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隱士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灑脫至極,後5字還被後人抄襲

2021-01-11 沉醉古詩文

隱士在唐代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所謂「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在唐朝這個人人激昂奮進,想要建功立業的朝代,偏偏卻也有那麼一群人不追求人世間的功名利祿,轉而與山水林泉為友。

山水田園詩的鼻祖是陶淵明,而他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物。那時候政局動蕩,胸有才華的文人往往沒有好的出路,所以那時候盛行清談、煉丹、名士風流,也正是那個時代在文學體裁上豐富的探索和實踐,才有了唐朝成熟的文學形式:唐詩。

那時候的文人不想出山是正常的,或是出於對現實的不滿,或是出於對前程的灰暗態度。既然生不逢盛世,那又何苦要與自己為難,強求功名呢?

而生在盛唐還要做隱士,想要做遠古蒙昧時代的太上隱者,恬淡自安,更多的應該是出於自己內心的一種情懷,盛世裡隱居,聽起來就有一種浪漫的意味。

今天的這首詩就來自一位唐朝的隱士,標註的作者是太上隱者,不知道是後人給他取的名字還是他的自號,聽上去就給人一種瞬間回到遠古時代的感覺,飄然出世。

答人唐代:太上隱者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應該是進山的人們偶然間碰到了這位隱者,於是上前和他攀談,詢問他山中的生活以及隱居的原因等等。這位隱者於是用詩的形式回答了人們的提問,也將自己怡然自樂、捎帶孤傲的情緒表達了出來。傳聞中似乎這位隱士對於自己的身世生平並不想透露太多,只是被逼問的多了,不得已才寫下了這首短詩作為回應。

碰到他的時候,隱士應該是躺在一塊大石頭上睡覺呢,這塊大石頭正好在一棵松樹的下邊,於是松風清涼,又可以遮擋炎炎夏日,可以說非常會享受了。

這個畫面由詩的第一句呈現給我們,隱士自述大概是厭倦了天天在茅屋裡邊的生活,於是跑出來透透氣,突出一個偶然而不是經常來,如果是習慣性地在山中躺著,想來看見他的人們也不會如此好奇以至於上前詢問了。

高枕著石頭睡覺,這在李白的詩中也有體現,就是《夏日山中》這首詩:「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這兩首所形容的狀態幾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唐朝的浪漫是共通的,即使不入世的人,也會自然而然地被時代所感染,變得瀟灑而飄逸,變得浪漫且恬淡。

詩的第二句則是在描述自己的山中生活,山中是不需要依靠著朝廷制定的曆法來生活的,太陽一升一落是一天,眼睛一睜一閉也是一天,沒必要特意的糾結今天是什麼特殊的日子,有什麼禮儀需要注意,浪漫的人都會追求自由,就像這位隱士一樣。

既然沒有曆法,也就不知道今年是什麼年,古人用天幹地支紀年,山中的生活卻連這個都省去了,寒盡,也就是春天來的時候,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山中人不知道山外的世界過得如何,不關心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慶祝和期許,依舊一天一天過著自己的日子,一直到地久天長。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詩的最後5個字被一位宋代的詩人完整的引用在了自己的詩句裡,這首詩的全文是這樣的,大家可以一起來品讀一下。

除夜 其四宋代:方嶽山中寒盡不知年,只道梅花欲雪天。未到五更春已動,乾坤生意本無邊。

可以說表達的意思與原詩差不太多,只是更多地表達了對山水中生氣勃勃的讚美之情。這首詩的作者方嶽中過進士也做過大官,只是後來得罪了賈似道,從此隱居林泉,再不入世,經歷過繁華的人在進入到山水之中,看待山水的方式與純粹的隱士應該也會有所不同吧。

