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瀟湘城市群交通專項規劃2016-2035》2018年公示材料

2020-12-20 永州市人民政府

一、編制背景

2016年,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瀟湘城市群」的發展構想。瀟湘城市群包括永州市零陵區、冷水灘區和祁陽縣、東安縣、雙牌縣的整個行政轄區,用地總面積9800平方公裡。通過中心城市「「一主三副」的城市空間結構和「一區三園」產業帶的發展,將祁陽、東安、雙牌的發展綜合考慮,西接東安、北接祁陽,並通過零陵古城的建設,往南帶動雙牌旅遊產業,以此形成「1+3」主中心城市群。以永州中心城區為核心,以祁陽-冷水灘-東安為橫軸,以冷水灘-零陵-雙牌為縱軸,呈現「T」字形狀,為全面加強區域間交通聯繫,統籌城市群對外和內部綜合交通一體化建設,推動城市群交通區位提升及戰略轉型,從而支撐實現「生態瀟湘、活力永州」的戰略定位,亟需對城市群區域交通進行系統的硏究和優化。基於上述背景,開展了瀟湘城市群綜合交通規劃專題工作。

二、目標與思路

1、規劃目標

以適應城市群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總體目標,通過研判城市群交通現狀發展水平、把握髮展趨勢、預判未來交通可能面臨的挑戰,明確城市群交通的發展目標與對策,制定科學的規劃方案,支持和引導城市群發展目標的實現。具體目標包括:

(1)合理統籌構建瀟湘城市群對外交通體系:在城市群對外層面,加強城市群與其他城市,特別是與粵港澳大灣區地區、西南地區、東協地區在交通體系上的全面對接,提高瀟湘城市群的交通區位,打造新型生態經濟的先行示範區。

(2)推動瀟湘城市群內部交通實現一體化發展:在城市群內部層面,把握瀟湘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趨勢與特徵,加強各城市間的交通聯繫,推動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2、規劃思路

基於對城市群綜合交通現狀發展水平的判斷,分析瀟湘城市群交通發展面臨的趨勢和挑戰,從國家、區域、市域、城市群自身等視野,提出瀟湘城市群交通發展目標和戰略;結合相關規劃,制定城市群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方案,並提出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三、規劃方案

1、公路交通

(1)骨架網絡:形成「三環+縱橫交錯」的布局形態,加強城市群對內與對外的交通聯繫。三環:指城市快速環、高速環、幹線環;縱橫交錯:升級改造現有國、省道和幹線公路,形成縱橫交錯布局的網絡。

(2)高速公路:城市群高速公路網將形成「三環十射」的布局形態。三環:其中北環由泉南高速、衡道高速和二廣高速組成,中環由泉南高速、繞城高速、衡道高速、二廣高速等組成,南環由繞城高速、二廣高速、衡道高速、永郴高速等組成;十射:二廣高速(2射線)、泉南高速(2射線)、永椰高速(2射線)、衡水高速、新冷高速、衡道高速、永州一邵陽陽高速(衡道高速北延線)。

(3)快速幹道:規劃形成「一環多通道」的快速路系統。一環由瀟湘大道、朝陽大道、陽明大道、谷源路組成。多通道由祁冷公路、新冷東公路、冷東公路、G207(零陵區-雙牌縣升級改造)、上大公路(二廣高速冷水灘上嶺橋互通一泉南高速祁陽大忠橋互通連接線)、S217冷水灘城區段(馬坪-九嶷大道)、機場大道等構成的快速通道系統。

(4)國省道優化:規劃G207、G322、G322複線、G356共4條國道。共規劃9條省道,即S217、S236、S227、S230、S339、S575、S340、S242、S339、S343。

(5)幹線公路:規劃22條幹線公路,形成城市群公路網加密補充體系。

(6)旅遊公路:形成旅遊通道11處,覆蓋城市群內重要旅遊景點。

2、軌道交通

(1)高鐵:規劃形成由湘桂高鐵、呼南高鐵、永州-廣州高鐵、興永郴鐵路、洛湛鐵路構成的高鐵網絡。

(2)普鐵:對湘桂鐵路、洛湛鐵路2條鐵路進行擴能改造。

(3)城鐵:共規劃2條線路,交匯於機場東北角,形成「十"字軸線。第一條為東安-永州-祁陽城際軌道線;第二條為雙牌-永州-邵陽城際軌道線。

3、水路交通

(1)航道:湘江航道提質升級:永州萍島一衡陽松柏幹噸級航道改擴建,永州萍島—東安、石期市幹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東安石期市—鬥牛嶺旅遊航道;瀟水航道規劃:建建設湘桂運河。

