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網貸監管從嚴: 消費貸最高20萬,期限不超一年

2020-12-24 和訊網

 

  [ 《辦法》規定,單戶用於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 ]

  商業銀行線上貸款迎來嚴監管。

  5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規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有序發 展:規定貸款資金不得用於購房及償還住房抵押貸款;用於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一年。

  《辦法》的落地對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合規性發展至關重要。

  網際網路貸款納入規範化軌道

  近年來,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快速發展,各類商業銀行均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開 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由於監管政策一直尚未明確,受到廣泛關注。

  與傳統線下貸款模式相比,網際網路貸款具 有依託大數據和模型進行風險評估、全流程線 上自動運作、無人工或極少人工幹預、極速審 批放貸等特點,在提高貸款效率、創新風險評 估手段、拓寬金融客戶覆蓋面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與此同時,網際網路貸款業務也暴露出風險管理不審慎、金融消費者保護不充分、資金用 途監測不到位等問題和風險隱患。

  「現行相關管理辦法未完全覆蓋上述問 題,且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對客戶進行線上認 證,實際上已突破了面談面籤和實地調查等規定。因此,有必要儘快補齊制度短板,促進網際網路貸款業務規範發展。」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際上,關於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辦法,此前網上曾有過流傳版本。

  「相比最早流傳的版本,此次徵求意見稿並未就銀行與合作機構的業務比例進行管控, 順應了整個消費貸款行業分工細化、合作開放 的潮流,同時,將一些具體監管權限下放,也有助於各地監管機構精準施策,能更好地推動創 新與防風險的平衡。」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第一財經表示。

  從內容來看,此次《辦法》對授信額度、跨區展業、貸款資金用途、聯合貸款等內容進行了重點規範。

  小額、短期

  《辦法》明確規定,網際網路貸款應當遵循小額、短期、高效和風險可控的原則。單戶用於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一年。

  《辦法》強調,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風險管理能力,按照網際網路貸款的區域、行業、品種等,確定單戶用於生產經營的個人貸款和流動資金貸款授信額度上限。對期限超過一年的上述貸款,至少每年對該筆貸款對應的授信進行重新評估和審批。

  這意味著目前一些商業銀行的18期、24期等線上貸款產品均需作出相應調整。

  「上限設定為20萬,反映了監管正努力在促進居民消費和控制貸款用途之間取得平衡。」薛洪言對記者表示,這既能滿足各方對消費貸款促消費的訴求,又能有效降低消費貸款資金流入股市、樓市的壓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居民槓桿率的增速,一舉多得。

  需注意的是,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的確容易出現過度授信、多頭共債、資金用途不合規等風險問題。

  薛洪言分析,就消費用途而言,由於購車、裝修等大額消費必須走線下,網際網路貸款渠道中20萬額度能滿足幾乎所有消費需求。而大額消費貸款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資金流向難以控制上,現實中,很多大額消費貸款被提取出來,並未用於消費,而是流入股市、樓市及其他理財投資渠道,給金融機構貸款資金用途管理帶來很大難度,也變相提高了居民槓桿率,並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樓市泡沫。

  為防控上述風險,銀保監會負責人表示《辦法》重點從五個方面進行規範:一是明確網際網路貸款小額、短期的原則,對消費類個人信用貸款授信設定限額,防範居民個人槓桿率快速上升風險;二是加強統一授信管理,防止過度授信;三是加強貸款支付和資金用途管理;四是對風險數據、風險模型管理和信息科技風險管理提出全流程、全方位要求,壓實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主體責任;五是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商業銀行對符合相應條件的貸款應採取受託支付方式,並精細化受託支付限額管理。貸款資金用途應當明確、合法,不得用於購房、股票、債券、期貨、金融衍生品和資產管理產品投資,不得用於固定資產和股本權益性投資等。如發現貸款用途違法違規或未按照約定用途使用的,應當採取措施提前收回貸款。」該負責人稱。

  銀行避免成為單純資金提供方

  目前,商業銀行通過多種方式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但部分銀行對合作機構管理較為粗放,沒有建立全行統一的管理制度、合作機構資質存在缺陷、對合作機構的持續性管理不足等,也引發銀行聲譽風險。

