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說到河西走廊的話,其實大家都不會太過於陌生,畢竟在這裡藏著幾座極其熱門的旅遊城市,比如敦煌和張掖。但是如果說到同為河西走廊四郡之一的武威 ,那麼相信知道的旅行者並不會那麼多。
尤其是當你來到如今武威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交通不方便且城市建築相對落後的甘肅城市,雖然它的級別是地級市。尤其是你如果翻開看過關於河西走廊書籍或者紀錄片的時候,這種落差感會更強烈,畢竟它曾經可是第一個被漢武帝設郡的河西四郡之一,曾經漢武帝將其命名為武功軍威。
不過即便起初的落差感有些強烈,但是當你細細品味這座城市的時候,一定會覺得還是有不少驚喜。如果說到武威的古蹟的話,其實在城內保留下來的並不多,因為武威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的地震,那些古建築早就不復存在。
它曾經是中國的第三大城市,先後成為東晉前涼、後涼、北涼、南涼、大涼的首都,堪稱是「五涼古都」,後來也成為了西夏時期的陪都,如此重要的地位,讓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大西北地區重要的文化和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說到它曾經是西夏的陪都,那麼你在武威旅行的時候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西夏博物館,在這裡可以看到中國發現西夏文物、遺蹟最多的地方,其中最特色的就是西夏碑,堪稱是國寶級文物,在這個博物館中你還可以了解到西夏國的歷史和人文,看你到不少西夏文明的遺存。
在距離西夏博物館僅一步之遙的地方,藏著一座中國保存較完好的文廟--武威文廟。雖然和曲阜衢州的孔廟相比,它的地位相對來說低了一點,但是在西北地區這同樣是一座極其意義深遠的文廟。
據說武威文廟始建於前涼或西夏時期,但是按照碑文記載這座文廟重建於明英宗正統二至四年,也就是到現在已經有了500多年歷史。整個文廟規模達到了3.1萬平方米,包含了孔廟、儒學院和文昌宮三部分,其規模據說可以達到全國孔廟的第三。
其實如今真正讓武威揚名天下的或許是藏在蘭州甘肅省博物館中的銅奔馬,也就是曾經的馬踏飛燕。這個銅奔馬就是出土於武威市的雷臺漢墓。
在這個墓地中同時還出土了99件鑄造精美的銅車馬隊儀仗俑,形成了氣勢磅礴的「將軍出行圖」,憑藉著如此的稀少性,銅奔馬也成為了中國文物10大國寶之一。如今的雷臺漢墓是一個仿古建築景點,門票不算太貴但是看點也不多,最大的看點就是曾經出土了銅奔馬的一號墓,裡面如今空蕩蕩僅存幾個石頭塑像。
說到武威那麼一定不能不提到的就是鳩摩羅什,曾經他在這裡弘揚佛法,如今我們看到的鳩摩羅什寺就是曾經國王為了留他在這裡而修建的一座寺院,如今的寺院為後期復建,但是寺內的鳩摩羅什塔確實貨真價實的古物,可以重點關注。
如果時間多餘的話,那麼不妨可以包車前往武威城南50公裡的天梯山石窟看看,這可是中國石窟鼻祖,雖然景區內保留下來的僅僅只有一個窟群,但當你看到復建後的大佛之後依然還是會被感動。這就是如今相對小眾的甘肅城市,但是卻藏著眾多的看點。(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