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期前趙政權的開國皇帝——劉淵

2020-12-25 黃昏下的紅雲

丨本文章由黃昏下的紅雲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

·劉淵是匈奴族人,是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後代,他也是南匈奴單于於夫羅的孫子,在十六國時期是前趙政權的開國皇帝。劉淵從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慧。當時劉淵七歲他的母親去世,他傷心的嚎啕大哭,旁人都被他的悲傷而感動,因此宗族和部落的人都讚賞他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在當時曹魏的司空在聽說後也非常的讚賞,並且派人前去弔唁。因為劉淵從小就喜愛學習,於是便拜崔遊為老師開始閱讀和學習各種書刊雜誌。到了後來劉淵在周勃等人的刺激下開始學習武學知識和既能,並且學的非常精湛,他的臂長而且善於射箭,體力也比一般人要強很多。後來屯留人崔懿之等人都善於看相,在看到劉淵之後,他們都非常驚奇,並且相互轉告說這個人不一般。於是這些人對劉淵也是非常的崇敬。

·到了公元264年,劉淵作為人質住在洛陽,當時收到曹魏的權臣司馬昭的厚待。在後來的公元275年以後,王渾多次在晉武帝司馬炎的面前推薦他,於是晉武帝召見劉淵與他交單,也是非常的賞識。到了公元278年,當時的禿髮鮮卑部的首領想吃擊敗和斬殺秦州刺史,於是西晉發兵攻打秦、涼二州,準備平定叛亂,但是晉軍初戰就潰敗了,所以晉武帝便訪求將帥們收復失地的辦法,本來在柬臣之下,想要再次啟用劉淵,但是在其他幾位大臣的勸解之下於是還是放棄了任用劉淵的打算。不過後來大臣們決定想將這個面相為王的劉淵殺掉,但是在另一派大臣的勸解下還是沒有殺劉淵。

·在公元279年,劉淵的父親去世,西晉的朝廷於是任命劉淵為代理來控制他父親生前的部隊。在劉淵載人期間,嚴明刑法,禁止各種奸邪惡行,他不看重財務,愛好施捨,與其他的人也是相交甚好坦誠相待。這樣的統軍和性格之下使得匈奴五部的豪傑們都紛紛投奔到了他的門下,就連當時的幽州、冀州的知名儒生都在聽說此人之後不遠千裡的趕來了。到了公元290年,晉惠帝司馬衷即位,晉惠帝讓他的外戚楊駿輔政,於是楊駿便任命劉淵成為了建威將軍並成為了五部大都督。不過在隔年因為劉淵部人叛逃出了邊塞而被免官。在不久之後成都王上表推薦劉淵擔任了寧朔的將軍,並繼續監管五部軍事。

·而在晉惠帝時期,因為八王之亂,是的西晉天下大亂。劉淵看到了機會於是在表面上響應司馬穎,實際上要圖謀叛變。在後來公元304年,司馬穎在擊敗了司馬乂,成為了黃太弟,並將劉淵任命為屯騎校尉。後來劉淵找準時機乘機發生叛亂並同年稱帝建立了前漢,並且赦免境內的囚犯。在建立國家之後劉淵也是各地徵戰,使得上郡四部鮮卑也都相繼投降了劉淵,劉淵也是都授予他們官爵。在不久之後,劉淵又命他的兒子劉聰和王彌進攻洛陽,在攻下洛陽之後又再次攻打宜陽,因為劉聰連續的勝利,而沒有設防,使得弘農的太守假稱投降,實則趁夜偷襲,將劉聰打敗,劉聰也只得帥軍大敗而回,劉淵便穿著白衣前來迎接。

·到了公元310年,已經年進老邁的劉淵臥病在床,準備囑託後事,便任命劉歡樂為太宰,劉聰為大司馬,在平陽西部建造單于臺,並任命他的兒子劉裕為大司徒。在劉淵病重之後,有召劉歡樂等人在禁宮中接受了遺詔來輔佐朝政。在同年的八月份,劉淵最終在光極殿中去世,在位總共六年。

