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一篇載入對臺工作史冊的重要文稿

2020-12-11 中國臺灣網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這份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對臺工作綱領性文件,像是改革開放元年─1979年的第一隻報春燕,代表大陸億萬同胞給海峽對岸的臺灣同胞送去新春第一聲親切的問候。這篇飽含濃濃深情的文告,融化了兩岸之間長達三十年不相往來的堅冰,開啟了海峽兩岸化幹戈為玉帛和平發展的大門,也成為四十年來指導對臺工作的重要文獻。

  應運而生的《告臺灣同胞書》

  自1949年臺灣問題形成以來,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就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

  四十年前,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們國家內外形勢發生了一系列歷史性的重大變化。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上海公報」),開啟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1975年,鄧小平提出中美關係正常化「三原則」——「斷交、廢約、撤軍」,即美國必須同臺灣「斷交」、廢除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從臺灣撤走所有軍事力量。1978年7月初,在鄧小平的直接領導的主持下中美啟動建交談判。同年12月16日,中美發表建交聯合公報,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美國在公報中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表示「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同時,美國政府宣布與臺灣結束「外交關係」,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從臺灣撤出美國軍隊。這表明美國已經接受中國提出的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建交「三原則」。至此,世界上所有大國和大多數國家普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中美正式建交是一件歷史性大事,有助於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穩定,有助於兩岸中國人排除外部障礙,自己以和平的方式解決自己國家的統一問題,為中國人民完成祖國統一創造了有利條件。正如鄧小平在中美建交談判最後時刻所說的,中美建交後,希望美國政府慎重處理同臺灣的關係,不要影響中國採取最合理的方法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中美兩國發表建交公報兩天之後,即1978年12月18日,我們黨召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全會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並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這些具有重大意義的轉變,也必然決定著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方針和政策的調整和轉變。中國的發展從此進入歷史新時期。

  面對國際國內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作出決策,在促進臺灣問題和平解決上採取更為積極、更為務實的步驟。

  1978年12月17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一天,胡喬木布置了鄧小平下達的一項重要任務,即在1979年元旦,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名義發表一份《告臺灣同胞書》。胡喬木傳達了鄧小平的意見:在這份文告中,要表明我們和平統一祖國的意願和政策;不再用「解放臺灣」的口號,並要宣布停止炮擊金門等沿海島嶼;提出兩岸通航、通郵、通商;文告既要面向臺灣人民,也要面向臺灣當局;措辭語氣委婉平易些,不要用報紙社論那種文體。總之,要讓對方聽得進去。12月20日初稿起草完畢。經胡喬木精心修改潤色,文告稿於12月24日送鄧小平處。鄧小平當天審閱後迅即作出批示:「我看可用,請你再斟酌一下,最好提到今天下午政治局會議討論。」

  兩天後,12月26日,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告臺灣同胞書》。在通過這一文件之前,葉劍英委員長作了重要講話。他說:「為了適應當前形勢,多做工作,以促進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央考慮,在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的時候,由我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一個告臺灣同胞書,是非常必要的。告臺灣同胞書的稿子,曾經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過,並且徵求過一些人大常委會委員和政協常務委員的意見,作了必要的修改。」會議以大家熱烈鼓掌的形式一致通過了這個文件。

  寓意深刻的《告臺灣同胞書》的命名

  1979年1月1日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歷史上,我們黨以《告臺灣同胞書》之名發表對臺工作政策的文告不是第一次。除建國初期1950年2月臺灣民主聯盟發表過一份《告臺灣同胞書》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我們黨曾有過三次《告臺灣同胞書》。這三份文告全稱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告臺灣同胞書》,均是毛澤東親自起草的。前兩篇都是以彭德懷名義發布的。第一份文告發布於1958年10月6日。這篇對臺政策文告的基本要點是:指出了統一是大陸和臺灣的根本方向;強調國共雙方在一個中國問題上存在共識;重申早日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倡議並嚴格劃清臺灣問題的性質。這份文告有利於進一步加深美蔣之間的矛盾,促蔣共同維護一個中國局面。第二份文告發布於1958年10月25日。這份文告著重揭露美國政府搞「兩個中國」的企圖,指出:美國人第一步,孤立臺灣;第二步,託管臺灣。如不遂意,最毒辣的手段都可以拿出來。文告並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美國人強迫製造兩個中國的伎倆,全中國人民,包括你們和海外僑胞在內,是絕對不容許其實現的。