  據報導,截至2019年10月,整個聯合貸款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萬億元左右,涉及數百家銀行等金融機構。

  規模龐大的聯合貸款業務已成為監管重點。《辦法》強調了商業銀行與聯合貸款機構的準入條件、合作協議、信息披露、清收退出等,引導商業銀行審慎開展合作,防止合作機構風險向銀行傳染。

  《辦法》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建立覆蓋各類合作機構的全行統一的準入機制,明確相應標準和程序,並實行名單制管理。

  銀保監會負責人表示,商業銀行應當從經營情況、管理能力、風控水平等方面對合作機構進行準入前評估,合作機構資質應和其承擔的職能相匹配。此外,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籤訂的書面合作協議應體現收益和風險相匹配的原則。

  此外,目前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時仍然存在一些合作機構向用戶收取費用的情況。「商業銀行應當按照自主風控的原則審慎開展業務,避免成為單純的資金提供方。」銀保監會負責人強調。

  《辦法》強調,除共同出資發放貸款的合作機構以外,商業銀行不得將貸款發放、本息回收、止付等關鍵環節操作全權委託合作機構執行。商業銀行應當在書面合作協議中明確要求合作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借款人收取息費,保險公司和有擔保資質的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向借款人收取合理費用,以及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情形除外。

  信息披露方面,《辦法》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在相關頁面醒目位置向借款人充分披露自身與合作機構信息、合作類產品的信息、自身與合作各方權利責任,按照適當性原則充分揭示合作業務風險,避免客戶產生品牌混同。

  網際網路貸款到底能不能出「省」?

  此前,部門地區監管部門在下發的《關於加強網際網路助貸和聯合貸款風險防控監管提示的函》中規定,城商行、民營銀行開展網際網路聯合貸款業務,應堅守「立足當地、服務當地、不跨區域」的定位。

  區域銀行發放網際網路貸款到底能不能出「省」?此次徵求意見稿的思路是:地方法人銀行應當堅守發展定位,在開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時主要服務當地客戶。

  《辦法》規定,地方法人銀行開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應主要服務於當地客戶,審慎開展跨註冊地轄區業務,有效識別和監測跨註冊地轄區業務開展情況。無實體經營網點,業務主要在線上開展,且符合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其他條件的除外。

  而在此前部分地區監管的規定中,商業銀行開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要按照客戶身份證地址、主要業務經營地、主要居住生活地等維度,建立統一的屬地經營規則,按照異地授信管理相關文件的精神嚴格管控異地授信。

