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小紅書創始人瞿芳:永不停止對世界的探索

2020-12-17 和訊科技

  瞿芳,80後創業者,於2013年創立生活方式平臺小紅書。六年來,小紅書從UGC社區出發,並向啟發生活方式靈感的世界性平臺不斷延伸。截至2019年7月,小紅書用戶已經突破3億,現已成為中國頂尖的線上社區。近日,BCG與瞿芳就小紅書的戰略、企業文化、以及女性領導力等話題展開了深入對話。

  Q

  我們發現您在創業的過程中經常會「踩對點」。最開始做內容,後來做跨境電商,現在跨境電商裡再分自營和第三方,再從純產品延伸到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完美「踩點」的理解和判斷力是從哪裡來的?

  瞿芳女士:來源於我們自己對生活方式的理解。為什麼看上去我們每個風口都「撞」上了?因為我們相信「生活方式」這件事,小紅書裡就有我們對世界的探索。所以當大趨勢和市場出現苗頭的時候,我們比其他公司更敢於「All In」。我並不覺得我們從市場分析等各種方向上找到了更多的靈感,或者說從Day One我們就想清楚了自己今天想做什麼,而首先是我們相信這件事情。

  在過去五到十年裡,中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這樣的大趨勢是我們看得到的,所以我們就在想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實現,什麼樣的平臺去承載。人都是要先有意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2013年先做了一個手機應用,然後讓大家可以打卡和分享生活方式。

  到2015年4月,國家頒布了鼓勵消費回流的政策,大家應該還記得當年的新聞裡很多人去日本把馬桶蓋、電飯煲往回背,這說明需求已經有了,但是這條供應鏈並沒有打通,所以供應端出現了系統性的機會。當時我們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覺得看到了很好的市場機會,又是我們擅長的事情,並且通過前兩年的積累,小紅書在社區端積累了很多數據,我們其實比別人更知道,除了馬桶蓋和電飯煲,還有哪些東西大家想在家裡直接收到。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2015年1月的GMV是100萬,到6月份的GMV就變成了1億,半年100倍的增長,你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了對的決策。並不是說我們有多厲害,或者事情做得有多好,我們一路還是在找自己相信的東西,然後「All In」。

  Q

  「All In」指的是什麼「In」了?

  瞿芳女士:「All In」就是自己和團隊的知行合一。一路上我們自己都在講「戰略聚焦」,那年我們很重要的戰略就是做跨境電商。因為人是非常少的,我記得2014年整個公司只有30個人,那你是不是能把你最集中的資源,包括人力財力都只投在這一件事情上,這是我心目中的「All In」。

  Q

  這點實際上對很多企業家而言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其他的東西也很有吸引力,是不是能夠去做那一件事。

  瞿芳女士:我非常同意。我們也覺得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很難在每一個時刻都保持戰略聚焦。我自己最喜歡小紅書的文化價值觀裡的一句話就是「做艱難而正確的決定」。因為所有的戰略聚焦都是最「重」的決定,如果你分散戰略的話,很多時候看起來壓力會小一點,因為「東方不亮西方亮」。但是你做越艱難的決定的時候,當你把時間軸拉得足夠長的時候,就是越正確的決定。我相信小紅書和我個人一路上也做過很多錯誤的決定。但是在關鍵的節點上,在公司大的戰略決策上,我們還是做了充分的討論和推演。在這些事情上面我們找到了一些做決策的感覺。

  

  Q

  小紅書的文化還是很特別的,員工有自己的薯名。這個想法是怎麼來的?

  瞿芳女士:我一直覺得每家公司、每個產品都應該有自己的文化。好的公司文化和你的產品,你做的事情是相吻合的。我們為什麼會有薯名?因為我們是一個社區,所有人到社區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換一個名字,這就是社區ID——你在社區裡想要成為的人的映射。我的英文名叫Miranda。當你在叫我「Miranda」,在叫我「瞿芳」,在叫我「木蘭」的時候其實是非常不一樣的人設。而且我覺得這些映射會慢慢地改變你,因為你每天都被叫到這個稱號。

  我們做薯名這件事情半年,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非常不習慣,因為以前大家都叫「老師」。我們早期的時候,作為創業公司有很多實習生,大家自然而然都叫「老師」。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當你被叫老師的時候,你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應該教給別人什麼。其實是無形的壓力,造成了人和人之間溝通不平等。所以我們當時下了非常大的決心做薯名。

  名字是不能重複,先到先得的,其實是一個產品激勵的手段。與此同時大家也產生了一些新的聯結。比如我們公司有人叫「楊過」、「黃蓉」,(讓人覺得)原來我們有共同點。還有動畫裡面的名字,因為我們公司裡有很多80、90後,他們更喜歡動漫裡的人物。大家都會在系統裡面查,比如仙劍奇俠傳裡面的女主角林月如,(就會有人查)李逍遙是誰。這就讓人跟人之間產生了聯結,特別像你在社區裡面會自然而然產生的聯結。所有選擇來小紅書工作的人,都是相信社區這件事情,相信社區的未來。所以他們在起薯名的時候,他們就會把這個名字當作在這家公司(也是一個社區)的一個重要映射。

  當然我還經常和他們開玩笑,我說這是公司中特別重要的激勵,因為大部分人起的都是自己心中英雄的名字,一個正面的名字。因為網際網路工作壓力非常大,我們公司不會一天到晚表揚你、肯定你。別人叫我「木蘭」的時候,我自己覺得既是個提醒也是個激勵,(讓我想起)當時自己為什麼取這個名字,當時自己想走的道路是什麼。

  Q

  你為什麼選「木蘭」做薯名?

