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站:印象中的「難站」 其實一直在改觀

2020-12-13 金羊網

廣州南站:印象中的「難站」 其實一直在改觀

金羊網  作者:甘韻儀、白潔、張思敏  2019-01-10

充滿現代感的廣州南站

文/金羊網記者 甘韻儀 實習生 白潔 張思敏

圖/金羊網記者 陳秋明

廣州南站是原鐵道部和廣東省合作加快鐵路建設的重點工程,是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建設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的組成部分,也是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中構建珠三角1小時生活圈的重要交通樞紐,更是許多人追逐夢想的「出發地」與「目的地」。

自2000年廣州南站投入使用,便不斷接受著考驗,也曾出現過許多不如意。人們抱怨、苛責,同時也提出建議,表達願望,希望這座廣州新地標的車站,越來越留得住大家的感情,值得大家說一句「南站挺好的」。

我們在前行中,看見南站越來越好。

舊時印象·亂

「先進的設施,凌亂的規劃,跟不上的管理」,在過往印象中,廣州南站成為廣州「難」站。交通、停車、指示牌的不完善被頻頻吐槽。另外還有許多細節,例如站內吸菸現象、垃圾桶難找、乞討人員滋擾旅客、工作人員不足、站外打車混亂等……久而久之,廣州南站仿佛成為了城市的傷痛。

難以承受之「重」,不斷延伸管理之「難」。南站自2010年投入使用至2018年,客流量增長15.8倍,旅客年到發1.6億人次,日均到發44.6萬人次,同比上升20.3%。而現有停車位僅4000個。加上距離市中心較遠,一些旅客車來車往漸成習慣,南站停車位怎能滿足高流量的需求?

自身設計之複雜,急需管理之良方。廣州南站核心區約4.5平方公裡,站內總面積約62萬平方米,站外東、西廣場面積約3萬平方米,一層含地鐵、地下停車場、地面通道共計96個出入口。面積大、通道多、地下停車場入口多、指引不清晰、周邊道路網絡複雜,往往讓人有種「進入南站找不著北」的惶惑感。廣州南站就不能管好?

「愛之深,責之切,我們期待南站越來越好,也確實越來越好。」南來北往的人流中,6年來多次往返湖南與廣州的旅客徐嘉慧停下匆匆腳步,由衷感嘆道。

旅客刷臉進站

如今現象·智

8日,距離今年春運正式開始還有大約兩個星期,番禺交警中隊副中隊長周勁匆匆趕到廣州南站聯勤指揮中心,希望通過《羊城晚報》向公眾傳遞春運期間廣州南站的交通新指引,20分鐘內他的電話響起了三四次,都關乎工作。據了解,每天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等多部門共同參與南站共建共治,忙碌是常態。春運期間南站每日值班交警將從30人增加至180人。

「今年春運南站預計客流量超80萬人次/天,創下新高,是一場交通大考。」周勁介紹,為了緩解春運期間中心區域的交通壓力,其中一個措施是開放了韋海路,將石浦大道、明盛路、石山大道三條道路靠近韋海路一段等作為車輛臨時停放路段,車輛無需「一窩蜂」擁進站內等人,可在此等候旅客出站後再進站接人。而石興大道與南站南路將在1月25日左右打通,車輛從漢溪大道進入東廣場無需再繞大彎,大大縮減路程。不過,他再三建議大家優先使用公共運輸工具出行。

南站的管理不斷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設立集站內外交通諮詢服務、南站社區大黨委服務以及番禺區全域旅遊推廣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檢票通道人工驗證和自助驗證相結合;實行落客車道與快速車道並行通道;優化南站志願服務方案;因應計程車司機等需要設立公廁;對各停車場進出口及標識進行人性化升級改造;管理部門還曾到上海虹橋站、杭州東站、重慶西站、成都火車站4個高鐵沿線站場調研,學習先進管理經驗……

