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殖草魚,會提高水稻產量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理想的選擇

2020-12-21 開哥的三農知識

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類,稻田中常見的雜草有30到50種。其中,草魚的天然誘餌是黑藻、苦草、甲藻、道草、花椰菜、紫草、嫩蘆葦、禾本科植物的莖葉和沉水陸生高等植物。草魚在稻田活動時,以水為食的食根金花蟲、二次娛樂、稻飛蝨等水生害蟲,都是草魚的佳餚。因此,一般來說,養魚稻田的害蟲比不養魚稻田少。稻田裡的草魚比其他魚吃更多的草魚。草地上的鯉魚不斷生長,它們的食物攝入量和排便量也日益增加。一條春刀草鯉的排便量佔其耗草量的72%。草魚稻田磷含量為3.6mg/L,是無草魚稻田磷含量的兩倍。因此,稻田草魚水稻產量增加幅度較大。草魚除草能力強,食蟲能力大,排糞量大,對提高水稻產量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水田養殖草魚是理想的選擇。

稻田選擇

1.選擇日照充足、水源好、排灌方便、無澇旱、土壤肥沃、土壤質量好、保水性好、田底無壟漏的稻田。

2.在田角建一個小池塘,在進水口一側挖一個高寬壟的小池塘,佔地面積5%-8%,將挖出來的土堆在池塘周圍,夯實,深度0.8-1.0米。田埂應抬高至50-60cm,並加寬至60-70cm。

3.平整田地表面。移栽水稻秧苗前,先將田面平整,在田角處稍向池塘邊傾斜,將魚收集到池塘中。

4.苗木變綠後挖魚溝。1畝以下按「田」形開挖,1畝以上按「井」形開挖。魚溝寬0.6-0.8米,深0.25-0.35米。水田四周的魚溝距岸邊20釐米深,留出20釐米寬,可緊插1行水稻秧苗,作為防止魚類逃逸的障礙物。魚溝面積佔水田面積的5%~7%。蘿蔔可以在魚溝開放後引入稻田繁殖,作為田間魚類的早期飼料。

5.安裝魚缸設施的入口和出口。入口由1米長的直徑為110mm的PVC管制成,在小水池的內部裝有一個緻密的聚乙烯網袋。它不僅可以防止野生魚類進入,而且還可以防止魚類從上層水中逃脫。打開兩個出水口,一個在一個小池塘裡(作為備用出水口,只有當魚集中在小池塘裡晾曬衣服和藥品時才使用,平時不關閉),另一個在稻田裡打開,兩個出水口與水形成一條對角線。入口,有利于田間水的循環。出水口魚閘採用竹編或鐵絲編織,高70cm,寬50cm,起拱安裝,凸面朝向水流,增加水域面積,防止暴雨溢流脊。魚網孔的大小順序不要讓魚逃脫。

6.場角池消毒新挖的池不需要消毒。在養魚前10天左右,用0.2公斤生石灰每平方米幹法對池塘進行消毒。毒性消失後7天內可釋放魚類。

稻田草魚放牧

草魚密度1500~2000畝,草魚佔80%,鯉魚佔10%,銀魚佔10%,大頭魚佔10%。要培育體長10-20釐米1齡草魚種植。夏花必須在公曆5月中旬至下旬投入田間;要求夏花油炸尺寸整齊、結實。魚池下用3%鹽溶液浸泡消毒5~10分鐘,使池內水溫調節,使溫差不超過2℃,魚兒慢慢倒入您的田間一個小水池。在水田與小池塘之間的田埂上切三個縫隙,使魚溝與小池塘相連,魚種可自由進出水田與小池塘。

稻田草魚成員,在單季水稻種植中最為方便。當水稻植株存活時,種植6釐米長的草魚,並將其與稻田中的銀、大頭魚和鯉魚混合。每畝放草魚300尾,帶銀魚100尾,大頭魚50尾,鯽魚或鯉魚100尾。

