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穿村而過,村子四面環水,白牆黑瓦,屋舍儼然……走進溫嶺市澤國鎮橫徑村,只見攬件車忙碌穿行,家家戶戶門口幾乎都有「招牌」。「在這兒,一塊牌子就是一家淘寶店。」橫徑村黨支部書記王偉榮說,現如今村民吃上了「電商飯」「專業飯」。
300多家淘寶店,1500餘人從事電商相關工作,兩家年營收過億元企業……從默默無聞的小村,到赫赫有名的「電商村」、中國淘寶村,橫徑村的發展史,反映著電商行業帶來的幸福指數,更是澤國鎮鄉村振興的縮略圖。
湧入的「外來人口」
2013年,剛剛大學畢業的謝仕明來到橫徑村,創建起溫嶺市奇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了村裡第一家電商。身為福建人,卻跨省來到橫徑村創業,謝仕明說,他看中的是「貨源地」。
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溫嶺製鞋業素有「天下之履,十有其一」的美譽。而澤國的鞋業又尤為發達,溫嶺的四大鞋廠都在澤國。獨特的產業優勢,為當地電商的發展打下了深厚基礎。
依託當地鞋業的傳統優勢,乘上電商崛起的時代快列,謝仕明的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員工各司其職,分管天貓、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臺,負責客服、運營、直播等業務,每天一兩萬雙的銷售額已是常態。
「當年村裡的小鞋廠很多,家家戶戶都是工廠,物美價廉、款式多、供貨能力強、機動性強。」謝仕明談起創業歷程,頗為感慨,「當時村裡做電商的人很少,2014年才有不少人跟著做起電商。」
2014年,謝仕明創立的奇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首次實現年營收過億元。同年,許多外來經商戶湧入橫徑村辦起電商,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徐福雲了。
徐福雲是江西人,2008年開始接觸電商行業,曾先後把創業地選在廣州、溫州、福建、上海等地,但最後選擇落戶橫徑村。
一樓包裝、二樓倉儲、三樓運營……從剛來橫徑村時的2個人到如今員工200多人,從3臺電腦做電商到如今幾十臺電腦管運營,徐福雲在橫徑村,實現了企業做大做強。去年,僅雙十一當天,他創立的力求力貿易有限公司便營收上千萬元。
今年,徐福雲更是在直播上投入了近千萬元,將電商直播基地擴大到5000平方米,成為溫嶺目前規模最大的電商直播基地。
強大的「造血能力」
雖然日銷上萬雙女鞋,但是力求力貿易有限公司的倉儲空間並不大。不適配的倉庫如何滿足備貨需求?供貨鏈如何維穩?在橫徑村走上一圈,答案昭然若揭——強大的「造血」能力。
在橫徑村5區,36歲的鄭榕錦經營著一家淘寶店,但是與徐福雲、謝仕明不同,他的淘寶店以供給為主,主要客戶就是像徐福雲這樣的平臺電商。
走進他的門店,數十種女鞋款式擺放在門口的鞋架上,此外便全是裝在盒子裡的成品鞋。說是一家女鞋店,實則更像是一間「小倉庫」。
「我是最早一批外來人員,那時村裡制、銷還沒分開。」鄭榕錦說,他來到橫徑村是為了開鞋廠。當年橫徑村家庭作坊興盛之時,村裡的房子被外來人員租賃一空。女鞋銷售商來村裡,逛上一圈,定是滿載而歸。
2016年,溫嶺市對家庭作坊式的小鞋廠進行整改,鄭榕錦與其他人一樣,將鞋廠搬遷到水倉。而倉儲地依舊紮根橫徑。
如今,鄭榕錦每天通過開山網、愛買賣網、美美淘品等APP在線上展示商品,對接銷售商,為其供貨。對他來說,最大的客戶,還是村裡的「電商巨頭」。
「我們將貨物提供給力求力這樣的公司,他們賣出後來我這邊提貨。現在,我日銷售維持在三四千雙左右。」在鄭榕錦的店裡,時不時有村裡電商公司的員工過來收貨,一家收完,又趕往另一家。
在橫徑村,像鄭榕錦這樣的店有250多家,他們是生產的主力軍,如同毛細血管一般,為電商們輸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成為其最大的後備倉庫。
倍增的「幸福指數」
電商發展起來了,村民如何依靠電商行業實現幸福倍增?
「我原來一年到頭種田,現在只要收收房租,一年就有兩三萬。」村民葉雲華今年64歲了,正跟妻子在家門口為皮鞋打眼、穿鞋帶。「我們也做加工,一雙鞋子能賺五角,一個小時,我們能賺10元。」
外來人口湧入創業,為當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葉雲華所做的女鞋加工,只是其中一類。
除了努力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橫徑村還致力於提升電商們的幸福指數。
「有困難找村幹部!」在橫徑村,當提及創業有無困難時,不少商家都說出了這句話。
租場地有困難,找村幹部;消防安全怎麼做,找村幹部;停車問題難解決,找村幹部……「在這裡做生意,沒有後顧之憂,場地、停車,我們有什麼問題,打電話給村幹部,他們立即幫我們聯繫解決。」徐福雲說。
村幹部傾心服務,電商們專心發展。一年年下來,電商壯大起來了,橫徑「電商村」的名頭響亮了,村集體收入也增加了。
「2013年橫徑村集體收入僅15萬元,2019年村集體經濟達到293萬元。」橫徑村駐村幹部蔡仙德說,他親眼見證了村莊的變化,「發展電商不但帶動了就業,增加村民收入,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一把好手。」
橫徑村既是澤國鎮電商村的典型代表,又是當地數十個電商村的縮影。
為了更好推動電商行業發展,澤國鎮近年來也為眾多電商企業提供了各種便利,例如通過聘請專業的電商導師,為企業提供專業化電商培訓等方式,解決農村電商「最後一公裡」問題。
「今年鎮政府已支出1000多萬元,用於獎勵優秀的電商企業。」澤國鎮副鎮長趙信軍介紹,「如今,澤國鎮的淘寶村數量從2014年的5個迅速增長到目前的34個,日均快遞發貨量超44萬單,2019年鎮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45億元。」
(原標題《橫徑村:「電商村」的幸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