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突破世界級難題: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全隧貫通

2020-12-24 閩南網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2012年施工建設,整個工程並非一帆風順,在施工過程中曾發生過透水的險情。工程人員說,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由於地處人流密集的通關口岸,整個隧道的挖掘就像繡花一樣。

  2013年4月,在工作井的開挖過程中,受海水潮汐的影響,隧道內壓力過大,險情出現了。

  根據施工進度,隧道貫通後將在今年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根據施工進度,隧道貫通後將在今年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

  

  中鐵十八局集團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項目總工程師馬勝利:「當時透水之後一小時達到了將近400方,兩個小時口岸裡面就有反應,下沉了20多公分,當時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中鐵十八局副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項目指揮長潘建立:「當時情況是比較危急的,如果不在短時間內把這個水堵住的話,肯定會影響咱們口岸裡邊的建築物的地面沉降和建築的安全。」

  

  一天一夜的搶險,透水堵住了。在拱北隧道暗挖段的施工初期,像這樣的透水一共發生過三四次。

  隧道21米的高度,相當於七八層樓那麼高,再加上19米的寬度,整個隧道的開挖面積達到了336平方米,接近一個籃球場的大小。除了地下水的難題以外,超大斷面也讓這個當今世界上最大斷面公路隧道的施工難度成倍增加。

  根據施工進度,隧道貫通後將在今年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根據施工進度,隧道貫通後將在今年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

  

  為了解決超大斷面給施工帶來的風險,工程人員將隧道整體分解成上下五層,共十四個小洞,在交叉向前挖掘推進的同時,用鋼筋混凝土依次支撐每一個小洞,最大限度地增加了隧道結構的穩定。