編輯:王珍/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如有發現必追究其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前趙和後趙,二趙相爭,最終只不過為他人做嫁
    五胡十六國時期,戰亂頻仍,各路英雄都想著建功立業,拜王登基。國號更是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相同國號不同政權的也有很多。也還得說歷史學家們聰明,將國號相同的王朝,用不同的前綴來區分,這樣大家就能區分開了。有用時間區分的,比如前趙,後趙。有用地理位置區分的,比如南燕,北燕,西燕。今天筆者就講一下前趙和後趙的羈絆。
  • 太子當了7天皇帝喪命,劉淵為父的選擇,可稱為玄武門之變的預演
    十六國史系列故事—28, 敬請點擊 "關注", 查看更精彩故事 626年發生的玄武門之變很有名,其結果是秦王李世民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淵讓出了權力。
  • 來看看五胡十六國的國祚和結局,果然是胡虜無百年之運
    大家都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時間跨度非常的大,長達近400年。這個歷史時期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三國西晉階段,東晉十六國階段,南北朝階段。東晉十六國也被稱為五胡十六國,其在魏晉南北朝當中是最亂的階段,政權更迭相當頻仍,時間跨度為136年。
  • 地圖上的十六國:是如何從混亂走向統一的?
    中國古代歷史長時間內以漢民族統治為主,而元、清等政權卻是由少數民族建立。東晉時期 ,北方也"十六國"瓜分(十六國多是少數民族政權)。這一時期,少數民族登場並輪番執掌大權,是很有意思的現象。當匈奴人劉淵帶著族人南下時,才發現中原人口如此稀少,物資匱乏不堪。讓他更感意外的是,中原政權如此"好說話",竟然讓出了大片城池。西晉永安元年(304),劉淵在左國城(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一帶)順利自立,建立起前趙。同年,原本歸順西晉的氐族人李雄也在成都自封為王,建立成漢。
  • 魏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您捋清了嗎?
    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另外兩個政權分別是:東吳和蜀漢。這就是魏晉南北朝的「魏」。二、魏晉南北朝的「晉」魏蜀吳,三國時有互毆,但是誰也不能把誰滅了,直到江湖上出現了一個牛掰人物司馬昭。話說,曹操的子孫很不爭氣,司馬氏慢慢的掌握了魏國的政權。
  • 原來古代中國就已經有「一國兩制」了,細說十六國時期的胡漢分治
    十六國時期的統治者也不例外,一旦建立政權就急於吸取前朝的政治智慧,建立適合自己,符合自己統治的政治制度。胡漢分治也不是十六國時期才被「發明」的,這種「因族而治」的政策最早可溯源到周朝時期,周朝設置有「大行人」、「象胥」等官職負責處理少數民族事務。
  • 前趙VS後趙,從夥伴到死敵,匈奴劉氏與羯族石氏的相愛相殺
    說到趙國,我們頭腦中首先會想起戰國時期那個胡服騎射、慷慨悲歌、誕生了名將李牧的戰國七雄之一。但在五胡十六國時期,中原曾同時存在兩個趙國,它們的創立者,一個是匈奴後裔劉氏,另一個是羯族人石勒。兩趙並立,各自進行決戰準備公元319年4月,劉曜在返回長安後,鑑於平陽已被石勒控制,於是定都長安。他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北方,當初劉淵打著漢室的旗號,只是為了收買漢人;如今西晉已倒,這一顧慮已經不復存在,因此應該改國號、另立宗廟。戰國時雄踞北方、且與匈奴有關聯的中原政權是胡服騎射的趙國,因此劉曜定國號為「趙」。
  • 從地圖看十六國的演變:中國最混亂的時代,是如何走向統一的?
    十六國是西晉滅亡後,在北方和四川盆地出現的一系列割據政權,統稱為「十六國」。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分裂時期,其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糾纏一起,使得北方遭遇了繼東漢末年以來最大的災難。十六國雖然混亂,但是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個時期,經過了十六國和後來的南北朝,進入北方的少數民族基本融入了漢族。第一幅圖地圖是西晉統一之後的地圖。西晉的版圖是對曹魏、孫吳、蜀漢三國的統一,和東漢的版圖差不多。但是西晉並未完全控制西域,只是控制了西域的東部地區,設置了西域長史府,這是需要注意的。
  • 五胡十六國加南北朝280年亂世空前絕後,可這亂世到底從什麼時候...
