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非洲部族國家卻要強行嫁接西式民主,馬裡的出路在哪裡?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賀文萍 底線思維

時隔8年,馬裡再度發生軍事政變、現任政府被推翻,不斷輪迴的現象背後,暴露了一些非洲國家怎樣的通病?法國外長第一時間對馬裡軍人譁變表示了譴責,敦促士兵們返回軍營。繼法國總統馬克龍現身黎巴嫩爆炸現場之後,法國再度高調表明了自己在非洲的政治存在。殖民時代的「宗主國-殖民地」關係,為何剪不斷、理還亂?

針對上述問題,觀察者網採訪了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非洲研究室研究員賀文萍,以下為採訪全文。

【採訪/觀察者網 白紫文】

觀察者網:您認為馬裡為什麼突然爆發軍事譁變?反對派的訴求是什麼?

賀文萍:馬裡最近這些年、特別是這幾個月以來一直非常動蕩。反對派三四月份對選舉議會選舉結果表示不滿以後,便組織群眾在街上示威遊行,情勢越演越烈。選舉方面反對派希望擴大自己政黨的議席,加上政府長期以來治理無方、老百姓生活水平愈下、官員腐敗、薪酬糾紛等問題,矛盾日益激化,上個月還造成了10餘人死亡,對政府的不滿最終爆發。

觀察者網:馬裡軍方為什麼要支持反對派?

賀文萍:馬裡軍方因為軍費拖欠也對政府有所不滿。很多非洲國家都有這樣的情況,比如辛巴威、埃及、蘇丹、阿爾及利亞,每次群眾在街上的抗議示威達到高峰時,軍方一般就會選擇站在群眾一邊,也是為了未來能夠安身立命,而選擇拋棄看上去已經窮途末路的總統。這是一種利益權衡。

蘇丹去年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巴希爾政權被推翻,跟這次馬裡政變是一樣的腳本。

馬裡首都巴馬科街頭,民眾向軍人致意 圖自央視新聞

觀察者網:2012年馬裡也曾發生過類似政變,當時馬裡的反對派佔領了北部重鎮,首都的軍人推翻了時任杜爾政府。您怎麼看待8年之後這一歷史的重現?

賀文萍:當時的歷史背景有所不同。卡扎菲政府2011年倒臺,卡扎菲以前僱傭的非洲僱傭軍中部分來自馬裡,這些人回到馬裡後與馬裡北部的圖阿雷格族合流,圖阿雷格族長期以來也是反政府武裝。當時的馬裡總統杜爾對抗擊北部叛亂是力不從心,軍隊方面則面臨武器不足、軍費不足的問題,沒有士氣平叛。軍隊也覺得總統無能。

這次政變,新冠疫情可能是個新因素。馬裡目前經濟越來越糟糕,百姓生活水平愈下,工資削減、軍費拖欠、物價上漲,馬裡政府自己還想擴權,加上貪汙腐敗,所以最終激起眾怒。

觀察者網:馬裡是個多民族國家,採用了西方多黨民主制之後,政變的循環不斷上演。您怎麼看待這種政治癥結?

賀文萍:這是很多非洲國家的通病,自身經濟基礎沒有打好,不足之處眾多,又強行推行選舉政治。所以很多非洲國家的選舉政治變成了部族政治,一個政黨建立的基礎就是其所在部族,選舉是「贏者通吃」,政黨當選後就會想擴大自己部族的利益,因為下次選舉的時候還得依靠自己的部族,形成一種循環。就像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都有自己的基本盤,非洲選舉各方的基本盤就是各自的部族。

但與西方發達國家成熟的民主體制不同,西方已經形成了階級,超越了原來最初的部族範疇,不會按照田納西州人還是肯塔基州人這樣劃分利益群體。但非洲的經濟發展還沒有形成階級階層,非洲工業化不發達,很多國家還處在農業社會階段。馬裡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國家很貧窮,資源也有限,這樣的部族國家強行推行西方選舉制度,是一種政治上的奇怪嫁接。並不是說非洲不能採取民主制度,只是民主制度也需要很多要素來培育,經濟就是其中一個重要要素,經濟赤貧的狀態下,民主的成本會更高。

觀察者網:法國外長勒德裡昂18日表示,法國對馬裡軍人譁變表示關切和擔憂,並予以強烈譴責。馬裡以前是法國的殖民地,而法國在其非洲的前殖民地國家的政治存在一直非常突出。您如何看待西方前宗主國與非洲前殖民地國家之間的這種剪不斷的關係?

