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盒馬一樣,大潤發成了阿里的「親兒子」

2020-12-21 騰訊網

黃明端在高鑫零售年會上與林小海做的工作交棒儀式,宣告了黃明端的退休計劃。

但到目前,黃明端並未真正退休。一些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黃明端當下的工作重心是要跟林小海做好傳承工作,「還要扶持一程,帶一段時間。」

不過,既然計劃已經確定,阿里也完成對高鑫零售的絕對控股,並「授予」大潤發大象「圖騰」,儀式性地納入進阿里的動物家庭。

那麼,這也正式宣告兩者關係的「升華」。

按阿里投資部以前流傳出來的說法,投10%及以內,叫約會。

投10%-30%叫男女朋友關係。

30%以上則是過日子了。

而像阿里絕對控股高鑫零售,按《商業觀察家》的理解,可能就是從「過日子」的關係,升華成了直系血緣關係。會更像盒馬之於阿里的關係。

由此而來的思考是,這意味著什麼?

年輕化

大潤發是中國大賣場時代的贏家,在過去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三家外資大賣場企業於中國大陸市場的競爭中,從規模角度來看,大潤發是最終的贏家。

贏在均衡、贏在更接地氣。

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三家企業,從管理經營風格、決策機制、公司治理等方面來看,沃爾瑪偏「緊」,家樂福太「松」,大潤發則處於中間。

偏緊的問題是,管得太嚴,決策周期長。

開一家店都要左討論右討論,甚至要匯報美國總部,要考慮這考慮那,一來一去費時費力。最終決定可以開店時,可能發現物業早已經被搶了。在當時快速成長的中國市場,這種事經常發生。

還包括併購後整合,決策鏈路太長,總會顯得有些猶猶豫豫不夠果斷,導致錯過最好整合時機,推高了整合成本。

好處則是,沃爾瑪的美國總部一直來也都能為中國市場帶來新東西,包括供應鏈和標準化等,都能對中國業務發展帶來幫助。

太松、過度放權的好處是起步很快,野蠻生長。問題在於基礎不牢,也會積聚大量風險,比如腐敗,比如連鎖標準化能力。

不要說跨區域相比,即便是同一座城市,像北京的所有家樂福門店如果把招牌摘掉,很多店你都可能都看不出這是同一個品牌旗下的連鎖店。好的很好,差的很差。連鎖標準化做得不好。

太松也意味著,總部對中國業務的帶動幫助作用不大。

大潤發呢,則處在中間,更均衡。

它有公司制度治理約束。但是也賦予了中國管理團隊很大權限,所以,該搶店時不含糊,做快速成長的市場,市場反應速度很快。

有公司治理制度約束,大方向上也很難出大問題。能約束保證戰略執行與公司管控。

大潤發中國大陸市場的管理團隊則主要以中國臺灣籍的職業經理人團隊為主體。他們既懂中國市場、熟悉中國文化心理、了解中國政治經濟生態,能做到接地氣、強執行力。也能對接跨國公司全球治理管理規範、引入全球視野資源,及順暢溝通合規經營。

這些讓大潤發相比其他外資競爭者更接地氣,相比中國大陸本土競爭者,團隊的經營管理水平、經營理念、全球視野則能實現一二十年的領先水平,很有優勢。

這就是過去大潤發成為贏家的核心。是以黃明端領導的、中國臺灣籍人士為主體的那批管理團隊所立下的汗馬功勞,用了20年時間打下的大賣場「江山」。

但到目前,20多年過去了。

以黃明端領導的、中國臺灣籍人士為主體的這批管理團隊,也都到了退休的年齡。

這個階段,阿里絕對控股高鑫零售,並「輸入」最高領導者。那麼,《商業觀察家》認為,一個核心工作就是要做年輕化。

大賣場業務需要做年輕化。因為任何業態都會有生命周期,不能持續年輕,剔除一些時間留下來的弊病,就會被邊緣化。

大賣場當下正面臨客流下降的窘境。20年前最早的那批顧客也都開始慢慢「沉寂」,大賣場需要能持續吸引年輕顧客,增加年輕客流,開始一個新的徵程。

所以,《商業觀察家》認為,年輕化會是阿里全盤接手後的首要工作。而業務年輕化的基礎則可能是要做好團隊的年輕化。因為團隊如果不年輕,業務年輕化也很難推進。

目前,從《商業觀察家》的了解來看,大潤發的中生代管理人員許多都仍在崗,更早的一批管理人員似乎都逐漸離開業務一線。

不進則退

再來談談業務,大潤發目前的業務基本盤是在三線及以下市場,70%以上門店分布於下沉市場。

阿里接管大潤發後,這些業務要如何定位?