(2)港口:包含永州港、祁陽港、東安石期市、紫溪市港、雙牌港。

4、航空

瀟湘城市群共規劃3個機場,分別為永州零陵機場、祁陽通用機場以及零陵通用機場。

5、客運樞組

規劃形成"5+12+3+X」的客運樞紐體系,其中:綜合客運樞細站5處,一般客運站12處(二級及以上客運站),三級客運站3處,其餘餘鄉鎮各規劃1個四級客運站。

6、貨運樞紐

規劃「6+6」的物流貨運樞紐體系。其中運輸樞紐型設施6處,城市(鎮)服務型6處。

7、城際客運

(1)城際公交:共規劃城際公交線路11條。其中近期線路5條,包含冷水灘—祁陽線路、零陵—祁陽線路、冷水灘—東安線路、零陵—東安線路、雙牌—零陵線路。遠期線路增加6條,冷水灘—祁陽線路、零陵—祁陽線路、冷水灘—東安線路、祁陽—東安線路、雙牌—東安線路、雙牌—祁陽線路。

(2)旅遊公交:方案共規劃旅遊公交線路4條。永州州市綜合樞細站—四明山森林公園、永州市綜合樞組站—舜皇山、永州市綜合樞組站—金洞景區、零陵綜合樞紐站—陽明山景區—金洞景區。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保障,積極推動城市群與周邊縣市建立區域交通聯席會議機制,促進跨境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與管理,統統籌安排和協調相關規劃、計劃、建設和運營工作。

2、規劃與用地保障,做好交通預控,確保交通用地的可獲得性,提前做好用地預留。

3、資金保障,繼續堅持「國家投資、地方籌資、社會融資」的交通建設投融資機制,加大交通建設領域的開放合作力度,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4、法規標準保障,研究並制訂規範的發展區域性法規和政府規章。探索研究城際道路的標準規範。


 

《永州市瀟湘城市群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6-2035》2018年公示材料

一、編制背景

2016年,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瀟湘城市群」的發展構想。瀟湘城市群包括永州市零陵區、冷水灘區和祁陽縣、東安縣、雙牌縣的整個行政轄區,用地總面積9800平方公裡,通過中心城市"一主三副」的城市空間結構和「一區三園」產業帶的發展,將祁陽、東安、雙牌的發展綜合考慮,西接東安、北接祁陽,並通過零陵古城的建設,往南帶動雙牌旅遊產業,以此形成「1+3」主中心城市群。以永州中心城區為核心,以祁陽-冷水-東安為橫軸,以冷水灘一零陵雙牌為縱軸,呈現「T」字形狀。

按照加速瀟湘城市群產業綠色發展、低碳發展、高端發展的基本要求,編制《瀟湘城市群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劃(2016-2035)》,是探索生態化城市發展新型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増強永州對湘南地區輻射帶動作用的重大戰略性舉措,是把永州瀟湘城市群建設成為「國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創新試驗區」和「對接東協兩廣地區新型生態經濟的先行示範區的最主要抓手。對於引導瀟湘城市群產業合理布局和科學發展,構建瀟湘城市群大美生態、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建設能量更大、實力更強、城鄉更美、民生更爽的瀟湘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

積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培育發展新動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生態綠色新型農業、高端綠色製造業和特色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集群,建設中國著名的人文山水旅遊目的地、湖南生態產業發展先行示範區、湘南承接產業轉移新型示範基地、永州市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區。

2、基本原則

綠色環保;高端引領;錯位競爭;集約高效;開放融合。

3、產業定位

中國著名的人文山水旅遊目的地;湖南生態產業發展先行示範區;湘南承接產業轉移新型示範基地;永州市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區。

