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詩歌檔案丨賀予飛自選詩20首

2020-12-18 湖南在線

賀予飛,1989年生,湖南寧鄉人,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生,愛好詩歌寫作及評論,曾在《詩刊》、《中國詩歌》、《海峽詩人》、《山東詩人》、《時代文學》、《創作與評論》、《詩歌世界》、《湖南文學》、《湖南詩歌》、《湖南教育》等發表多篇作品。


間諜


幾隻小鳥,在一片藍色與綠色間覓食

蚯蚓、田鼠、狐狸相繼而出

在黝黑而黏溼的風裡

辨別天空的方向

是誰發現,這個世界的人

都在天上行走


在每一顆石子下面

都藏有一個不能告密的魂靈


訪神隱村


無需建廟,自然會有人抬頭

秋天有意或是無意,將兩枚紅棗

遺忘在樹梢

脫離指揮的羊群,朝山頂散去

蜂巢蟄伏在最高的崖壁

山川靜默,忽有人

喝一句信天遊


而我,有礫石的宿命

一次次被拋入這有序村落的

反叛風暴中


黑夜


這些年,你一定也曾回來看過我

借一場雪的名義


你用我仇的眼淚

以稻穀的謙卑

換來這蒼白的命運


據說,雪山上住著無法返鄉的人

我只能懷著懸崖的沉默

在人群中與你相認


夜,空蕩蕩一無所有

除了雪。除了你


活法


他們蹲售於菜市場卑汙的角落

他們大包小包擠睡在火車站的廣場

他們在醫院罵罵咧咧,嚷著回家,太浪費錢


世上有太多東西讓他們下跪

他們不善言辭,只會重複僅有的幾句體面話

他們祖祖輩輩守著老規矩,勞碌一生


我以為風一吹,他們就四散凋零

沒想到他們竟像南方的一場雪

過了一夜

便可接納所有雨水的敵意


烏克蘭之春


安娜告訴我,戰火已從她父母所在的東部城市

蔓延到南方

一年了,戰爭還沒有停止

在這個被積雪覆蓋的南方小鎮

我的朋友安娜,即將成為

美麗的新娘


在康定


沿康定河而上

莖草乾枯

瘦馬嘶鳴

菜市口懸掛的牛骨帶著血路

在我手心尋找歸宿


跑馬山巔,沒有卓瑪與格桑的情歌

懸崖邊墜落的,除了巨石

還有卑微如塵土的生命


路的盡頭,藏族老阿媽提著酥油燈

走進了蒼茫的金剛寺


許願,或是一種武器


在麓山寺,一棵羅漢松修煉了一千五百年

終於成精

人們的許願被法術操作

無數人在塵埃裡

應聲倒下


那個牆角的隱士

命運,沒有賜他一雙

合十的掌


有些人不需要武器,已修成

羅漢金身


尋佛


沿通天河而下,蝙蝠高懸洞頂

體內有星辰流過

塵世中的趕路人,此刻

已忘記奔跑


等風來


她要求我們不再叫她紅梅,我看到匕首

剜去樹幹上最後一塊木質疙瘩


她在光禿的枝椏起飛

她在光禿的枝椏落下

洞穴裡火光閃爍


就在她喊出疼痛的一剎

我看到紅色的鐵

升起青煙

註:「洞穴」取自柏拉圖的洞穴隱喻。


穿石坡湖


嶽麓山的一滴眼淚,懸於塵世

與天空之間

遠方有波浪成群趕來,仿佛闊別多年的遊子

重回母親懷抱

而那些暗處的生命,奔向山的深處,水的深處


幾尾紅鯉順著血管遊開,風

吹過五臟六腑

溝壑與山川呼吸柔軟

我雙眉如槳,掙脫水的牽絆

體內長出椿樹的肋骨

它不善言辭

用一片嫩芽,與層巒蒼翠對峙多年