首先,它可以看作是基礎設施。

在數位化後,可以成為阿里基礎設施的組成。

大潤發的門店可以作為前置倉履約淘寶天貓訂單。過往架構的倉配物流,及供應鏈,也可以對阿里覆蓋的終端流量入口進行輸出。

這一點可以分C端和B端兩塊業務來看,C端業務大潤發目前主要還是做1小時達到家業務和到店業務。未來的增量可能主要在到家,門店作為前置倉承接更多阿里線上訂單,整體配合阿里來做好市場滲透率,並提升用戶消費頻次。

由於大潤發有現成的倉配、門店網絡,這一塊,它能為阿里帶來更低履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

至於當下下沉市場熱點,也是最大增量空間的社區團購市場。雖然大潤發目前也做社區團購業務,但整體來說,可能會比較難。

一些市場人士稱:「做社區團購需要社交,阿里系企業其實很難做社區團購,不在微信陣地,沒有社交玩不了的。阿里收購了大潤發,有了基礎設施和供應鏈,但對於做社區團購也可能沒有用。」

從B端業務來看,大潤發的基礎設施價值,可以會對阿里零售通覆蓋的夫妻小店進行供應鏈輸出。夫妻店還是很有生命力,但它們的弱點是供應鏈能力不強。

林小海目前兼顧大潤發和零售通兩塊業務,所以,這一塊可能是未來重要看點。從商超市場的發展來看,B端業務也是挖掘增量空間的重要方向。

這塊業務的主要內容可能還是向夫妻店做供貨、分銷業務。比如自有品牌商品供貨。但由於社區團購的存在,這種供貨、分銷面臨社區團購企業的極大競爭。

其次,大潤發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用戶平臺。

用戶及運營數位化後,可以做線上線下交易營銷、導流。線上流量價格貴就往線上導,線下貴就往線下導。成為下沉市場用戶生態的一個組成。

那麼,大潤發作為線下門店,將可能會更多承擔獲客、體驗、流量變現的功能。可能會有更多高毛利的業態引入,比如服務業態,這樣才能更好支撐大賣場的租金成本,並帶來更多收益。

不過,這也意味著,大潤發要做整體數位化,而不僅僅是超市賣場數位化,還包括商店街的數位化。

大潤發大賣場門店的面積很大,超過2萬平米,其實就是一個社區型購物中心的體量了。因此,只有整體數位化,並做商圈升級改造,才能提升形象,引領品牌下沉,獲得更強的流量變現能力。

交易及商品選購等則可能要更多放到線上。因為線上方式可以一對多服務用戶,能沉澱數據,效率更高。

用戶數位化後,在線上也可以更好做無邊界擴張,線下門店還是受地理空間制約難以無邊界擴張。

最後,大潤發還可以看作是一個整合平臺,以大潤發為基礎來整合大賣場、商超市場。

中國商超市場目前是一個存量市場,但行業集中度相比發達市場還是相對比較低,行業整體已經到了併購整合的階段。

這一塊,大潤發相比阿里,對整個線下大賣場、商超行業肯定是更熟悉的。阿里如果要做商超行業整合,也可能需要一個懂行、接地氣的團隊和平臺來承載,及整合運營。

但是,這裡面的問題可能是,中國的連鎖商超企業在發展到1千億年銷售規模體量時,再想做大規模就很難,幾乎都增長不動了,通過整合收購擴張也是問題多多。所以,這背後可能還有一個連鎖管理能力不足等的缺陷。

因此,如果做收購後,不能對被收購資產,及整體帶來提升,進行有效管理,價值就沒那麼大。阿里可能需要幫助大潤發解決這個問題。包括連鎖能力、技術能力、數位化能力等。只有提升這些能力才能更做好整合平臺。

