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跑鞋前先說下如何選鞋——
通過亞瑟士公眾號(亞瑟士ASICS)中的【挑選裝備】-【跑鞋顧問官】,可以生成最適合你的跑鞋推薦:
這個推薦基於每個人的足型、身高體重、跑步用途/目標等,在諸多跑鞋中為你初篩出多雙參考選擇,你可以結合自己的預算、顏值喜好等再進行下一步的挑選。
每雙跑鞋都有各自的性能特點。有試穿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可以上腳穿著一下。哪雙跑鞋最合適,雙腳的穿著感會給你最真實的答案。
僅僅慢跑鞋,亞瑟士旗下就有超過十個系列的產品,諸如Kayano、Nimbus、Cumulus等系列迄今產品已經超過20+代,算的上常青系列。而GT-2000和最新的Ride系列等也有各自的擁躉。
「老中青」三代,各選一雙簡單介紹一下——
Gel-Kayano
主要科技:GEL緩震膠、Metaclutch後跟穩定、Flytefoam中底、Duomax防外翻穩定支撐適合足型:正常足/外翻足建議體重:正常體重/大體重(男子80公斤以上,女子65kg以上)適合人群:入門級的慢跑者,日常跑步健身/慢跑訓練用鞋;如用於馬拉松,建議完賽時間在500-600間選手穿著
Kayano系列已經出到第26代,自92年誕生起,Kayano系列就是最頂級慢跑鞋的代名詞,在舒適性和支撐性上,Kayano系列都代表了亞瑟士慢跑鞋的最高水準。也數次被跑者世界等媒體評選為「年度跑鞋」,故而也有「跑鞋之王」的美譽。
不過Kayano系列也一直在變化和升級中,以往Kayano更偏向對支撐(外翻足)需求較為強烈的慢跑者,如今它則越來越適合絕大多數慢跑者了。
經過數十代調校的Duomax防外翻穩定設計,也能為外翻足型提供必要的支撐。最新一代的Kayano 26還使用了體積更大的GEL膠,來增加緩震效果。
如果你是初級慢跑者,或者體重較大需要更多的保護,Kayano會非常適合你。同時,新一代Kayano 26也很注重回彈力,中底配方增加回彈材質助力長距離跑步。
如果用於慢跑訓練,Kayano也能提供非常舒適的穿著感。另外即便是慢跑鞋,Kayano同樣可以用來作為長距離拉練或者馬拉松比賽,因為初階選手往往腿部力量較弱,在長時間奔跑後動作容易變形,也更需要跑鞋的額外支撐/保護。
如果你的馬拉松成績在5小時左右,Kayano也會是你一路非常可靠的陪伴。
Gel-Nimbus
主要科技:GEL緩震膠、Metaclutch後跟穩定、Flytefoam中底、Duomax防外翻穩定支撐適合足型:正常足/內翻足建議體重:正常體重/大體重適合人群:對緩震有較高要求的慢跑者,日常慢跑/跑步訓練用鞋
迎來第22代的Nimbus,在很多跑者眼裡是kayano系列的鏡像鞋款——K系針對外翻足(支撐),N系列則代表了內翻(緩衝)的頂級款。
Nimbus誕生至今,多數跑者對它的評價多是「舒服」二字,Nimbus 21代在鞋楦上做了升級,這讓它的穿著感又有了提升。恰到好處的緩震感,也能給雙腳提供一定回彈性——它也幾乎是所有跑者都適合、都能駕馭的跑鞋。
大體重跑者,或者對GEL的緩震感有更大的需求,也可以看看QUANTUM(如QUANTUM360)系列,更多GEL膠的運用,緩震體驗也會更極致。
相對Nimbus的頂級配置,次頂級的Cumulus同樣適合正常/內翻足跑者,如果體重不大,預算更低,Cumulus也會是同類型跑鞋的合適之選。
GT-2000
主要科技:GEL緩震膠、Flytefoam中底、Duomax動態雙密度防傾斜適合足型:正常足/外翻足建議體重:正常體重/75公斤以下適合人群:對支撐有額外需要的初/中階跑者
與Kayano系列一樣,GT-2000系列針對的是外翻足型跑者。相比Kayano而言,GT-2000會更輕盈,更適合跑步中有些速度,體重不大的跑者。
目前GT-2000即將迎來第8代,在第7代身上,GT-2000的鞋楦做了進一步的調整,前掌空間感更大,舒適性提升。
如果你是外翻足型,已經有一定的跑步基礎,且不是大體重跑者,無需那麼全面的包裹支撐,GT-2000會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Glideride
主要科技:GEL緩震膠、Flytefoam中底、GuideSole動能弧科技
適合足型:正常足/內翻足型
建議體重:正常體重(40-75公斤)
繼metaride後,ride系列的第二款跑鞋,今年(2019年)9月上市。
相比亞瑟士此前的跑鞋,ride系列既有繼承(如GEL緩震膠、Guidance Line中心引導線等)、也有創新(如GuideSole動能弧科技)——某種程度上,很多人會驚訝這雙鞋印象中的「亞瑟士」有些不同,Ride系列身上也能看到一些未來跑鞋設計的身影。
穿著感上,外底誇張的弧線可能需要你稍微適應一下,一旦適應之後,Glideride和Metaride一樣,都會讓你非常有向前去跑的衝動。
Glideride前掌厚度為26mm,後跟厚度為31mm,前後掌落差5mm,接近低落差跑鞋的概念。後跟上,Glideride一樣應用了GEL膠來提升落地瞬間的緩衝;而中底的弧度意在減少腳踝部位的發力,節省能量損耗同時讓你能更高效的向前跑;中底弧度的另一個作用,每一步落地從中足過度到前掌變得更為自然,從落地到推蹬更輕鬆。
Glideride要比Metaride更輕盈(單只重量輕16g),同時在緩震上調校的更為柔軟,這都讓Glideride除了日常慢跑之外,用於嚴肅的跑步訓練也非常適合。
Glideride發售後,很多跑者選擇將它作為馬拉松用鞋,4小時甚至更快的選手也選擇穿著它比賽。在適應性上,Glideride也適合絕大多數跑者。
亞瑟士的絕大多數跑鞋都提供了不同鞋楦寬度來更適合跑者的足型,比如4E代表的就是加寬楦型——每個人的雙腳尺寸不光只有長度,前掌寬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數據。較歐美足型,亞洲足型前掌往往較寬,另外一些大體重跑者可能也需要更寬的鞋楦才能達到真正的舒適性。
選對適合的尺碼/楦型,非常重要。
最後的最後,
無論選擇哪雙跑鞋,只有正品才能提供足夠的性能支持和保護,請在正規渠道進行購買;
跑鞋的中底材質會隨著時間,性能出現老化/衰減,選購跑鞋時也儘量購買近幾代產品。它們會成為你慢跑路上最信賴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