  「應該說之前的一些限制不是特別合理。從防範風險的角度看,由於線上消費貸款小額分散筆數大,無論是風控還是催收,基本都是依靠線上,客戶在本地與否對業務流程和風控效果基本沒什麼影響。」薛洪言稱。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各家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開展情況以及風險管理能力差異性較大,《辦法》暫未對地方法人銀行開展跨區網際網路貸款業務設置統一的定量指標進行限制,但地方法人銀行應結合自身風控能力審慎開展此類業務,並確保有效識別和監測跨區網際網路貸款業務開展情況。同時,監管機構有權根據商業銀行跨區業務的規模、風險水平等提出進一步審慎性監管要求。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成都銀行連年壓縮個人消費貸規模 相應不良率仍超20%
    2019底,在大部分國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仍在發展個人消費貸款的情況下,成都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相較於2013年已下降近100%。壓縮個人消費貸款規模之際,成都銀行的相應不良率卻開始猛增。記者了解到,成都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名為「隨意分」,年化利率為3%到10.8%不等,最高貸款額度為30萬元,這明顯與監管規定的20萬元「紅線」不相符。
  • 校園貸最嚴監管下網貸平臺復燃 給你花、愛又米被指暗度陳倉
    然而,這個龐大的消費金融市場,一直波瀾不斷,且在2016年以來有關部門相繼出臺「史上最嚴校園貸監管政策」的背景下,大多數網貸平臺雖已暫停校園貸服務,卻仍有網貸平臺死灰復燃,頂風作案。  高額利潤點燃校園貸亂象  作為一個被譽為規模將達萬億的超大消費金融市場,「校園貸」發展卻幾經風波。
  • 網貸「擼貸大軍」遷徙進銀行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文/羅素網貸用戶,正在開始一場浩浩蕩蕩的大遷徙——從網貸行業,進入銀行體系。有人預判,遷徙的規模,約為網貸用戶人數的30%,人數達到了幾百萬之多。他們除了擼信用卡口子,還盯上了銀行的貸款產品,比如個稅貸、企業貸,甚至開始借農村信用社的貸款。
  • P2P網貸行業現狀、轉型及前路展望
    今年來監管部門也在不同場合坐次透露出支持網貸平臺轉型的信號,資產端業務為網貸平臺進行轉型的主要方向,其中尤以助貸業務為主要發力點。不過從最近監管給出的轉型路徑變化發現,此前備受行業追捧的助貸一詞未再提及。
  • 拍拍貸升級「信也」背後:「灰犀牛」下的網貸轉型潮
    在之後的幾年中,金融去槓桿、強監管成為大勢,各項監管政策的密集出臺讓整個金融行業幾乎無法喘息。從宏觀視角來看,網貸行業隨即而至的強監管,則是上述大環境下的一個縮影。從負面清單式管理,到「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從審慎監管的考慮出發,P2P已經異化為信用中介,成為了實質上的「影子銀行」,風險的爆發是大概率事件。
  • 全民財富管理時代已來臨 宜人貸、ppmoney、中儲貸
    有的人認為,網貸行業監管趨嚴,說明國家不支持行業發展,其實,這樣的思想是大錯特錯了。國家增大對網貸行業的監管力度,密集出臺監管法規,反而說明國家對網貸行業的重視。網貸行業只有經過了嚴格的監管,才能得到更加健康的發展。目前的網貸行業正在經歷一個去蕪存菁的清理階段,相信在此之後網貸將會迎來一個合規發展的時代。
  • 欠了不上徵信的小貸20萬,可以不還嗎?
    天真的認為: 網絡小貸不受法律保護,也沒有特別有效的催收手段,只是打電話,電話號碼停機,關機仍然只是打打電話,僅此而已。 借了錢逾期不還的人不害怕,哪家的口子都想擼一把,也沒有和任何一家徵信平臺聯網。事實是這樣嗎?你還以為小貸公司都是傻子嗎?
  • 深圳P2P平臺「小牛在線」宣布良性退出 網貸轉型難度不小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網絡小貸、消費金融公司、助貸機構是目前網貸平臺轉型的主要方向。又一家網貸平臺宣布良性退出近日,深圳網貸平臺小牛在線在其官網和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平臺網貸業務良性退出公告》(下稱《公告》),稱決定退出網貸行業,逐步結清存量網貸業務。
  • 如何選擇產品快速退出的網貸平臺:拍拍貸、合眾e貸、宜人貸、桔子...
    對網貸投資來說,安全必須擺在首位,重點就是選擇平臺。判斷一個平臺是否安全,項目退出時間的長短是一個重要的依據。項目退出時間反映了平臺的合規程度、風控水平和自身實力,退出快意味著借款項目真實,借款人能夠按時回款,以及借貸期限匹配等,這樣的平臺出現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很小。能夠做到產品到期快速退出的平臺並不多,部分一線平臺也未能做到。
  • 網貸轉型小貸指導意見下發 這是網貸的最後出路?
    11月27日,兩位接近監管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確認,關於P2P網貸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的相關指導意見已經下發,《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整治辦函〔2019〕83號,簡稱83號文)。
