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撈化,滿滿的家鄉味道,福州本地人的最愛!

2020-12-14 花弄

在福建,說到福州的傳統小吃,福州人對撈化的印象恐怕最為深刻,街邊攤頭的撈化店,燙上細長米線,放入高湯,再配上豬血、大腸、牛肚、百葉和蔥花等各類配料,湯的味道馬上就變得濃厚香醇。這就是福州美味,又簡單的大眾美食——撈化。撈化作為福州的大眾美食,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不喜歡吃的,不論是午飯、晚飯還是夜宵,都可以是一碗美味的撈化來解決。撈化已經深入到了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地道的福州味。福建有一種美味叫福州撈化,入口爽滑,是福州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你吃過嗎?

撈化其實是從撈米粉發源而來的,最早的米粉選用原產莆田的「興化米粉」,一種極細的細米粉,一撈就熟,俗稱「撈興化」,後來為了順口簡稱「撈化」。除了用高湯撈米粉,也可用高湯撈燙其他食材,所以湯底成了撈化的核心。撈化,講究的就是一個「撈」字,一碗好吃的撈化可是越撈味越美,越撈越鮮。還有一個重點:吃撈化,一定要來碟蝦油。不過現在的撈化越來越升級,不只限於只是用粉來做主食,各種面也是一展拳腳。

福州傳統撈化中最享盛譽的就是豬血湯,用豬血、豬骨和豆醬熬製而成,醇香濃厚。從湯裡撈起一塊燉得十分入味的豬血,撒上一把蔥花,便能撩動老福州人的味蕾。輕輕夾起一塊豬血放入口中,濃鬱的湯汁完美入味,醬汁滲入了豬血塊周身所有孔隙,輕輕一咬,豬血中的醬汁便會爆滿口中。嗯,真香。對撈化的這份執著,也是福州人對於過去的一種懷念。我們不曾忘記所有歷史,古老的味道會記住一切,這就是福州人對於生活的態度,這就是「福州味」。撈化和豬血是分開盛的,你混著吃還是分開吃都隨你,但吃之前建議,一定要細品慢嘗撈化的麵湯,豬血、豬骨和豆醬熬製而成加上老福洲蝦油和花生醬,顏色很深,味道很濃很特別香醇無比。豬血非常的爽口入味,又大塊又嫩,吃起來非常美味。

撈化,作為福州的大眾美食,真是徵服了眾多的食客。能經歷這麼多年依然這麼受歡迎,自然有它過人之處。隨著時間的推移,撈化的內容從最初的僅僅只有米粉演變得更加豐富,眼下福州人更喜歡用各種貝類、海鮮或豬腰鴨腱作為撈化的原料,鮮嫩甘美,再淋上古早味的蝦油,就是一份地道的福州老味道。在這個喧囂的城市,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品味這一份撈化,假裝自己亂了時光,口中熱湯就好像古老的福州和我道的那一聲早安。一碗撈化,滿滿的家鄉味道,福州本地人的最愛!小夥伴們,你吃過福州撈化嗎?

