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涪陵龜陵城遺址展現宋代城防格局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圖為涪陵龜陵城遺址東城門外部結構。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重慶6月16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16日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由該院承擔的2017年度龜陵城遺址主動性考古工作已初步完成,考古人員現已基本摸清了龜陵城遺址的遺存類型及現狀,初步廓清了遺址的布局與結構,基本探明了城址時代沿革和變遷。

作為重慶文化遺產宣傳月的重要活動之一,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涪陵區博物館日前邀請公眾代表及媒體記者走進涪陵龜陵城遺址了解考古進展,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宣傳,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氛圍。

龜陵城遺址位於重慶市涪陵區李渡新區馬鞍街道辦事處玉屏社區一組,東距涪陵城區10公裡。遺址地處長江北岸上橋河與長江交匯處,整體地勢較為險峻。考古發掘顯示,龜陵城始建於宋代,宋末一度為涪州治所三臺砦,1280年被元軍攻破後廢棄。

「宋蒙(元)戰爭山城防禦體系的研究是重慶,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重慶渝中重慶城、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等宋蒙山城開展考古工作多年,使重慶地區宋蒙(元)山城防禦體系的研究趨於體系化、系統化,研究深度和廣度進入了新的階段。」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涪州隸屬夔州路,為川東重鎮,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是屏蔽重慶、維繫兩川的要道。因此,宋蒙之戰中涪州成為雙方反覆爭奪的要地。

據介紹,龜陵城作為南宋末涪州州治,位於長江邊的三臺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系扼守山城防禦體系指揮中心重慶與巴蜀門戶夔門江面的咽喉之地,在整個宋蒙(元)山城防禦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此次系統的田野調查、勘探與發掘,工作人員發現龜陵城遺址文物遺存類型豐富,包括城牆、城門、炮臺、建築基址、道路、排水溝、蓄水池、題記等。

圖為涪陵龜陵城遺址西城門外部結構。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調查、發掘結果顯示,龜陵城遺址現存遺存類型豐富,整體保存較好,特別是宋代城垣格局保存較好,地表散落大量宋蒙戰爭時期的遺物「磗pace石」,極大的豐富了城址的文化內涵。此外,龜陵城據三臺山三迭地勢而築,踞山圍城。城址由山頂環城、北外城、東外城、南外城、西外城五部分組成,形成了多重城垣布局、梯次防禦的城防模式。

記者了解到,2018年下半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將對龜陵城開展進一步、更深入的考古發掘,為建設涪陵龜陵城考古公園、把龜陵城升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提供學術支撐。