賀文萍:法國第一時間譴責這種政變並不奇怪,因為法國本身在馬裡有巨大的利益。馬裡2012年的政變的時候,法國甚至派軍隊幫助馬裡打擊極端分子。假如法國當時沒有出兵,極端分子可能就佔領了馬裡首都巴馬科。兵臨城下之際,是馬裡總統緊急請求法國派部隊支援。另外,這些年薩赫勒地區反恐形勢嚴峻,法國出兵幫助反恐,馬裡就是反恐的一個重要前線。所以法國當然不希望馬裡亂。法國現在好不容易控制住疫情,馬裡要是大亂,導致馬裡疫情失控,可能也會波及到法國。

法國在非洲的影響力有其殖民歷史的根基,法國的語言、文化、經濟和軍事,尤其是軍事方面,在非洲的影響力最強。非洲有法國很多軍事基地,法國軍隊可以迅速抵達非洲國家進行軍事幹預,其他大國、包括美國都做不到這麼迅速。法國自己也要依靠其在非洲的影響力,支撐法國的大國地位。

黎巴嫩大爆炸發生後,馬克龍第一時間趕到爆炸現場,去秀存在感。馬克龍是位年輕氣盛的總統,不僅要維持、更要拔高法國的大國形象,所以法國不會放棄在非洲的影響力。

至於法國跟其前殖民地國家的這種關係,是一種歷史的存在。非洲一直強調,要非洲問題非洲解決,但一直也實現不了這個目標,因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實中非洲各種各樣的矛盾有很多,有些是內部矛盾,有些是從中東向非洲滲透進來的恐怖勢力、極端勢力造成的問題。一些非洲國家沒有裝備、資金、技術和能力進行反恐,這方面就離不開前宗主國的支持。

