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貫通難度規模創數項紀錄

2020-12-14 環球網

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作為目前珠江西岸通往香港的唯一陸路通道,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於10日正式貫通。大橋珠海連接線管理中心表示,這條隧道施工工法為業內首創,難度、規模和技術含量刷新了數項世界紀錄。拱北隧道這一建設難點被突破,為大橋年底如期建成,打下堅實基礎。

港珠澳大橋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全長2741米,其中途經拱北口岸地下的暗挖段是難度最大的一段。「暗挖段長度僅255米,但其施工期長達5年,高21米、寬19米的開挖斷面創中國高速公路隧道之最,雙層六車道的隧道總高度相當於8層樓高。」

目前珠海連接線正在遴選景觀設計方案,將與著名的珠海情侶路沿線景觀相結合。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貫通
    深圳特區報訊 經歷長達5年的施工後,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10日正式貫通。這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實現全線貫通,為今年底港珠澳大橋的全線貫通具備通車條件打下堅實基礎。這條隧道的暗挖段「曲線管幕+水平凍結」的施工工法為業內首創,其難度、規模和技術含量刷新了數項世界紀錄,被譽為「地下神九」。
  • 中國又突破世界級難題: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全隧貫通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2012年施工建設,整個工程並非一帆風順,在施工過程中曾發生過透水的險情。工程人員說,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由於地處人流密集的通關口岸,整個隧道的挖掘就像繡花一樣。  2013年4月,在工作井的開挖過程中,受海水潮汐的影響,隧道內壓力過大,險情出現了。  根據施工進度,隧道貫通後將在今年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
  • 拱北隧道預計10日貫通屆時實現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全線...
    拱北隧道預計10日貫通屆時實現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全線貫通5日,記者從省南粵交通公司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管理中心獲悉,其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暗挖段正在進行最後的出土工作(見上圖,南方日報記者王榮攝),並預計10日正式貫通。
  • 拱北隧道預計10日貫通
    王榮 攝    南都訊 南方日報記者袁佩如 梁涵 5日,記者從省南粵交通公司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管理中心獲悉,其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暗挖段正在進行最後的出土工作,並預計10日正式貫通。屆時,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將實現全線貫通。    按照計劃,今年10月,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將完成全部土建施工,12月可完成交工驗收並具備通車條件。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粵港澳大灣區(二)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今天,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貫通。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後,屆時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陸路車程由3.5小時縮短為半小時。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明日貫通,海底兜風電話暢通
    迄今世界最長、埋入海底最深、單個沉管體量最大、設計使用壽命最長、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7月7日全線貫通;在茫茫伶仃洋海面上的大橋建設者已建立兩個大型人工島與隧道、橋梁相連,島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橋核心控制性工程,因為其綜合技術難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也被稱為交通工程中的珠穆朗瑪峰。為什麼要建海底隧道?
  • 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全面建成
    新華社廣州2月28日電(記者周強)記者從廣東省交通集團獲悉,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關鍵控制性工程、世界最大斷面的雙層公路隧道——拱北隧道日前全面建成,為港珠澳大橋全線具備通車條件打下堅實基礎。珠海連接線是港珠澳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拱北隧道是項目的關鍵控制性工程,由廣東省交通集團下屬廣東省南粵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所屬單位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管理中心負責建設和管理。拱北口岸是往來珠海和澳門的重要關口,日均客流超40萬人次,另有車流超1萬車次。拱北隧道即從該口岸下方穿過。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新華社廣州7月7日電(記者周強、胡林果)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7日正式貫通,這也意味著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實現了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在當天的貫通儀式上,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表示,歷經7年多建設,至此整個港珠澳大橋的工程性風險徹底消除,今年底將具備通車條件。
  •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解凍 珠海連接線即將全線完工