  瞿芳女士:因為木蘭沒有把自己當「女的」。她身上有很多品質是我希望得到的。一開始她為了自己的父親參軍,後來她也用自己的「皮實」在多次要被軍隊趕出去的時候留了下來。最後她終於被趕出去了,但她還是在軍隊最危險的時候返回來救了大家。我還記得電影裡木蘭的父母給她安排相親,但是她拒絕了。所以她是非常善良可愛的女性形象,然後又敢於不一樣。我當時還有一個小小的心思,這是迪士尼歷史上第一次用中國元素拍成的電影,我覺得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我特別希望小紅書有一天也能夠走出去。

  Q

  文化如何落地?

  瞿芳女士:我們會時刻提醒自己。從你加入到培訓到績效到晉升到薪水期權,全都和文化有關係,大家會自評。我們的文化不是口號,而是切實的東西。比如「積極分享信息」,你的同事會評價你是不是做到了。我們要把文化融入到大家的行動裡。我們有明確的文化考核,但最近也在重新考慮其應用場景。我們最近在研究如何激勵文化價值觀做得優秀的人,這些人才是人群中傳遞價值觀的人。只要激勵恰當,價值觀在公司會更加觸手可及。對於嚴重違反價值觀的行為,我們也有懲罰措施。

  Q

  在小紅書,女性員工人數和男性相當。小紅書會有幫助女性職業成長的活動嗎?

  瞿芳女士:我們是更平等的,但是過程中確實也有人提過一些這樣的活動。我覺得我們今天男女比例比較平等,和我們所在的行業,我們所做的事情是關係最大的,並不是刻意選擇的結果。如果我們同事希望做一些支持女性,希望做更多的影響女性的活動,我個人是非常支持的。可是作為一個公司,公司是商業團隊,必須重視商業結果,所以不應該把性別和商業結果聯繫起來,在篩選人才的時候我們就是要選最合適的目標。

  Q

  您覺得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中國有那麼多成功的職業女性,這種整體成功源於什麼?