  文告宣布對四種軍事目標實行隔日炮擊的做法,其用意在於擊破美國搞「兩個中國」的陰謀。第三份文告,毛澤東起草於當年的11月1日,因為當時臺海形勢的變化,後來沒有公開發表。

  1979年1月1日發表的這篇《告臺灣同胞書》對臺政策文告,在我們黨和國家的對臺工作歷史上、在兩岸關係發展歷史上,其地位之高、其分量之重,其特殊性之突出,可說是迄今也是絕無僅有。它的起草及發表是由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親自授意並審閱,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開會討論,同時廣泛徵求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意見,並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表決通過的。

  這篇對臺政策文告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其寓意是很深、很值得玩味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意味著一個中國原則,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只能由兩岸中國人自己獨立採取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別國無權幹涉。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立法機關,也是代表最廣泛人民意志的民意機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政策文告,無疑具有權威性、法律性且具有最堅實的民意基礎。

  《告臺灣同胞書》,它說明我們黨和國家的對臺方針政策,具有一脈相承的連續性。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為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建立了豐功偉績——粉碎了臺灣當局「反攻大陸」的圖謀、挫敗了美國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提出了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重要思想。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正是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思想的基礎上,從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才確立起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大政方針的。

  《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一系列對臺工作新理念、新主張

  《告臺灣同胞書》篇幅不長,只有短短的1800餘字,但語重心長,情理交融。

  在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公告中,鄭重宣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對臺工作大政方針,掀開了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歷史新篇章。

  文告首次提出,在解決統一問題時一定要考慮現實情況,尊重臺灣現狀和臺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不使臺灣人民蒙受損害。

  文告首次表示,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也寄希望於臺灣當局。

  文告首次倡議,通過兩岸商談,結束臺灣海峽軍事對峙狀態,推動兩岸同胞自由往來,開展經濟文化交流,實現兩岸「三通」。

  這些耳目一新的對臺政策主張,深得人心,廣受關注,在海峽兩岸及海外華僑、華人中引起強烈反響,受到極為熱烈的歡迎。臺灣同胞普遍肯定文告所展現的遠見卓識、廣闊胸襟和務實精神。所有中華兒女都殷切期待以此為契機大幅度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

  四十載滄桑砥礪,不惑年春華秋實。文告發表四十年以來,對臺工作取得巨大進展,兩岸關係也經受住重大考驗。這四十年,是中國人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大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進程的四十年,也是中國人民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與「臺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進行堅決鬥爭的四十年。

  四十年來,祖國大陸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決定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格局。

  四十年來,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推動兩岸交流、交往和經濟文化合作。兩岸同胞的隔絕狀態已經打破,兩岸人員往來已達相當規模,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始終保持發展勢頭,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已經實現。

  四十年來,我國外交不斷取得新的勝利,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一個中國原則得到國際社會和絕大多數國家確認,任何想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或「臺灣獨立」的企圖永遠不可能得逞。

  四十年來,我們努力推進兩岸接觸談判,臺灣當局頑固堅持的「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政策徹底打破,兩岸制度化協商談判、聯繫溝通累積了重要成果,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樹立了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裡程碑。

  四十年來,我們旗幟鮮明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堅決反對形形色色分裂祖國的活動,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持臺海地區局勢穩定。

  四十年來,我們還按照「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中國和平統一進程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四十年來,對臺工作、兩岸關係,一個總的趨勢日益明顯,就是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進程大大推進了。