4、發展目標

以集約發展、集聚發展、集群發展、創新發展"三集一創新」為主要發展路徑,突出農產品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重點發展糧食、果蔬、畜禽、油茶、林木、茶葉和植物提取加工七大優勢農業,建成一批規模化、標準化的農業產業化基地和特色生態農業新型園區:努力改造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四大優勢產業,著力培育節能環保與生態修復、健康服務兩大潛在主導產業,打造"六大」湘南地區競爭力明顯的工業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現代旅遊、現代商貿物流、專業服務、大數據服務四大現代服務業,建設高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配套發屐金融服務、房地產服務、社區服務和體育產業等,培育經濟新増長點。

三、產業空間布局

1、總體思路

瀟湘城市群產業布局應堅持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相統一,堅持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協調,堅持產業集聚與人口集聚相協同,堅持存量優化與增量供應相結合,在更高層面上整體布局,實現產業的集約化、集群化、鏈條化、生態化和協同化發展。

2、空間總體布局

依託獨特的歷史文化、生態水脈、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發展澘力,科學優化空間布局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著力構建功能定位清斷、開發重點突出、產業布局合理、集聚效應明顯的「一核兩帶五區」總體開發格局。

「一核」:零冷主城區

即永州中心城區,北起馬坪,南至鳥沙洲,東至二廣高速,西達洛湛鐵路,總面積440平方公裡。為區域產業發展中心。區域主要構建新型產業體系、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文化旅遊業和加強產業融合。

「兩帶」:祁陽-冷水灘-東安產業帯和零冷雙產業帶

以祁陽-冷水難-東安為橫軸,以冷水灘-零陵-雙牌為縱軸,以兩區和三個縣城為節點.輻射帶動周邊沿線33個建制鎮。

「五區」:

高端產業培育區:冷水城區、零陵城區、經開區和祁陽縣城區。主要發展為總部經濟商務服務、高端商貿、科技教育、金融、文化創意等高端服務業;重點培育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

特色產業提升區:包括永州經開區、零陵工業園區、冷水灘高科技工業園、祁陽經開區東安開發區和雙牌工業園。主要發展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綠色食品等。

生態文化旅遊區:零陵、冷水灘(含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安、祁陽的古城文化觀光休閒旅遊區:祁陽、東安的森林生態旅遊區;東安、雙牌、冷水灘的民俗風情休閒體驗旅遊區。

現代農業發展區:冷水灘區、零陵區、祁陽縣、雙牌縣、東安縣優質稻現代綜合(特色)農業產業園;零陵陵區、祁陽縣、冷水灘區的水稻種子產業園;祁陽縣、零陵區的油菜特色農業產業園區;東安縣湘江上遊特有魚類水產種質保護區;其他特色產業園等。

生態涵養保育區:域內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重要溼地地、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等區域。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協調。

2、完善產業發展政策。

3、強化監測考核。

4、建立規劃的動態調整機制。


 

 

 


《永州市瀟湘城市群生態專項規劃2016-2035》2018年公示材料

一、編制背景

2016年,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瀟湘城市群「的發展構想,湘城市群包括永州市零陵區、冷水灘區和祁陽縣、東安縣、雙牌縣的整個行政轄區,用地總面積9800平方公裡,通過中心城市"一主三副」的城市空間結構和「一區三園」產業帶的發展,將祁陽、東安、雙牌的發展綜合考慮,西接東安、北接祁陽,並通過零陵古城的建設,往南帶動雙牌旅遊產業,以此形成「1+3」主中心城市群。以永州中心城區為核心,以祁陽-冷水灘-東安為橫軸,以冷水灘-零陵雙牌為縱軸,呈現"T"字形狀。

瀟湘城市群是湘江的生態 「源頭」,承擔湘江的生態安全屏障功能。規劃區如何實現湖湘之源、生態之源這一重大定位,不斷提高其持續性、宜居性,提升生態競爭力,使之成為新増長極是瀟湘城市群發展的重大新課題。

二、總體要求

以建設「生態瀟湘、活力永州」瀟湘城市群為契機,實現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的"三個轉變」和「三個提升」。其中:

三個轉變:生產方式方面,實現由粗放型生產方式向經濟運行生態化、低碳化、循環化的綠色生產方式轉變;生活方式方面,實現由不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生活習慣向注重形成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轉變;生態文明建設方式方面,實現現由政府主導向政府、市場、民眾共同參與轉變。