連鎖商超行業是一個開店容易,管店難的行業。沃爾瑪之所以能架構出這麼大的銷售體量和全球門店網絡,也是放了幾顆人造衛星來管理門店和業務的。

整體而言,在阿里絕對控股高鑫零售,以及黃明端宣布退休計劃後,阿里全盤接管大潤發,肯定是要為大潤髮帶來新東西,向上推一把的。

因為在市場的這個階段,在商超、大賣場行業轉型的大背景下,你如果不能往上推一把,它可能就要下來了。

相關焦點

  • 「盒馬化」的大潤發
    不過若是將視線稍微往旁邊挪一挪,向大潤發看去,或許,盒馬鮮生是成功的。盒馬鮮生更像是新零售的試驗田,而大潤發則像是應用者。近些年來,大潤發活得越來越像盒馬。「盒馬化」的大潤發如果到大潤發超市去,消費者們會發現,大潤發多了許多新設備,有了許多新改變。在這些新的改變中,最為顯眼的便是自助結帳機。有對此留心的消費者不難發現,這些自助結帳機同盒馬鮮生的長得一模一樣。
  • 阿里224億港元重磅投資大潤發母公司,為了盒馬?
    阿里在公告裡說,「高鑫零售是中國規模最大及發展最快的大賣場運營商,以歐尚、大潤發兩大品牌在全國運營446家大賣場,市場份額多年保持國內零售行業第一。此舉意味著以大潤發、歐尚為代表的中國最大商超賣場集團將從商業模式和資本結構上雙通道加入由阿里巴巴推動的新零售革命。」這意味著阿里對傳統線下商業資產的收割再下一城。
  • 阿里退出與大潤發合資公司 盒馬成為第二大股東
    阿里退出與大潤發合資公司 盒馬成為第二大股東來源:聯商網2019-12-20 12:38聯商網消息:12月20日消息,據36氪,12月16日,上海潤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原投資人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退出,新增盒馬(
  • 盒馬鮮生和大潤發推盒小馬 去餐飲後賣點在哪兒
    【PConline資訊】阿里新零售觸角進一步向社區延伸。6月2日,大潤發與盒馬合作的全新品牌「盒小馬」首店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開業。據悉,盒小馬面積為800平方米,由大潤發負責供應鏈和門店運營管理,在商品上突出生鮮,並引入部分盒馬鮮生自有生鮮品牌,同時上線淘鮮達1小時到家業務。自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後,前者對後者進行了一系列改造,作為盒馬鮮生精縮版的盒小馬是雙方供應鏈合作深化的又一表現。分析來看,定位中型超市的盒小馬在規格上更貼近社區消費者,但沒有了堂食餐飲區的盒小馬究竟能否摸準社區居民的胃口,這還有待時間去驗證。
  • 大潤發創始人:看到盒馬之後,我們愛上了阿里巴巴
    3月29日,大潤發新零售COO袁彬在上海新零售生態啟領峰會上向外界透露了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後的進展。黃明端稱,真實的情況與外界的解讀完全相反。他沒有要離開大潤發,相反在阿里投資大潤發後,他本人提出希望董事會增加阿里的人,從而獲得新零售改革更多的支持。
  • 7FRESH是超級精品店,盒馬鮮生是怪胎菜市場,大潤發是大傻子
    次日,特意去幾個盒馬鮮生的門店轉了轉,整體感覺也還湊合,但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逛完7FRESH,再逛盒馬鮮生,才會發現盒馬鮮生很土氣,更像是普通超市業態的橫向堆砌。相比之下,阿里系的菜鳥網絡不太行,在冷鏈物流方面,和京東物流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天貓生鮮也幹不過京東生鮮,盒馬鮮生的後端支撐體系是不穩當的。最終,一旦門店規模上來了,盒馬鮮生的供應鏈成本會快速拉高,而7FRESH卻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
  • 對標盒馬?阿里增持後大潤發開出首個中型超市概念店,85%都是食品
    據悉,大潤發中超業態從兩年前開始孵化,首店於今年9月在常州開業。值得注意的是,大潤發Super概念店的總SKU數量為1.2萬,食品佔比高達85%,生鮮佔比20%,非食類的家紡佔比僅有0.2%,服裝品類則直接被取消。此外,大潤發Super可實現周邊5公裡1小時達,最快30分鐘送達。
  • 阿里5個產地倉今年全部建成投用 和全國盒馬、大潤發共建數位化...
    阿里5個產地倉今年全部建成投用 和全國盒馬、大潤發共建數位化銷售矩陣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18 15:
  • 三江購物「剝離」盒馬,阿里新零售再調整
    但在業內看來,本次股權變動至少表明:三江已經「剝離」盒馬,且在杭州市場,盒馬的運營權由三江購物旗下子公司轉為獨資公司杭州盒馬。早前,杭州盒馬成立的消息曾讓媒體諸多猜測,坊間甚至有傳出「阿里要拋棄三江」的傳聞。
  • 大潤發與盒馬打造的「盒小馬」開業 飛牛網已正式關閉