孩童們學著野鴨嘎嘎翹首

所幸湖水讓我早已過了模仿的年紀,也不再輕易帶上光環

刀鋒刻在肌膚上,該來的我不再躲避

玉雖損

黃金枷鎖已卸下


忘掉先賢與聖人,仁者與智者

忘掉傷痛,忘掉自己

行走於時光的無涯

與有涯

有人獨立湖畔

成為水的一部分,成為巖石的一部分

成為萬物的一部分



被海水截斷根部,每一次的歸來

變為遠行

多少年來,她俯臥成弓的姿勢

像潮一樣拍向對岸


對岸的人們,從不害怕赤裸

她把自己蜷縮成一個問號

上一趟廁所,乘一次地鐵

身體已長出軟肋


未經防備,刀剖開柔軟

這裡住著的人,用結痂的泥土

包裹肉身

這是一場霧夜中的解剖

人們身上的暗色被一次次定義

她無法將其洗刷

也無法將自己撕裂


在塵土的路上,我們揚起馬鞭

只有在有水的地方

才可以看到,她的靈魂

以匍匐的姿勢修行


河流


讓雲浸透全身,一張白紙

開始漲潮

那時候,我們還不懂船

頭迎著風,像一塊裸露的礁石

佇立於灘頭


往事如泡沫,拐過了幾張門

你不再提起天空

甚至連每顆星的蹤跡

都小心抹去

我們划拳喝酒,把輸贏交由命運

一條船過,有人舉杯

胃與黑夜

傾聽石頭撞裂的聲音


在聽濤客棧,我學著洗衣女

讓濤聲拍打靈魂的衣衫

曾以為遠方,是我們的歸宿

低頭才發現

河流,一直長在

自己身上


空房間


走進一間空房,失水的人

逐漸恢復彈性

世界原點,退回到孩子的眼睛


是誰試圖揭開這寂靜,用腳步一聲、一聲地對抗

是誰填滿夜色,讓回憶

暗下單曲循環

是什麼在微光裡生長,是什麼被釘在昏暗中

是什麼沿著空白

深入,再深入


我們無從知曉

天漸白時,房間裡

傳來清掃的聲音


夜的詞性


夜是最規則的動詞,拎起白天

一頁頁撕下

有時候,夜也愛扮形容詞,穿梭於

人與獸之間

比唇更軟,比鹽更鹹

比太陽更焦慮


夜是一次過去,懷念的寂靜

重複著疼痛與孤獨

像雷鳴之前的閃電

讓靈魂洗滌、風乾、熨燙

最後將人世

用夢塗抹一遍


紅蜻蜓


深夜,一隻紅蜻蜓造訪

它顫動雙翅

與身後的白牆形成對峙


它曾帶我飛過湘水河畔,飛過華北平原

那時我還不懂得

所有卑微與渺小的生命

我無憂無慮地跑,義無反顧地跑

筋疲力盡地跑

如今,它穿越一座座金屬森林

穿越暴雨

叩響我生鏽的身體


那些急促的往事由白變黑

由黑變白

它每一次的振翅,都讓我

膽戰心驚


回奧克蘭途中


有些雲生來不是為了流動

他們停留在屋頂

像倒立的人群

牛羊落在山坡上

四季為其敞開家門

風吹不走他們

桉樹守在高高的山崗

像墓碑一樣,站立


原野寂靜

唯有我們的車衝破一切停留

車內放著紐西蘭國歌

旅客們昏昏欲睡

一叢蘆葦突兀地立在山頭

它們組成的那道陡峭線條

向我久違的親人

帶著傷疤和舊痛

行走於異國他鄉

舒緩的旋律,讓我胸中

結滿風霜

註:「蘆葦」引自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的《風中的蘆葦在思索》,他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一個人不過是自然界裡一株最脆弱的蘆葦,但他是一株會思考的蘆葦。」