三個提升: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強化全社會投身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的意識;進一步提升城鄉人居生態環境質量,建成一批國家級以及省(區、市)級生態村、生態鄉鎮、生態縣和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生態旅遊示範區;進一步提升瀟湘城市群生態文明管理體系水平,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示範。

三、規劃方案

1、生態體系

建設由"區域綠地一生態廊道一城市綠地」組成的生態體系,保護城鄉綠色開敞空間,優化城鄉生態空間景觀,改善環境質量,實現城鄉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和諧與融合,用綠道將區域綠地、生態廊道和城市綠地進行串聯。

2、飲用水源地保護功能區區劃

蕭湘城市群飲用水源保護區包括零陵區瀟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冷水灘區湘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祁陽縣一、二水廠湘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祁陽縣浯溪水廠湘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東安縣高巖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東安縣紫水河新屋至伍壩段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雙牌縣瀟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雙雙牌具單江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共八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瀟湘城市群水庫保護區包括石壩仔水庫、金江水庫、高巖水庫、雙江水庫、曬北灘水庫、雙牌水庫、何仙觀水庫等七座大中型水庫及周邊一定範圍內的區域,庫容為92575萬立方米。

3、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區

自然保護區包括湖南陽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東安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湖南祁陽小鯢自然保護區等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零陵觀音山自然保護區等10個縣級自然保護區。

森林公園包括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金洞國家森林公園等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以及黃金洞森林公園、打鼓坪森林公園等2個省級森林公園。

規劃區重要溼地類型包括國家級、省級溼地公園和省級要溼地,有祁陽掛榜山山地省級重要溼地和湖南雙牌日月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湖南祁陽浯溪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湖南零陵源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和冷水灘湘江省級溼地公園(試點)。

4、農產品提供功能區

指耕地面積較多、發展農業生產條件較好、對全省或全市農產品安全具有重大或較大影響,需要在國土空間開發中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以保持並提高農產品生產能力的區域,存在平崗高效農業區、崗丘節水農業區和山地立體農業區三種形態,共48鄉鎮,國土面積4043.73km2,基本農田1058.47km2,人口1437073人,佔規劃區總國土面積的41.26%。

5、林產品提供功能區

指生態系統脆弱或生態功能重要,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低,不具備大規模高強度農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開發的條件,必須在増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前提下,兼顧林下經濟效益的區域。具體分為林產品生產功能區和林下種植功能區、林下養殖功能區、林下產品採集加工功能區以及森林景觀利用功能區等5種形態。

6、中心城區人居保障功能區

主要包括冷水灘片區(上嶺橋鎮、嵐角山鎮、蔡市鎮、仁灣鎮)、零陵片區(七裡店街道朝陽街道、南津渡街道、菱角塘鎮、石山腳鄉、接履橋鎮、徐家井街道)、祁陽縣(龍山街道、長虹街道、浯溪街道)、東安縣(白牙市鎮)和雙牌縣(瀧泊鎮)。總人口為96.93萬人,總面積1243.06平方公裡。

7、重點城鎮人居保障功能區

主要包括陵區的黃田鋪鎮、珠山鎮、河西工業園區,冷水灘的高溪市鎮、黃陽司鎮,各縣縣城以及省級工業園區所在的鄉鎮和特色鄉鎮,共計9個。

8、生態保護紅線

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的嚴格管控邊界。生態保護紅線所包圍的區域為生態保護紅線區,對於維護生態安全格局、保障生態系統功能、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湖南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處於徵求意見寫修改過程中,與永州市環保局對接後確定本次規劃方案中瀟湘域市群的生態紅線劃定將以湖南省人民政府最終頒布實施的為準。

四、保措施

1、大力推進組織保體系建設

完善環境保護決策協調機構;構建黨政同責環保工作新格局;完善協作聯動機制。

2、積極推進資金保障體系建設

加大政府環保資金投;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環境保護。

3、強化法制保障體系建設

嚴格環保執法有效實施;強化環境汙染問責機制。

4、強化規劃實施保障體系建設

加強規劃引領;完善支持政策;嚴格監測;分期考核。



永州市城鄉規劃項目公示

《永州市瀟湘城市群生態專項規劃(2016-2035年)》、《永州市瀟湘城市群交通專項規劃(2016-2035年)》和《永州市瀟湘城市群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6-2035年)》三個專題方案已於2018年4月28日經永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第十次局務會審議原則通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之規定,現對該規劃方案進行現場和網上同步公示。公示的的主要內容為:

