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的經典美食,滿滿一碗滾燙鮮香,嘗的是家鄉的味道

2020-12-19 古早味美食記

一直在閩南老家生活的時候,覺得面線糊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可是當自己離開家鄉長期在外生活的時間久了,才明白原來自己的內心與胃口早已對它有著一股深深的依賴。

記得一位西安的朋友在閩南生活了多年,之後他回去了西安。他告訴我,他特別懷念早餐吃麵線糊。當時,我聽後感觸並不大。而如今,我也感同身受:特別的懷念!

面線糊作為古早味的經典美食,不僅是兒時深藏記憶裡的味道,也是閩南深厚文化底蘊的寄託,同時也流傳到了隔海相望的寶島臺灣,深受臺灣同胞們的喜愛。

面線糊很多人經常吃,但清楚如何製作的卻不是很多。面線糊,主要是由大骨海鮮熬製成面線湯加以各種佐料製作而成。面線是由麵粉和地瓜粉純手工製作,紮成一把一把的,如絲如線,有條不紊。

面線湯底是用大骨頭配以蝦仁、蟶乾等海鮮熬製成高湯,熬好後只需放鹽和味精,為的是突出海鮮的鮮味,味調好後將面線撒入鍋內後不停地攪動,隨後倒入準備好的生粉,讓麵湯更加香濃。

煮好後的面線湯,根據個人喜好口味選擇加入三至五樣配料,如大腸、小腸、醋肉、滷蛋、魷魚、豬肝、香菇、豆腐、鴨血、海蠣等等,再灑點細碎的香菜或者蔥花,之後還可搭配新鮮剛出爐的油條。這樣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帶著一些淡淡的香甜,鮮甜爽滑,讓人記憶猶新!

一日之計在於晨,閩南人的一天就從一碗熱騰騰的面線糊開始。最早的面線糊只有油條、滷蛋等兩三種配料,後來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如今多達三四十種配料,很多人晚上吃夜宵,也要來碗面線糊,才能睡得踏實。

面線糊作為古早味的美食經典,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同時也承載著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在閩南人心裡,有一種幸福就叫作「早上吃了一碗麵線糊!」