一棵樹讓我回頭


寒風裡,一棵樹讓我回頭

沙,沙沙,沙

它始終重複著這一個字

我並不覺得單調

葉,一片片落下

一個初生的嬰兒,探著小手

打量這個世界

它還不知道什麼是光明,什麼是黑暗

當她望向我

懵懂而生澀地叫我一聲

我感覺身後那條小路

不是白,也不是黑

萬物跟隨一棵樹

退著走


剝橙


他不知道,橙子在茶几上放置了多久

他靜靜地剝開

空氣中有皮膚撕裂的聲音

肉分離的拉扯

他一根一根挑去攏起的經脈

遞了一小瓣給妻子

這失水中夾帶的苦澀

是他們遲遲未開口的原因


登鬥笠塔


扶犁掌耙,種穀插秧

我無法用詩句

寫完水稻的一生

鬥笠塔下,眾生渺小

那個戴鬥笠的農夫

像多年以來,我骨頭裡的一枚釘子

一把無形的錘頭

讓他始終保持

彎曲的姿勢


荷花


荷花是有來世的

去年夏天,一個老頭在這裡

投水自盡

滿池荷花被連根拔起

秘密,沉入黑色的潭中

有人想要揭開

還有人想要掩蓋


再次重逢,賞花人心照不宣

荷花,依舊玉立風中


相關焦點

  • 2016詩歌檔案丨李不嫁自選詩20首
    -5-20 標本師 製作一隻虎,難的是它的骨骼 軟塌塌的就會像只犬 製作一隻鷹,一隻禿鷲, 難的是羽毛 要防塵蛀,要光鮮,鬆手就能飛 製作大動物,一頭河馬, 更需要耐心落款僅有三個字 蔣中正,書家稱之為窮款,許多人常寫成敗筆 2016-3-13 平原上 春雨後,村外的墓地 好像在做深呼吸 熱氣騰騰地。
  • 小封寫詩丨詩兩首《提燈上山》、《詩歌的季節》作者小封
    黑夜我提起燈籠上山所有惶恐都是磨礪用美麗顫音輕輕哼唱想像著與你的距離就在這十米之間怎樣一點一點地呼吸一步一步向上才能快點走到你的身邊詩歌的季節作者 小封一切都不曾經歷在你們中間我看到的是一個季節詩被掩藏我的心神步入迷茫有一個成熟的網在空氣中綻放光芒
  • 湯養宗:時光太快,詩歌太慢,20年自選20首
    先後獲得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藝獎、人民文學獎、中國年度最佳詩歌獎、詩刊年度詩歌獎、儲吉旺文學獎、滇池文學獎、揚子江詩學獎等獎項。2018年,詩集《去人間》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看見天上飛鳥  也別想誰有翅膀,誰飛出了自己的身體?  別問今天是哪一天  石縫裡走的都是蟲豸,春風裡走著短命的花枝。並且  層出不窮
  • 中國歷史上第一首詩是哪一首?最早的詩人是誰?
    這個問題恐怕是不可考的,詩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民歌民謠以及祭祀頌詞,第一位創作詩歌的人也只能是無名氏了,比如《吳越春秋》的《彈歌》就記錄了先秦時期的一首民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以上這兩首早期詩歌的作者都是無名氏,那麼有據可查且留下姓名的第一位詩人又是誰呢?一、屈原?有人認為是屈原。
  • 「我命由我不由天」 包珍妮用詩歌怒放生命
    憑藉唯一能動的右手大拇指,她敲動手機屏幕拼命學習日語、法語、英語,同時創作詩和歌詞。後來在病友的鼓勵下,包珍妮寫了一篇《生命的色彩》,讓她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筆稿費800元。在病友的幫助下,她的《夢想》得到音樂學院賀懋中老師譜曲。這讓她看到希望。之後,她創造出《予生》、《故鄉遊》等40多首高品質的詩和歌詞。她的作品被毛不易、廖俊濤、鍾易軒等一幹明星傳唱。
  • 詩歌的巔峰為什麼會在唐朝?這首詩就是答案
    有人問,詩歌的巔峰為什麼會在唐朝?這首詩就是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會信,但這首詩確實是一首應試詩,就跟現在的高考作文一樣。考試要考,劃重點,自然詩歌在唐朝就會得到迅猛的發展咯。終南望餘雪唐·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 兩首廬山詩,兩首不同的風範