水田草魚飼料

稻田養魚,將蘿蔔餵入小池塘。每千種草魚每天餵蘿蔔2~3公斤,以後逐漸增加到4~5公斤。20天後,魚體長6-7釐米,可改為餵小浮萍,每天每千草魚種可餵小浮萍6-7公斤,以後逐漸增加到10公斤;當魚體長8~10釐米時,可改為餵水生植物和土地種嫩草等。當天然飼料不足時,必須補充飼料。稻田養殖的魚類大多以複合飼料為主,輔以天然飼料。飼料應新鮮,並應按照「四原則」的原則餵養。飼料應放在小池塘內,不要放在魚溝內,以免堵塞魚溝。飼料以純綠色搭配,濃縮配合專用複合飼料,魚類攝食量按魚重的2%-4%計算,青草飼料按體重的30%-40%計算,日分1次,上午、下午、7-8月草魚是一種快速生長期,並在魚病高峰期爆發草魚膠。其消化系統自身發育不完善,過食容易誘發腸炎病。因此,7-8月要控制青飼料的過量供給。每天要放小草餵魚4-5小時,小草魚不可吃夜宵。

現場管理

水田養殖草魚的優勢明顯優於其他魚類。為了保證水稻、草魚的正常生長,達到稻魚雙豐收月份,必須加強田間管理。

1。在水稻早期對漁具的良好控制,由於苗柔弱,是草魚的良好飼料。因此,放養魚種時,大規格的草魚種應控制在小水池中,用竹竿、柳條、木棍或鐵絲網、紗窗等,圍成魚苗的小水池,吊杆縫寬或孔對草魚種不能作為標準進入稻田,其他小規格的魚苗應在小水池中放養。(33 cm以內)魚類可自由進入。吊杆要堅固,離水面約40釐米。當水稻離開水面時,秧苗作為綠色飼料嫩,草魚只要吃得飽,就不會跳起來吃秧苗。此時,必須及時拆除池塘周圍的捕魚設備,以便魚類可以去野外活動覓食。

