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有這麼一個古蹟,出土了中國旅遊標誌的銅奔馬,遊客不多

2020-11-03 馬且停

如果你去過甘肅省博物館的話,那麼對於這尊馬踏飛燕一定不會陌生,畢竟它可是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每天都吸引著眾多人拍照和打卡。

即便你沒有去過甘肅省博物館,其實對於這個標誌性的物件不會陌生,畢竟在不少城市的車站或者雕塑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這個文物就是原來被叫做「馬踏飛燕」,現在稱為「銅奔馬」的國寶級文物。

不過我相信有一部分遊客其實並不知道這個馬踏飛燕的出土地,畢竟如今這裡看起來有些小眾,這個地方就是甘肅的武威市。雖然和敦煌張掖同樣地處河西走廊中,並且在古代的時候地位一直不亞於其他河西走廊中的城市。

不過這樣也好,當我來到這裡的時候每個景點看起來都冷冷清清,因此可以好好地去欣賞每一個景點。就連這個出土了馬踏飛燕的雷臺漢墓也是如此寧靜。

雷臺漢墓地處武威市的北郊區域,從汽車站打車過去大概20分鐘的樣子就可以到達。整個景區看起來非常現代化,看得出來武威市也想好好打造這個景點,只不過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火熱。

從雄偉的大門進入之後就是規模不小的廣場,中間有一個柱子,柱子頂部是馬踏飛燕的雕塑,仿造青銅器打造的色調看起來還是挺精美的。

穿過了這個廣場之後,走一分鐘就進入到了另一個小一點的廣場,這就是仿照雷臺漢墓出土的銅車馬儀仗俑打造的雕塑群,整體看起來就像是擴大版的博物館中的儀仗隊。如果從側面看的話,這些儀仗隊中的馬匹和將軍看起來就非常有氣勢沒同樣是青銅色的顏色,看起來也非常復古。

儀仗隊廣場之後就是整個景區最重要的區域,那就是曾經出土了馬踏飛燕和儀仗傭的墓葬區域,據說這裡一共被發現了兩座墓地,如今僅一號墓開放給大眾。

一號墓也是曾經藏著銅奔馬的墓穴,根據工作人員說整個墓穴保存的還比較完好,除了後期加固原因修繕了一些,整體還算古樸。從墓門走進去就進入了墓道,墓道兩側陳列著一些圖片和文字,主要用於介紹墓穴裡的文物,有不少都是在甘肅省博物館中可以看到,比如銅奔馬、銅獨角、儀仗傭等等。


大約走一兩分鐘就進入了墓穴核心區域,整個漢墓包括了前、中、後三室,雖然聽起來感覺規模很大,但其實每個部分都非常小。室與室之間需要彎腰通過一個甬道方可進入,並且這個甬道越往裡面就越矮。

現在的墓地裡面什麼都沒有,因此很多人或許會失望,不過作為一個喜愛人文的你來說,當你看過了博物館中的馬踏飛燕之後,接著來到這個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東漢墓地的時候,依然還是會感動萬分。

如果說曾經的武威因為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名揚天下的話,那麼如今的武威或許就是因為雷臺漢墓讓更多人知道這裡。

旅行建議:武威市雖然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但可以說景點並不豐富,如果單單只看雷臺漢墓的話,我個人建議在甘肅省博物館中就可以看夠。如果你對古蹟感興趣的話,那麼搭配上鳩摩羅什塔,西夏博物館以及武威文廟的話,那麼來武威逛逛也還是會有收穫。(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相關焦點