軟硬體結合,也讓南站越來越智慧。在廣州南站綜合服務中心窗口,7個二維碼一字排開,掃一掃即可智能導航到不同地方。據了解,去年廣州南站已完成了「智慧廣州南站」綜合應用,通過科學手段優化南站地區的交通組織,集智慧諮詢、智慧導航、智慧停車、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於一體,聚焦車站接送難、停車找位難、換乘接駁難、管理服務難等堵點、痛點、難點。記者通過該系統,順利找到了正確的停車口和最近的洗手間等,甚至可以點對點找人。

此舉作為南站創新項目,被央視等廣為報導。目前廣州南站正協調對包括停車場、售票廳、諮詢臺等站內區域粘貼導航系統二維碼,進一步增強應用推廣和旅客體驗感。

明天更好

希望人車對接增加智能化指引

廣州南站的蛻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除了相關部門主動出擊,也依靠大家共同努力。前不久,有市民發現廣州南站的指示牌不足,找廁所比較困難,廣州南站綜合大家的意見後,將相關整治納入標識系統二期工程。當市民反映委託給番禺保安公司管理的南站計程車場出現拒載等行為時,番禺交警馬上加大了查處力度。

來自廣西的盧巧說:「南站給我最深印象是十分乾淨,地板永遠都是整潔的,整個環境也很明亮。有一次寶寶喝水給灑了,本來以為不用擦,結果環衛工人馬上開著作業車過來拖乾淨,我們做家長的都感到慚愧。」她同時希望從地鐵站內就可以看到南站的指引,可以知道去候車室、東西廣場、詢問處等從哪個出口出去。來自惠州的曾坤華則希望,南站人車對接能增加一些智能化的指引,「即使有智慧系統,找車仍然不太方便,畢竟停車場比較分散,希望系統進一步升級。」據悉,廣州南站還計劃建設周邊交通誘導系統,目前方案已經報政府審批。

正在蛻變的廣州南站商務區,也將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全球高端資源配置樞紐。

數據挺好

●截至去年11月7日,南站「百日攻堅」行動共檢查營運車輛11329臺次,教育整改違規行為1646宗,查處營運車輛違章942宗,查扣非法營運車輛47臺;共抓獲站內外涉嫌非法拉客人員10023名,行政拘留296人,拘留擅自經營未經許可的行業業主13人,抓獲臨控重點人員12人,抓獲在逃人員16人;現場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共7678宗;整治六亂1081宗;勸導救助對象798人次。