相關焦點

  • 美國最正宗的撈化店是這樣來的...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也養出了一方難以妥協的味蕾,福州人對於撈化有一種特別的情懷,家鄉大街小巷都看得到鮮撈店,看似平凡的撈化,卻是許多人難以割捨的美味,更是無數閩籍華人的鄉愁!「有時候一家店的意義,在於懷念某一段光陰」 ,作為99號餐廳旗下眾多子品牌之一的99撈化,承載了99號餐廳對家鄉的懷念,對夢想的追逐。
  • 福州最有名的撈化攻略都在這了!拿走別客氣!
    導語 撈化在福州美食裡可以說得上是不可或缺的,已經深入到了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雖然做法簡單,但總卻出乎意料的鮮美。 撈化,講究的就是一個「撈」字,一碗好吃的撈化可是越撈味越美,越撈越鮮。
  • 這碗正港骨湯米粉讓我暫時忘卻了福州撈化
    列車過了南平,福州越發近了,看著車窗外風景思緒卻早已飛到福州各種美食,是去吃老彭的牛肉炒飯還是跑跑的燉罐?燕壹品的海鮮粉幹還是偉榕撈化?這一路糾結啊,突然想起朋友推薦的一家正港骨湯米粉,說很棒,吃過肯定要回頭,而且一定會寫,自信滿滿,那就到站吃它了。下車到家,放下行李,安撫兩貓,沐浴更衣,出發米粉店,看地圖,華盛大廈,福新路和六一路的交叉口,很中心。
  • 慢悠悠的福州,是魚丸,肉燕,花生湯,芋泥,撈化串聯的市井深情
    湯底有各種小海鮮,海蠣,魷魚,蝦子等等,混合米漿皮,撒入蔥段,是粘稠粘稠的一碗。後來才知,撈化實際上是福州米線,全稱撈興化粉,一碗細粉,注入高湯,配以各色撈煮的內臟,海鮮,蔬菜,搭配滷味,是地道的老福州街邊味。
  • 慢悠悠的福州,是魚丸,肉燕,花生湯,芋泥,撈化串聯的市井深情...
    湯底有各種小海鮮,海蠣,魷魚,蝦子等等,混合米漿皮,撒入蔥段,是粘稠粘稠的一碗。後來才知,撈化實際上是福州米線,全稱撈興化粉,一碗細粉,注入高湯,配以各色撈煮的內臟,海鮮,蔬菜,搭配滷味,是地道的老福州街邊味。
  • 習大大重回20多年前愛的福州撈化店 餐館每天爆滿
    在網絡上,一個「習大大在福州最愛吃的撈化店」帖子熱傳。帖子圖片中,穿著廚師服的依伯在煮撈化,習大大站在攤子前,微笑等待著。網友表示,年輕時的習大大「溫和帥氣」,並紛紛詢問這家撈化店的地址。   昨日,海都記者來到臺江區學軍路79號,找到帖子中的這家「林依嫩名牌豬血化」店。兩天來,這家店每天爆滿,候餐的隊伍能排到大街上。
  • 勾鄉愁,就怕粉幹/撈化/滷雜和一碟蝦油~
    本期封面/@Ruyanm問問福州人從小吃大到的美食,粉幹、撈化、滷雜,大概是榕城饋贈給大家最溫柔又體貼的美味。這些小吃,價格不貴,對工薪階層友好,味道或酸甜,或鹹鮮,他們是在外遊子最念想的福州味道。& 非完整版,福州很大,好吃的不止這些家,光是撈化就多到數不完!!!
  • 一碗福州 | 這39家店的20款傳統美食,是福州最膾炙人口的味道.
    每一個福州人,都有自己最心水的傳統美食,在《一碗福州》裡,35個城市領路人推薦了100家店,酸甜苦辣都是他們味蕾裡的記憶與鄉愁。荔枝肉沿用福州最傳統的方法,加了糟汁,工藝麻煩卻更有味道,常常供不應求,遲了只能再來一次。地址:中平路蒼霞1號人均:15元海蠣餅
  • 元氣滿滿的一天,從街頭巷尾的古早福州味開始!
    其實,每天早起半小時,就能嘗遍福州古早美味。今天也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小饕這就給您搜羅來了福州古早早餐攻略!要是在寒冷的冬日喝下這一碗鍋邊,暖心又暖胃~店裡還有福州早餐三寶:蝦酥、油餅、芋頭糕,價格平民到每次來這都不得不點。
  • 一碗線面,濃濃的家鄉味道,是福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福州的美食眾多,大部分遊客在福州旅遊,首先想到的是魚丸、肉燕等這些名聲在外的福州美食,但福州的美食可不僅僅只有肉燕、魚丸、佛跳牆這些大魚大肉的美味,一碗普通的線面,同樣會帶給您妙不可言的享受。福州線面拉開長度可達190釐米,細僅0.6至0.7毫米直徑,挽面時在面頭上紮上紅線,由於線面是面類中最長的面,又叫「長面」和「壽麵」。由於福州話「長面」和「長命」諧音,故福州人又叫它「長命」。
  • 福建這碗撈化,你不能錯過的美食之一,快來嘗嘗吧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福州這片大地上也誕生了很多的美食。撈化便是這其中之一。撈化俗稱為撈米粉,就是在滾燙的沸水中把米粉放入水中焯水,撈出來配上配菜就可以了食用了。你是不是覺得太敷衍?感覺跟你平常大街上吃的沒什麼區別,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撈化之所以能徵服福建人的胃,必有它的過人之處。我們一起來看看。