  溫故而知新。回顧《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年,給我們留下很多很多深刻重要的啟示。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共同政治基礎。《告臺灣同胞書》指出,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反對「臺灣獨立」是兩岸雙方共同的立場和合作的基礎。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了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與前提,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持了兩岸關係大局穩定並沿著正確方向邁進。

  ——打破兩岸隔絕狀態,擴大人民直接往來。《告臺灣同胞書》呼籲,早日結束兩岸同胞之間音訊不通、來往斷絕的局面,實現自由往來。兩岸同胞交往不斷擴大深入,增進了相互了解,融洽了彼此感情,增強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

  ——實現兩岸直接「三通」,促進經濟文化合作。《告臺灣同胞書》指出,臺灣和大陸本是一個整體,希望儘快實現通郵通航通商,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四十年來,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穩步推進,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認同,凝聚著共謀民族復興的精神力量。

  ——推動兩岸協商談判,促進溝通機制安排。《告臺灣同胞書》倡議,通過商談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為雙方交往接觸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安全環境。四十年來,兩岸、兩會平等協商,解決了兩岸關係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籤署了多項關係兩岸同胞切身利益的協議,並為兩岸雙方溝通聯繫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年來的實踐證明,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體現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把握了時代潮流和歷史趨勢,反映了對兩岸關係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引領著兩岸關係發展方向。黨的十九大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對對臺工作作出的戰略部署,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作者:楊親華)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 在我市...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我市社會各界,特別是涉臺工作部門、在榕臺商臺胞等,紛紛收聽收看了紀念會實況直播。大家紛紛表示,要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指引下,進一步堅定信心,共同致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大會在香港舉行
    新華社香港11月13日電(記者蘇曉 牛琪)《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大會13日在香港舉行。新黨主席鬱慕明、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等臺灣嘉賓應邀與會。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  董建華說,4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歷程證明,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有前途,廣大臺灣同胞才有光明未來。兩岸關係向前推進、向上提升、走近走好,始終是兩岸同胞的主流民意。國家統一,民心所向。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四十周年
    《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如同春雷一聲。「歡迎臺灣同胞來大陸探親訪友、旅遊參觀、經濟交流」等情真意切的邀約,立即在島內激起熱烈反響。   1987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新時期對臺方針政策的影響和推動下,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特別是在臺灣同胞強烈要求下,蔣經國先生主持中國國民黨中常會,作出開放臺灣同胞回大陸探親的決定。
  • 澳首都華人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坎培拉12月16日電12月16日,坎培拉僑界和學界在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行紀念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座談會,與會者一致認為,40年來,兩岸關係發生了重大的歷史性變化
  •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統一大勢不可阻擋
    今年是《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這篇文告不再用「解放臺灣」的提法,表明了我們和平統一祖國的意願和政策,為兩岸融化敵對的堅冰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引臺商關注 盼廈門與金門共走...
    央廣網廈門1月2日消息(記者 郭婕妤 張子亞)2日上午,《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舉行。在陸臺商在會後紛紛表示,此次紀念會代表了一個新的裡程碑,讓他們看到了大陸將臺胞的福祉掛在心上,情真意切,也期盼廈門與金門建立一日生活圈,共走一座橋。
  • 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2019年1月2日)習近平  同志們,同胞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值此新年之際,我代表祖國大陸人民,向廣大臺灣同胞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祝福!  海峽兩岸分隔已屆70年。臺灣問題的產生和演變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休戚相關。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陷入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慘境地,臺灣更是被外族侵佔長達半個世紀。為戰勝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統一,中華兒女前僕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臺灣同胞在這場鬥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 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首先,我謹代表湖北省文化廳向在座的各位致以誠摯的問候,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通過兩岸商談結束軍事對峙狀態,開放「三通」、擴大交流。文化交流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內容。
