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又創了一個世界之最 隧道防水項目完工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港珠澳大橋又創了一個世界之最 隧道防水項目完工

2017-12-20 10:29:57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2017年12月20日 10:29 來源:廣州日報

參與互動 

工人在港珠澳大橋入海隧道裡面進行防水工程作業。

  港珠澳大橋又創了一個世界之最

  大橋隧道防水項目完工 實現粘接率100% 空鼓率0 做到滴水不進

  自主體工程貫通以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就轉向了橋面、島上和隧道內。其中,隧道內防水是很重要的一項作業內容。記者昨日從施工方獲悉,港珠澳大橋6.7公裡的海底隧道已經完成防水項目施工,實現粘接率100%,空鼓率0,項目壽命30年,做到滴水不進,又創造了一個世界之最。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幸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曄

  全球此前現成案例表明,海底隧道出現漏水是很常見的。一位歐洲著名島隧專家依據經驗給出一個數值:全世界的節段式沉管漏水率平均值為10%左右。也就是說,10個接頭中有一個漏水。目前尚沒有沉管隧道100%不漏水的記錄。

港珠澳大橋

  6.7公裡隧道滴水不漏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6.7公裡,由33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對接而成,它是當今世界最長的公路隧道;33節沉管中,單個沉管大約重75000噸,也是當今世界之最;工程師要在規定時間和最深水下47米的海況條件下完成沉管的連續安裝,局部施工區域屬於極為鬆軟而且類型多樣的土質。每個沉管深埋隧道後,上面還要回土,每個沉管上要承受20米深的覆土荷載。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日前坐上電瓶車走訪了33節沉管組成的6.7公里海底隧道,看見這裡一切都是乾巴巴的,整個隧道內既沒有「雨」更沒有「河」,甚至沒有水印的痕跡,可謂滴水不進。

  防水卷材滿粘率實現100%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貫通後,內部防水項目正是在這種乾巴巴的條件下施工。要想降低含水率,在普通項目中,如一般高速公路路面晾乾就行;港珠澳隧道卻不行,禹王集團工程師王立新帶領團隊採用了幾種基層處理劑,對比施工效果一開始不理想,主要是滿粘率不夠高,可能鋪設瀝青後起鼓;這個就如家庭裡面裝修,瓷磚有空鼓一樣,後果是脫落,對於設計壽命達到120年的港珠澳大橋來說,這是決不允許的。

  多方研討過程中,王立新得知港珠澳大橋承建方中交聯合體中的招商集團下屬企業有專用於鋼索橋面瀝青鋪裝的基層處理劑,通過實驗,王立新發現,該基層處理劑能實現防水卷材「滿粘」的效果,順利完成了任務。

  隧道防水壽命可長達30年

  有了基層處理劑,防水卷材的鋪設技術也很關鍵,瑞士防水專家給港珠澳大橋防水施工隊提供了新的鋪裝技術指導。王立新告訴廣州日報記者,以往高溫火焰鋪設防水卷材的時候,人在後面推L形工具,最前面則是高溫火焰。瑞士防水專家改用人拉鋪設防水卷材的L形工具,加快了鋪裝速度,時間少了1/4,因為有碾壓,鋪裝效果更加好,實現了零空格,零空鼓。

  經過檢驗,港珠澳大橋6.7公里海底隧道的防水項目實現了滿粘的效果,零空格,零空鼓,並於11月中下旬完成防水項目。民用建築中防水項目的壽命有5年,瀝青路防水項目的壽命有12年,而港珠澳大橋防水項目的壽命,在沒有外力破壞的情況下,30年應該不成問題。

