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於臨沂,長於臨沂。
我從不否認臨沂曾經的落魄,也知道臨沂還有很多不足,但我更看到了這裡在一天天變得越來越好。
你要問今天的臨沂是啥樣的?
去問下度娘看看:
國家物流樞紐、中國物流之都、中國食品之都、中國板材之都、中國工程機械名城、中國會展名城、中國十佳生態宜居典範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十大城市、世界滑水之城、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綠色工業平臺……
上面這些名號都是全市的綜合性榮譽,不了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有點虛。
不過沒關係,來,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實實在在的、就擺在那裡的、單體的世界第一!
臨沂小埠東橡膠壩,坐落在沂河之上,工程全長1247.4米,壩體總長1135米。1997年建成,2001年被水利部評為首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之一,2006年被世界吉尼斯認證為世界上最長的橡膠壩,2016年被水利部評為全國十大最美水工程之一。
臨沂,因沂河而得名。
這條臨沂的母親河,作為淮河和京杭大運河的重要支流,曾經是溝通南北的黃金航道,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商賈雲集;也曾經旱季乾涸、雨季肆虐、汙水橫流;更曾經地下水流失嚴重,生產生活用水面臨巨大壓力。
臨沂人受夠了「老母親」的怪脾氣。
為了讓「她」更聽話,臨沂人整修了河道,把以前的土堤改成了砌塊石堤,修築了堤壩,形成了由十幾座橡膠壩構成的建築群,讓冬天的乾旱和夏季的水患,不必再看老天爺的臉色。
為了讓「她」更美麗,臨沂人趕走了汙染的企業和採砂的船,沿河修建了50多公裡的都市生態走廊——濱河大道,綠樹婆娑,繁花似錦,霓虹閃爍。
為了讓「她」更便捷,臨沂人拆掉了沂河上的舊橋危橋,一座座形態各異的立交橋跨越兩岸,把河東河西凝合成一個整體,相互融合,相互提攜。
為了讓「她」更解渴,這座世界第一的橡膠壩讓流經市中心的沂河立刻換了個「馬甲」,華麗麗地變身成了面積1.6萬畝的沂蒙湖。有了這些水壩建築群,也為這座城積蓄了1.5億立方米的巨額水「存款」,讓上下遊的人們不必再為水而擔憂。
臨沂是一座水城,全市有1800多條水系,僅市區就有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青龍河、陷泥河……
「河在城中流,城在岸邊長」,綿延千年的沂河水,承載了臨沂厚重的歷史、悲壯的犧牲,造就了臨沂人堅韌的性格、不屈的秉性。
一條水壩,改變了臨沂人的生活,改變了臨沂這座城市,更改變了臨沂的歷史。幾十年臨沂人為水而戰,如今我們看到了花團錦簇,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註:1.文中數據來自《今日臨沂》報導。2.文中部分圖文來自網絡,侵刪。)
我是愛讀書、愛旅行、愛美食、愛健康的讀行客,請大家多多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