  瞿芳女士:最重要的是獨生子女政策(笑)。作為家裡唯一的寶貝,家裡會給你最好的資源,家長的愛、關注、教育資源都是。中國女性的特質是勤奮和踏實,再加上女性友好的宏觀環境的加持,就得到了職業女性的成功。在小紅書,大家對性別沒有特別的感覺。其實做到沒有性別偏見的環境已經很不容易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BCG波士頓諮詢。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小紅書創始人之一瞿芳:我一直想做有用戶價值的事情
    「讓全世界的好生活觸手可及」瞿芳,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是小紅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2013年,即將奔三的瞿芳離開外企,放棄穩定的高月薪白領工作,與2006年相識的毛文超共同創立小紅書,成為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大軍中的一員。
  • 瞿芳:小紅書是現代生活的《清明上河圖》
    關於小紅書、2020和2021,在品玩主辦的2020科技創新者大會上,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和品玩創始人&CEO駱軼航進行了一場現場對談。以下為談話實錄,有刪節。左一:小紅書創始人瞿芳 右一:品玩創始人&CEO駱軼航2020 年是行業的GapYear駱軼航:我覺得品玩是一個跟小紅書非常像的機構。
  • 小紅書瞿芳:小紅書更具「煙火氣」和「人情味」
    中新網12月8日電 在12月6日舉辦的「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在發言中表示,截至11月底,今年已經有超過13億人次在小紅書上搜索過美食相關的內容,而在2020年2月的疫情期間,美食類消費日活躍用戶數(DAU)一度超過美妝,成為小紅書社區第一大垂直品類
  • 小紅書瞿芳:疫情期間,美食一度成為小紅書排名第一的品類
    來源:新浪財經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於12月5日-7日在北京舉行,小紅書創始人,木蘭匯副理事長瞿芳出席並演講。 瞿芳稱,疫情期間,美食視頻一度成為小紅書中排名第一的品類。「」今年可能做了我人生最多次的飯,也讀了我人生讀的最多的書」,瞿芳稱,這是疫情給人們來帶的變化。而小紅書作為一個平臺,永遠是在捕捉和給這樣的變化賦能。「這樣的變化都是潛移默化的,都是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發生」。她透露,小紅書現在每天有超過80億次曝光,在小紅書上搜索過美食相關視頻的超過13億人次。
  • 小紅書創始人瞿芳:美食短視頻讓人們回到了有煙火氣和人情味的生活
    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近日,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在北京公開表示,截至11月底,今年已經有超過13億人次在小紅書上搜索過美食相關的內容,而在2020年2月的疫情期間,美食類消費日活躍用戶數(DAU)一度超過美妝,成為小紅書社區第一大垂直品類。
  • 小紅書的創始人是誰 毛文超和瞿芳個人資料介紹
    小紅書的創始人是誰呢?關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是比較好奇的吧,畢竟現在小紅書還是比較火的,因此大家對於小紅書的創始人也是比較佩服的,一起看看他們的個人資料吧。     小紅書是一個生活方式分享社區,創始人為毛文超和瞿芳。瞿芳和小紅書CEO毛文超都是武漢人,早在2006年就已經相識。共同創立小紅書之後,毛文超負責戰略層面,瞿芳則主攻內部的組織管理。
  • 小紅書瞿芳:美食已經成為小紅書非常重要的場景
    在12月6日舉辦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在發言中表示,截至11月底,今年已經有超過13億人次在小紅書上搜索過美食相關的內容,而在2020年2月,美食類消費日活躍用戶數(DAU)一度超過美妝,成為小紅書社區第一大垂直品類。
  • 小紅書瞿芳:煙火氣和人情味是商業向上的動力
    瞿芳認為,在所有商業向上的背後,一定是生活向上。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程璐編輯|李薇 頭圖來源|中企圖庫 如果要對2020年小紅書發生的變化做個總結,小紅書創始人瞿芳會選擇兩個詞——煙火氣和人情味。
  • 兩年時間,小紅書如何從「香港購物指南」衝向「獨角獸俱樂部」?
    早就聽說小紅書是個顏值氣質頗佳的公司,有一個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硬要用實力說話的創始人毛文超,就在今年6月小紅書還在上海玩了一把「鮮肉送單」服務,分分鐘俘獲一批少女心。說是新銳也好,黑馬也罷,成立兩年多,小紅書一路快跑,在跨境電商這片紅海中開疆拓土。
  • 小紅書保衛「小紅書」
    超過10萬小時的學習打卡筆記,也讓外界對小紅書從美妝等垂直領域「破局」抱有更大希望。 轉型以來,小紅書一直定位為多元、真實、美好的生活方式分享社區。看好小紅書的人認定其社區價值——2.5億用戶,超過3000萬的月活,絕大部分內容由普通用戶UGC產生。小紅書被認為「根基」相對紮實。
  • 小紅書直播帶貨 打造「閉環」卻困住自己?
    或許這與小紅書的「被迫」選擇有關,小紅書創始人瞿芳曾多次強調「閉環」,「用戶在社區看內容到購買的過程,應該是不用跳出去別的APP進行搜索過程,這才是流程的體驗閉環」。有公開數據顯示,目前90%的小紅書直播是互動直播,並不是帶貨直播。對於變現前途,小紅書給出的答案依然是品牌投放、KOC宣發這一廣告邏輯。
  • 「社區之爭」小紅書強勢依舊
    「綠洲」官方介紹稱,該應用定位為生活時尚社交,內容多為穿搭、美食、旅行、美妝、運動等,與Red(中文名稱「小紅書」)的定位有一定重合度。由於應用界面與Instagram非常相似,外界直接將「綠洲」與Instagram聯繫在一起。
  • 視頻最後一個金礦:平臺跑馬圈地生活類內容,小紅書發布視頻號
    抖音將自己的slogan改為「記錄美好生活」,快手是「記錄世界,記錄你」,小紅書則是「標記我的生活」。01為了更為深刻地嵌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圍繞生活方式類這個核心的品類,平臺的內容傾斜,實際上是一種基於用戶需求的供給側反推。
  • 付鵬選擇小紅書直播帶貨,「專業型主播」成新趨勢
    小紅書直播團隊負責人透露,在今年小紅書Will未來品牌大會之後,小紅書的直播團隊聯繫到付鵬團隊。經過一個多月的溝通,付鵬及其團隊選擇了在小紅書直播。另一方面,相較其他平臺,小紅書擁有非常強的種草心智,對於博主而言,在小紅書做好物推薦和分享是合理的。小紅書直播是社區內容媒介的延伸,本質上也是好物推薦和分享。這帶來的結果是,小紅書用戶在直播間的價格敏感度不高,在直播間購物通常是因為種草購買,而非價格低。從主播角度來看,帶貨時主打的點是給用戶帶來好商品,而非全網比價。
  • 楊天真小紅書首秀背後,直播帶貨中的「專業化」選擇
    大會上,小紅書創始人瞿芳與楊天真以及做品牌出身的雕爺圍繞直播帶貨做了深度探討。對直播帶貨中KOC的角色定位,以及未來直播帶貨的發展方向的話題上,「垂直領域的帶貨直播將成為帶貨主流」成為了共識。專業型主播將具備著工具型主播難以取代的價值,而在小紅書這樣的內容社區當中,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