所以,一方面是前宗主國不放手,一方面也是前殖民地離不開。

原標題:《一個非洲部族國家卻要強行嫁接西式民主,馬裡的出路在哪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董航:讓西式民主的大旗歇歇
    似乎不是多(兩)黨制,不舉行「一人一票」 的選舉,這樣的國家就不是西方國家眼中的「民主國家」,其政府就活該被國內異見分子、「民主」鬥士們推翻,就活該被發達的「民主」國家的鐵蹄蕩平。但歷史反覆證明,西方的民主制度產生於獨特環境中,對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經濟發展、法制建設等有著苛刻的適應條件,絕非西方中心論者口中的「普世價值」,不顧及一國國情,強行推廣,只會給當地國民帶來災難。
  • 我在非洲馬裡打工,當地黑妹很漂亮,有錢人愛請保鏢
    相信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非洲都貧窮落後,治安環境不好。現在去非洲打工和做生意的中國人很多。正因為非洲經濟落後,很多人看中了其發展潛力。去年,我和老闆去了非洲馬裡,主要幫老闆管理當地黑人手下。之所以願意到非洲打工,因為老闆給的工資讓我心動。
  • 馬裡
    圓周上方為法文寫的「馬利共和國」;下方用法文寫著格言「一個民族、一個目標、一個信念」。      【獨立日】9月22日(1960年)     【國慶日】9月22日(1960年)     【國家政要】總統阿馬杜·圖馬尼·杜爾(Amadou Toumany Toure),2002年5月當選,2007年5月連任,同年6月宣誓就職。
  • 非洲馬裡,窮得只剩黃金了,百姓卻吃不上飯
    引言從古至今,人們對於黃金都很喜愛,還用黃金來表達一個東西的珍貴程度,以前人們還沒有發明錢幣的時候,除了用銀子,還會用黃金來當作交易貨幣,很多富人會存儲大量的金條,可見人們對於黃金的喜愛,現在,在我國,男女結婚時,也會把黃金當作彩禮,還有人會買大量的黃金來等它升值
  • 馬裡國家概況
    本屆國民議會(第5屆)於2013年12月選舉產生,共有147名議員,其中馬裡聯盟黨66席、共和民主聯盟17席、非洲團結正義黨16席、復興變革力量6席,馬裡發展共識黨5席、非洲民主獨立團結黨5席、全國民主創議大會黨4席,民族復興黨、經濟發展和團結黨、復興愛國運動、團結馬裡聯盟分別獲3席,其他8個黨派共獲12席,獨立議員4席。議長伊薩卡·西迪貝(Issaka Sidibé),2014年1月22日當選。
  • 非洲馬裡的多貢人為何讓人覺得神秘?網友:源於一個故事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人類未解之謎更是數不勝數,如埃及金字塔,秘魯的薩克塞華曼城,玻利維亞的普瑪之門......今天要聊的是,非洲馬裡的多貢人部落,他們的天文知識,同樣讓人無解。非洲馬裡的多貢人,被認為是埃及人的後裔,多貢人以其宇宙論,其密教,其神話和傳說而廣為人知。 多貢人以其宇宙論,其密教,其神話和傳說而廣為人知,吸引了眾多前來瞻仰其文化或是觀光的遊客。
  • 非洲馬裡 用可樂果來傳情(圖)
    開朗的非洲女人環球在線消息:據新華社達喀爾馬裡旅遊和手工業部的官員日前介紹說,在西非國家馬裡,色澤紅潤的可樂果象徵著愛情、幸福和吉祥,早已成為人們傳遞愛戀之情和婚姻信息不可或缺的「信物」。據介紹,按照馬裡習俗,當男女青年相愛時,男方父母便委託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為「月下老人」,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女方父母徵得女兒同意後,便收下「月下老人」帶來的10枚可樂果。此後的兩周至一個月內,「月下老人」再次登門,聽取回音。
  • 資料:馬裡概況
    綠、黃、紅三色也是泛非顏色,是非洲國家團結的象徵。   國徽:呈圓形。圓面為藍色,中間是一座風格獨特的城堡,其上為一隻展翅的和平鴿,下方是光芒四射的太陽和兩張引箭待發的弓。圓周上方為法文寫的「馬利共和國」;下方用法文寫著格言「一個民族、一個目標、一個信念」。
  • 【世界看中國】馬裡 非洲點讚中國「大國擔當」
    記者顧雪嘉:我現在是在非洲國家馬裡的加奧聯合國維和部隊營地為大家做報導。由於馬裡與中國有8小時的時差,我這邊還是7日晚上11點多。  事實上,一直以來,中國在國際社會總是以一個負責任的、崛起中的大國,承擔起對世界的責任。作為長駐非洲的記者,我對此深有體會。
  • 非洲觀察丨馬裡政變軍人宣布成立權力過渡機構 非盟及西共體決定...
    記者:2012年馬裡也發生過類似政變,現在時隔8年,又發生了軍事政變導致現任政府被推翻,馬裡這個西非國家,為什麼跳不過這種惡性循環呢?賀文萍:馬裡跟很多非洲國家的情況一樣,經濟不發達,馬裡就更加嚴重,它是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所以經濟基礎,就不足以支撐使得廣大的民眾從原來的部族依附狀態,變成真正意義上的一個現代公民。
  • 非洲馬裡:黃金資源豐富,全國上下痴迷於淘金,為何窮得吃不上飯
    可是,這個道理在非洲馬裡似乎不太好用,當地黃金不少,上到成年人,下到婦幼弱老,全都痴迷於淘金,但這裡的人卻有很大一部分吃不飽飯。天天與金子為伍,為何還是吃不飽飯?馬裡人有苦難言非洲馬裡,曾經有過傳奇性的輝煌,馬裡帝國真的不是傳說。