  原標題:中國又突破世界級難題!記者獨家探訪超級工程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貫通
    深圳特區報訊 經歷長達5年的施工後,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10日正式貫通。這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實現全線貫通,為今年底港珠澳大橋的全線貫通具備通車條件打下堅實基礎。這條隧道的暗挖段「曲線管幕+水平凍結」的施工工法為業內首創,其難度、規模和技術含量刷新了數項世界紀錄,被譽為「地下神九」。
  • 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貫通難度規模創數項紀錄
    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作為目前珠江西岸通往香港的唯一陸路通道,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於10日正式貫通。大橋珠海連接線管理中心表示,這條隧道施工工法為業內首創,難度、規模和技術含量刷新了數項世界紀錄。拱北隧道這一建設難點被突破,為大橋年底如期建成,打下堅實基礎。
  • 同濟大學解決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安裝難題,曾被荷蘭企業威脅
    人工島築成,同濟帶來核心技術東人工島好似「蠔貝」(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因為香港機場的標高及伶仃洋主航道要求的限制,港珠澳大橋必須採用隧橋模式,隧橋轉換就得在汪洋大海中建設人工島。隧道抗震,同濟為其把脈去年5月,港珠澳大橋隧道最後一節沉管——12米的最終接頭成功安放,標誌著大橋建設中難度最高的隧道工程難題被徵服。沉管舾裝浮運隧道工程難題無數,每節8萬噸的沉管如何舾裝浮運,萬一沉管沒接好怎麼辦?如此長大的沉管在海底萬一遇上地震又該如何?
  • 拱北隧道預計10日貫通屆時實現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全線...
    拱北隧道預計10日貫通屆時實現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全線貫通5日,記者從省南粵交通公司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管理中心獲悉,其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暗挖段正在進行最後的出土工作(見上圖,南方日報記者王榮攝),並預計10日正式貫通。
  • [分享]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資料下載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專家報告 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部副總經理、總設計師劉曉東在2018第七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上作了題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港珠澳大橋大事記錄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首座涉及「一國兩制」三地的世界級跨海大橋,協調難度前所未有,大橋著陸點、橋型線位、口岸模式、融資安排等成為三方博弈的四大焦點。國務院批准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意味著爭論了26載的大橋話題劃上句號。
  • 超級工程的跨越者——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第一集《超級工程的跨越者》中,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講述了這項世界級工程從技術積累幾乎空白到最終實現跨海通衢的偉大曆程。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出品,瀘州老窖·國窖1573全程支持的《講述中國故事》26日正式開播。第一集的講述人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 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同濟智慧」
    隧道抗震,同濟為其把脈去年5月,港珠澳大橋隧道最後一節沉管——12米的最終接頭成功安放,標誌著大橋建設中難度最高的隧道工程難題被徵服。同濟智慧開展一場史無前例的「地下穿針」2017年4月10日,隨著最後一項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的全隧貫通,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全線貫通。拱北隧道全長2741米,由海中隧道和城市地下隧道組成。其中結構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施工方法最特殊的是僅255米的拱北隧道暗挖段。
  • 新聞背景:港珠澳大橋建設大事記-中新網
    (資料圖片)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港珠澳大橋整個項目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香港連接線、香港口岸、珠海連接線、澳門連接線和珠海澳門口岸,總長約55公裡,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該工程從前期規劃到完工歷時十餘年,其中大橋主體工程建設近九年。以下為大橋規劃建設大事記:圖為拱北隧道。
  •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林鳴:懸浮隧道進入研究階段
    新華社香港電(記者李濱彬)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林鳴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港珠澳大橋作為區域性大橋,要用前瞻的眼光看,為未來發展留下空間。林鳴還透露,目前相關團隊正在進行懸浮隧道的研究。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粵港澳大灣區(二)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今天,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貫通。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後,屆時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陸路車程由3.5小時縮短為半小時。
  • 港珠澳大橋的資料_2020年港珠澳大橋的資料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主要內容: 1. 工程概況 2. 工程面臨的挑戰 3. 勘察創新 4. 人工島設計創新 5. 沉管預製廠設計創新 6. 隧道基礎設計創新 7. 沉管設計創新 8.氣壯山河的詩句如黃鐘大呂,激蕩迴旋在歷史的天空。如今,在這片壯闊的海域,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以氣吞伶仃之勢,書寫著中國橋梁工程的史詩。 2剛剛過去的6月27日下午17點整,沉管安裝船「津安3」的指揮艙裡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沉管安裝現場傳來捷報——E18沉管安裝取得圓滿成功,海底隧道已延伸至3105米。 3一橋飛架珠港澳,三地共贏開新元。
  • 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拱北隧道全面建成
    新華社廣州2月28日電(記者周強)記者從廣東省交通集團獲悉,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關鍵控制性工程、世界最大斷面的雙層公路隧道——拱北隧道日前全面建成,為港珠澳大橋全線具備通車條件打下堅實基礎。珠海連接線是港珠澳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拱北隧道是項目的關鍵控制性工程,由廣東省交通集團下屬廣東省南粵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所屬單位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管理中心負責建設和管理。拱北口岸是往來珠海和澳門的重要關口,日均客流超40萬人次,另有車流超1萬車次。拱北隧道即從該口岸下方穿過。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新華社廣州7月7日電(記者周強、胡林果)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7日正式貫通,這也意味著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實現了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在當天的貫通儀式上,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表示,歷經7年多建設,至此整個港珠澳大橋的工程性風險徹底消除,今年底將具備通車條件。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結構貫通!世界級偉大工程將橫空出世!
    近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永久結構勝利貫通。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過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沉管的製造、浮運、下沉,安裝,以及最終接頭的製造、浮運、下沉等關鍵環節。今天,超級建築再給大家說說就在這幾天進行的、剛剛結束的,海底隧道沉管最終接頭的焊接和注漿施工,這也是沉管隧道施工最後環節的倒數第三和倒數第二個關鍵工序。海底隧道正式貫通只差最後一步。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工程採用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12000噸全迴轉浮吊「振華30」,創下6000噸級最終接頭一天內完成安裝貫通的世界工程記錄,毫米級對接、滴水不漏。
  • [分享]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PPT資料下載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曾刊登記者莎拉·拉扎勒斯的文章,題為《造價200億美元的「臍帶」:中國公布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文章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發展自己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偉計劃的核心,它希望這一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成就可媲美舊金山、紐約和東京的灣區。
  • 今日全線貫通!港珠澳大橋創下多個世界之最
    7月7日上午,伶仃洋深處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上旌旗招展,雲帆飛揚。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也標誌著經歷先後論證、設計、施工的「世紀工程」主體工程貫通。一橋飛架粵港澳三地,「粵港澳大灣區」由此實現「閉合」。 輝煌港珠澳,最美中國橋,一起走近這座超級工程!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終接頭安裝成功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新華社廣州5月2日電(記者周強、葉前)2日22時30分許,重達6000噸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在經過16個多小時的吊裝沉放後,最終安裝成功。至此,經過我國交通建設者6年多的持續奮戰,世界最大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順利合龍。
  • 港珠澳大橋在島、隧、橋三個方面實現突破
    新華社珠海12月10日電(記者魏蒙)將於2016年通車的港珠澳大橋11月底至12月中旬在島、隧、橋三個方面實現新突破:珠澳人工島驗收交付,海底沉管隧道突破千米大關,首片組合梁被成功安裝在伶仃洋中的橋墩上。    11月28日,投資23.86億元的珠澳人工島工程竣工。
  • 港珠澳大橋貫通通車 珠海到香港僅需30分鐘
    港珠澳大橋貫通通車 珠海到香港僅需30分鐘  【現場聲】橋梁工程貫通!  【解說】9月2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進入收官之戰,27日上午11時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在橋上宣布,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全線貫通。隨著橋梁工程的貫通,下一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將全面進入島隧工程項目最後的總決戰。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後一節沉管安裝成功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後一節沉管安裝成功 原標題: 至此,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33節沉管全部安裝完畢,已建隧道總長達到5652米,距最終合龍僅差12米。 全長5664米的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由33節巨型沉管對接安裝而成,包括28節直線段沉管和5節曲線段沉管,從東西人工島兩端相對安裝。E30沉管長171米,整體呈梯形,是位於海底隧道合龍口的東側,是保證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全線成功安裝的最後一道關口,精度要求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