些年,我們到南溫泉春遊的日子
    曾經,南溫泉、動物園、南山等屈指可數的地方,是重慶市民遊玩的選擇,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娛樂方式越來越豐富,旅遊也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徵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等你來曬從即日起,都市熱報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曬光陰」圖片徵集活動,聚焦個人、家庭、企業、校園、社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東鄉:「微心願」圓夢超市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東鄉:「微心願」圓夢超市 2020-10-03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芙蓉鎮
    紅網時刻6月12日訊(永順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瞿曉華)6月11日晚,由中宣部主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永順縣芙蓉鎮,各家媒體記者們圍繞旅遊扶貧內容,採訪景區商戶和因旅遊產業帶動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用文字和鏡頭記錄他們幸福而真實的小康生活。縣領導彭軍、陳海波、樊未、張豔陽參加此次活動。
  • 浙江衛視播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譜寫「兩山」新篇章》,永康...
    ,我市作為經濟強市,更是承載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使命,為記錄好呈現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壯舉,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永康人公眾號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報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家小院裡的風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家小院裡的風景 2020-08-05 18: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民宿旅遊火了 村裡百姓樂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民宿旅遊火了 村裡百姓樂了 2020-08-1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