●目前「智慧廣州南站」已累計提供約21.6萬次諮詢,服務覆蓋約43.2萬人次。

●建成廣州南站綜合服務中心,去年9月20日以來提供約17.6萬人次諮詢,服務覆蓋約35.3萬人;增設8臺網際網路取票機、15套交通抓拍設備。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廣州南站變廣州「難」站?真相是……
    廣州南站變廣州「難」站?真相是…… 近日, 廣州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微博 突然冒出了下面這張照片, 廣州南站人滿為患
  • 廣州南站一層將封閉管理,南站變「難」站?
    廣州南站就是這麼一個可怕的地方,平時就很擁擠了,更不用說春節的「暴擊」,廣州南站甚至被稱為廣州「難」站。也許是廣深交通太方便了,很多人都把廣州南站當成了「公交車」一樣,單日到發的旅客量甚至突破了60萬人次,如此龐大的客流量不僅讓出行變得更加擁擠,也給相關部門帶來了艱巨的難題。
  • 北京南站成「難站」,我可能遇到了一座假南站
    在北京幾個火車站中,北京南站是北京面積最大、接發車次最多的火車站;也是乘坐環境最好的一個。北京南站,在100多年前不叫北京南站,而是叫馬家堡站。到了本世紀初又改名為永定門站,1988年正式改名為北京南站。
  • 中國高鐵站 | 廣州南站
    廣州南站廣州南站 ,特等站,又稱為新廣州站、廣州新客站、廣州新火車站,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壁街道石壁村,是一個大型現代化鐵路客運站,是華南地區最大最繁忙的高鐵站、中國最大的鐵路客運樞紐之一,是連接京廣高速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廣珠城軌、貴廣高速鐵路和南廣快速鐵路及北京
  • 廣州南站「接站難」 代表建議優化設計強化指引
    在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分組會議上,多位市人大代表集中反映南站「接站難」等問題。有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曾在南站外花了近3小時才接著人;更有代表直言,「廣州南站成為廣州『難』站」。針對這些問題,代表們建議優化接站點設計,加強站內外指引,同時表示接下來將加強相關調研。 到南站接人花了近3小時 「南站接人太不方便了!」
  • 外地乘客廣州南站找廁所難 南站回應:正改進標識
    廣州南站內的指示牌。橋柱上標示的指引距離。廣珠城際候車區旁的指示牌有標示衛生間的距離。外地乘客坐車來到廣州南站,發現找廁所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廣州南站面積大、多層結構立體空間。廣州南站站房南北長448米,東西寬398米,總建築規模達到61.34萬平方米,共有15個站臺。主體站房分五層,包括地鐵站廳層、地下停車層、地面交通層、站臺層和高架候車層。
  • 廣州南站接站難、地鐵接駁走斷腿…… 廣州人大代表聚焦交通「痛點...
    聚焦廣州交通樞紐站場管理的難點、痛點、黑點,代表們紛紛提出建議。南站接客區收費高,停車難問題仍難解「廣州是全國三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沈穎介紹,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地區的鐵路旅客總到發量達到80萬人次/天,城際軌道和高鐵佔到八成。
  • 廣州南站
    八年間,隨著高鐵線路的不斷開通和國家戰略的推進,廣州南站的戰略定位一直在升級。2005年,在當時編制的《廣州鐵路新客站地區規劃》中,廣州南站定位為銜接珠三角軌道交通的重要樞紐。2010年,《廣州南站地區城市設計》規劃編制完成。在該規劃中,南站地區規劃定位上升為「華南地區綜合客運交通樞紐」。
  • 到廣州南站的計程車、私家車不再「接客難」
    啟用開放P3快速接客區、全新計程車蓄車區解決「接客難」問題在以往,廣州南站出口處對出的石山大道,車流量最多的時候兩車道被佔,計程車、網約車齊齊「堆積」在這排隊搶客,有計程車司機反映稱,最長試過用時一個小時才駛進廣州南站計程車場。
  • 被吐槽一年後 北京南站還是「難」站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李孟)由於進出站時間長、站內標識混亂、候車室擁擠、打車難等問題,北京南站在去年被集體吐槽為北京「難」站。時隔一年,北京南站有沒有什麼新變化?乘客體驗有無改善?中國國商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 廣州南站,全新規劃出爐