  • 餘額寶和消費貸一年縮水 7545 億,支付寶的銀行夢被監管終結
    面對形勢變化,支付寶的官方回應是「不迴避監管」。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螞蟻金服今天有這麼多發展,功勞是要給監管機構,「如果沒有監管機構正確有效的指導,是不可能的。」反差最大的是馬雲。
  • 銀監會詳解校園貸新規 允許銀行與Fintech合作展業
    也就是說,網貸平臺有望在整改備案完成之後,進入校園貸服務「白名單」。  監管認為,過去幾年,「校園貸」有四類參與主體:一是電商系,包括螞蟻花唄、京東白條以及分期樂商城都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用戶;二是各類網貸機構;三是各類民間金融線上化的高利貸者;四是協助誘導學生利用學生身份披著「校園貸」幌子以欺騙形式犯罪的不法分子。
  • 貸款1萬半年變成400萬,「套路貸」背後的網貸公司沉浮錄
    但最近兩年,與網貸相關的負面新聞層出不 窮,一些年輕人因無力還貸而自殺或走上犯罪道 路。國家出臺了嚴格的監管政策,警方開始大力打擊暴力催收、套路貸「,整個行業風聲鶴唳。」直到 2013 年,以阿里巴巴旗下的餘額寶為代表的網絡理財產品誕生,京東白條、 螞蟻花唄等「 先消費 ,後付款」的消費金融產品湧現,網貸才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好多在銀行借不到錢的人是有資金需求的。這是一個新一代的產品、新興的市場,它的出現對社會是有幫助的。」黃安說,許多民間放貸團體和網際網路從業者從中看到了商機。
  • 部分存在套路貸的網貸機構,經常容易收取不合法的服務費與手續費
    在P2P網貸行業,部分借款人因遭遇高利貸砍頭息現象投訴或舉報某些網貸機構,並且類似的現象頗多,其實套路貸對借款人造成財產方面的損失不次於高利貸砍頭息,並且存在套路貸的網貸機構,經常容易向借款人收取不合法的服務費以及手續費,而其中部分債務人一般不會察覺到接觸了存在套路貸的P2P網貸,
  • 京東、美團甚至微博都來做「網貸」:監管「紅線」下巨頭的新戰場?
    新華網評價為「為了流量不顧吃相,三觀不正,低劣奸詐」。京東數科為此道歉。資本逐利,表現為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平臺都在涉足小貸。從螞蟻金服暫緩上市,到中國銀保監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起草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再到京東數科換帥CEO陳生強。監管紅線已經劃下,小貸會就此冷卻嗎?
  • 廣信貸:貸羅盤評級排名飆升至第11位 創歷史新高
    據悉,貸羅盤評級是以網貸之家、網貸天眼、融360、星火評級、羿飛評級等多家專業網貸評級體系為基礎進行綜合加工的全新評級體系,能全面、客觀反應和體現網貸平臺的真實評級情況。對各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包括但不限於網貸平臺進行健康度診斷,給用戶的投資理財決策提供更加理性客觀的參考,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和參考價值。
  • 嚴監管下現金貸眾生相:逾期飆升,平臺催收成功就拉黑,「老哥」放言...
    從低調悶聲賺錢到趣店赴美上市,現金貸暴利的口子一下子被劃開,再到監管的重錘落下,中國的現金貸行業在一年的時間裡就走完了一個生命周期。 於是我們看到了現金貸當下眾生相,收緊口子停止放貸,這就導致借A家還B家的循環借貸遊戲再也玩不下去了,現金貸公司逾期率飆升,套路催收,收回多少算多少,之前悶聲發大財的利潤已經兜不住壞帳的窟窿,轉型場景消費,又談何容易,開拓海外市場,發現比想像中更難。 這正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 「特急」文件停批網絡小貸 「現金貸」會被一刀切暫停嗎?
    現金貸,最早源於英國的微額現金貸借款業務(high cost short term credit),是針對消費者的一種短期小額的現金借貸行為,初衷是在緩解借款人短期資金周轉壓力的同時,不給借款人造成很高還款壓力。在中國,從事「現金貸」業務的機構除了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主要是近年來新興的網絡借貸平臺和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等。
  • 微粒貸、借唄、有錢花哪一個分期的期限長?看完你就了解分期貸
    摘要:微粒貸、借唄、有錢花都可以為用戶提供分期貸款服務,用戶需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挑選到合適的信貸平臺,幫助自己解決消費貸款問題。這三個平臺具有大品牌、靠譜、利率低的特點。借款用戶在網貸平臺申請借款後,根據與平臺的約定,按照規定的日期還款。
  • 掃描互金公司三季報:監管對業績影響多大,網貸清退進度如何
    網貸清退與轉型進展目前,信也科技和嘉銀金科已宣布完成網貸存量清退。10月12日,信也科技發布公告稱,截止到2020年9月,在監管指導下,基於保護出借人和借款人雙方利益的原則,已經完成存量業務的清零和退出。信也科技還表示,目前已經成功向助貸平臺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