相關焦點

  • 龜陵城發現大量宋蒙(元)戰爭時期礌石,涪陵將建古戰場遺址公園
    龜陵城遺址現場13世紀中晚期,為抗拒蒙古軍事擴張,南宋以重慶為中心修建了山城防禦體系,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涪陵龜陵城等都是這個防禦體系一部分。日前,文化遺產宣傳月公眾考古活動走進涪陵區龜陵城遺址,揭開這裡是如何成為扼守山城防禦體系指揮中心重慶與巴蜀門戶夔門江面咽喉的秘密。
  • 重慶涪陵龜陵城發現宋蒙戰爭時期遺物礌石 將建古戰場遺址公園
    13世紀中晚期,為抗拒蒙古軍事擴張,重慶修建了許多抗蒙山城防禦體系,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渝中重慶城、涪陵龜陵城等都是這個防禦體系之一。日前,文化遺產宣傳月公眾考古活動走進涪陵區龜陵城遺址,感受易守難攻的龜陵城是如何扼守山城防禦體系指揮中心重慶與巴蜀門戶夔門江面的咽喉。
  • 考古現場探秘之旅 ——「國際古蹟遺址日」走進涪陵區龜陵城遺址
    為此,4月20日,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且漫(重慶)實業組織60餘名公眾開展「國際古蹟遺址日」走進涪陵區龜陵城遺址考古現場活動。大家不免在心中猜測,龜陵城遺址經歷了歷朝歷代的風霜洗禮,時至今日已成為重慶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留存,它到底埋藏了怎樣的歷史秘密?
  • 涪陵:市民走進三臺山城堡寨遺址 感受古戰場歷史文化氛圍
    華龍網6月28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王小波)周末,筆者在重慶涪陵新區李渡玉屏社區看到,三三兩兩的市民前往該社區,長江北岸的三臺山上的三臺城遺址參觀,了解古戰場遺址現狀,感受山城古寨堡壘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
  • 上遊深閱讀丨700多年前,涪陵龜陵城抗蒙時山城防禦體系如何,考古...
    △石獅(宋)巨大的礌石從牆頭傾瀉而下,士兵們的廝殺聲響徹長江兩岸,戰敗的將軍在城門處拔劍自刎……700年前,這悲壯的一幕將涪陵龜陵城永遠載入了史冊。700多年時光過去,這個記錄著當年血與火的城址,在考古專家手中被一一揭開。
  • 重慶發現南宋抗蒙遺址
    而在歷史的長河中,與釣魚城一起組成南宋山城抗蒙體系的涪陵龜陵城卻鮮有人知。直到2017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介入開展涪陵龜陵城的考古工作,隱沒在厚重城牆裡的歷史故事,這才一點一點浮現出來。
  • 重慶珍檔丨700年龜陵城:撥開歷史煙雲 回望當年金戈鐵馬
    09-02 21:07:54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距涪陵城區10公裡,長江北岸上橋河與長江交匯之處,有著700多年歷史的龜陵城,就藏在這山林之中。
  • 重慶:考古發掘廓清龜陵城結構布局
    新華社重慶6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涪陵區龜陵城遺址的考古工作日前已初步完成,考古人員目前已基本摸清龜陵城遺址的遺存類型及現狀,廓清了遺址的布局和結構。  龜陵城遺址位於重慶市涪陵區玉屏社區一組,地處長江北岸上橋河與長江交匯處,東距涪陵城區10公裡,西臨上橋河。
  • 重慶十大主要抗蒙遺址,除了釣魚城你還知道幾個?
    一說起合川釣魚城,相信不少重慶人都知道它抗蒙遺址的身份。其實除了合川釣魚城,重慶還有好幾處抗蒙遺址。我們不妨跟隨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重慶地理地圖書店於發布的《重慶山城遺址地圖(南宋)》,一起去探訪那些抗蒙遺址,去了解發生在重慶的抗蒙故事。
  • 上半年這些考古新發現 揭開多少「重慶秘密」
    位於重慶市涪陵區玉屏社區一組  地處長江北岸上橋河與長江交匯處  東距涪陵城區10公裡  鹹淳二年(1266年)  涪州守臣陽立奉命於三臺山築城  當時多重城垣布局、梯次防禦的城防模式  尤其在龜陵城還發現了大量  小說影視劇中出現的  古代戰爭中遠射兵器  「礌石」  這些從龜陵城出土的礌石
  • 重慶珍檔丨穿越山城防禦體系 感受南宋末年的戰火硝煙
    重慶發布消息,宋蒙(元)戰爭時期,一個龐大的以重慶城為中樞的「山城防禦體系」橫空出世。南宋軍隊採取依山制奇、據險而守的方略,修築了包括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涪陵龜陵城、雲陽磐石城、萬州天生城在內的數十座城池,城中有林木田池可供長期駐守,且各城相互呼應,構成一個龐大的防禦體系。
  • 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開幕
    涪陵區委宣傳部供圖人民網重慶9月23日電 9月21日至27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指導,重慶市文化旅遊委、市農業農村委、市水利局、三峽博物館、涪陵區委、涪陵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同觀石魚·共慶豐收」首屆重慶涪陵
  • 重慶石柱涪陵遊
    2018年12月10-11日,我報團參加了旅行社的重慶二日遊,行程第一天遊覽石柱遊樂世界和千野草場,第二天遊涪陵816地下核工程和武陵山大裂谷。、重慶最大的冰雪運動遊樂目的地、重慶最大功能最齊全的滑具大廳,有多項刺激、休閒的遊樂項目:原真滑草、極速滑草、七彩旱滑、勇者攀爬、室內射箭、悠然水上樂園、高爾夫練習、康養露營。
  • 重慶掌故 | 這位官員被貶涪陵四年,讓涪陵成為程朱理學重要發祥地
    05-14 20:38:27 來源:重慶歷史名人館 程頤曾編管涪州(今重慶涪陵),辦學興教,發展學說,傳播理學,推動了巴渝地區尤其是涪陵文化學術的發展,是在巴渝理學學術史上佔據重要歷史地位的理學家。2005年,他被重慶市人民政府評為客籍重慶歷史名人。編管涪陵程頤編管涪州是北宋時期新、舊黨爭的結果。
  • 重慶涪陵,經濟最發達的遠郊區,在全國的名氣極大
    四川省(拉<重慶和大地,東巴山蜀水分別是巴國家蜀國的封地,同一句話,吃同樣的飯,經濟上互相競爭,又互相補充,其關係你們中間有我,我中間有你們,有些地方,在歷史上曾經屬於四川,現在屬於重慶,就像本文中提到的涪陵一樣,在歷史上多次屬於重慶,又多次劃歸四川,曾經是四川的地級市,現在是重慶的遠郊區
  • 重慶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區
    重慶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區:地球奇蹟 自在天地  武陵山大裂谷景區位於重慶市涪陵區城東南約40公裡的武陵山鄉境內,武陵山系西北尾端,烏江下遊東岸。景區佔地面積29.96m²,以地球上最古老的「傷痕」— 劇烈地殼運動所致絕壁裂縫稱奇。
  • 項羽烏江自刎,是發生在重慶涪陵烏江邊嗎?
    加之身處重慶,在涪陵區就有一條烏江,所以就先入為主的以為,項羽烏江自刎難不成是在涪陵的烏江邊?而涪陵也有一個江東(街道辦),項羽不肯過江東,難不成真是在涪陵?項羽的「烏江」和「江東」,和重慶涪陵的烏江和江東,可以說沒有絲毫的關係,這只是一場巧合:地名「撞衫」了,一撞就是兩個。烏江
  • 解碼爻裡小鎮:是涪陵城市的,還是重慶文旅的
    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提到重慶涪陵,很多人都會想到榨菜,官方所明確的城市宣傳口號之一就是「榨菜之鄉,神奇涪陵」。只不過,按照規劃,這一小鎮從一開始就不僅致力於推動對當地易理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投資方和地方政府還希望通過這樣一個高起點的文旅產業小鎮的打造,為涪陵乃至重慶的文旅產業發展貢獻一個新的標誌性項目,成為涪陵新的城市會客廳、涪陵文化傳承體驗場所、涪陵城市形象展示窗口,並進一步帶動涪陵江北片區成為重慶周末休閒旅遊目的地,成為一個文化休閒、生態觀光、康養度假的全齡旅遊度假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