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224億港元重磅投資大潤發母公司,為了盒馬?

2020-12-21 虎嗅APP

「雙11」剛過,阿里又放大招。今天(11月20日)凌晨,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投入約224億港幣(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高鑫零售(06808)的公告有更具體的信息: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擬收購高鑫零售26.02%權益,總價16,131,825,541 港元,同時,購買吉鑫待售股份19.90%,總價 6,293,315,626 港元。合計224億港幣。

阿里在公告裡說,「高鑫零售是中國規模最大及發展最快的大賣場運營商,以歐尚、大潤發兩大品牌在全國運營446家大賣場,市場份額多年保持國內零售行業第一。此舉意味著以大潤發、歐尚為代表的中國最大商超賣場集團將從商業模式和資本結構上雙通道加入由阿里巴巴推動的新零售革命。」

這意味著阿里對傳統線下商業資產的收割再下一城。此前,阿里巴巴已先後通過收購或戰略入股形式與銀泰、蘇寧、三江、百聯等傳統零售業達成戰略合作。同時,阿里還在新創、探索盒馬等線下新業態。以阿里的秉賦來看,做一個盒馬不是目的,將盒馬們的成功經驗與模式複製給更多的線下零售商,做成一個「線下平臺」,那才能支撐起阿里的下一個十年。

高鑫與阿里系早傳緋聞

今年2月中旬,臺灣工商時報發表「大潤發想嫁,3家搶親」的頭條報導中顯示,2月16日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明確表示,大潤發要出嫁,追求者有三家,並透露阿里、騰訊、蘇寧都「求婚」。

據超市周刊報導,該消息導致當日上午高鑫零售股價高開並迅速拉升,最高報價達8.88港元,最高漲幅達8%,創下2014年來新高,成交額3.4億港元。

該波動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高鑫零售公告稱,公司於17日下午一時三十分起在香港聯交所短暫停止買賣,以待刊發該公司內幕消息的公告。

2月17日深夜,高鑫零售發公告稱,2月16日潤泰集團創始人尹衍梁在接受《臺灣工商時報》採訪時,所做出回應與事實不符。

當時媒體曾向阿里、蘇寧等「求婚者」去求證該傳聞真實性,幾方不置可否。從新聞與傳聞的常規來看,無風不起浪,應該是這幾家都與高鑫談了超過半年以上了。媒體推測,從2016年5月起,蘇寧就開始與高鑫有過接觸,後來接棒的是阿里也不奇怪。畢竟,阿里與蘇寧是一家的,阿里更加財大氣粗,入股高鑫後更有利於將它直接整合入阿里的新零售戰略。

2017年11月13日,高鑫零售宣布停牌,以待刊發公司內幕消息之公告。

於是等到了今天。

高鑫力圖改革

2017年11月10日晚,高鑫零售公布前三季度業績。前三季,高鑫零售實現收入790.3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73.19億增長2.2%;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23.1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0.31億增長14.0%。此外,毛利率也有0.2個百分點的小幅增長。

三季度報告稱,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高鑫零售在中國共有454家大賣場,其中包括376家大潤發門店和78家歐尚門店,總建築面積達1229.14萬平方米,門店遍布226座城市,覆蓋29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同時已確定69個地點在未來三年開設綜合性大賣場,其中66家在建。

看上去,高鑫業績尚可,並沒有惡化,但增長壓力還是不小的。

聯商網專欄作者王國平曾在文中這樣描述線下商超巨頭態勢:

「永輝憑藉快速地面滲透,市值一舉突破千億,成為行業一哥。沃爾瑪多線作戰後,開始併入京東戰局,聯合作戰。區域巨頭三江購物、新華都等歸入阿里戰隊,試圖捲土重來。華潤萬家早已退市,閉關修煉。海航系繼續收割整合,試圖在霸主排位封閉時佔據一把交椅。高鑫零售在外界高預期下,進展得卻不順利,單店銷售下滑,增速放緩,電商燒錢路漫漫……」

王國平認為:「江湖派系基本開始成型,作為龍頭老大的高鑫零售要麼繼續高舉高打做老大,要麼選擇合縱連橫。另一大佬華潤系早已閉關修煉,試圖出關後能再度發功。在入主新美大後,霸氣依舊。海航系沒啥愛好,就是買買買,吃下順客隆後,海航系營收應該在300多億,準備衝400億,行業前五的目標估計不會改變。

