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33f1a9ced2716447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墨臨高速公路通車儀式現場。新華網發 (彭文昌 攝)
中緬國際大通道墨江至臨滄高速公路於2021年1月13日13:00時起,至正式併網收費之日止進行試通車。通車後,原來從昆明到臨滄約8個多小時的路程,縮短到現在的5個小時左右就能到達。
據介紹,墨臨高速全長236公裡,總投資350億元,是目前雲南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裡程最長、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建設項目,項目途經雲南普洱、玉溪、臨滄3個州市的墨江、新平、鎮沅、景東、臨翔5個縣區,是連接昆明至臨滄最便捷的公路通道,也是連接昆明通往緬甸和印度洋的最近路線,直接惠及沿線100多萬人,項目的通車結束了臨滄市沒有國家高速路網的歷史。
瀾滄江(昔歸)特大橋。 新華網 劉妍琳 攝
「窪地羅列,山川相間。巖溶地表,結構奇巧。」這是描述雲貴高原地勢瑰奇的順口溜。盆地、壩子夾著山,幾千米的海拔落差,讓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成為墨臨高速項目建設者的工作常態,也讓墨臨高速的建設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歷程。由於臨滄地質條件複雜,很多情形可借鑑的先例很少,墨臨高速項目建設者在建設過程中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性的工程項目和難點。
其中,五老山隧道是墨臨高速公路全線最長且地質最複雜的隧道,其左幅長6685米,右幅長6640米,地處斷裂帶,地質軟弱破碎,富水量大。在施工過程中,突泥湧水處理20餘次;瀾滄江(昔歸)大橋,施工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到當地陰雨連綿,影響施工的自然氣候,還經受了交通險阻,原材料不易運輸的考驗。
「掘進200米,用了一年時間,那段時間的心理狀態,只能用『如履薄冰』來形容。」參與工程建設的趙兆禮介紹,五老山隧道是墨臨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墨臨高速的最難點。只有啃下這塊「硬骨頭」,才算真正攻克工程的關鍵點,這給建設者們帶來了不小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
墨臨高速公路沿線隧道內部。新華網發 (供圖)
雲南省交通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王珏介紹,墨臨高速的建成通車,為雲南形成高效、快捷、安全、內聯外通的公路網絡建設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利於推動雲南省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並參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沿邊開發開放。
雲南玉臨高速公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斯濤表示,下一步,雲南玉臨高速公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將按照雲南交投集團和沿線黨委政府的要求,認真做好項目建設收尾工作,爭取早日開展運營管理工作,為將墨臨高速公路建設成品質工程、惠民工程和美麗公路而持續奮鬥。(完)(劉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