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國家」是個近年來興起的地緣政治概念。自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1」合作機制建立以來,寧波在中東歐專業智庫建設方面也「頗為走心」。
2016年6月,寧波中東歐國家合作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東歐研究院)正式成立,為區域合作發展建言獻策。那麼,在中東歐研究院看來,中東歐各國的發展情況如何?寧波和中東歐合作,在政策機制與產業對接方面,還能做哪些改進?
從地緣上看,中東歐16國大部分為內陸國家,總面積為133.6萬平方千米,約為中國的1/7;總人口約1.23億。這些國家經歷了「冷戰」後20年的轉型,已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多黨制的接軌。
中東歐國家在產業合作方面有三個優勢:一是地理位置優越,地處中西歐交匯處,可輻射至整個歐洲大陸;二是人力資本頗具優勢;三是技術創新研發能力強。同時,中東歐國家在投資、貿易、旅遊領域的需求很大,寧波企業在中東歐國家的基礎設施、裝備製造、境外工程領域大有可為。
捷克
人口:1051萬
GDP:1930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1.06億美元
優勢產業:工業、通信業、啤酒
斯洛維尼亞
人口:205.7萬
GDP:473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1.15億美元
優勢產業:工業、旅遊、交通運輸
克羅埃西亞
人口:400.3萬
GDP:504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0.35億美元
優勢產業:船業、旅遊
波赫
人口:384萬
GDP:171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0.05億美元
優勢產業:電力、旅遊
黑山
人口:62萬
GDP:43.47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0.04億美元
優勢產業:旅遊、建築業
波蘭
人口:3849萬
GDP:4673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4.23億美元
優勢產業:農業、工業、琥珀生產
阿爾巴尼亞
人口:283.2萬
GDP:134億美元(2017年)
貿易總額:0.09億美元
優勢產業:農業、果蔬加工
馬其頓
人口:210.7萬
GDP:113.2億美元(2014年)
貿易總額:0.02億美元
優勢產業:紡織、建築、農業
寧波與中東歐國家對接哪些產業?
中東歐國家資源稟賦各異,與寧波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在以下產業尚有合作的空間:
一是通信設備及通訊服務。通信時我國的優勢產業,而目前中東歐國家正亟需升級通信產業。寧波可以參與國家通信產業合作,為中東歐國家提供優質的通信設備與服務。
二是汽車工業。以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斯洛維尼亞為代表的中東歐國家有著較成熟的汽車工業基礎。以捷克為例,世界汽車零部件廠商50強中有一半在捷克投資。寧波的汽車工業發展迅速,但仍與部分中東歐國家有一定差距,可以通過合作達到優勢互補。
三是化工和生物製藥。在化工領域,部分中東歐國家存在工業基礎薄弱、產能不足、需求旺盛的特點,而寧波石化產業基礎雄厚,可以「取長補短」。在製藥行業,匈牙利等國家最為發達,吸引了許多跨國製藥公司的資金投入。寧波製藥研發能力有待提升,可通過中東歐國家設立藥品研發中心,加以利用。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中東歐國家為了振興經濟,在公路、橋梁、機場、港口、地鐵、輸氣管道等領域加大了投入力度。近年來,寧波在基礎設施相關產業上有較多過剩產能,可以通過領先的技術開展合作。
五是食品加工。羅馬尼亞是世界葡萄酒生產出口的重要國家,保加利亞是酸奶的發源地和乳製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因此,寧波的相關食品加工企業可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利用當地優質食品和原料就地生產,銷往國內外市場。
未來,寧波既可以將中東歐優質資源「引進來」,成立中東歐外商產業區;還需要「走出去」,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發展,在中東歐擇優建立產業園區。另外,發展特色旅遊業、將寧波與中東歐之間的人文交流常態化,將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何發揮中東歐博覽會優勢
從宏觀政策層面看,寧波與中東歐的合作還有哪些不足,及值得改進的地方?在中東歐研究院看來:
首先,是國家級合作平臺的缺乏。中東歐博覽會是「16+1」合作機制下唯一一個以投資貿易為主題的博覽會,是地方主動服務國家政治、經濟、外交大局的實際行動。但中東歐博覽會仍不是獨立舉辦的國家級展會,缺少國家級領導的站臺支持。
第二,地方與中東歐合作方向不明確,參與度不高。中東歐16國並不是長期穩定的共同體,彼此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16國地域廣大,國情並不相同,這使得地方政府和企業對於每個國家的商品、產業等基礎信息缺乏了解,故很難找到明確的合作切入點。
目前浙江和中東歐的經貿合作規模仍然較小,與中東歐的進出口總額僅佔浙江省進出口總額的2.5%左右,缺乏大項目的投資和龍頭企業的參與。
第三,諮詢信息服務體系不夠健全。「16+1」合作方面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一方面,寧波尚未上線中東歐相關信息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缺乏權威、可靠的獲取信息渠道;另一方面,放在中東歐16國的合作機制建立後並未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項目無法對接。
第四,貿易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對從事中東歐進出口的企業來說,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協調不同國家之間貿易對接上的差異,且手續繁瑣,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同時,對於中東歐的某些商品,在我國仍不能準入,使得進入浙江的中東歐商品還不夠豐富。
寧波中東歐國家合作研究院相關課題組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首先,建議支持中東歐博覽會全面升級,升級為國家級的活動,以提升博覽會在國內及中東歐國家的影響力。隨後,建議加強培訓指導和宣傳建設,通過開展培訓、組織考察等方式,讓地方相關部門深入了解中東歐各國。
同時,也要組織中東歐各國的相關官員、學者、企業家到地方層級進行培訓考察,增進中國與16國之間的交流,以明晰可供合作的產業方向。
在健全資源信息渠道方面,寧波中東歐研究院建議加快推進「數字16+1」經貿合作資料庫的發展與應用,將面向決策部門和社會需求的相關信息整合起來。同時也要完善已有合作機制的牽頭部門及聯絡員的相關信息,避免信息不對稱。更重要的是,可以完善地方中東歐專業智庫的培育,通過智庫的科研、培訓等功能服務於「16+1」合作。
愛沙尼亞
人口:131.3萬
GDP:269億美元(2017年)
貿易總額:0.33億美元
優勢產業:資訊科技、旅遊
拉脫維亞
人口:228萬
GDP:293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0.46億美元
優勢產業:旅遊、港口
立陶宛
人口:289.1萬
GDP:452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0.76億美元
優勢產業:服務業、生物技術
斯洛伐克
人口:539.7萬
GDP:914億美元(2015年)
貿易總額:0.50億美元
優勢產業:汽車工業、電子
匈牙利
人口:987.7萬
GDP:1243億美元
貿易總額:1.03億美元
優勢產業:汽車工業、製藥、電子
羅馬尼亞
人口:1994萬
GDP:1966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0.83億美元
優勢產業:輕紡工業、葡萄酒
塞爾維亞
人口:930萬
GDP:383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0.14億美元
優勢產業:農業、汽車工業、通訊
保加利亞
人口:724.6萬
GDP:524億美元(2016年)
貿易總額:0.40億美元
優勢產業:農業、農產品加工
數據來源:寧波中東歐國家合作研究院及商務部歐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