相關焦點

  • 海底隧道滴水不進!港珠澳大橋又創一個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橋 工人在港珠澳大橋入海隧道裡面進行防水工程作業。   自主體工程貫通以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就轉向了橋面、島上和隧道內。其中,隧道內防水是很重要的一項作業內容。記者19日從施工方獲悉,港珠澳大橋6.7公裡的海底隧道已經完成防水項目施工,實現粘接率100%,空鼓率0,項目壽命30年,做到滴水不進,又創造了一個世界之最。  全球此前現成案例表明,海底隧道出現漏水是很常見的。一位歐洲著名島隧專家依據經驗給出一個數值:全世界的節段式沉管漏水率平均值為10%左右。也就是說,10個接頭中有一個漏水。
  • 「鐵路版港珠澳大橋」即將開工 將創兩項世界之最
    原標題:「鐵路版港珠澳大橋」即將開工 將創兩項世界之最   記者從15日於杭州召開的甬舟
  •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解凍 珠海連接線即將全線完工
    拱北隧道解凍 珠海連接線即將完工  今天(29日),利用凍結技術打造的拱北隧道完成了全部解凍工作,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即將全線完工。  拱北隧道工程是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的核心控制性工程,也是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與珠海連接的唯一通道。隧道全長2741米,採用雙向六車道設計,由海域人工島明挖段、口岸暗挖段以及陸域明挖段三種不同結構的隧道連接而成。
  • 港珠澳大橋有哪些「世界之最」? |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最長的跨海大橋」、「最長的海底隧道」、「最先進的築島技術」……明天(10月24日)上午9點,被譽為橋梁界「珠穆朗瑪峰」的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這座從設計到建設完工前後歷時14年的「超級」跨海大橋創下了多項世界之最,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港珠澳大橋——創下多個「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橫跨伶仃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創下了多個世界之最:它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大橋,建設難度極高,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在國外最頂尖橋梁專家眼裡,它被認為是
  • 港珠澳大橋創下多個世界之最
    7月7日上午,伶仃洋深處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上旌旗招展,雲帆飛揚。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也標誌著經歷先後論證、設計、施工的「世紀工程」主體工程貫通。一橋飛架粵港澳三地,「粵港澳大灣區」由此實現「閉合」。 輝煌港珠澳,最美中國橋,一起走近這座超級工程!
  • 世界的奇蹟——港珠澳大橋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堪稱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全程55公裡。它集橋、島、隧於一體。有了它,連港珠澳,長虹臥波,天塹南北,通途無阻。
  • 港珠澳大橋的資料_2020年港珠澳大橋的資料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主要內容: 1. 工程概況 2. 工程面臨的挑戰 3. 勘察創新 4. 人工島設計創新 5. 沉管預製廠設計創新 6. 隧道基礎設計創新 7. 沉管設計創新 8.如今,在這片壯闊的海域,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以氣吞伶仃之勢,書寫著中國橋梁工程的史詩。 2剛剛過去的6月27日下午17點整,沉管安裝船「津安3」的指揮艙裡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沉管安裝現場傳來捷報——E18沉管安裝取得圓滿成功,海底隧道已延伸至3105米。 3一橋飛架珠港澳,三地共贏開新元。
  • 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那麼長,它是怎麼防水的?
    港珠澳大橋近期正式開通。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而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那麼問題就來了,海底隧道是怎麼防水的呢?
  •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貫通難度規模創數項紀錄
    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作為目前珠江西岸通往香港的唯一陸路通道,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於10日正式貫通。大橋珠海連接線管理中心表示,這條隧道施工工法為業內首創,難度、規模和技術含量刷新了數項世界紀錄。拱北隧道這一建設難點被突破,為大橋年底如期建成,打下堅實基礎。
  • 港珠澳大橋重點工程之一人工島主體結構工程完工
    新華社珠海12月7日電(記者 魏蒙)7日,在最後一個直徑22米、最高超過50米、重500多噸的巨型鋼製圓筒被打入海底20米後,港珠澳大橋重點工程之一的人工島主體結構工程完成了施工任務。    據了解,港珠澳大橋是由橋、島、隧一體化組成的集群工程。
  •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央視網消息: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 港珠澳大橋有多「傲」?歷時8年創下多個「世界之最」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有多「傲」?歷時8年創下多個「世界之最」  飛架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橋  創下多項世界記錄  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它被稱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  它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  它是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超級工程之一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跨海大橋創「世界奇蹟」「一橋飛架三地,大海變通途」,這個港珠澳三地人民共同的夢想不久就要實現了。今天,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實現全線貫通。然而,這個夢想從提出到即將實現,三地人民足足等了34年。早在1983年,香港商人胡應湘率先提出了興建連接香港與珠海跨境跨海大橋的大膽方案。
  • 港珠澳大橋創世界之最 構件安裝誤差0.5毫米以內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80後比例超過一半,他們拋家舍業,專注每一個細節,越是艱險越向前——  超級工程鍛造的青春(青春派·時代新人新擔當⑥)  本報記者 劉志強  港珠澳大橋,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被世人譽為「超級工程」
  • 【中國科技新跨越】港珠澳大橋開通 創多項工程紀錄
    【中國科技新跨越】港珠澳大橋開通 創多項工程紀錄 2019-02-11 07:00:00來源:央廣網
  •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貫通
    深圳特區報訊 經歷長達5年的施工後,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10日正式貫通。這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實現全線貫通,為今年底港珠澳大橋的全線貫通具備通車條件打下堅實基礎。這條隧道的暗挖段「曲線管幕+水平凍結」的施工工法為業內首創,其難度、規模和技術含量刷新了數項世界紀錄,被譽為「地下神九」。
  •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技支撐
    作為我國又一交通工程奇蹟,科技與創新的不斷碰撞是這座大橋與生俱來的基因與烙印。  中國製造支起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橋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有人評價,它是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瑪峰」。對於這座目前世界上綜合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而言,每項榮譽的背後,都是一組組沉甸甸數據的支撐。
  • [分享]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PPT資料下載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曾刊登記者莎拉·拉扎勒斯的文章,題為《造價200億美元的「臍帶」:中國公布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文章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發展自己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偉計劃的核心,它希望這一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成就可媲美舊金山、紐約和東京的灣區。
  • 港珠澳大橋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