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代表了大多數朋友對於旅行的渴望
旅行,有一個人的,也有三五好友約伴出行的
但大部分都會選擇團隊(旅行社或戶外俱樂部)
這裡有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每次活動的帶隊人
有人叫導遊也有人叫領隊
那麼你知道旅行社和戶外俱樂部
導遊與領隊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申明此篇文章僅僅是自己對這兩種職業的認識與見解
就目前的戶外帶隊經驗來看,現在越來越多的戶外俱樂部活動偏向了旅行社路線(就是景區休閒路線),以至於現在的戶外領隊也充當起旅行社導遊的服務
旅行社也會組織戶外俱樂部的活動路線,導遊就是領隊的角色,同樣是帶隊出行,導遊和領隊,雖然只是一個稱呼的轉變,但也反映出當前的行業動向,就是現在參加戶外俱樂部活動的人,越來越多是以前經常參加旅行社的活動,現在轉換到了戶外俱樂部活動。
也許是更多朋友發現戶外俱樂部的路線更加自由、富有挑戰,而不像旅行社那麼死板,在受眾眼裡領隊就是導遊,以至於大家的出行要求會和以前旅行社作比較,從最基礎的吃住行到面對突發狀況,有很多人自己也不知道到底適合參加戶外俱樂部的出行活動還是參加旅行社線路!
據我所知,參加戶外的大部分人會感覺戶外俱樂部活動更好玩,志同道合者更多,可是有很多人在身體和心理上又都沒有達到參加戶外活動的標準,也沒有認識真正的戶外的精髓,這當中就會有矛盾和質疑。
那麼,同樣是帶隊,景區導遊和戶外領隊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突出一個「遊」字,衣食住行安排得當之後,完全被期待「神」附身。地上的一塊石頭,房上的一片瓦,牆上的一塊磚,都希望你記住他的生辰八字!更多的是要和客人相互交流溝通。
導遊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引導客人跟著他的既定節奏走!(幾點早餐!幾點午餐!會有幾個菜!甚至是什麼菜,幾點到哪一個景點!什麼景點玩多少分鐘! 這些都會提前比較明確的告知參加客人)同樣的路線每一批的客人都是統一的講解和介紹,所以這個也讓很多參加旅行社景區活動的人回來之後的感覺都差不多,景區的道路信息時刻會得到確認,在這些方面他們(旅行社)對這樣的時間把控,路線的安排,住宿環境還是比戶外俱樂部要靠譜很多。
突出一個「隊」字,團隊的整體性,領隊作為團隊的核心,不僅是技術上也有精神上,在安排衣食住行的同時還要對戶外路線的技術指導,確保團隊成員之間的和諧,為團隊提供安全保障!
戶外領隊的個人魅力、戶外技能、組織能力、應急能力等各方面的水準基本決定了戶外團隊是否能從保障基本的安全到享受戶外的過度。
戶外領隊基本可算得上是戶外活動的一半靈魂,另一半靈魂是隊友,風景是附加值。
戶外俱樂部活動的前期行程表,到後面實施的時候往往大相逕庭,與實際情況可能誤差很多,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第一,戶外環境不確定因素很多,第二,自然突發狀況也是沒法預計,這就要參與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面對突發狀況不要抱怨與埋怨。比喻說平時這路線走三小時到達,可突然中間的小木橋被水衝走了(有很多戶外路線不是時刻掌握路況信息,有的路線戶外領隊也是每年去一兩次甚至也是從來沒有去過)這個就是不可控因素,有人會說活動前期為什麼不去探路呢?這個就是涉及成本的問題了,有部分俱樂部還是會在活動前探路,在網上找找別的帖子就組織活動的也大有人在,現在戶外活動已經有很多惡性循環,參加的人越來越多,戶外俱樂部也是雨後春筍般發展,組織者參差不齊,專業與業餘都可以組織活動,這個就考驗參與者的辨別能力,
綜上所述:
參加活動要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身體和心理得接受程度、出行路線、要有團隊精神,是選擇旅行社的景區活動還是戶外俱樂部的野外活動,有辨別專業與業餘的能力,找到合適的隊伍出發。
景區導遊:了解景點的人文歷史,景點名勝,講解詞熟練,知識面廣和客人的交流溝通,了解景區各個景點的路線,熟悉合作的酒店及環境,隨時解答客人的提問.
戶外領隊:(非業餘領隊)如果帶的隊伍是戶外路線,要確定自己對路線的熟悉,有沒有能力應對戶外路線的突發狀況,有沒有合格的戶外技能支撐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出行方式,減少誤會減少傷害,在大大的世界中,享受更好的風景~~~
歡迎留言,你對導購和戶外領隊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