「騰訊京東系選擇合作對象都是全國性超市,內外資各一家,接下來對於全國性企業需求並不迫切。阿里系選擇對象以區域性企業為主,聯華超市早已不是當年的聯華了。理論上來講,阿里更加迫切需要一家全國性企業來撐撐場面。」

除了對外部盟友的考量,高鑫內部如何將歐尚與大潤發的業務進行整合,提高整個集團的效率,也是對高鑫管理層的挑戰。聯商網曾報導,「隨著新店拓展的加速,大潤發和歐尚同處一城的現象越發頻繁,特別是歐尚重點拓展的華東區域。雙方的重合度會越來越高,但因各自獨立的採購和運營體系,導致在採購成本、物流成本和談判力度等方面都沒有發揮到最佳,無法形成最強的合力。」

所以,以歐尚為例,今年以來,其架構與高層關鍵人員有很多變動。比如,根據高鑫零售內部通知稱:高鑫零售將成立歐尚與大潤發的中國共同採購部,6月份開始啟動。高鑫內部高層認為,「當雙方把商品端和物流配送端打通以後,前臺的運營整合將是水到渠成,相對變得簡單。」

另外,高鑫也在積極探討線上轉型。今年7月,高鑫零售發布一項關於「收購香港飛牛集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股權」的公告稱,高鑫零售與億昌於2017年7月11日訂立協議,據此,高鑫零售有條件同意購買而億昌有條件同意出售飛牛香港(本公司的非全資附屬公司)14.255%的股權,代價為人民幣1.667億元。收購事項完成後,飛牛香港將成為高鑫零售的全資附屬公司。公告顯示,此次收購事項將以高鑫零售集團內部資源供資。

不過,高鑫這時才入局線上零售,感覺是有點晚了。怎麼獲取線上流量?有多少錢可燒?傳統零售商涉足電商素來不是那麼好玩的,步步高雲猴也收手線上燒錢遊戲了。

為了盒馬入股高鑫?

阿里斥巨資收購線下資產,其原因不外乎——也說了很多次了——探討線上線下流量、供應鏈與數據的打通與融合。

微信公號「商業觀察家」的文章認為,

盒馬鮮生在線下門店這塊方向上需要具備連鎖化快速複製能力。

這一方面需要擁有足夠多的物業儲備可供快速開店。盒馬的確可以通過阿里大數據進行物業選址,但現實是,大數據「看好」的店址,很多其實已有主。

因此,高鑫零售當下已開的446家門店和78家儲備物業是一筆「資源」。

另一方面則是,盒馬需要提升連鎖標準化能力和降低複製、投入成本。當下市場,改造一家門店所需要的投資可能是開設一家新店所需投資的三分之一。因為這涉及到設備投入,員工團隊、員工訓練等等。

因此,盒馬可能需要一家全國性零售商來幫其訓練線下員工,建立標準化、連鎖化流程,進而快速複製市場。

在大賣場領域,大潤發可以說是連鎖標準化做得最好的零售商,比如東北三線城市的大潤發門店與華南三線城市大潤發門店的辨識度極高,所以,雙方的合作如果能找到合適模式,在大潤發既有門店體系中推開、複製將可能是非常快和低成本的。