1、三個專題規劃文字說明。

2、三個專題的主要規劃圖紙。

公示期為2018年68日至2018年77日,共30個自然日。公示期內,各單位及社會各界人士若對該規劃方案有意見和建議,可以書面形式(須註明姓名、身份證號、工作單位、聯繫電話等)向經開區管委會反映。公示期滿,經開區管委會將根據公示情況向永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匯總。

人:謝文星

聯繫號碼:19974610028

聯繫單位: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聯繫地址:永州經開區總部經濟大廈

 

相關焦點

  • 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部令第35號)的相關規定,現將《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環境影響評價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規劃概要
  • 《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公示
    2月24日23時59分,廣州市國規委發布公告稱,《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已經編制完成,於2月24日至3月25日進行為期30天的公示。根據該規劃草案,至2035年,廣州城市軌道網絡達2000公裡,為現在的5倍。該規劃特別提出要「強南沙」,南沙將實現30分鐘直達大灣區主要城市中心區和重大交通樞紐。另外,番禺區廣明高速以北地區等區域也明確納入了主城區的範圍。
  • 南昌市中心城區鄰裡中心專項規劃(2018-2035)批後公布
    南昌市中心城區鄰裡中心專項規劃(2018-2035)批後公布5月27日,南昌市自然資源局公示了經審批後的《南昌市中心城區鄰裡中心專項規劃(2018-2035)》。本項規劃中公示區域不包括新建區和灣裡區。
  • 青島港總體規劃(2018—2035)公示,這六大港區未來了不得!
    青島港總體規劃(2018—2035)公示,這六大港區未來了不得!(2018-2035年)》 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正式發布。預測2025年、2035年青島港總吞吐量分別為6.7億噸和8.2億噸。△青島港 資料圖 青島市海岸線綿延曲折,海岸線總長905.2km。本次規劃港口岸段共45段,總長198.55km。
  • 【規劃】2035年的閔行會怎樣?今天公示的總規草案這樣說→
    想知道17年後的閔行是什麼模樣嗎?閔行區規土局今天在官網公示《上海市閔行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6-2035 年)》草案。草案明確了閔行未來的總體發展戰略、空間布局和土地利用、生態和交通等重大專項統籌、實施保障等內容。
  • 關於《廣元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的公示
    (2017-2035年)》,為進一步增強規劃編制的可行性和公眾參與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相關規定,現將該方案向社會公眾進行公示,徵求市民意見,歡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以書面形式(含電子郵件)提出意見和建議。
  • 合肥第五輪城市總體規劃即將公示!2035年的合肥長這樣
    NO.1|壹 合肥第五輪城市總體規劃公示時間曝光  樂居買房訊 (編輯 小傑)近日,有網友諮詢:想問一下我市有關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進展,2020年內是否可以發布新版城市總體規劃?  對此,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回覆:經國土空間規劃處核實,自2018年4月啟動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至今,先後會同各區(市、縣)、市直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完成12項專題研究、5項專項規劃,啟動各分區規劃大綱與行業規劃大綱編制,期間陸續召開30餘場部門對接會和專家諮詢會,充分吸收社會各界、各領域專家對合肥市未來城市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基本形成了2035年城市戰略定位、區域協調、發展規模、空間結構
  • 草案|湖州軌道交通規劃(2017-2035)批前公示 軌道4號線覆蓋長興主城
    [導讀]湖州軌道交通規劃(2017-2035)》批前公示,軌道4號線覆蓋長興主城。   為深化完善「湖州2035」新一輪總規修編,科學指導軌道交通系統規劃與建設工作的開展,並結合城市遠景發展設想做好軌網空間架構預留,湖州市規劃局組織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了《湖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7-2035)》(草案)。
  • 「規劃」2035年浦東會變成什麼樣?總規草案今起公示!
    2035年的浦東會是什麼樣子?浦東新區新聞辦說:《上海市浦東新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今起公示。草案顯示:浦東將規劃形成「一主、一新、一軸、三廊、四圈」的總體空間結構。規劃草案部分亮點詳見下文。你關心浦東哪個區域的發展?
  • 北京市體育設施專項規劃(2018年—2035年)
    5.2 政策機制  5.3 管理運營第一章 總則  1.1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全民健身戰略,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嚴格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要求,對接分區規劃,落實總體規劃指標