相關焦點

  • 詩佛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五言絕句短短20個字,這在表現手法上要求更加簡練,所以創作難度也相應地加大了不少。歷代詩人寫五言絕句,都是力爭由小見大、以少總多,不僅僅要包含豐富的內容,而且還要意境深遠,言之有物。雖說詩詞歌賦浩如煙海,但是好的五言絕句卻鳳毛麟角,因此五言絕句成為詩壇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也是唐詩中的精華。
  • 唐代才子題寫上人竹房,一首詩短短28字,卻充滿禪意
    下面介紹唐代才子題寫上人竹房,一首詩短短28字,卻充滿禪意。題道虔上人竹房唐代:李嘉祐詩思禪心共竹閒,任他流水向人間。手持如意高窗裡,斜日沿江千萬山。李嘉祐,字從一,天寶七年進士,授秘書正字。他善為詩,與李白、劉長卿、錢起和皎然等人相識。李嘉祐喜歡悠閒的生活,平時經常與一些隱士交往,讀者都很熟悉他的《寄王舍人竹樓》,其中「傲吏身閒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就抒發了一種拋卻紅塵仕宦、鍾情獨自隱居的情懷。唐代禪宗盛行,很多士大夫都願意與禪宗結緣。詩人也經常遊訪名剎古寺,向那些高僧請教。
  • 韓愈很冷門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把惜別之情寫得感人肺腑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雖然韓愈的文學成就主要在他的文章上,但是在詩歌領域亦是一代大家,對後代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 黃庭堅最灑脫的一首詩,開篇7字道儘快意恩仇,蘇軾看後甘拜下風
    世人都說蘇軾灑脫,這話說得不錯。東坡居士無論身在何處,身處何境,都能拿著鍋鏟燉著東坡肉,再吟上一首《赤壁賦》,何等地風流灑脫。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像東坡先生這樣率性之人,結交的好友也必是同道中人,比如他的摯交好友黃庭堅。
  • 歐陽修水平高超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清逸明淨,令人神往
    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一首詩如果描寫逼真,將人物寫活,富有生氣;或寫景如畫,富於典型性,必定會讓讀者深受啟發和薰陶。比如李白的《秋風詞》,「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勾勒出秋意悽緊,蕭條之氣立刻就從字裡行間悄然浮起。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世人都說李白灑脫,遇到不得志時,他隨口就懟上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若不是有著滿腹才學,誰又能說出這樣自負的詩句?如果說李白的狂是張揚的,那唐代詩壇還有一個人的狂,則是不著聲色的內斂,他就是詩豪劉禹錫。
  • 唐代農學家很著名一首蓮花詩,短短20字清新自然,結尾卻充滿遺憾
    民間所歌唱的採蓮曲,後來也是在南北朝時期,被蕭朝的兩任皇帝發展成了文人的歌曲,以此為題材寫了許多樂府詩,比如著名的「魚戲蓮葉間」。【臨其詩境】今天要欣賞的,就是唐代文學家陸龜蒙的一首蓮花詩。陸龜蒙作為一個文學家,可能並不為大眾所熟知,他出生官宦世家,卻一生以隱士自居,除了喜歡詩詞文章之外,更多的精力都投注在了農業上。
  • 一首找不到作者的肉麻網紅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愛與喜歡的不同
    從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到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再到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似乎每一首詩都在訴說著痴心絕對。似乎在大詩人眼中,每一場愛都是那麼濃烈,那麼深情。那麼有沒有一首詩能道出愛與喜歡的不同呢?有的!比如本期這首《蒼狗長風》。這是一首找不到作者的肉麻網紅詩,曾有人認為此詩出自宋代詞人王忠維。
  • 最「暖心」的一首春天詩,短短20字,如清泉甘冽,浪漫了一千多年
    雖然當時一個身處北國,一個身在南朝,況且南北朝當時還處於對峙狀態,但根本不影響兩人的感情。剛剛上邊寫的20字詩,和折一段梅花,讓信使送去的,正是送給好友範曄。由此這首詩作的名字也叫做《贈範曄》。這首詩,雖只有短短20個字,卻如一股清泉,甘甜清爽。清新淡雅、以小見大,以一枝梅表達了道不盡的故友情誼,十分難得。由不得流傳了一千多年,依然楚楚動人。
  • 元好問的一首詩,短短20字,描繪了8種景物,更深蘊哲理
    雜詩是記錄各種觀感的詩歌,唐代詩人王維幽居於終南山時,經常與朋友在此飲酒賦詩,他就寫了很多雜詩,表達自己閒適心情、以及對朋友離去後的依依不捨。另一位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也善於抒寫雜詩,走在從長安回家的路上,看見曠野無垠、蒼茫遼闊的場景,詩人便滿懷羈旅愁思,心情迷離。而詩人生性淡泊,更愛青山綠水,所以當他離開喧鬧的都市,再次聞到鄉村中荷風送香、聽到露滴清響之時,頓時就將煩惱和惆悵拋到了九霄雲外。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20個字無一生僻字,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有些詩我們讀起來覺得太美了,卻不一定能讀懂它的意思。有些詩難懂是因為生僻字多,也是因為太長了,比如李白就有一首詩叫《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標題就有22個字,全文共是有800多字,詩仙寫起來或洋洋灑酒,後人背起來卻是頭上冒汗。