  • 系列談之三:《告臺灣同胞書》因時制宜 反映中國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編者按: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全面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和平統一方針實施以來兩岸關係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深刻指出
  • 對岸的將軍看過來(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
    自40年前《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以來,兩岸關係的總體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逐漸形成現今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大交流的態勢。兩岸將軍論壇和書畫交流活動,從2010年起應運而生、相繼開展,並得到國家和相關省市職能部門及新聞媒體的支持。   此次論壇,兩岸將軍圍繞「改革開放共謀發展」主題進行了廣泛交流,並共同發表了《兩岸和平統一倡議書》。
  • 早安海峽:泉港水質水產監測結果發布 《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大會在香港舉行
    據新華社消息,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3日前往國家博物館,參觀「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最高人民法院賠償辦副主任祝二軍表示,近年來,各級人民法院不斷推進國家賠償、司法救助工作發展,堅持執法辦案第一要務,依法審理了呼格吉勒圖、聶樹斌、北鵬公司等一大批國家賠償案件,妥善處理了肖祖富、李尋樂、辛進成等一大批司法救助案件。
  • 系列談之八:從多層面不斷推進《告臺灣同胞書》倡導的兩岸商談
    編者按: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全面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和平統一方針實施以來兩岸關係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深刻指出
  • 河南省臺辦發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年河南涉臺30項大事
    發布會上,省臺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慶春就「《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年河南涉臺30項大事」進行了新聞發布。    發言人指出,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我們黨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和政策主張,標誌著中央對臺方針政策的重大發展,兩岸關係由此揭開新的歷史篇章。
  •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 在川臺灣學生獲徵文一等獎
    欒昌一是一名年近90的臺灣老兵。近日,阿鴻的《家書》獲得了教育部開展的「民族情 復興路」主題徵文活動一等獎。《家書》講述了爺爺從臺灣回到大陸老家的故事。欒昌一之所以能回家探親,是因為兩岸開放交流往來。若追根溯源,就不得不提到1979年元旦《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
  • 《告臺灣同胞書》是勸降書嗎?
    在1979年版的《告臺灣同胞書》以前,大陸方面曾有數次《告臺灣同胞書》,其中第一次發自參與過臺灣「二·二八事變」的臺盟人士,訴求的是「解放臺灣」,鬥爭對象是1950年的國民黨政府;到了1958年發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的《告臺灣同胞書》,主要圍繞該年炮擊金門的戰事提出聲明,反對美蔣聯盟,訴求兩岸團結、一致對外;至於1979年版,即今日一般所指稱的《告臺灣同胞書
  •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修正案草案
    李鉞鋒委員說,本次對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修正,積極回應了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擴大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有效措施,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臺胞的關愛,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系列對臺工作論述的具體行動,將使臺胞投資大陸更便利,對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兩岸經濟深度融合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 《告臺灣同胞書》40年,見證我家割不斷的血脈親情
    1981年初,家鄉陸續有人收到臺灣親屬的信件,爺爺聽到後總是與人打聽,眼眶溼潤。爺爺第一次接到大伯的來信,是1982年的春節,那時距《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已有3年。那封帶有藍紅相間花邊和「航空」二字的信,是由大伯託人從美國轉寄的,此時已距離大伯離家33年。爺爺對父親說:「人在就好,啥時候能回來呀。」父親答:「快了!相關政策在推進。」
  •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促臺灣同胞思考...
    臺灣《觀察》雜誌社社長紀欣回憶說。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其中深刻揭示了臺灣前途命運與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聯繫,引發臺灣同胞認真思考「臺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當時正在美國留學的紀欣被深深打動了。
  • 炮擊金門始末(四):毛澤東親自起草《告臺灣同胞書》
    毛澤東親自起草《告臺灣同胞書》,強調臺、澎、金、馬是中國領土,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另一個國家,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10月6日凌晨1時,毛澤東親自起草了準備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當日2時,他又給彭德懷、黃克誠寫了一封信:「昨天我說不發聲明,看兩天再說。
  • 習近平:1978年12月18日 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
    vodfile5.news.cn/data/cdn_transfer/BB/0C/bbb1cad612518c7dc16a699376544601350e600c.mp4; 習近平:1978年12月18日 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