相關焦點

  • 一碗撈化,滿滿的家鄉味道,福州本地人的最愛!
    撈化作為福州的大眾美食,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不喜歡吃的,不論是午飯、晚飯還是夜宵,都可以是一碗美味的撈化來解決。撈化已經深入到了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地道的福州味。福建有一種美味叫福州撈化,入口爽滑,是福州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你吃過嗎?
  • 古早味,懷舊的味道! 吃貨街
    雖然現在餐館林立,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隨時都能吃到,而最美好的味道卻已經停留在兒時,材料單一、烹飪手段簡單的美食中,其實所謂的臺灣「古早味」,也就是如此這般,懷舊的味道!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的一個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
  • (臺灣特色美食中篇)常被提起的「古早味」到底是什麼味道
    在臺灣的美食中,古早味是常被人提起的味道。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的一個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而這種簡單料理做法影響到現在臺灣美食,但卻在代代傳承的祖傳秘方中,增加了近乎苛刻的精選食材、精雕細琢的手工製作。讓流傳至今的味道,變得精緻誘人起來。(因為一開始我也不是很明白什麼是古早味,就上網查詢了一些資料。所以,以上兩段文字整理來源於網絡。)濃厚的古早味道是臺灣美食的一大特點,在街上就可以看到一些小吃標榜著古早味的名號。
  • 老廈門人才知道的古早味,一如既往的鮮!
    廈門跟西安,南京這些古都比起來,完全是一座新的城市,這裡的人大多從漳州泉州等地遷移到此處,當初寫美食的那些古人,沒想到會有廈門這樣的一座新興城市出現,而且美食相當豐富,顯然硬說廈門的古早味有些牽強,但是老廈門人心中仍然是有古早味的,老廈門人心目中的古早味到底是什麼樣子?
  • 來一碗古早味的臺灣丨超全美食攻略
    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的一個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
  • 記憶味道|漳州府埕古早味
    漳州是一座愜意的古城,有著閩南的風土人情,從早到晚都能覓食到許多具有當地風味的美食。遠遠都能聞到漳州人心中的古早味 金黃色的油炸皮,深棕色的粿餡,最中間還夾著一層料,餡料有桂花露、芝麻、花生、冬瓜糖碎末等,輕輕地咬一口,皮脆餡軟,味道香甜,夾著面香、花生的味道,更有桂花的馥鬱,淺淺盈口,既綿軟且香甜,細細咀嚼,吃後口有一種獨特的餘香。在平底鍋內慢火細煎。沁人心脾,這是傳統的甜面煎粿。
  • 細數汕頭10家古早味的美食店,滿滿的童年回憶!
    李名升最出名的肉餃,皮薄、內餡有很濃鬱的「剃補魚」的香,再用蝦米提鮮,果然名不虛傳,灑點蔥豬拉,真實夠攀!還有他們家的淋醬,微甜且香而不膩。除了煎包還有粽子,皮蛋粥,蓮藕湯~一碗才5元,滿滿都是蓮藕,湯也是骨頭湯熬製!
  • 遵循古早味 馬來西亞雲吞麵傳承不變老味道
    張雅裁(左)與張志強(右)父子倆堅持傳統作法,延續老味道。 (馬來西亞《中國報》/劉美嬌 攝)中國僑網3月5日電 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堅持純手工,遵循古早味,馬來西亞砂益新村阿狗雲吞麵,讓人吃出回憶,吃出滿足。
  • 記憶中的僑鄉「古早味」:美味在口中 家鄉在心間
    中國僑網11月25日電 題:記憶中的僑鄉「古早味」:美味在口中 家鄉在心間  「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的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  早年間福建臺灣等地的化工食品產業不發達,料理做法比較單純,以手工料理食物為主,料好實在,就是早期的「古早味美食」。位於福建泉州的古早味美食店鋪。
  • 古早味油飯,一道秒殺所有飯類的美食!
    在內地的親們當然配上自己家鄉的辣椒醬,那就太完美了點擊下圖.進入最鮮美食區現在還能吃到「古早味油飯」,實在是一種驚喜,因為這就此解決了我另一個味覺空白。古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味道呢?我曾經想像過,大概是舊時有幸缺乏現代的化工調料,婦女們用簡單調味烹製食物,予之質樸本原之風味。
  • 漳泉「年味」滿滿「古早味」 盤點那些傳統美食
    原標題:漳泉「年味」滿滿「古早味」 盤點那些傳統美食   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作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五香卷在福建各地都有,但最為出名的,要數漳州龍海的五香卷。
  • 深藏在坊間街巷的泉州古早味美食,讓人回味無窮!
    可事實上,深滬還有許多與魚肉無關的古早味。 深滬壺仔飯 壺中滿飯香 對於熟悉深滬美食的老饕來說,壺仔飯是這個古港小鎮不得不提的一道「古早味」。別看壺仔飯只有小小一碗,裡面的配料卻十分講究:精選糯米、深滬海產蝦米、香菇、本地土豬肉,缺一不可。
  • 綿陽遇到這美食,儘量嘗一嘗,比冒菜味好,比鍋盔香,20一碗特值
    ,但是這些在我眼裡都只能算「小弟」,比起綿陽這經典美食,遜色不少。 這一經典美食就是綿陽的江油肥腸,其實對於肥腸這種食材,以前一直都不敢買回家自己做,主要還是肥腸的腥味臭味,還有裡面的白色的脂肪處理都比較麻煩,所以從來沒有在家裡燒制過。
  • 臺灣有一種難忘的味道——古早味
    「雞肉彈牙、湯濃酒醇」是食客們的評價。選用肉質結實的放山雞肉,一定是公雞,不會油膩。1999年,日本亞細亞航空拍攝宣傳臺灣的廣告時,金城武推薦的正是阿圖伯的麻油雞,這口味讓日本客人也為之瘋狂。金佳美食:林森北路552-2號
  • 留下過年吧,這也有你的家鄉味道
    你一定正掰著手指頭倒數「回家」車票、年禮也都準備到位了可惜的是,磨人的2020雖然走了但討人厭的疫情尚未完全結束春節期間是人員流動最密集的時候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許多人,選擇留在泉州過年每年回家的頭等大事之一必是嘗一嘗那久違的家鄉味
  • 舟山美食/家鄉味道:好吃/有名/價格/特色/推薦/做法/香/地道/
    一碗冒著熱氣的小餛飩,皮薄而透明,肉鮮嫩多汁,湯鮮而不渾,一口餛飩的溫潤,配上一口油條的酥脆,整個身體都甦醒了。東來順生煎,幾乎所有定海人都知道。十五年前剛開業時,就以小鍋煎包贏得一介吃貨的芳心。皮飽滿鬆軟,肉餡可口,煎至金黃的底非常酥脆,配上一碗紫菜湯或是豆漿,簡直是對五臟六腑最好的慰藉。飯糰幾乎是大多數舟山人的早餐首選。
  • 廈門此地嘈雜 卻有滿滿的「古早味」 風景獨特
    廈門此地嘈雜 卻有滿滿的「古早味」 風景獨特福建這條街道很有味道 有些網紅店 美食多福建廈門靠海,風光無限,又有聞名遐邇的鼓浪嶼,「最美」大學,還有各種獨特的風味……很適合各類人群各個時間觀光也好度假也好
  • 廣東化州有一種特色美食,叫做「牛腩粉」,滿滿的家鄉味道
    牛腩粉,是廣東化州民間的特色美食,牛腩粉的牛腩是現剪的,想吃什麼剪什麼,想吃多少剪多少。吃的時候一定要蘸點辣椒油才夠味。加點蔥花,再加上點芝麻油,走在街上遠遠就能聞到。化州人吃牛腩,吃的是肉新鮮,吃的肉是韌,一大鍋牛肉,新鮮滾熱,現剪先吃,嚼一嚼,味道回味無窮。
  • 一碗線面,濃濃的家鄉味道,是福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採用優質麵粉加鹽等輔助材料精製而成,色澤潔白,線條細勻,質地柔潤,落湯不糊,香爽可口。福州的美食眾多,大部分遊客在福州旅遊,首先想到的是魚丸、肉燕等這些名聲在外的福州美食,但福州的美食可不僅僅只有肉燕、魚丸、佛跳牆這些大魚大肉的美味,一碗普通的線面,同樣會帶給您妙不可言的享受。
  • 吳江「臘」麼美,滿滿家鄉的味道!
    每逢春節來臨,身在異鄉的遊子們,總會不自覺地想起家鄉的腊味!小時候的冬天,等到家家戶戶都把醃製好的腊味拿到房前屋後晾曬時,那便成了家鄉一道特別的風景線。一排排腊味在陽光下琳琅滿目,經太陽一曬,隨風一吹,濃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而就在那一刻,你會覺得似乎日子也變得有滋有味了!腊味,對於吳江人來說,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份忘不掉的家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