公告既出,且看今天高鑫的股票價格表現啦。

相關焦點

  • 阿里宣布:擬280億控股大潤發母公司
    01阿里巴巴擬控股高鑫零售圖片來源:阿里巴巴公告10月19日上午,阿里巴巴(09988.HK)發布公告稱,已同意通過其子公司淘寶中國投資總計約280億港元(36億美元),向AuchanRetailInternationalS.A.及其附屬公司收購吉鑫控股有限公司的總計70.94%股權。
  • 對標盒馬?阿里增持後大潤發開出首個中型超市概念店,85%都是食品
    據悉,大潤發中超業態從兩年前開始孵化,首店於今年9月在常州開業。值得注意的是,大潤發Super概念店的總SKU數量為1.2萬,食品佔比高達85%,生鮮佔比20%,非食類的家紡佔比僅有0.2%,服裝品類則直接被取消。此外,大潤發Super可實現周邊5公裡1小時達,最快30分鐘送達。
  • 借大潤發東風 傳阿里投資5億戰略入股喜士多
    據透露,阿里對後者的投資金額為5億元人民幣,佔股比例在20%-25%之間,此舉意味這阿里巴巴開始正式殺入連鎖零售領域。  借大潤發的東風,搭上阿里這條大船  為什麼是會是喜士多?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看看喜士多究竟是誰?
  • 阿里28.8億美元入股大潤發母公司 持股36%成第二大股東
    長江商報訊(記者 張齊琪)20日凌晨,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投入約224億港幣(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這意味著以大潤發、歐尚為代表的中國最大商超賣場集團全面擁抱新零售。據悉,高鑫零售是中國規模最大及發展最快的大賣場運營商,以歐尚、大潤發兩大品牌在全國運營446家大賣場,市場份額多年保持國內零售行業第一。
  • 阿里退出與大潤發合資公司 盒馬成為第二大股東
    阿里退出與大潤發合資公司 盒馬成為第二大股東來源:聯商網2019-12-20 12:38聯商網消息:12月20日消息,據36氪,12月16日,上海潤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原投資人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退出,新增盒馬(
  • 馬雲斥資224億買下的大潤發,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現狀如何?
    馬雲斥資224億買下的大潤發,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現狀如何網際網路的發展,也誕生了不少新興行業,這些新行業的如今也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阿里巴巴在成功後,也投資了一些新領域。2019年,在電商界來說,是特別的一年,中國的電商迎來了發展的20周年,而國內最大電商平臺的創始人馬雲也在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的年會上宣布正式退休。馬雲雖然退休了,但是他留在電商界的神話一直存在。眾所周知,馬雲的眼光一向很獨到,看中的行業也發展得不錯。
  • 3年過去了,阿里砸224億買下的大潤發,如今發展的怎麼樣了?
    而大潤發,也在2017年以224億賣給了阿里。正如大潤發創始人在被收購時所說:「我們戰勝了所有的對手,但卻輸給了這個時代」,新零售時代來了,任何不儘快轉型擁抱網際網路的傳統零售,都可能被網際網路巨頭打敗。傳統零售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3年過去了,被阿里收購的大潤發現在如何了?
  • 阿里224億港幣入股大潤發母公司,成為第二大股東
    根據戰略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投入約224億港幣(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歐尚零售亦將增加於高鑫的持股。交易後,歐尚零售、阿里巴巴及潤泰於高鑫的經濟利益將分別約為36.18%、36.16%及4.67%。高鑫零售是中國規模最大及發展最快的大賣場運營商,以歐尚、大潤發兩大品牌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運營446家大賣場。
  • 三江購物「剝離」盒馬,阿里新零售再調整
    據《聯商網》梳理發現,2018財年,杭州浙海營業收入及淨虧損分別佔其母公司——三江購物營業收入與淨利潤的7.00%及9.62%,且杭州浙海佔公司的業務比重較小。也就是說,三江運營盒馬「得不償失」。可以肯定的是,與大潤發相比,盒馬、三江兩年多來的聯姻算不上「愉快」,而三江的賦能者已轉變。一位新零售行業觀察家也告訴記者:「三江購物的賦能者,已由盒馬轉變為天貓超市。」
  • 誠品在書店開超市了;大潤發與盒馬合作的「盒小馬」亮相……|贏商...
    @工商時報   大潤發與盒馬鮮生合作的「盒小馬」首店亮相   6月2日,大潤發與盒馬合作的全新品牌「盒小馬」開業,首店落戶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與普通盒馬不同的是,盒小馬延續了盒馬鮮生對生鮮的售賣以外在規模上做了調整,還增加了體育用品專區。
