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璐 通訊員 張璇 臧傳龍 青島報導
「你好,我們是青島市城管局環衛發展中心工作人員,根據建築垃圾智能監管平臺研判,發現您公司的部分車輛正在嶗山區遊雲路、聖水路區域某項目參運,該項目尚未辦理處置手續」,「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那裡有活,就派車過去了,是個外運項目」,「我們將立即赴現場進行督查,請公司車輛停止外運」,「好的好的,我們立即停止運輸,等項目辦理手續後再參運」。
10月10日,平臺判定嶗山區遊雲路以西聖水路以南有兩處可疑工地,中心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督導檢查。檢查發現,該區域一處工地未辦理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手續擅自外運。中心人員立即要求項目負責人停運整改,並將該案件交辦屬地管理部門落實處置。
據了解,每日通過平臺對全市工地、車輛進行線上巡查,有針對性開展線下督查,寓科技賦能於日常監管,已經成了環境衛生發展中心建築垃圾管理工作的「妙招」。10月份以來依託平臺累計巡查可疑工地點位20餘處,發現項目無處置核准、出入口不淨等問題13處,違規判定率達到50%以上。
「通過這項功能,我們查違規工地終於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大海撈針似的來回走街、串巷、跟車了,每天查查平臺,點對點開展檢查,即便發現有的不是違規工地,也會發現一些運煤、粉煤灰、砂石建材等場所,也有助於我們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這個行業」,中心人員王利同志如是說。
據介紹,智能平臺一舉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對車輛的運載次數及運載方量的實時統計,已實現每日外運土方量的精準計量,中心負責建築垃圾處置審批指導工作張璇同志表示,這個計量統計功能,終於讓其這麼多年糾結的心裡有了「底」。多年之「迷」終於呈現出「底」,平臺演繹了一場從0到1的跨越、從無到有的突破。
下一步環衛發展中心將會繼續發揚「政企協同」優勢,加大創新力度,持續拓展打造應用場景,把工作再做紮實,不斷促進場景落地生效,助推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