  • 內臟和海鮮愛好者,這一碗福州米粉全部滿足你 | 中國最好吃的小吃
    ,回來後念念不忘的,是坐在路邊吃的一碗「撈化」。滿桌都是內臟和海鮮~撈化,全稱是撈興化粉。一碗當地米粉,入高湯裡一燙,配上各種內臟、小海鮮,撈出一道道美味。來看視頻感受一下中國最好吃的小吃系列福州撈化聽說大大在虎糾的時候都愛吃!
  • 冬天裡的溫暖 盤點福州好吃的撈化店!
    這時候老司機就愛去吃粉幹!相信福州人喜歡的粉幹、撈化滷雜也能拯救大家的味蕾。撈化湯搭配福州特色的蝦油,再撒上多多的白胡椒粉最美味。家庭小作坊式的餐廳就是這樣,給人一種不長進的感覺,但是也正是這樣,味道才會一直保持吧。他們家最顯著的特點應該是湯裡的豆豉味,個人偏愛。豬血化的豬血,不像是涮鍋的那種鮮血塊,而是煮到熟透冒了氣孔的,吃起來略澀;在他們家,我還偏愛撈和單品做湯,大腸頭、羅漢肉、豬腰…量足又美味,部位都處理得很好。店搬到學軍路市場一側之後,價格稍微上漲了一丟丟,但是在一水的撈化店裡依然算是便宜的。
  • 和豬血有著大關係的福州傳統小吃,這碗撈化你吃過嗎?
    撈化是福州當地的特色小吃,其又被稱為撈米粉,許多美味都深藏在一些簡陋的路邊店之中。傳統的撈化用的是福建莆田的興化米粉,一款細細的米粉,放入沸騰的高湯中一燙(撈)即熟。比較有特色的是,福州撈化經常會和豬血一起組合,形成最經典的搭配。雖然撈化的湯有很多種選擇,但更多人喜愛的還是豬血、豬骨熬煮出來的高湯,味濃清香。豬血的口感較為鹹口,蘊含多種營養元素。而豬血化則是撈化中的一種,湯底是選用優質的豬大骨搭配豆醬熬煮出來的,放入撈化後口感更為濃鬱。
  • 福州美食│巷弄裡的美食大盤點,這才是市井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就是他們記憶中的味道。地址:鼓樓區南后街89號|| 德勝魚丸老店 - 吃出老福州的悠閒味和老店永和魚丸不同的是,這家店靠近福州本地人娛樂生活聚集地的西湖公園,生活氣息滿滿。福州線面福州人的生日必備,一定是一碗媽媽親手煮的高湯線面!一碗高湯,幾塊豬腳,兩個蛋,幾塊香菇,組成了最地道的美味。不同於閩南的面線糊,福州線面純手工製作,絲細如髮、柔軟而韌、入湯不糊!4.
  • 【走創】福州美食大集,巷弄裡的市井生活
    和老店永和魚丸不同的是,這家店靠近福州本地人娛樂生活聚集地的西湖公園,生活氣息滿滿。土伯撈化開了好幾家,當地人最推薦的還是交通路這家。很多福州本地人第一想到的也是這家的撈化。對於同利和依海,外地人或許更喜歡同利,本地人傾心於依海比較多。同時吃過兩家的人,都覺得依海的燕皮更薄,能看到內餡。內餡除了手打的精肉,還有福州人喜歡的馬蹄,使得口感更加爽滑脆口。另外也能看到他家的肉燕都是現包現做的,誠意滿滿。
  • 【美食】連江美食大全,哪個是你最喜歡的家鄉味道?
    連江人的生日必備,一定是一碗媽媽親手煮的高湯線面!一碗高湯,幾塊豬腳,兩個蛋,幾塊香菇,組成了最地道的美味。鍋邊糊,是連江人最常吃的早點之一,一碗熱乎乎的鼎邊糊,為新的一天提供滿滿的動力。小時候常常分不清撈化和線面的區別,長大發現線面離不開老酒,撈化離不開蝦油。「撈化」其實應該叫撈米粉,用高湯淋上,葷香誘人。
  • 【推薦】屬於福州的土味道,令福州人難以忘懷!
    福州有一種鄉土味,每個人的話語中都帶有濃濃的蝦油味,每家的餐桌上都有一疊蝦油!淳樸的風俗民情,都帶著屬於我們福州人自己的味道。這就是我們福州的土味道!✪ 兵俤粉幹店福州傳統的粉幹是「熟魚煮粉幹」,當然鹹魚最愛的是加入豬油渣,以前家中的豬油絕對是自己熬製的,熬完剩下的豬油渣炒香
  • 福州小吃研究報告│100塊錢吃遍巷弄裡的美食,才是市井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
    ▲圖:@李雅HUIHUIHUI在福州街頭,多的是大大小小的魚丸店。要說歷史最悠久的魚丸店,那便是永和魚丸了。獲得過老字號榮譽,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會去吃。和老店永和魚丸不同的是,這家店靠近福州本地人娛樂生活聚集地的西湖公園,生活氣息滿滿。加上店面小得可憐,不到10平米的空間略顯侷促,但老福州人就是喜歡來吃,連排隊都是慢悠悠的感覺,不趕趟去哪裡。
  • 聽福州 | 一碗線面,牽掛著家鄉的味道
    在福州,線面被稱為「太平面」「長壽麵」「喜面」……福州人吃線面的習俗,從宋朝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不論是尋常日子、紅白喜事、逢年過節,線面、鴨蛋、老酒,組成的「豪華陣容」,陪伴著福州人度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線面之於福州人,像是一根線,牽起福州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