  • 「盒馬化」的大潤發
    不過若是將視線稍微往旁邊挪一挪,向大潤發看去,或許,盒馬鮮生是成功的。盒馬鮮生更像是新零售的試驗田,而大潤發則像是應用者。近些年來,大潤發活得越來越像盒馬。「盒馬化」的大潤發如果到大潤發超市去,消費者們會發現,大潤發多了許多新設備,有了許多新改變。在這些新的改變中,最為顯眼的便是自助結帳機。有對此留心的消費者不難發現,這些自助結帳機同盒馬鮮生的長得一模一樣。
  • 大潤發創始人:看到盒馬之後,我們愛上了阿里巴巴
    3月29日,大潤發新零售COO袁彬在上海新零售生態啟領峰會上向外界透露了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後的進展。黃明端稱,真實的情況與外界的解讀完全相反。他沒有要離開大潤發,相反在阿里投資大潤發後,他本人提出希望董事會增加阿里的人,從而獲得新零售改革更多的支持。
  • 帶火大潤發、歐尚?阿里擬450億收購高鑫零售
    今日早盤,高鑫零售股價高開10.97%之後一路走高,一度漲近30%,總市值逼近千億港元。截至發稿,高鑫零售漲23.71%,報9.81港元/股。帶火大潤發、歐尚?阿里擬450億收購高鑫零售今日早間,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已同意透過其子公司淘寶中國投資總計約280億港元(36億美元)向AuchanRetailInternationalS.A。及其附屬公司收購吉鑫控股的合共70.94%股權,吉鑫控股持有高鑫零售約51%股權。
  • 280億!阿里欲拿下大潤發及歐尚超市!
    10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擬投入280億港元(約36億美元),直接和間接共持有高鑫零售72%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公告還稱,完成股份購買後,淘寶中國將須按每股8.1港元的要約價,以現金就高鑫的全部已發行股份提出強制性無條件全面收購要約。根據該全面收購要約,淘寶中國可能須額外支付最多約170億港元(22億美元)收購其他股東持有的高鑫股份。
  • 阿里斥資224億買的大潤發,時隔2年,如今變成了啥樣?
    時至今日,馬雲當年提出的「新零售」理念已經被不少企業付諸實踐,除了將新零售玩得風生水起的蘇寧,阿里自身也在其斥資224億購買的大潤發裡將新零售概念展現得淋漓盡致。在被阿里以224億的價格收購之後,大潤發內部也經歷了不小的動蕩和轉變,如今根據雙11大潤發的反饋來看,似乎成效不錯。據悉,11月12日夜間,阿里巴巴現任CEO張勇到上海大潤發楊浦店了解今年商超在天貓雙11期間的數位化進展。
  • 與盒馬一樣,大潤發成了阿里的「親兒子」
    不過,既然計劃已經確定,阿里也完成對高鑫零售的絕對控股,並「授予」大潤發大象「圖騰」,儀式性地納入進阿里的動物家庭。 那麼,這也正式宣告兩者關係的「升華」。 按阿里投資部以前流傳出來的說法,投10%及以內,叫約會。 投10%-30%叫男女朋友關係。
  • 阿里收購大潤發:總有些玩家,有經驗,有技術,還不差錢!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稱,將以280億港元(約36億美元)的價格增持高鑫零售的股份,提速新零售布局。消息傳出後,高鑫零售飆升近30%。高鑫零售是中國最大的實體綜合大賣場運營者,旗下擁有大潤發、歐尚等實體商超。
  • 最前線丨為了吸引三公裡內年輕人,大潤發聯合阿里推出1小時送達服務
    大潤發進入內地已經超過20年,在中老年客群心中擁有良好口碑。不過,現在大潤發想要通過與阿里旗下的盒馬和淘鮮達合作,提供1小時送達服務,引流年輕客戶。在手淘中找到淘鮮達,點開後可以直接定位大潤發並選購商品,頁面顯示提供1小時送達服務要實現1小時送達,需要門店前後端的緊密配合。這是典型盒馬式的「前端門店後端工廠」模式,大潤發門店實際發揮前置倉庫的作用。其中,店內貨架、二層的揀包區、以及盒馬的配送系統是關鍵。
  • 小盒馬,大永輝,「大潤發們」的未來怎麼「大發」?
    話題一出,大潤發很快就被「罵」上了微博熱搜,閱讀量一度超過2.7億。儘管大潤發官方後續也發了道歉聲明,但顯然網友並不買帳。大潤發背上了「年齡歧視、身材歧視、性別歧視」等一眾負面標籤,預計將損失一大批女性消費者。我們無從考證大潤發是否想靠營銷「博出位」,但顯然這絕非明智之舉。隨著大眾對品牌形象重視程度的提高,大潤發此舉無疑給自己留下了抹不去的「汙點」。
  • 盒馬鮮生和大潤發推盒小馬 去餐飲後賣點在哪兒
    【PConline資訊】阿里新零售觸角進一步向社區延伸。6月2日,大潤發與盒馬合作的全新品牌「盒小馬」首店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開業。據悉,盒小馬面積為800平方米,由大潤發負責供應鏈和門店運營管理,在商品上突出生鮮,並引入部分盒馬鮮生自有生鮮品牌,同時上線淘鮮達1小時到家業務。自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後,前者對後者進行了一系列改造,作為盒馬鮮生精縮版的盒小馬是雙方供應鏈合作深化的又一表現。分析來看,定位中型超市的盒小馬在規格上更貼近社區消費者,但沒有了堂食餐飲區的盒小馬究竟能否摸準社區居民的胃口,這還有待時間去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