  • 通訊:馬裡留學生卡爾的中國「情緣」
    圖為卡爾和李蓮舉辦中式婚禮 李詩敏 攝中新網昆明6月16日電 題:馬裡留學生卡爾的中國「情緣」作者 陳靜來自非洲馬裡的留學生卡爾,是雲南財經大學的一位「名人」。隨著對馬裡經濟的深入了解,卡爾發現,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在馬裡開發項目存在許多困難。於是,卡爾繼續研修「項目管理」專業,獲得碩士學位。圖為卡爾和李蓮在雲南財經大學舉辦中式婚禮 李詩敏 攝說起為什麼要來中國學習,卡爾說道:「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近14億人口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吃得飽、穿得暖。」
  • 西式民主神話的破滅
    自今年3月31日晚在法國巴黎共和國廣場開始,至今已持續一個多月。隨著時間的推移,運動的主題逐漸擴展至社會治理、選舉制度、難民問題、恐怖主義、金融資本主義等多個領域。目前整個運動已經從巴黎蔓延到了法國的70多座城市,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深入分析研究這兩大政治事件及其深層次原因,有利於認清西方民主制度的本質,澄清一些模糊認識和錯誤看法。
  • 美媒:西式民主削弱不丹「幸福指數」
    【編譯/觀察者網 谷智軒】 時隔5年,不丹於18日再次進行了全國選舉,這是這個南亞小國自10年前開始實行「西式民主」以來的第三次多黨選舉。 然而有美媒稱,選舉政治給不丹「注入了一劑令人苦惱的猛藥」,該國的研究人員還表示,「西式民主」正在削弱這個國家的「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 「滿地黃金」的非洲馬裡盛產黃金,百姓卻吃不上飯,竟夢想一夜暴富
    而今天要說的位於西非地區的馬利共和國,發展狀態更是讓人匪夷所思,因為它是非洲知名的黃金產地,按理來說可以憑藉這一點發達,為什麼仍舊很窮呢? 馬裡的黃金到底有多少?挖礦很賺錢嗎?
  • 學者:泰傳統觀念與西方制度嫁接產生民主怪胎
    原標題:學者:泰傳統觀念與西方制度嫁接產生民主怪胎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亞洲研究所委員素帖·蘇普塔儂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泰國自從2006年軍事政變以來,就走進了一個巨大的政治「黑洞」,他信陣營和反他信陣營之間的爭鬥一直沒有停止過,這兩大政治力量的鬥爭給泰國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消耗。
  • 西式民主為什麼在歐美日韓取得成功,在臺灣卻是卻是失敗的?
    臺灣鼓吹自己是西式民主的典範,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但臺灣自從實行西式民主的這二十年來,經濟便停止增長,原地踏步了二十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西式民主會導致產生一種社會離心力,所以必須有另外一種社會凝聚力或者向心力來調和,這就是歐洲各個小國內部宗教和種族的力量。日本主體是和族,並且人家天皇號稱「萬世一系」,所以日本具有很強的社會凝聚力,可以對抗西式民主的離散力。
  • 馬裡危局:圖阿雷格人謀求獨立並與極端武裝合作
    1月15日,一名馬裡警察站在路邊看著法國部隊從馬裡首都巴馬科開往馬裡北部 新華社/法新  1月10日,馬裡反政府武裝攻入中部要地孔納,揭開馬裡危局的序幕。馬裡華聯會一名工作人員講起馬裡的叛軍情況時說,「卡扎菲倒臺後這些人帶著武器撤回馬裡北部,他們武器精良,比政府軍的戰鬥力強,在北部佔山為王。」  圖阿雷格人的叛亂導致了馬裡20年民主政治的終結,去年3月,下級軍官不滿政府無力處理圖阿雷格人的叛亂,發動了政變。由此引發的混亂導致在北部的馬裡軍隊崩潰,整建制的軍隊在指揮官的帶領下倒向叛軍。
  • 《戰狼》的故事也在這裡上演:中國維和士兵在非洲馬裡的戰地紀實
    ▲中國維和士兵向馬裡當地婦女買菜。《彈在膛上》是一個中國維和士兵的戰地紀實,脫胎於作者在非洲馬裡維和過程中所寫的20多萬字的日記。來馬裡一個月了,每天都有幹不完的工作,體力的、腦力的都要幹,真的好疲憊啊!子夜1點我還要巡邏。加奧市中心的一個擴音器不時地傳出類似DJ角色的渲染聲、鼓動聲,據說,那是加奧一家舞廳發出的聲音。這種前衛的娛樂現象,與這戰亂危險的環境極不相稱,但想想非洲朋友們天性樂觀,又不覺得意外。難以理解的生意經「胡蘿蔔怎麼賣?」
  • 馬裡簡介(圖)
    馬裡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綠、黃、紅三色。綠色是穆斯林崇尚的顏色,馬裡人近70%信奉伊斯蘭教,綠色還象徵馬裡肥沃的綠洲;黃色象徵該國的礦產資源;紅色象徵為祖國獨立而戰鬥犧牲烈士的鮮血。綠、黃、紅三色也是泛非顏色,是非洲國家團結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