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依然會回到彼此的身邊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保長道的雅集席是符合某個主題的茶席展示,多用在以茶聚會的場合中,能以其文化內涵和審美形態給人深刻的印象。茶席設計特徵多表現為獨特。現代茶人的雅集大致有三種:同空合醛,第一種是一席多人,茶人們為了一個主題或共同的愛好集聚在一起。茶藝師是這個茶會的主人,需要以藝術品位為旨趣盡情地演繹茶席茶藝,真誠地招待每一個茶人,比如穀雨茶敘、茶與琴的對話、庭院茶會等都是一席多人雅集席展示的場合。一席多人的雅集席有以單個一席在茶會中貫穿活動始終的,但大多數還是以一席接一席的方式來展示。
第二種是多席無人,這個無人是指無實際的飲者。多用在將茶席作為中間產品展出,是將諸多茶席進行雅趣集合。在這個雅集中,茶席的設計水平在相互比較中一覽無遺,茶席設計的不同風格給閱覽者以無限啟迪,茶席設計的每一個閃光點會被關注與銘記。第三種是多席多人,茶人們帶著自己的茶席作品在一個較廣闊的空間展示,給每一位閱覽茶席的飲者展示茶藝,使飲者有完美的茶席體驗。這類茶席表現的是茶人們最廣泛的活動形式與活動狀態。
雅集類型雖然略有不同,但是都反映出一個同樣的設計特點:第一,主題鮮明,風格獨特,茶席的藝術性要求較高,尤其是造型藝術的表茶席設計需要緊扣主題和演繹風格,以獲得較好效果的呈現,才能在現實中或在茶人評價中脫穎而出;第二,把握審美距離,雅集席在日常生活中比雅修席和禮賓席與飲者的距離稍遠一些,但又比舞臺席近一些,這種距離也反映雅集席的審美距離上,它應該呈現出超越於生活的審美形態;第三,茶湯的呈現,除多席無人的茶席試圖造就純粹的審美外,雅集席應該提供給每一位閱覽者以茶湯的品鑑,要通過藝術化的茶席和完美的茶湯來反映出平等、自由的宗旨。
舞臺席是用在舞臺表演場合上的茶席展示,應符合舞臺藝術的要求,茶席設計特徵多表現為誇張。茶席之所以放上舞臺,是與觀眾較多、或可以傳播到更廣更遠的範圍等因素相關。因此,它與同在舞臺表演的其他藝術形式要求基本一致。值得關注的是舞臺席面臨的挑戰:美內文其一是舞臺的限制性,包括舞臺空間的限制、與觀眾保持距離的限制、茶湯供給的限制等,這些客觀因素勢必造成茶席主題表現的限制性,茶湯之美觀照的缺憾。因此茶席設計中要儘可能誇大一些形式元素,喚醒觀眾的想像力,從而補充和升華對茶席的感知。
二是舞臺美術的要求,舞臺席面臨著燈光、布景、化妝、服裝、音響等舞臺效果共同作用的場景,其布景和空間具有假定性的特徵,服裝、化妝需要符合燈光的渲染效果,這些特點和要求都要納入茶席設計的創作構思之中,才能全面地呈現出具有舞臺魅力的茶席。三是舞臺的情感要求,茶席,在日常生活中其表現形式是舒緩的、親切的、內斂的,但在舞臺上,它的對象不再是一個人或若干人,而是一個劇場或一個廣場的人群,它的親切需要傳達給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因此舞臺席的情感表達要更為奔放、誇張、細膩。
舞臺席的設計常運用多席的、空間連接格局的大型茶席來布置,且一般以繁複、典雅、壯麗的風格來體現。當舞臺用以表演茶藝時,主體茶席中的插花升,全用中國歷來有種花、賞花、折花、贈花、供花、佩花、簪花的習俗。莊嚴隆重有佛前供花,盛大熱鬧有花朝節,獨處清賞有折花入瓶,更有甚者如《紅樓夢》中的黛玉荷鋤葬花,惜花憐花的形象躍然紙上。花是生活中的情趣,宋代在琴棋書畫之外又形成插花、掛畫、點茶和燃香這「生活四藝」,可見插花已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產插花於宋元時期瓶花藝術開始全面盛興,直到明代才形成了系統的理論知識。其中當以如高濂的《遵生八箋》張謙德的《瓶花譜》袁宏道的《瓶史》三書為首,建立了插花藝術研究體系。其跳出了花材處理和養護的範疇,更多地關注插花的構圖布局和品鑑賞玩,成為了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絕佳範例。「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恆久不變的命題,飲茶、插花都不外乎如是。自陸羽始,飲茶環境都喜歡與自然相伴。陸羽在二十四器中特設「都籃一器,以「悉設諸器而名之」,有了都籃,外出便可擔茶具而行之,飲於山川流水之間。宋明之際,無論是書畫還是詩詞,都直接或間接地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傾慕。
於山水間飲茶,固然是美事佳境,但不可否認也的確勞心勞力,所耗頗多,只可偶爾為之。那麼處於市井屋舍之內的又如何實現與自然相融呢?元代張貞居的一首《雙調·水仙子》或許可以為我們解答二:「歸來重整舊生涯,瀟灑柴桑處士家。草庵兒不用高和大,會清標豈在繁華。紙糊窗,柏木榻。掛一幅單條畫,供一枝得意花。自燒香童子煎茶」可見,中國文人擷取自然一角,移入自家居室,便算是與自然相依相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插花的含義便在從花草之間窺見自然之浩渺,融自身於無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
宋代吳自牧《梁夢錄》稱「燒香、煎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戾家」,可見這四種藝術形式相生相融,皆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儀式。古人生活需四藝俱全,相映成趣。當代茶藝中插花的身影也不少見。茶空間中的插花,往往可以作為點睛之筆,引自然入席間,賦空間以生命力茶席選用的花材形式多樣,鮮花、綠色植被、乾花、小盆景、仿真花等皆可,鮮花一般以當季為宜。花材色彩宜淡雅,若茶席整體色澤較為暗沉,也可以嘗試選用色彩明亮的花朵作點亮之用。花材入席之前要適當地進行修剪搭配,也可以適當地用膠帶或鐵絲改變花材造型,但求保留有自然之意。
其顏色和姿態不僅要配合整體茶席,也要考慮與花器的搭配。巧用插花器可以給茶席增添美感和趣味。用高挑的花瓶插花,可以打破茶席平面,增添茶席的層次性和趣味性,高處花枝的投影也可以與器皿相映成趣;用淺盆的花器插花,可以有「疏影橫斜水清淺」的審美趣味,是當時千利休解破的一個偶然性命題;用觚、琮等青銅器或相同器型作為花瓶插花,可以增添茶席古意;用鵝頸瓶、紙槌瓶、一枝瓶等作為花器,可以增添茶席的人文氣息等。茶藝的本質內斂含蓄,與中國的傳統插花風格一致。茶席中的插花需配合其最終需要呈現的效果來決定,一般來說宜簡不宜繁,宜典雅不宜浮誇,以能引人進入以茶為藝的特定場景為佳。
參考資料
·《梁夢錄》
·《雙調·水仙子》
·《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