  • 李清照最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熱血沸騰,才女果然不簡單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本期就以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詩為例,來感受一下千古才女的筆力。詩名《題八詠樓》,這是李清照在丈夫離世,國破家亡時寫的詩,此時她無家可歸,寄居在親戚家,登上高樓寫下這首絕唱。短短28字,有豪情有霸氣震撼了800年。讓我們來品一品。
  • 李白在夏日寫下的一首詩,短短四句,清涼至極,千年來也未被超越
    炎熱難耐的夏天已經來了,它變成了我們每個人的額頭上點滴汗水,變成了孩子們手上一根根冰棍兒,變成了女士們灑脫清爽的短裙,變成了小夥子腳上踢踢踏踏的涼拖。夏天給我們的感覺就是熱,如果有那麼一種東西令我們欣然嚮往,我想不必多說,肯定是空調了。
  • 很適合下雪時讀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
    每到下雪的冬天,我都會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 這首詩名為《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唐代五言絕句聖手,寫下一首懷人之作,僅20個字卻渾然天成
    說到修道,唐代很多大詩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修道和參禪似乎是唐代詩人們在面對不如意時候的退避之所,一如隱居終南山,今天看來,倒顯得格外有意思。但是有一個詩人,留存詩作不多,卻篇篇經典,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堪稱得自然字妙趣。而所謂「道法自然」,不懂自然,焉能悟道?這個詩人就是韋應物!韋應物的五言絕句寫的極好,其中有一首寫給故人的作品,短短20字,字字深情,最後一句寫出道之至高境界!
  • 一首經典唐詩,無一雪字,句句寫雪,短短20字唯美動人
    一首寫雪景的經典唐詩,陸暢的《驚雪》寫出了唯美動人的冬日景色。怪得北風急,前庭如月輝。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冬天刮的大多是北風,呼嘯的北風總是給人無盡的寒意。北風猛烈是很自然而然地的事情,詩人卻用「怪」字,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設置了懸念,令人想一探究竟,到底是如何的「怪」。接下來詩人說「前庭如月輝」,院子前面明亮得如同月光照耀得一般。上句說北風猛烈地 吹了好久,詩人一開門就看到了月光照耀的美麗場景。夜晚月光如銀,映照到院子裡分外明亮。
  • 考官讓寫一首60字詩,才子寫20字後硬是不肯再寫,成一首千古名作
    就像柳宗元當年寫了一首《漁翁》,只因三、四兩句「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已然登峰造極,所以蘇軾在評價這首詩的時候直言最後兩句「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可以刪除。由此不難看出,在詩詞中其實有些時候恰到好處是比長篇大論更合適的。本期我要分享的這首詩,是唐代的一首應試詩,作者名為祖詠。
  • 杜牧一首經典唐詩,通過一首歌,借古諷今,短短28字,成唐詩精品
    晚唐時,杜牧一首《泊秦淮》橫空出世,讓這個本來籍籍無名的河流瞬間名揚天下,家喻戶曉。從此,秦淮河再也沒有換過名字,成了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王維很著名的一首詩,紅豆與「相思」,短短20字如今已家喻戶曉
    一句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一句是「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尤其是後一句,廣受各種文藝少女的喜愛。溫庭筠的這句詞在美的背後其實還涉及了一種很有趣的文化現象,這個我們留待以後再說,接著來看今天的主人公:紅豆。紅豆生長在江南地區,晶瑩圓潤,常被江南的人們取來當作身上的裝飾物。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20個字,怎一個美字了得!
    其實王維的詩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那著實是很普通,但是我們只要深入了解,細細品來則又會發現,他的作品其實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有的還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他作品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晚年的王維選擇在終南山隱居,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留在長安城裡,可能寫不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作品;那麼除了前面所提到那幾首詩之外,還有這首一首《辛夷塢》,同樣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通篇寫得也是很唯美,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通篇淡淡著筆,寫得很是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每一句都很唯美,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這樣的作品怎是一個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