  • 《考古公開課》演繹《天馬傳奇》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再次亮相...
    《考古公開課》演繹《天馬傳奇》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再次亮相央視甘肅省博物館供圖每日甘肅網12月4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荊雯)近日,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繼亮相《國家寶藏》後,再次亮相央視,成為節目嘉賓及全國觀眾關注的焦點。
  • 甘肅武威1800年的古墓,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出自這裡
    在中國的許多城市都能看到這樣的標誌,一批駿馬騰空而起正在飛奔,這是中國旅遊的標誌。這個標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馬踏飛燕」,出土自甘肅武威的一座墓葬中,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是前涼國王張茂所建的靈鈞臺,因臺上有明清時期所建的古建築雷祖殿而得名,是武威一處知名的旅遊景點。
  • 甘肅這個低調的旅遊城市,出土了中國十大國寶之一,幾乎沒有遊客
    如今說到河西走廊的話,其實大家都不會太過於陌生,畢竟在這裡藏著幾座極其熱門的旅遊城市,比如敦煌和張掖。但是如果說到同為河西走廊四郡之一的武威 ,那麼相信知道的旅行者並不會那麼多。如果說到武威的古蹟的話,其實在城內保留下來的並不多,因為武威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的地震,那些古建築早就不復存在。
  • 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來源
    雷臺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的出土地,位於甘肅武威城區北關中路,武威歷史悠久,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徵河西,擊敗匈奴,為彰其「武功軍威」命名武威。武威是古絲綢之路要衝,境內名勝古蹟眾多,雪域高原、綠洲風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具有較高的文化旅遊價值;
  • 天馬行空50年——紀念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發現50周年
    作為中國旅遊標誌的東漢銅奔馬,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武威一座東漢靈帝時期的張姓將軍墓,高34.5釐米,作疾速奔馳狀,其右後蹄附一飛鳥
  • 中國旅遊徽標交接儀式在武威舉行
    每日甘肅網武威12月12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 文/圖)今日上午,中國旅遊徽標交接儀式在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出土地甘肅省武威市舉行,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贈送甘肅武威的中國旅遊徽標入駐其出土地——雷臺旅遊景區。
  • 甘肅武威舉行「天馬行空 自在武威」文化旅遊推介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8月2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王豪)今天,由甘肅省文旅廳、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甘肅省文物局聯合主辦,中青旅集團策劃籌辦的紀念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發現50周年——武威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武威雷臺景區舉行。
  • 武威「銅奔馬」登上央視《考古公開課》
    武威「銅奔馬」登上央視《考古公開課》每日甘肅網12月2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1月30日,央視科教頻道《考古公開課》聚焦武威市雷臺漢墓出土的「銅奔馬」,以「天馬傳奇」為主題,全面介紹了我國漢代青銅雕鑄藝術的高超水平
  • 「豐收了·遊甘肅」旅行商考察團走進武威
    首席記者 田蹊11月8日,「豐收了·遊甘肅」暨絲綢之路中國旅行商考察團走進武威,前往武威雷臺漢墓追尋「銅奔馬」的前世今生。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同時組織舉辦武威市冬春文化旅遊推介會,惠民讓利舉措和豐富多彩的冬春文化旅遊盛宴,對全國旅行商極具吸引力。
  • 登上過小學課本的馬踏飛燕,原來是中國旅遊標誌,如今卻早已改名
    在80後們的小學語文課本上,曾有一篇名為馬踏飛燕的課文。在這篇課文中,介紹的正是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漢墓的國寶級文物銅奔馬。這件舉世罕見的銅奔馬因被一代文豪郭沫若命名為馬踏飛燕而變得家喻戶曉,在上世紀80年代還被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至今在全國各大A級景區,懸掛的級別銘牌上,就鐫刻著這一銅奔馬。
  • 【薦讀】不叫馬踏飛燕,也不叫銅奔馬,中國旅遊標誌的真名是…
