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造肉」一詞人們聽到的次數越來越多,可當人造肉真正擺上餐桌時,你願意「大膽」嘗試嗎?
題圖 / 圖源:網絡
來源: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
肯德基10月12日官宣,將在北京、上海等6大城市的210家餐廳推出零膽固醇的植物肉漢堡和雞塊。
其產品系列名稱為植世代系列,肯德基APP顯示,植世代牛肉芝士漢堡售價35元,植世代黃金雞塊(4塊)售價11元。
肯德基推出的植物肉產品有另一個更被人們所熟知的名字:人造肉。
全球知名人造肉品牌Beyond Meat此前就宣布與肯德基中國進行合作。
其實,肯德基早在今年4月底就在上海、廣州、深圳進行人造肉產品公開測試。從6月起,肯德基就進行了第二輪人造肉產品公測,擴大了城市範圍,產品也做了擴容。
目前,不只是肯德基推出了人造肉產品,咖啡巨頭星巴克也在近期推出人造肉產品,主要也是植物肉。
在國外,漢堡王2019年8月就在全美7200多家門店售賣人造肉漢堡。在更早的2016年,Beyond Meat在美國西海岸30多家餐廳以及耶魯大學食堂裡出售人造肉漢堡,已經賣出了數千萬份。
壹首先,簡要科普一下什麼是人造肉?吃起來的口感如何?健康嗎?能幫助減肥嗎?
目前,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豆蛋白肉,主要靠大豆蛋白製成,因為其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實際上是一種對肉類形色和味道進行模仿的豆製品,被視為健康食品,也可以理解為「植物肉」。
肯德基和星巴克推出目前推出的人造肉產品屬於植物肉的類別。
另一種是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出來的人造肉。研究人員用糖、胺基酸、油脂、礦物質和多種營養物質「餵養」幹細胞,讓它不斷「長大」。
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的生理學教授Mark Post曾在2015年4月發表觀點稱,人造牛肉除了和自然牛肉一樣美味之外,在其它方面也將優於自然牛肉,而且還能解決牛肉生產面臨的環境和動物保護問題。
人造肉技術在2019年被《MIT Technology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全球十大突破性的科技創新之一。
人造肉非真肉,好吃嗎?在2019年的淘寶造物節上舉辦了一次人造肉試吃活動,現場試吃人員總結為:和真肉相差無幾,有嫩肉爆汁的口感,甚至有人說國產人造肉層次更豐富。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也有很多人關心,那就是人造肉會幫助減肥嗎?答案是不一定。例如人造肉在烹飪的過程中,比如做獅子肉、肉餅漢堡,都需要經過油炸,含有大量油脂,熱量很高,並不一定能減肥。
儘管人們經常聽到人造肉,但目前供給端和需求端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消費者對於人造肉產品有新鮮感,也有好奇心,但也有健康和安全性方面的擔憂。
貳不過隨著人造肉技術日漸成熟,越來越多的人造肉品牌和產品上市,人們也會逐漸以更開放的心態去嘗試和接受人造肉,不過這需要一個很長的持續時間段。
然而人造肉一直是近年來的熱門行業,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資本湧入,更是引起了多位億萬富豪的極大興趣,如比爾蓋茨、李嘉誠、埃文·威廉士(推特聯合創始人)、理察·布蘭森(維珍集團創始人)、彼得·泰爾(PayPal創始人)都投資了人造肉公司。
提到人造肉就不得不提一家公司,這就是Beyond Meat,該公司成立於 2009 年,這家以素食漢堡聞名的公司一共獲得過 7200 萬美元的融資,投資人眾多,我們比較熟悉的有比爾蓋茨、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小李子)、美國最大的肉類生產商 Tyson Foods(也是肉類生產商投資人造肉企業的首例) 以及穀物製造商通用磨坊。
而在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人造肉公司是星期零STARFIELD,該公司在今年3月完成了數千萬融資,投資機構包括愉悅資本、美國知名植物基投資機構New Crop Capital,及其專注於中國市場投資的合作夥伴Dao Foods International等。
根據星期零公司官網介紹,其人造肉產品包括亞洲風味、西式風味、中式風味,比較有典型代表的是餃子、餡餅、漢堡肉餅等等。
儘管越來越多的人造肉產品上市,但現在人造肉行業還處於萌芽階段,但人造肉需求市場逐漸擴大,市場前景廣闊。
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報告,全球人造肉行業市場規模逐漸擴大,預計2025年達279億美元。
而市場上有一個有代表性的觀點,人造肉要滿足飲食豐富多元化,口味刁鑽,見多識廣的中國消費者,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甚至有市場專家分析認為,人造肉在中國不會成為主流。
但無論如何,人造肉的出現讓飲食變得多樣化,在飲食健康,降低資源浪費,加強動物資源的保護等方面都會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預計從「無肉不歡」到「無肉也歡」的時代之路,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此外,針對人造肉行業的相關監管及標準規範制定問題也同樣值得關注,不容忽視,畢竟食品安全重於泰山。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人造肉產品上市,不妨去「大膽」嘗試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