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太濃稠,身體會有3個表現,4種情況的人最好別忽視。
血太濃是影響健康的一個常見因素,也是引起血管壁硬化和和很多心腦血管問題的原因。
而血液濃稠,可以算是「血管不通」的初級階段。雖然在初期,可能身體看不到什麼影響。但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一旦血管堵塞,很多健康問題就有可能接踵而來,處理起來也要棘手得多。
血液濃稠,身體會出現3個表現:
1、早起沒精神,晚上精神飽滿:
經過一夜的睡眠,清晨起床後,人體應該是精神抖擻的。如果經常在早起後,還不清醒,沒有精神。而到了晚上,精神狀態很好。此時,一定要小心是否血液濃稠了,因為大部分血液濃稠的人,都會出現這種這類情況。
2、口唇發紫,幹活氣短:
當體內血液粘度升高,會伴有紅細胞增多的情況,此時可能會出現嘴唇發紺、也就是呈青紫色的現象。還有就是,稍微做一些體力勞動,就很容易出現喘不過氣的現象。
3、出現陣發性視力模糊:
血粘濃稠,血流不順暢,無法及時供給視神經,導致視神經短暫性缺氧缺血,就容易出現看東西出現一陣陣模糊,現代科學稱之為「陣發性視力模糊」。人在血液濃稠後,很容易出現這類情況,所以如果出現了,要重視。
血液濃稠最容易「纏上」4類人,如果你也屬於,一定要提高警惕。
1、經常熬夜晚睡的人:
長期熬夜,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液流速變慢,血管內垃圾不能及時排出,增加血管粘度、堵塞的危險。一定要注意,避免少熬夜,保證休息時間,進而保護身體健康!
2、重口味的人:
飲食不當與血濃稠有著密切的關係。研究發現,喜歡吃重口味食物的人,更容易導致血液濃稠。
這是因為:高脂肪食物會讓血脂升高,直接提高血液中的脂質含量,讓血液變得濃稠;高糖食物會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導致甘油三酯升高,血黏度也會增加;高鹽食物會導致血壓升高和血管硬化,不利於血液和血管健康。
3、久坐不動的人:
現代人缺乏運動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而久坐不動也會導致血液濃稠。一個長時間坐著的人,身體代謝會降低,血液流速變慢,容易導致血液濃稠。
4、不愛喝水的人:
不愛喝水是引起血濃稠的因素之一。如果一個人長期不喜歡喝水,血液就很容易變得濃稠,出現血管不通而損害健康。我們這裡說的愛喝水,不只是指口渴的時候要喝水,還包括不渴的時候也要主動喝水。可以小口慢慢喝,經常在早、中、晚喝一杯溫白開水,對於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除了喝白開水之外,1水食物水有助於稀釋血液,讓血管暢通,平時也可以經常喝。
那就是巴西菇蘆筍液。
巴西菇,也就是姬松茸,是一種名貴的藥食兩用的真菌,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它含有豐富的多糖、甾醇、不飽和脂肪酸(如核酸和亞油酸),可以增加血液的流動性及防止脂質在肝臟和動脈壁沉積。具有很好的改善血液濃稠度、抑制血栓形成及活血化瘀作用。
蘆筍,含有豐富的天門冬醯胺、蘆丁等黃酮類活性物質,可以增強血管中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防止血栓形成、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微循環,預防腦梗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將巴西菇和蘆筍結合大豆、枸杞等食材,搭配後發酵提取,可以得到巴西菇蘆筍液,這種食物液在充分提取食材本身營養物質的基礎上,還能對其進行有效分解,從而使得有效物質更利於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在養護血管和清除血脂方面,效果更為顯著。
總之,血太濃稠的問題,是我們需要引起注意的,及時調理一下,有助於改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