2。管好水

(1)在養魚初期,田間水深應保持在3cm,這樣水就不會浸泡幼苗,也不會生長。

(2)封苗後,可加深至5~6cm。

(3)水稻穗後,魚已長到10釐米以上,應將水加深到10~13釐米。

(4)水稻生長後期,田間水進一步加深至15cm,每周注入2-3次新水,早晚進行注水。此時的淡水,適合魚類生長。

(5)在多雨和悶熱的天氣下,為了防止魚頭漂浮,應採用微水灌溉,每天晚上澆水,第二天太陽出來時澆水。

相關焦點

  • 稻田裡能養魚嗎?養什麼魚和選擇什麼水稻品種最好呢?
    二、稻田養魚養什麼魚好呢?1、中國稻田養魚面積達1000多萬畝,平均畝產魚50千克左右。最開始的時候是人們看到溪溝裡的魚隨水灌溉到稻田,魚苗在稻田裡逐漸得到長大,這魚不僅沒有破壞稻穀,反而會使稻穀減少病蟲害,還能增加產量。
  • 稻田養殖泥鰍、黃鱔,魚,螃蟹、蝦等,提高稻田利用率、農民收入
    社會的進步,城市化的推進,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勞動力往城市的遷移,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幾十年時間,讓我們國家從農業大國轉為工業、服務業大國。從而導致了城鄉差距,農村農業收入還是止步不前,為了增加農民收入,稻田可以在種植水稻的同時養殖魚。
  • 山東省稻田河蟹綜合養殖關鍵技術
    現將稻田河蟹綜合養殖技術介紹如下:1稻田選擇1.1地塊的選擇必須選擇環境安靜、交通便利、水源清淨、水量充足、土質肥沃、能灌能排、周邊無汙染源、保水保肥力強的粘土或壤土的稻田養殖絨螯蟹。pH 值為 6.8~9,最佳7.5~8.5,酸性稻田可用生石灰加以 改造。養殖的稻田,最好集中連片,具有一定的規模,每塊面積在 8~15 畝之間為宜。
  • 農村稻田養魚技術有多強?水稻和稻田魚雙豐收
    南方的種植方式和北方的種植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南方農民大多種植的是水稻。水稻,我們僅僅從它的名字就可以了解到,它的生長是離不開水的,那麼種植水稻的水,適不適合養魚呢?答案是肯定的,在那裡,稻田養魚技術已經是很普及的了。
  • 提高草魚產量怎麼做,保持池塘水深跟水質,投餵青草降低成本
    酸菜魚的原料一般都是使用的草魚,草魚的肉質很鮮美,也能片出比較厚的魚片,一般來說一條草魚就能做一大鍋酸菜魚。而且它也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比較好的,裡邊含有豐富的營養。水煮魚也大多是是用草魚做原料的,正因為,草魚可以做出這麼多非常受歡迎的菜,所以它的需求量還是挺大的,那怎麼能在養殖草魚的時候,可以提高草魚的產量呢?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提高草魚產量這個問題。
  • 稻漁田綜合種養,鴨-魚稻田養殖技術
    該模式是天然的立體農業生產模式,能有效緩解人地矛盾,表現出穩糧、促漁、增效、提質、生態、節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在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均取得顯著的成效。鴨-魚稻田養殖系統可以一田多用,在同一塊土地上既提供水稻又提供魚肉和鴨肉。此外,該系統還具有下列幾種優勢。
  • 稻田養殖小龍蝦的方法
    1.田塊選擇應選擇水源豐富、排灌方便、水質好、無汙染、土壤肥沃、保水性強的黏性田進行小龍蝦稻田養殖,面積從幾畝到幾十畝均可,而且面積越大越好。3.水稻品種選擇和栽培(1)稻田品種的選擇一般只種一季水稻,水稻品種還應選擇開放角度小、抗病蟲害、抗倒伏、耐肥性強的品種;常用的品種有汕優系列、協優系列等,目前還有深水水稻品種,專為深水水體栽植的品種,在同一塊田地裡,也可以針對不同水深
  • 稻田養蝦中,水稻收割前後的管理要點
    瀏覽量: 3217 次 我要評論 近年來,小龍蝦養殖如火如荼,各種養殖模式層出不窮,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稻田養蝦模式,也是最為完善的模式。儘管如此,在稻田養蝦模式中,養殖效益時好時壞,池塘產量時高時低,出苗時間時早時晚,整個養殖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仍有一些管理工作需要改進。下面就當下養殖時期,總結一些水稻收割前後的池塘管理要點,供大家參考。一、種蝦放養種蝦放養時間宜在8月份之前,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讓小龍蝦打洞、產卵、孵化等。
  • 花鰱白鰱草魚鯽魚等常規淡水魚養殖品種行情預測
    需要注意的是,供應量並不等同於產量,在水產養殖產品達到上市規格後,受養殖戶的銷售意願和銷售條件等影響,會存在推遲上市。正是以上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水產品價格行情很難精準預測。  對於2015年的市場總體需求,從大層面看,主要受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其次就是豬魚比價,也就是替代消費的問題。
  • 稻田養魚發展措施:做好這些管理,稻田與魚雙豐收