    拱北隧道解凍 珠海連接線即將完工  今天(29日),利用凍結技術打造的拱北隧道完成了全部解凍工作,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即將全線完工。  央視記者 張雷:我現在所在這個位置是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的拱北隧道,大家看我旁邊這個一米多高的管道,它就是拱北隧道的核心工程凍結管幕。
  • 【中國科技新跨越】港珠澳大橋開通 創多項工程紀錄
    【中國科技新跨越】港珠澳大橋開通 創多項工程紀錄 2019-02-11 07:00:00來源:央廣網
  • 今日全線貫通!港珠澳大橋創下多個世界之最
    7月7日上午,伶仃洋深處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上旌旗招展,雲帆飛揚。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也標誌著經歷先後論證、設計、施工的「世紀工程」主體工程貫通。一橋飛架粵港澳三地,「粵港澳大灣區」由此實現「閉合」。 輝煌港珠澳,最美中國橋,一起走近這座超級工程!
  • 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同濟智慧」
    隧道抗震,同濟為其把脈去年5月,港珠澳大橋隧道最後一節沉管——12米的最終接頭成功安放,標誌著大橋建設中難度最高的隧道工程難題被徵服。今年9月,被稱為史上最強颱風「山竹」正面襲擊珠三角,香港、澳門、深圳、珠海全線告急,而大橋則經歷巨風考驗,安然無恙。同濟智慧開展一場史無前例的「地下穿針」2017年4月10日,隨著最後一項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的全隧貫通,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全線貫通。拱北隧道全長2741米,由海中隧道和城市地下隧道組成。
  • 港珠澳大橋西岸落腳拱北 珠海到香港只需20分鐘(圖)
    港珠澳大橋西岸落腳拱北 珠海到香港只需20分鐘(圖) ,備受關注的港珠澳大橋西岸落腳點爭論最終以拱北方案勝出告終。會上港珠澳三地官員及一百多位專家重點討論了大橋落腳點的幾個方案,並就大橋走向、環保以及大橋沿線的水文、地質、通航、橋位、大橋造價等進行了反覆論證。專家們還專程前往大橋西岸預定落腳點珠海的拱北、橫琴進行實地考察。專家們經過充分討論達成共識,確定港珠澳大橋西岸的落腳點為珠海的拱北,此地與澳門的明珠地段相連。
  • 港珠澳大橋的資料_2020年港珠澳大橋的資料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主要內容: 1. 工程概況 2. 工程面臨的挑戰 3. 勘察創新 4. 人工島設計創新 5. 沉管預製廠設計創新 6. 隧道基礎設計創新 7. 沉管設計創新 8.如今,在這片壯闊的海域,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以氣吞伶仃之勢,書寫著中國橋梁工程的史詩。 2剛剛過去的6月27日下午17點整,沉管安裝船「津安3」的指揮艙裡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沉管安裝現場傳來捷報——E18沉管安裝取得圓滿成功,海底隧道已延伸至3105米。 3一橋飛架珠港澳,三地共贏開新元。
  • [分享]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資料下載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全程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中國交通史上技術最複雜,建設要求及標準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  ●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全面啟動港珠澳大橋建設前期工作。   同年7月,港、粵、澳三方代表為設在廣州的協調小組辦公室正式揭匾。   ●2005年4月,國家發改委主持召開了港珠澳大橋橋位技術方案論證會,確定了大橋東岸以香港散石灣為登陸點,西岸以拱北/明珠為登陸點,推薦採用北線橋隧組合方案。
  • 同濟大學解決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安裝難題,曾被荷蘭企業威脅
    隧道抗震,同濟為其把脈去年5月,港珠澳大橋隧道最後一節沉管——12米的最終接頭成功安放,標誌著大橋建設中難度最高的隧道工程難題被徵服。沉管舾裝浮運隧道工程難題無數,每節8萬噸的沉管如何舾裝浮運,萬一沉管沒接好怎麼辦?如此長大的沉管在海底萬一遇上地震又該如何?
  • 港珠澳大橋又創了一個世界之最 隧道防水項目完工
    港珠澳大橋又創了一個世界之最 隧道防水項目完工 2017-12-20  港珠澳大橋又創了一個世界之最  大橋隧道防水項目完工 實現粘接率100% 空鼓率0 做到滴水不進  自主體工程貫通以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就轉向了橋面、島上和隧道內。其中,隧道內防水是很重要的一項作業內容。
  • 港珠澳大橋祖國的驕傲,林鳴我們的英雄!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工程路線起自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接珠海/澳門口岸人工島、珠海連接線,止於珠海洪灣,總長約55公裡(其中珠澳口岸到香港口岸約41.6公裡)。1983年,香港的建築師胡應湘最早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橋想法。
  • [分享]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PPT資料下載
    這座被譽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大橋擁有諸多頭銜:  它是人類橋隧技術的「集大成者」,擁有「最長的跨海通道」「最深的沉管隧道」「最先進的築島技術」,是我國由橋梁大國向橋梁強國邁進的重要標誌。  我們怎樣才能領略到港珠澳大橋的風採呢?這份《港珠澳大橋通行指南》請您收好。
  • 港珠澳大橋鋼筋_2020年港珠澳大橋鋼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曾刊登記者莎拉·拉扎勒斯的文章,題為《造價200億美元的「臍帶」:中國公布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文章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發展自己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偉計劃的核心,它希望這一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成就可媲美舊金山、紐約和東京的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