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過甘肅省博物館的話,那麼對於這尊馬踏飛燕一定不會陌生,畢竟它可是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每天都吸引著眾多人拍照和打卡。
即便你沒有去過甘肅省博物館,其實對於這個標誌性的物件不會陌生,畢竟在不少城市的車站或者雕塑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這個文物就是原來被叫做「馬踏飛燕」,現在稱為「銅奔馬」的國寶級文物。
不過我相信有一部分遊客其實並不知道這個馬踏飛燕的出土地,畢竟如今這裡看起來有些小眾,這個地方就是甘肅的武威市。雖然和敦煌張掖同樣地處河西走廊中,並且在古代的時候地位一直不亞於其他河西走廊中的城市。
不過這樣也好,當我來到這裡的時候每個景點看起來都冷冷清清,因此可以好好地去欣賞每一個景點。就連這個出土了馬踏飛燕的雷臺漢墓也是如此寧靜。
雷臺漢墓地處武威市的北郊區域,從汽車站打車過去大概20分鐘的樣子就可以到達。整個景區看起來非常現代化,看得出來武威市也想好好打造這個景點,只不過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火熱。
從雄偉的大門進入之後就是規模不小的廣場,中間有一個柱子,柱子頂部是馬踏飛燕的雕塑,仿造青銅器打造的色調看起來還是挺精美的。
穿過了這個廣場之後,走一分鐘就進入到了另一個小一點的廣場,這就是仿照雷臺漢墓出土的銅車馬儀仗俑打造的雕塑群,整體看起來就像是擴大版的博物館中的儀仗隊。如果從側面看的話,這些儀仗隊中的馬匹和將軍看起來就非常有氣勢沒同樣是青銅色的顏色,看起來也非常復古。
儀仗隊廣場之後就是整個景區最重要的區域,那就是曾經出土了馬踏飛燕和儀仗傭的墓葬區域,據說這裡一共被發現了兩座墓地,如今僅一號墓開放給大眾。
一號墓也是曾經藏著銅奔馬的墓穴,根據工作人員說整個墓穴保存的還比較完好,除了後期加固原因修繕了一些,整體還算古樸。從墓門走進去就進入了墓道,墓道兩側陳列著一些圖片和文字,主要用於介紹墓穴裡的文物,有不少都是在甘肅省博物館中可以看到,比如銅奔馬、銅獨角、儀仗傭等等。
大約走一兩分鐘就進入了墓穴核心區域,整個漢墓包括了前、中、後三室,雖然聽起來感覺規模很大,但其實每個部分都非常小。室與室之間需要彎腰通過一個甬道方可進入,並且這個甬道越往裡面就越矮。
現在的墓地裡面什麼都沒有,因此很多人或許會失望,不過作為一個喜愛人文的你來說,當你看過了博物館中的馬踏飛燕之後,接著來到這個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東漢墓地的時候,依然還是會感動萬分。
如果說曾經的武威因為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名揚天下的話,那麼如今的武威或許就是因為雷臺漢墓讓更多人知道這裡。
旅行建議:武威市雖然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但可以說景點並不豐富,如果單單只看雷臺漢墓的話,我個人建議在甘肅省博物館中就可以看夠。如果你對古蹟感興趣的話,那麼搭配上鳩摩羅什塔,西夏博物館以及武威文廟的話,那麼來武威逛逛也還是會有收穫。(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