    第一點:田地要選好稻田養魚不光要選擇好的水稻,更要在水稻種植之前把那個田地給選擇好,地勢以及田地的狀況也要考慮好,從稻田的保水性以及水源充足,水質情況等考慮,進出水的時候也選擇在好的地方來選擇,這樣保證稻田的光照也是充足的,最好,各個稻田之間要連接起來,這樣有利於人們對於稻田的管理。
  • 農村稻田養殖黃鱔的4個訣竅
    近些年許多外出的務工人員,回鄉搞起了養殖創業,養殖各種畜禽的都有,但是要想通過養殖賺到錢,不懂養殖技術是不行的。也有人回鄉在稻田裡養起了黃鱔,黃鱔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產品,成為很多人很喜歡吃的一種食物,不過在稻田裡養殖黃鱔也有很多訣竅,要想提高產量,不妨試試以下四種方法。
  • 種植水稻的產量與品質,選擇好品種進行種植,這幾點一起來看看吧
    我國是一個水稻種植大國,每年種植的水稻達到3000多萬h㎡。但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需要不斷提高水稻的產量和品質。目前水稻種植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提升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必須選擇優良的水稻品種進行種植,重視水稻種植環境的科學管控,不斷提高水稻種植技術水平。
  • 稻田養殖龍蝦有補貼嗎?
    小龍蝦的火爆帶動其他的很多輔助產業的發展,我記得在前1、2年稻田養殖小龍蝦是沒有任何補助的,不過今年有些地方養殖小龍蝦是有一定的補助的,具體的還是要看當地的相關部門了。
  • 氣候也會影響水稻產量和品質,請保護好我們的大自然
    大家好,影響水稻的生長有許多因素。就比如水稻的種子選擇,種植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又或者是種植者的管理。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探討一下氣候條件對水稻的生長所造成的影響。氣候有很多方面的,例如是當地的溫度,當地的降水情況,還有當地的太陽照射情況等等。到底氣候對水稻的生長有多大的影響呢?
  • 稻田地裡能養魚嗎?需要注意什麼?
    "稻田養魚"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是一些水稻種植地區,最常見的一種,種養結合的模式。稻田養魚並不會使水稻的產量降低,反而能減少在水稻種植過程中,使用肥料和農藥,從而使水稻的產量與質量都有所提升。並且還能在水稻田裡收穫一些魚類,可謂是一舉兩得的雙贏模式。
  • 農村養殖鱔魚,稻田養黃鱔,養殖技巧分析
    科技示範戶 、養鱔大王通過幾年的反覆實踐,終於稻田養黃鱔探索出省錢效益高的稻田養鱔。經他和數以千計的農民養殖場大面積實踐證明,稻田養鱔是於一種充分利用水稻田種養結合的生產方式。稻田中有豐富的天然飼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蔭物,水田深度也正好符合黃鱔生長;黃鱔在田中鑽洞鬆土 ,捕食害蟲,既利於水稻生長,又可減少水稻病蟲害。一般每畝稻田可收穫黃鱔800一1000公斤,增收稻穀30-50公斤,經濟和社會效益均極為顯著。
  • 稻田養鴨:稻鴨雙豐收,新農人的家庭農場種養秘籍
    稻香鴨肥生態美,稻田養鴨已經成為新農人田間地頭比較常見的種養模式。 稻鴨共作是亞洲地區廣泛推廣應用的水稻種植模式,具有降低綜合溫室效應、生物性抑制病蟲草害、提高土壤質量、改善水體環境、穩定水稻產量和品質等作用,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是發展循環農業、保證食品安全的有效種植模式。
  • 農村養殖稻田魚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稻田養魚,是一種常見的種養結合的生產模式,曾經在南方一些水稻種植區推廣。通過這種模式,不但可以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而且還能使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得到提高,並且還能獲得一定的水產品(魚)收穫。是一種稻魚雙贏的模式。說實話,稻田養魚非常的簡單。
  • 稻田養魚既能獲得魚產品,還能有益於水稻生長,不妨一看
    農民使用的品種很多,在塞貢,採用的水稻品種至少有17個,在厄蓬也有12個。當地改良品種是最著及的品種,但是傳統品種也很重要。在塞貢地區,一季只種一熟水稻,即使有灌溉條件的地區也是如此,在厄蓬省的灌溉地區,旱季通常種植晚稻(但並非金部稻田均種稻)。近年來,由於水稻價格低,導致了旱季水稻種植面積的減少。在兩個試點上,雨季(6-10月)是主要的水稻種植季節。
  • 不僅種水稻,還養龍蝦、老鱉、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效益翻番
    這些原本長在溫室內的甲魚苗,在稻田裡生長了2個月,長勢如何?9月底,記者來到這片稻田探訪,稻秧已經泛黃,溝渠內水深仍有1米多。只見一名工人跳入溝渠,在水草內摸索片刻,便捕獲了一隻爪子銳利、渾身淡青色的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