    一匹頭微左揚、昂首嘶鳴的天馬,左側兩足後曳、右側雙足前探,騰空疾馳而行,其右後足下的飛鳥回首注目驚視……這件把天馬行空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的青銅雕像,是上世紀60年代末出土於甘肅武威一座東漢古墓的精品文物
  • 甘肅省文物局負責人表示:中國旅遊標誌圖形提倡統一使用「銅奔馬...
    (每日甘肅網資料圖)每日甘肅網蘭州6月5日訊(記者 韋德佔)今天下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聞發布會,甘肅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馬玉萍回答媒體記者關於「近期社會各方對中國旅遊標誌圖形銅奔馬的名稱有不少爭議」的問題時表示:「『銅奔馬』一名已經使用了近40年,並被國際國內認可和接受,是享譽世界的明星文物,其名稱不宜輕易改動
  • 跟著課本遊武威 || 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
    視頻由雷臺景區提供銅奔馬又稱「馬踏飛燕」、馬超龍雀,為東漢青銅器。它集西域馬和蒙古馬的優點於一身,構思巧妙,造型精煉,鑄銅工藝卓越,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傑作,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馬踏飛燕」定為國家級文物,2002年被列為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 武威雷臺漢墓,中國旅遊標誌物的出土地,神奇的銅奔馬出現了
    中國旅遊標誌物的出土地 雷臺漢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武威市北關中路雷臺公園內,是1969年由當地農民在雷臺老槐樹下發現的一處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而著名。1969年初秋,中國甘肅省原武威縣新鮮公社社員在雷臺地區挖防空洞時,意外地挖到了墓室的外牆,由於缺乏文物常識,農民們繼續挖開外牆,進入墓室,在見到墓道擺放整齊的銅車馬後,出於好奇撫摸搬動了車馬,從而破壞了考古現場,為以後儀仗隊的復原造成了困難。
  • 國家旅遊標誌銅奔馬聞名全世界,出土地卻默默無聞於武威雷臺漢墓
    即使如此,這裡依舊由於浩瀚的大地,眾多的旅遊資源,卻把很多原本非常出名的東西並沒有被挖掘,就像這個名叫雷臺墓的古墓,這個古墓原本並不知名,卻因為出土了銅奔馬而讓很多人了解。雷臺漢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一處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由於在這裡還有一個明朝天順年間建築的雷祖觀,因此被後人稱為雷臺墓。
  • 第三屆涼州文化論壇暨紀念中國旅遊標誌 「銅奔馬」發現50周年系列活動安排、演講嘉賓簡介
    品牌形象,助推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加快文化旅遊名市建設步伐,武威市將於8月10日起,舉辦第三屆涼州文化論壇暨紀念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發現50周年系列活動。主要作品有長篇紀實文學《共和國不應忘記》,長篇小說《白色臺階》,中篇小說《一路平安》《夜色清涼》《龍捲風》《荒原》等。2001年10月加入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團隊擔任策劃與撰稿。代表作有:10集紀錄片《河西走廊》,7集紀錄片《喪鐘為誰而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紀實》,5集黨史紀錄片《重生》等。
  • 「馬踏飛燕」為何成為中國旅遊標誌?
    凡是到中國來旅遊觀光的海外華人及各國遊客,首先接觸的不是雄偉的長城,也不是令人驚嘆的秦兵馬俑,而是象徵泱泱東方文明大國旅遊業圓形標誌中的武威出土的 銅奔馬何以成為中國的旅遊標誌?這是因為:第一,武威古稱涼州,是絲綢古道上的名城。唐代詩人岑參曾讚頌道:「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裡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1986年,武威被列入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第二,銅奔馬中雕鑄的是西域有名的天馬。
  • 甘肅這座城市由漢武帝命名,曾做過五朝國都卻鮮為人知
    甘肅不僅僅景色優美,歷史底蘊也非常深厚。提起甘肅省,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省會蘭州以及莫高窟所在地敦煌,其實在甘肅有許多歷史非常悠久的城市,都值得細細的遊覽,特別是兩千多年前漢武帝設立的「河西四郡」,每一座城市都很有特色。
  • 武威簡介
    流芳千古的《涼州詞》以一曲「葡萄美酒夜光杯」將武威的豪邁壯闊描繪的淋漓盡致,富饒的土地、豐富的物產使這裡擁有了「銀武威」的美譽。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時期,大將軍霍去病在此大敗匈奴,建立了不世的「武功軍威」,武威因此得名,此後絲綢之路的繁盛更使武威成為西北地區的軍事、商貿重鎮。
  • 甘肅武威幾大旅遊景點,武威沙漠公園,天祝祁連冰溝河值得一去!
    武威沙漠公園 武威沙漠公園是一座融大漠風光、草原風情、園林特色為一體的遊覽勝地,位於甘肅武威城東20公裡處的騰格里沙漠前緣,佔地近4000平方米的遊泳池,還有跑馬場、賽馬場、沙浴場以及「大漠亭」、「陶心閣」、「鴛鴦亭」、「桃花亭」等遊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