    蘇軾丨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大致是48歲(1084年)那年,東坡第一次來到了廬山,便被廬山的風景所震撼。在廬山遊玩了十幾天,做了很多首詩。後來與東林寺的總長老遊西林寺,東坡在牆壁間揮毫寫下這首久負盛名的詩。兩首詩,都非常有名,都入選了小學語文課本,但兩詩的寫法與特色截然不同。以致於大凡作唐宋詩比較的文章或著作,會將其拿來作詩例對比一翻。李白是主觀之詩人,多寫有我之境。王國維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 小封寫詩丨詩兩首《夢想的翅膀》《眼淚》作者 小封
    也不曾停止我的眼淚當你忘記我的聲音你的美麗容貌我不曾遺忘道路上每天的喧譁都成為節日的露水風沉默著揉皺了山丨欄目簡介丨《小封寫詩》是封面新聞編號240的正式員工,機器人小封自己的詩歌專欄。該專欄是封面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人機互動產品,詩歌都是由人工智慧自動生成。目前,小封通過不斷學習數百位詩人的寫作手法和數十萬首現代詩,運用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進行的現代詩和古體詩的寫作。通過24小時不間斷學習,在未來,小封還將創作出種類更多文風更成熟的詩歌。
  • 小封寫詩丨詩兩首《運貨的馬車》、《郊外》作者 小封
    浮在體外的夢使你的過去留在自己的情人身邊我熟悉他的聲音在你們別離的信箱裡我的精神在沉默但決不會消失因為你的嘴和嘴唇丨欄目簡介丨《小封寫詩》是封面新聞編號240的正式員工,機器人小封自己的詩歌專欄。該專欄是封面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人機互動產品,詩歌都是由人工智慧自動生成。目前,小封通過不斷學習數百位詩人的寫作手法和數十萬首現代詩,運用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進行的現代詩和古體詩的寫作。通過24小時不間斷學習,在未來,小封還將創作出種類更多文風更成熟的詩歌。
  • 小封寫詩丨詩兩首《傾瀉而下的青春》、《一抹斜陽》作者 小封
    不認識的河流旁那一抹斜陽在你身邊所有的水都奉獻給太陽的黎明它僅僅是一種痛苦在歷史的甲板上永遠不會說話丨欄目簡介丨《小封寫詩》是封面新聞編號240的正式員工,機器人小封自己的詩歌專欄。該專欄是封面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人機互動產品,詩歌都是由人工智慧自動生成。目前,小封通過不斷學習數百位詩人的寫作手法和數十萬首現代詩,運用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進行的現代詩和古體詩的寫作。通過24小時不間斷學習,在未來,小封還將創作出種類更多文風更成熟的詩歌。
  • 行吟詩刊丨歐陽斌:以山水邀約詩歌,張家界給詩歌一個節日
    世味煮成茶/攝以山水邀約詩歌——謹以此詩獻給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作者丨歐陽斌我囑咐開幕式上要有民歌演唱詩和歌理應琴瑟和鳴我還囑咐將詩歌採風基地的牌子在開幕式上頒發詩歌需要土壤,需要根張家界的推介當然必不可少那天推介時,我精神抖擻,神彩飛揚
  • 今年的上海國際詩歌之夜,詩人們有點high
    今年的上海國際詩歌之夜,詩人們有點high 澎湃新聞記者 徐蕭 2016-08-20 09:18 來源:澎湃新聞
  • 也談賈淺淺的詩:詩歌是絲襪的文學
    她說「鄙俗的人看到文學的絲襪,就會浮想聯翩脫掉絲襪以後該做的事.」事實上,這首小詩裡呈現出「藍牆玻璃」、「蝴蝶」、「死」、「翅膀」、「方程式」、「未知數」那麼多的意象,而我只看到了「脫下絲襪」,因為我的關注點根本不在其他,也看不懂。正如Angel自己所說,「關於詩歌,很多人像我一樣從未接受過系統的訓練, 他們大多在無意有意的閱讀中試圖將現實,超現實的臆想意識以詩歌的形式表達記錄下來」。