    再過6年,「廣州難站」也許就不再難了。今天下午,廣州市發改委公布了《廣州南站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2018年,廣州南站旅客總到發量達 1.63 億人次,相當於2.3個白雲機場,日均到發旅客 44.5 萬人次,2019年春運日均到發旅客達 53.2 萬人次,均穩居全國第一。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宇宙第一旺的高鐵樞紐,卻長期因為位置偏僻、商業欠缺、規劃混亂、指引不清等槽點,被網民戲稱為「廣州難站」。
  • 武廣廣州南站號稱亞洲最大站 比3個長沙南站大
    巨大的玻璃穹頂下,緊張的施工正在進行中。號稱「亞洲最大火車站」的廣州南站已芳容初現。  本報廣州訊 站場內外機器轟鳴,一片巨大的「蕉葉」下,數千名建設者正會戰「亞洲最大火車站」——武廣客運專線廣州南站。其中不少建設者和施工設備來自湖南。記者昨日從有關方面獲悉,廣州南站要到明年1月30日才能啟用部分項目,站內1—7股道有望緩解春運壓力。
  • 從廣州坐高鐵去香港,實拍廣州南站和西九龍站,看看有什麼差距?
    前兩天,我第一次體驗坐高鐵從廣州去香港,想不到速度還真是快啊,只要短短一個小時,就能從廣州南站到達香港西九龍站,真是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自豪!而這次高鐵體驗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起點廣州南站和終點西九龍站的對比,你看看這兩者之間現在到底差別在哪裡呢?
  • 從廣州坐高鐵去香港,實拍廣州南站和西九龍站,你看有什麼差距?
    前兩天,我第一次體驗坐高鐵從廣州去香港,想不到速度還真是快啊,只要短短一個小時,就能從廣州南站到達香港西九龍站,真是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自豪!而這次高鐵體驗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起點廣州南站和終點西九龍站的對比,你看看這兩者之間現在到底差距在哪裡呢?
  • 遇見|廣州火車南站
    大概還停留在大沙頭火車站的時候到後來環市西路的廣州火車站落成40多年來廣州人一直在那裡重複著旅程的開啟與歸來就算後來新增了廣州南站大家對它的了解也甚是陌生>廣州南站位於廣州的南面番禺不僅是廣州重要的鐵路客運樞紐之一還是華南地區最大、最繁忙的高鐵站廣州南站總建築面積約61.5萬平方米暑假期間到發旅客達2753.61萬人次日均到發最高峰值
  • 三水北站到廣州南站或只需3站
    /佛山日報記者陳浩森攝(資料圖片)佛山日報訊 記者賓水林報導:城際軌道交通廣佛環線首段(佛山西站至廣州南站)計劃今年通車運營。屆時,廣佛肇城軌有望在佛山西站對接廣佛環線,連接廣州南站,從三水北站到廣州南站或只需3站。這是記者昨日從三水區軌道辦獲悉的。廣佛環線是珠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絡的重要一環。
  • 廣州印象——廣州火車站
    芒果旅行日記:廣州印象——廣州火車站,曾經是全國人流量最大的火車站之一。不過自從廣州南站開通後,其人流量已超過廣州站。因為經常出差或旅遊,所以到過廣州火車站無數次,對這裡印象非常深刻。廣州火車站位於廣州市越秀區,設有廣州火車站地鐵站,地鐵2號線和5號線可直達,周邊有省汽車客運站,市汽車客運站和流花車站。圖為廣州火車站地鐵站,非節假日非上班尖峰時間依然人潮擁擠,如果你停下,後面的人群會推著你往前走,有網友調侃說,在這裡能腳不著地懸空站著。 廣州三個最恐怖的地鐵站:珠江新城站、體育西站、廣州火車站。
  • 廣州南站「開站元老」鄧英梅的最後一次春運
    10年前廣州南站剛開站時她就是客運一車間的客運值班員,最近兩年因為身體原因從管理崗位上退下來,成為一名檢票口的普通客運員。談起春運,鄧大姐的思緒一下回到了33年前。1987年,剛剛高中畢業的鄧英梅就進入鐵路系統工作,在當時的花都火車站(現廣州北站)擔任報務工作。
  • 廣州市區到南站走高速最快10分鐘 南站又要變身了
    《規劃深化》中首次披露了南站地區道路系統規劃的相關細節,將新增3條有軌電車線路,設40個軌道交通站點,構建4條南站與中心城區快速連接的直達幹道,從市區到南站最快只需10分鐘。廣州南站資料圖/羊城派記者 甘韻儀 攝新增3條有軌電車,40個軌道交通站點南站本體升級改造——由於南站地區存在站內指示不清
  • 胡剛:廣州南站地區要朝「站城一體化」方向發展
    廣州南站從全國最繁忙火車站到城市中心,還有多遠距離,還要補哪些短板?廣州華南城市研究會(智庫)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表示,當下城市發展正從汽車時代向軌道交通時代轉變,軌道交通的線網、站點在發展中價值越來越凸顯,高鐵站就是其中關鍵節點。廣州南站作為全國最繁忙的高鐵站,發展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