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談之八:從多層面不斷推進《告臺灣同胞書》倡導的兩岸商談

2020-12-21 中國臺灣網

編者按:

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全面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和平統一方針實施以來兩岸關係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深刻指出「回顧歷史,是為了啟迪今天,昭示明天。」全國人大常委會1979年元旦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和平統一祖國大政方針,明確提出停止炮擊、開啟交往的具體主張,海內外輿論遍感「石破天驚」。這一大政方針,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同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審時度勢,為新時期對臺工作做出的歷史性大決策;這些具體主張,深謀遠慮、高屋建瓴,在兩岸關係40年來的發展歷程中一一得到應驗並升華。歷史性大決策,帶來兩岸關係歷史性大變化,揭示並推動形成祖國和平統一歷史性大趨勢。為紀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這一光輝歷史文獻發表40周年,本網特從今日起,陸續發表一組系列專談文章。

從多層面不斷推進《告臺灣同胞書》倡導的兩岸商談

《告臺灣同胞書》中提出,兩岸「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臺灣當局之間的商談」,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狀態」,以便「為雙方任何一種範圍的交往接觸創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環境」。

40年來,雖然大陸方面多次提出就「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平等商談,因臺灣方面沒有響應而迄今未果,但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兩岸進行了多層面的接觸、協商、會談。1986年5月,舉行「兩航商談」,妥善處理臺灣「中華航空」貨機降落廣州之事;1990年9月,兩岸紅十字組織就解決違反有關規定進入對方地區的居民和刑事嫌疑犯或刑事犯的遣返問題進行協商,達成「金門協議」;1993年4月,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領導人舉行「汪辜會談」,成為1949年以後兩岸第一次以民間名義進行的高層次會談;1998年10月,在上海舉行「汪辜會晤」,為開啟兩岸政治對話做了重要嘗試;2008年至2015年,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負責人舉行11次會談,籤署23項協議、達成多項共識;2014年至2015年,國臺辦與臺灣陸委會作為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溝通聯繫機制、實現部門首長互訪、進行5次首長會談、建立部門熱線聯繫。

2015年11月7日,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晤,開創兩岸領導人直接對話溝通的先河,樹立了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新的歷史坐標。輿論普遍認為,兩岸領導人跨越66年的首次會面,意義重大、深遠影響。正如中臺辦、國臺辦主任張志軍當日在記者會上所談,這一歷史性的會面——翻開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鞏固深化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了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的信心,推進了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擴大和深化,凝聚了兩岸攜手實現民族復興的熱情和力量,彰顯了兩岸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兩岸已有的多層面協商會談,為海峽兩岸通過平等談判實現和平統一鋪設了通道、開拓了前景。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這一鄭重倡議,通過兩岸各方的共同努力,將推動兩岸各類協商、會談更加深入展開。(作者:華安)