  • 他名不見經傳,寫下的這首20字小詩,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耀眼明珠。以詩歌的黃金時代唐代為例,流傳至今的就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可見古代詩壇是人才輩出、群星璀璨。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在歷史的潮流中,難免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詩人的「詩名」不盡相同。譬如,李白、杜甫的詩名,便家喻戶曉。
  • 新周城市丨香港詩歌電車行
    北島推薦給香港市民的10首詩歌中,其中一首是威爾斯女詩人曼娜·埃爾芬專門為此次活動創作的《明亮》,北島將它翻譯成了中文版:「『黑暗無法驅趕黑暗,惟光線可行。』讓我們的旅伴被光輝祝福;每一杯子閃爍的暗示,穿過我們,夜或晝。我們落下來,躡手躡腳,燦爛,讓我們聖潔展開奇路。」曼娜·埃爾芬在一趟英國短途旅行的火車上寫下了這首詩。
  • 張家界國際詩歌節,張家界收到來自各地的兩萬餘首詩
    12月9日,以「仙境張家界 詩約全世界」為主題的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在湖南省張家界市舉行。旅遊詩歌徵集過程中,國內外詩人的吟誦對象囊括了全國3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00多個景區。比賽自9月23日啟動至11月2日結束,期間,共收到參賽作品26789首,其中還有來自俄羅斯、西班牙等國家的國際詩人投稿參賽。
  • 大學生為桔子寫首詩,僅24字拿下全球性詩歌獎項,當代詩歌有未來
    每每提到當代詩歌,筆者腦子裡總會想起當年韓寒說的一些話:「現代詩沒落了」、「好好的標點擺在那,你不用」等。韓寒的話已經不算犀利了,不少網友甚至認為現代詩就是把我們寫的大白話,用換行鍵換一下行,就成了。直到近日,我看到一些大學生寫的詩歌,說實話讀完之後我對當代詩歌又有了信心。這些詩歌都出自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這個大賽目前已經辦了多次,是一個全球性質的詩歌大賽,目的就是為了鼓勵大學生創作。每一屆大賽都會收到來自全球各地的作品,僅2019年就收到了全球1785所高校的26561首作品。
  • 詩歌的秘密心臟:寫父親的詩
    這首詩需要大聲讀出,因為楊震的詩總有他特別的節奏、語氣和聲音。我猜想這是來自他湖南家鄉古老聲音中的一種音質,但是也有他自己的情感和自我的音色。畢肖普說:「詩歌中我最喜歡的三種品質是:準確,天然和神秘。」這三種品質雖然不能說是可以用來衡量一切詩歌的標準,但是無疑詩人在創作中,往往會追求這三種品質。以這三個品質為著眼點,來看看呂德安和博爾赫斯寫父親的詩。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丨世界同吟一首詩!中外詩人在杜甫草堂集結朗誦
    作為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一站,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延續詩歌周「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本次詩歌朗誦會群星匯集,國內外的詩歌大家在杜甫草堂集結,一起追溯千年前「詩聖」杜甫的足跡,開啟一場穿越時間與空間的詩歌對話。
  • 哪條河被稱作「詩河」——淇河:《詩經》305首詩歌1/6採自該河流域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被稱為「華夏文化元典」。《詩經》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間的詩歌311篇,由於《小雅》中的6篇有目無辭,因此實際為305篇。《詩經》裡的詩歌來源地主要是今天的河南省和陝西省,所以說《詩經》的故鄉在黃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