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3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現在的人找對象
都喜歡找醫生
理由是醫生收入好、地位高
還能給家裡人看病保平安
人人都知道醫生的好
但不一定懂得醫生的苦
有個段子說得好
選擇了學醫,就是選擇了一輩子讀高三!
別說一輩子
單看看大學期間
別的專業都是快樂不知時日過
打遊戲、泡妞、搞社團
一晃四年就過去了
而學醫的同學
卻是度日如年、一日三秋
每天就是宿舍-教室-自習室三點一線
他們要啃下的教材
就有這麼厚
真正的「著作等身」!
每一本翻開都是一本天書
簡直不是給人看的
當年學醫的人兒
都少不了這些「水深火熱」的煎熬
如果都能遇到漢普頓、奈特等學醫救星
能早點讀到他們的「一圖讀懂」
人生能少走多少彎路?!
這樣的「學醫救星」
深圳剛剛出了一個
這個人叫黃偉年,人稱「年哥」,是深圳龍崗中心醫院的影像科主治醫師。
先來翻翻他的作品。
用上萬個點繪成的前列腺示意圖,小小的前列腺被細膩清晰的放大了用線條畫出來的子宮肌瘤示意圖,團狀部分就是各種肌瘤他的畫是院內年輕醫生的「救星」能一睹年哥的畫作,是種什麼體驗?
跟著年哥「混」的年輕醫生就最懂!
傳統的影像圖對於經驗豐富的醫生來說不成問題,但對於缺乏經驗的新手,可能會在診斷過程中出現困難。
黃偉年手繪的線條圖和示意圖就能生動、形象地展示各基本病變的CT特點,可以讓他們對CT徵象有一個直觀、清晰的認識,並從病理上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有所了解,從橫向思維角度分析問題, 讓新手醫生不再對著片子撓頭。
肝段分法示意圖他的畫還登上了醫學教材美術專業的人畫醫學影像圖是照葫蘆畫瓢,好看是好看,卻少了醫學專業的準確性和嚴謹。年哥作為醫院影像科醫生, 恰好彌補了這個缺口。
2015年,蘇州醫學院副院長胡春洪等人受邀主編人衛版的教科書《醫學影像解剖學》,由於這類教科書中的影像圖都是機器列印圖,不能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病理。
胡春洪得知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有個畫畫高手,又是影像專業的醫生,便找到了黃偉年,請他為這本教科書配手繪圖。
肺動靜脈瘻示意圖,是先天性肺血管畸形,這是年哥第一次用彩鉛繪圖接下這個任務後,黃偉年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書中50多幅配圖。胡春洪評價「醫學繪圖技術屬於一流,圖片精美」,這讓黃偉年對畫畫更加自信,憑藉著那份熱忱,專門繪醫學影像示意圖。
隨後,他又參與了人衛版出版的《乳腺融合影像學》中所有配圖繪製,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泌尿生殖系統CT診斷》和《胸部CT診斷》系列書籍中的配圖繪製,各種線條圖獲得了業內外一致好評。
於是, 「年哥」的名號傳開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叫什麼名字, 只知道我叫年哥。」黃偉年笑著說。
年哥為啥這麼會畫?年哥從小就喜歡畫畫,雖然沒有上過正規的繪畫班,但本著對畫畫的熱愛,堅持自學,慢慢磨練。初中時,他參加縣城舉辦的繪畫比賽就獲得了兩項二等獎。
後來,年哥選擇了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的時候也經常自己畫一些血管示意圖 ,加深學習印象,老師看到後也讚嘆一番。畢業後就到龍崗中心醫院參加工作,專心做一名醫生, 把「畫家夢」埋在了心底。
當時龍崗中心醫院影像科的教授知道年哥的繪畫天賦,1998年正好是倫琴(發現X射線的物理學家)誕辰100周年,醫院需要一張倫琴的畫像,便讓來畫。
由於太長時間沒有畫畫了,當時的年哥抱著「試一下」的心態拿起畫筆,沒想到這一試畫出了專業水準,醫院科室同事都驚呆了,畫像栩栩如生,還被掛在科室的牆上。
年哥出品的倫琴畫像他還是解剖學「萬點圖」第一人啥叫「萬點圖」? 顧名思義就是由上萬個點構成的圖像,在解剖學領域畫「萬點圖」,年哥是第一人,拿起鋼筆, 一點一點的畫,再形成人體器官圖,這樣器官構造清晰可見,比線條圖更加立體, 但也特別耗時。
這個腎臟發育畸形,點的時候要用更多時間年哥在給《醫學影像解剖學》畫配圖時,到了收尾階段,由於教材需要,臨時要求再加三個圖,既不能耽誤影像科工作,也不能落下教材出版的進度。於是年哥上班工作, 下班畫畫,熬幾個通宵把三個「萬點圖 」 完成了,這三個圖也是年哥最滿意的作品。
點出來的藝術品, 你知道耳朵裡面長這樣嗎?「畫的時候很累,但是完成後再看看自己的作品,覺得一切值得。」年哥說,「在我心裡, 它們就是一件件藝術品」。
已經退休的新疆石河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放射科陳德主任寫了一首七律讚美年哥的畫:「神筆一指薈宏間,宇宙萬物皆指點。醫家欲問竺磯子,芙蓉國裡盡朝暉。」
「累並快樂著, 我會一直畫下去」對於近年來的成就,年哥說,最初能拿起畫筆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在繪畫方面的能力,現在越畫越愛。
「畫人體影像示意圖就像寫論文,需要查找大量資料,才能保證作品的嚴謹性」,年哥說,「用一句話表達就是——累並快樂著, 我會一直畫下去,希望能用自己有限的能力為醫學影像作出一定的貢獻。」
醫路漫漫
不亞於西天取經
但信年哥,就能得永生
願你學醫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來源:微信公眾號「深圳衛計委」
(原題為《醫者|醫學生的救星來了!深圳出了個醫學界的「一圖讀懂」》)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