  • 2035年上海軌道交通規劃如何?上海地鐵規劃解讀
    近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正式公布。規劃明確了上海至2035年的總體目標和各項主要舉措。目前,上海主要以較為單一的地鐵,加上以中心城為中心的公共運輸網絡結構為主,對郊區城鎮空間的引導性不足。
  • 到2035年 鄭州航空港區將規劃528所學校
    河南商報訊 日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小學布局專項規劃修編(2018~2035)批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在航空港區管委會官網發布。從《公示》上可以看到,到2035年,航空港區將規劃528所學校,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可提供學位416610個,幼兒園可提供學位83430個。據查詢,本次規劃範圍為南至南海大道,北至洪澤湖大道,西至京港澳高速,東至青州大道(原線位),規劃面積約362平方千米(不包含空港核心區)。
  • 關於對永州市瀟湘公園綠化及景觀提質改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
    關於對永州市瀟湘公園綠化及景觀提質改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作出審批決定公示 2017-03-01 10:44
  • 雙城生態屏障區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公示
    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該局近日公示《天津市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2018-2035年)》。根據這一專項規劃,今年年底前本市將撤銷取締一、二級管控區35個工業園區。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任宏毅介紹,從今年開始,本市加快園區整治,加快破解「園區圍城」,其中,一級管控區禁止新建工業項目,嚴格控制項目開發建設活動;二、三級管控區新建工業項目全部進入規劃保留和整合的園區內,嚴格禁止工業園區以外區域新建工業項目。到2035年,本市一級管控區撤銷取締工業園區,二、三級管控區保留17個工業園區,二、三級管控區三大鋼鐵企業搬遷或取消燒結工序、實施短流程煉鋼,關停煉焦企業。
  • 關於《黃河壺口瀑布(山西)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公示
    根據國務院《風景名勝區條例》、《山西省風景名勝區條例》的規定,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2018年山西省機構改革前為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黃河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編制完成了《黃河壺口瀑布(山西)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現進行公示,廣泛徵詢社會公眾意見。
  • 《大連市城鎮體系規劃(2018-2035年)》出爐
    《大連 2049 城市願景規劃》的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2019 年 12 月 18 日啟動公示徵求意見。那麼,如何將這些城市願景變成實實在在的場景呢,日前,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了《大連市城鎮體系規劃(2018-2035 年)》,城鎮體系規劃是全域性的統籌規劃,其重點任務是以 區域各項經濟要素分布為基礎,確定城鎮的職能分工、人口規模等級、空間布局結構體系、全域生態格局、重大基礎設施協調等,是對《大連 2049 城市願景規劃》願景目標和戰略,在區域協調發展,城鄉統籌等方面的進一步細化和落實,是支撐大連市國土空間規劃的
  • 【前沿】《北京物流專項規劃》公示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網站近日公示了《北京物流專項規劃》。規劃提出,到2035年,北京將構建安全、高效、綠色、共享、智慧的物流體系,支撐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 青浦區白鶴鎮2035規劃
    上海繞城高速、外青松公路、白石公路、吳淞江、油墩港、西大盈港、東大盈港縱橫貫穿,水陸交通較為便利。  《青浦區白鶴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含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9-2035年)》已形成草案,現根據有關法規的要求,徵求廣大公眾意見。網上公示具體請見青浦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現場公示同步進行。
  • 山西省省道網規劃(2021—2035年)公示,太原與相鄰省會當日到達
    山西省省道網規劃(2021—2035年)公示,太原與相鄰省會當日到達 2020-11-27 0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州2035年總體規劃公開:常住人口控制在2000萬左右
    近日,《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草案開始公示,該項規劃是廣州面向2035年的總體性、綱領性的空間戰略謀劃,意義重大!這意味著從2018年至2035年,17年內廣州規劃範圍內增加的常住人口約為510萬,平均每年可增加的人口為30萬。2018年末,廣州常住人口同比2017年末增長了40.6萬人。近四年,廣州常住人口數量均保持穩增長,分別達到42.06萬人、54.24萬人、45.49萬人和40.6萬人,均遠遠超過了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