    大潤發與盒馬打造的「盒小馬」開業 飛牛網已正式關閉來源:聯商網2018-06-02 18:20聯商網消息:阿里入股大潤發後,又有新動作了。6月2日,《聯商網》獲悉,大潤發與盒馬合作的全新品牌「盒小馬」已經於今日開業,首店落戶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
  • 小盒馬,大永輝,「大潤發們」的未來怎麼「大發」?
    大潤發正式進入中國在1997年,比沃爾瑪和家樂福都要晚,但卻在2010年迅速成為最亮眼的一匹「黑馬」。彼時的沃爾瑪和家樂福這類外資企業紛紛將店開在一二線城市,試圖搶佔高人流和高收入帶來的「消費紅利」。但大潤發不一樣,它將目光瞄準了三四線城市,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 誠品在書店開超市了;大潤發與盒馬合作的「盒小馬」亮相……|贏商...
    @工商時報   大潤發與盒馬鮮生合作的「盒小馬」首店亮相   6月2日,大潤發與盒馬合作的全新品牌「盒小馬」開業,首店落戶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與普通盒馬不同的是,盒小馬延續了盒馬鮮生對生鮮的售賣以外在規模上做了調整,還增加了體育用品專區。
  • 蘇寧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盒馬大比拼
    我們選了幾個代表性的企業:外資大型連鎖商超沃爾瑪、2019年被蘇寧收購的家樂福、阿里旗下大潤發、新零售模式盒馬鮮生,通過對比分析來看這四大零售新老勢力到家服務哪家強。沃爾瑪入駐京東超市,家樂福享有蘇寧易購首頁一級入口,大潤發和天貓超市打通,盒馬在支付寶、淘寶等平臺享有入口,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流量入口。其中,家樂福的蘇寧易購首頁一級入口最為搶眼,用戶只需打開蘇寧易購APP,就會第一眼看到。其他三大門店所依靠的電商平臺也很強大,但入口較深不明顯。
  • 上海的大潤發變成「盒馬」了?其實,實體店可以比盒馬更厲害
    限時配送來了,「日日鮮」也來了 之所以改造後的大潤發被認為與盒馬相似,是因為新增了三公裡範圍內1小時送達、「日日鮮」農產品等盒馬的特色服務。在共和新路的大潤發閘北店外,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看到一個連著傳送帶的出貨口,穿著盒馬工作服的快遞員再次等候。
  • 大潤發創始人:是我提出希望阿里的人加入董事會!
    表面上看是阿里選擇了大潤發,實際上是大潤發主動擁抱了阿里。在盒馬鮮生落地後,黃明端興奮地表示:「我想和阿里合作!」現在,阿里和大潤發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阿里是操盤手,通過兩三年的內部孵化,成功探索出一號工程「盒馬鮮生」,如今盒馬已在全國開出30多家門店,每逢新店開業,必是一蟹難求,火爆非凡!
  • 大潤發和盒馬在蘇州合作開了個「盒小馬」,我們去看了看
    大潤發和盒馬合作的「盒小馬」6 月 2 日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開始試營業。 一進門,消費者就能看到蔬菜、水果和海鮮肉類等生鮮(和很多社區超市類似)。這家店主打生鮮產品,據說 SKU 佔比在 50%左右。
  • 大潤發董事長談阿里入股:從淘寶引進來的流量比被吸走的多
    所以,後來我放棄了這個想法……我們為什麼跟阿里合作?阿里什麼都有,阿里流量最多。 現在看,從淘寶那邊引進來的流量比被淘寶吸走的流量還多。」黃明端說。就在6月11日,大潤發宣布,全國100家大潤發門店完成新零售改造,借鑑了盒馬和淘鮮達的經驗,為門店周邊3公裡範圍內的用戶,提供1小時送達服務,配送服務則由盒馬專門劃給大潤發的一批快遞員完成。
  • 全面揭秘盒馬鮮生: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樣本是如何誕生的
    具體來看,阿里巴巴孵化新業態超市盒馬鮮生,京東搭乘商超巨頭沃爾瑪和永輝,騰訊領投兩輪每日優鮮……其中,盒馬鮮生憑藉著良好的消費者口碑和創新的經營模式,在開業一年半以來急速擴張,就像「盒馬」的諧音「河馬」一樣,吞併著周遭的生鮮市場。
  • 全面揭秘盒馬鮮生: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樣本是如何誕生的-虎嗅網
    具體來看,阿里巴巴孵化新業態超市盒馬鮮生,京東搭乘商超巨頭沃爾瑪和永輝,騰訊領投兩輪每日優鮮……其中,盒馬鮮生憑藉著良好的消費者口碑和創新的經營模式,在開業一年半以來急速擴張,就像「盒馬」的諧音「河馬」一樣,吞併著周遭的生鮮市場。
  • 大潤發董事長:零售商站隊,騰訊系是各自在玩,阿里會做得比較深...
    盒馬是一個體系,大潤發也會成為一個獨立體系。同時大潤發也使用很多盒馬的概念,盒馬做了很多東西,比如整個數位化的東西,門店效率化的東西,都值得我們學習。另外,商品服務,盒馬有很多獨到的東西,我們學到很多寶貴經驗。大潤發進行中的是:大賣場網際網路化。將來,大潤發也可以輸出供應鏈,阿里輸出技術、流量,整合成一個產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