    可把控了西晉朝廷的司馬越面對是已經是四分五裂的江山了,北邊的并州南匈奴人劉淵稱帝,西南角的蜀地氐人李雄建立了成漢政權。圖1、司馬越當時的人們已經覺得天下夠亂了,現在司馬家內部紛爭結束了,趕快平定一下這些搗亂、但成不了大事的胡人,不久就能回到太康盛世,過世家大族安安穩穩的日子了。可是任誰也想不到,八王之亂只是一個短短的前奏,之後將有280年的亂世在後邊。
  • 自秦朝後一百多位開國皇帝中,哪個生肖居多?
    前趙(漢趙)開國皇帝劉淵 劉淵於公元308年稱帝,建立漢趙。(其出生年不詳) 後趙開國皇帝石勒(趙明帝) 公元319年稱帝,建立後趙。石勒於公元274年出生, 公元274年是馬年。
  • 後趙與臨漳鄴城,羯族石虎在銅雀臺下挖井,窟中存放財寶和食品
    「歸趙侯印」印文為鑿刻而成,右上起順讀。(王建安 攝影)「歸趙侯印」印文為鑿刻而成,右上起順讀。(王建安 攝影)安陽市博物館展出的十六國時期的瓷馬俑。(王建安 攝影)河南省安陽市博物館展出的銅馬鈕「歸趙侯印」,時代:十六國後趙。
  • 劉秀作為一代開國之君,為何甘為做一個繼承西漢的皇帝?
    因此,東漢王朝名義上稱其為漢,但實際上已是一個全新的王朝,而劉秀則是正兒八經的開國之君。所以,作為開國元勳的劉秀,為什麼要以漢為名,而不是建立新的王朝呢?這個問題主要還是身份問題,前面說過,劉秀是漢朝宗族,即使是遠近聞名的旁系,但他歸入了劉姓,都奉劉邦為祖宗。
  • 三國時期劉氏政權自稱漢室後裔,是真是假?東漢的開國皇帝呢?
    在三國時期不少劉氏割據政權都自稱是漢室皇族後裔,其中最有名的是劉備,不過學界多數人對劉備皇族後裔的身份存在質疑。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卻是貨真價實的皇族後裔,他祖上這一脈源於漢景帝酒醉後臨幸事件,正是因為意外的臨幸為大漢王朝延續了近兩百年的歷史。
  • 歸趙侯印,羯族人石勒從奴隸到皇帝,其後人為爭帝位互相殘殺
    安陽市博物館展出的十六國時期的瓷馬俑。(王建安 攝影)河南省安陽市博物館展出的銅馬鈕「歸趙侯印」,時代:十六國後趙。銅鑄,馬鈕,印文為篆體,右上起順讀。馬鈕作為官印的印鈕目前僅見於十六國時期,而十六國時期的官印鈕以鼻鈕或瓦鈕為多。在魏晉南北朝360多年中,戰亂頻仍,公眾深受其苦,被迫到處遷徙。由於和平減少,因此官印的光款式單一,鑿印增加。晉之後,紙在日常生活中遍布利用。南北朝時,以印朱色鈐紙的蓋印舉措步驟,普及利用,印體越來越大。
  • 後趙皇帝石虎,為何被稱為十六國最殘暴的皇帝
    五胡十六國這個混亂的時期,是由五個少數民族掌握的時期,前後十六個國家,全都是有少數民族建立,後趙就是其中一個朝代,石虎就是後趙的皇帝,被稱為堪比秦始皇的暴君。石虎是羯族人,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非常喜愛石虎,他小的時候就被很多人認為將來不是一般人,後來連年的徵戰,石勒和石虎母子走散了,石虎在一段時間和母親相依為命,差點死在了亂世中,幾年之後,遇到了劉琨,就他們母子送回到了石勒的身邊。
  • 百科篇 ▎中國皇帝順序,如此齊全,果斷收藏了!
    20.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21.十六國漢光文帝(劉淵)—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24.十六國後趙高祖(石勒)——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民族皇帝26.十六國前秦宣昭帝(苻堅)—古代三位最傑出的皇帝之一30.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昏庸、荒淫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在位最久的皇帝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的皇帝41.武周聖神皇帝(
  • 中國歷史上冊封皇后最多的皇帝——前趙昭武帝劉聰
    一般來說,皇帝即使擁有後宮三千美女,皇后也僅有一個,皇后母儀天下,是一國之母,除非前任皇后去世,才會再冊封皇后,但歷史總有與眾不同的皇帝,中國歷史上就有一位皇帝,前後共冊封了11位皇后,而且後期同時存在上皇后,左皇后,右皇后三後並立的情況,後面還增加了中皇后,簡直荒謬至極,他就是前趙昭武帝劉聰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八王之亂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知道嗎?
    晉朝開國,跟漢高祖一樣,錯誤地總結了前朝滅亡的教訓,認為皇家大權旁落,是因為在關鍵時刻自家人不掌握兵權,於是大封同姓王,並允許他們各擁一支軍隊。作為皇族,他們都有機會當皇帝,擁兵自重,他們都有問鼎最高權力的條件。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八王之亂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時期中最混亂的時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