相關焦點

  • 系列談之三:《告臺灣同胞書》因時制宜 反映中國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編者按: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全面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和平統一方針實施以來兩岸關係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深刻指出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四十周年
    《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布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臺灣回歸祖國、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其要點是:    (1)強調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反對臺灣獨立。這是我們與臺灣當局「共同的立場,合作的基礎」。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布關於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國家統一的大政方針,提出「在解決統一問題時尊重臺灣現狀和臺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不使臺灣人民蒙受損失」,並宣告自當日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呼籲通過商談結束臺灣海峽軍事對峙狀態。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一篇載入對臺工作史冊的重要文稿
    寓意深刻的《告臺灣同胞書》的命名  1979年1月1日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歷史上,我們黨以《告臺灣同胞書》之名發表對臺工作政策的文告不是第一次。
  • 《告臺灣同胞書》是勸降書嗎?
    《告臺灣同胞書》是改革開放的表現   在兩岸政治壁壘的現實下,由於信息不對稱的關係,一般臺灣民眾在上世紀多不知曉《告臺灣同胞書》的存在和意義。即便在信息發達的新世紀以來,由於島上「一邊一國」、「不統不獨」、「維持現狀」的政治建構,這篇文告也被有意地忽視或負評,一如當年因為呼應該文告而奔赴大陸的林毅夫。
  •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統一大勢不可阻擋
    今年是《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這篇文告不再用「解放臺灣」的提法,表明了我們和平統一祖國的意願和政策,為兩岸融化敵對的堅冰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兩岸之合」的義理情,四十年再告臺灣同胞顯示最大誠意
    四十年前的元旦,一封《告臺灣同胞書》開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門,開首那一句「親愛的臺灣同胞」,不知打動了多少隔海相望的人民。更重要的是,它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奠定了大陸對臺工作的主旋律。
  •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大會在香港舉行
    新華社香港11月13日電(記者蘇曉 牛琪)《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大會13日在香港舉行。新黨主席鬱慕明、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等臺灣嘉賓應邀與會。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  董建華說,4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歷程證明,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有前途,廣大臺灣同胞才有光明未來。兩岸關係向前推進、向上提升、走近走好,始終是兩岸同胞的主流民意。國家統一,民心所向。
  • 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通過兩岸商談結束軍事對峙狀態,開放「三通」、擴大交流。文化交流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內容。    三十年來,我省文化戰線不斷提高對臺文化交流工作的認識,拓寬與臺灣的文化交流渠道,開展各層次的人員往來,擴大交流規模,提高交流水平。
  • 澳首都華人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坎培拉12月16日電12月16日,坎培拉僑界和學界在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行紀念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座談會,與會者一致認為,40年來,兩岸關係發生了重大的歷史性變化
  • 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2019年1月2日)習近平  同志們,同胞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我們團結臺灣同胞,推動臺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兩岸關係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70年來,我們順應兩岸同胞共同願望,推動打破兩岸隔絕狀態,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啟兩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兩岸交流合作日益廣泛,相互往來日益密切,彼此心靈日益契合。臺灣同胞為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作出重大貢獻,也分享了大陸發展機遇。
  • 《告臺灣同胞書》40年,見證我家割不斷的血脈親情
    1981年初,家鄉陸續有人收到臺灣親屬的信件,爺爺聽到後總是與人打聽,眼眶溼潤。爺爺第一次接到大伯的來信,是1982年的春節,那時距《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已有3年。那封帶有藍紅相間花邊和「航空」二字的信,是由大伯託人從美國轉寄的,此時已距離大伯離家33年。爺爺對父親說:「人在就好,啥時候能回來呀。」父親答:「快了!相關政策在推進。」
  • 河南省臺辦發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年河南涉臺30項大事
    發布會上,省臺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慶春就「《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年河南涉臺30項大事」進行了新聞發布。    發言人指出,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我們黨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和政策主張,標誌著中央對臺方針政策的重大發展,兩岸關係由此揭開新的歷史篇章。
  • 臺灣省代表團:臺灣同胞感受到了大陸的真情實意
    來源:中國臺灣網編者按:在兩會召開期間,本網和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共同策劃「融融看兩會」系列節目,我們將把兩會的新鮮資訊及時呈現給兩岸網友,接下來,就跟隨「融融」的腳步一起走進兩會吧。對於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提到,要探索「兩制」臺灣方案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黃志賢指出,「一國兩制」是在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的基礎上,努力維護臺灣同胞的利益和福祉,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所提出的創造性構想,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
  • 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 在我市...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由市臺港澳辦舉辦的"在榕臺商臺胞慶祝改革開放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座談會"上午在東部辦公區舉行。會上,大家收看了紀念會電視直播,認真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
  •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引臺商關注 盼廈門與金門共走...
    央廣網廈門1月2日消息(記者 郭婕妤 張子亞)2日上午,《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舉行。在陸臺商在會後紛紛表示,此次紀念會代表了一個新的裡程碑,讓他們看到了大陸將臺胞的福祉掛在心上,情真意切,也期盼廈門與金門建立一日生活圈,共走一座橋。
  • 時評:兩岸實現政治對話還需更多勇氣與謀略
    淺淺的臺灣海峽,平均寬度大約為160公裡,按說不算遠,可謂遲尺之遙。讓人感到高興的是,在兩岸同胞和有膽有識人士共同努力下,無數次的「破冰」之舉,為縮短兩岸距離,加強兩岸關係往來,注入了一筆筆極其寶貴的心血,與此同時,也為兩岸同胞交往打開了希望之窗。   首先,中國共產黨採取主動,在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爭取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這個《告臺灣同胞書》如晴天霹雷響徹海峽兩岸上空,得到兩岸同胞的高度肯定和歡迎。
  • 國臺辦談臺灣8縣市來訪: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決心不變
    國臺辦談臺灣8縣市來訪: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決心不變 2016年09月28日 10:19:51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27日北京訊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
  •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 在川臺灣學生獲徵文一等獎
    欒昌一是一名年近90的臺灣老兵。近日,阿鴻的《家書》獲得了教育部開展的「民族情 復興路」主題徵文活動一等獎。《家書》講述了爺爺從臺灣回到大陸老家的故事。欒昌一之所以能回家探親,是因為兩岸開放交流往來。若追根溯源,就不得不提到1979年元旦《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
  • 炮擊金門始末(四):毛澤東親自起草《告臺灣同胞書》
    毛澤東親自起草《告臺灣同胞書》,強調臺、澎、金、馬是中國領土,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另一個國家,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10月6日凌晨1時,毛澤東親自起草了準備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當日2時,他又給彭德懷、黃克誠寫了一封信:「昨天我說不發聲明,看兩天再說。
  • 陳雲林:推進「兩岸經濟一體化」已刻不容緩
    人民網8月9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海協會會長陳雲林8日後發表書面講話,強調「推進兩岸經濟一體化已經是刻不容緩的選擇」,這既是兩岸應對世界經濟競爭的共同需要,更是為兩岸同胞謀求福祉的共同需要。陳雲林8日率團抵達臺灣,未發表公開談話,海協會人員稍後到位於圓山飯店的新聞中心發布一份由陳雲林署名,標題為「繼往開來、再創雙贏、抵達臺灣桃園機場的書面講話」。在這份書面講話裡,陳雲林先是向廣大的臺灣同胞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後他也關切臺灣部分地區近來遭受暴雨及泥石災害,造成民眾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向受災群眾表達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