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金剛
生煎 鍋貼 小籠
米飯餅 包腳布 蟹殼黃 老虎爪
...
都說上海的早餐一個月不重樣?
這絕對是謙虛的說法!
上海人的「炫富」
帶你去吃一頓早餐就夠了
但是
對於魔都的大多數上班族來說
為了多睡一會
好好吃早餐甚至成了「奢望」
不過
只有早餐吃得好了
一天才能精力充沛元氣滿滿
為了讓老百姓吃上
便利、可口、豐富的早餐
上海迎來了「早餐工程」升級版
很多早餐方面的問題
都將逐一解決
讓你買得方便、吃得安心!
不得不說
魔都的這波操作,結棍!
流動餐車:
「一隻煎餅果子的誘惑」
在上海取景拍攝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中有一個頻繁出現的鏡頭:
一條繁忙的馬路上,有一輛流動餐飲車,玻璃防塵罩上,貼著紅色貼紙:油墩子、蔥油餅、豆腐腦、豆漿。男女主角經常經過這輛餐飲車,捎走一份早餐。
電視劇《三十而已》截屏
這是上海人熟悉的日常,可也是「灰色地帶」——根據相關法律,這樣的餐飲車不能上路經營。
不過,新一輪早餐工程明確提出,將全力推進流動餐車「正規軍」落地,預計9月底將有100輛流動餐車上街。
大城市為什麼需要流動餐車?新的流動餐車又有何特點?
陸家嘴地區的流動餐車
目前,上海街頭有少量流動餐車。胡運紅的車是其中之一,幾乎在陸家嘴工作的白領都見過。她告訴記者,「車是公司的,有證,浦東新區商務委發的,定點定時經營,所以踏實。」
陳舊的紅色車身上,「我愛金融城」5個字很是顯眼。餐飲車位置很有點補缺的味道——周圍有很多寫字樓,可放眼望去,看不到一家便利店。
「所以區裡會在這裡設個點位,滿足上班族的早餐需求。」胡運紅這裡最便宜的煎餅果子6元,從7時到9時,大約能賣出100多個,還能賣出二三十隻手抓餅、四五十隻茶葉蛋。
很多上班族都喜歡「拿了就能走」的煎餅果子
胡運紅也知道上海已經啟動新一輪早餐工程,「區裡告訴我們了,流動車要升級。你說,我們公司能不能申請到新車?這樣,我就能繼續給大家做煎餅果子。」
比起胡運紅,老陳夫婦對記者這樣的「非正常顧客」要警惕許多。
早上9時許,記者在中心城區一處繁忙的街角見到他們,一輛電動三輪車改裝成流動餐車,只賣煎餅果子。夫婦倆欲言又止,「看到城管得跑,每幾天就得換個地。」
可這麼「不正規」的煎餅果子攤,也不缺消費者。排隊最長的時候,有10多名白領。為什麼要光顧流動餐車而不去兩三百米外的便利店?
排隊的上班族直言其優勢:
一是地點靈活,離地鐵站、公交車站近,「更順路」。
二是經營的品種是現有早餐網點所不具備的,「包子、粥、麵包、漢堡都不難買,但銷售煎餅果子的餐廳太少了。」
好消息是,上班族喜歡的「流動餐車+早餐服務」已明確被納入新一輪早餐工程。流動餐車「正規軍」將批量出現在市場上,煎餅果子也不會少。
據市商務委介紹,上海的流動餐車將以早餐為主,兼顧午餐、夜市需求,重點投放產業園區、商務樓宇、大型社區等早餐網點薄弱區域,首批100輛餐飲車9月底前上路。
新的流動餐車按照「四定四統一」的要求運營,其中「四定」指定運營主體、定經營地點、定運營時間、定經營範圍;「四統一」指統一配送、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標識,使得流動餐車成為環境友好、放心安全、便捷高效、形象美觀的城市早餐風景線。
至於像老陳夫婦這樣的個體勞動者,如果有一技之長,可以通過應聘相關企業,成為新流動餐車的服務人員,繼續用自己的手藝服務這座城市。
過不了多久,上班族就能在全新的流動餐車上安心購買煎餅果子了。
網訂櫃取:
下單到取餐最短2分鐘
為了破解「多睡五分鐘就不能吃早餐」的難題,盒小馬對顧客承諾2分鐘數位化履約,即顧客從手機下單到可以線下取餐,不超過2分鐘。
離地鐵13號線世博會博物館2號口不遠處的全國首家新式早餐店盒小馬,就是採用了「網訂櫃取」便利模式。
在盒小馬周圍上班的白領們,已能十分熟稔地掌握火候——
坐地鐵上班,在到站前一站打開盒馬APP,定位歌斐中心,下拉至「鮮食自取」,點一份熱銷款「小谷煎餅果子+五穀豆漿」套餐,12元。
到站時,手機便能接到來電或簡訊,提醒用戶早餐已經備好。
向地鐵2號口走,但見4排共計24個自取櫃,讓自取櫃掃一下手機上的取件碼,櫃門自動打開。
柜子60°C保溫,確保顧客拿到的一定是熱騰騰的早餐。
這一網際網路思維下的早餐新業態,8月中旬,將會在上海開起6店,位於黃浦區、徐匯區、閔行區、普陀區、長寧區等城區,之後會以每月6-10家新店的速度在全上海推廣。
便利店早餐:
200多種花色任你選
在上海,到便利店買早餐,已成為越來越多上班族的習慣。不過,很多人都覺得便利店的早餐品種不夠豐富。
別急,今後去便利店吃早餐絕對讓你挑花眼。
位於徐匯區楓林路清真路的BK24光明便利屋,不誇張200多種花色任你選!
走進店堂,只見進門處的收銀櫃檯上,左側是蒸包機,包子、玉米、粽子等蒸點熱氣騰騰,光包子就有5個品種;
中間是熬點箱,品種有17種之多;
右側是恆溫箱,蛋餅、炸雞排等煎炸食品色澤金黃,隔著玻璃也能聞到香味,品種也有10來種。
BK24光明便利屋楓林路店的早餐品種琳琅滿目,不下200個單品品類。
像這樣的BK24光明便利屋,全上海有12家,是從良友便利升級而來。
良友便利總裁何立新介紹,依託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鑫博海鮮食工廠和光明乳業,良友便利的商品大庫目前共能提供478個單品品類的早餐系列產品,涵蓋乳品、蒸點、熬點、鮮食、麵包、微波即食品、烘烤、現制飲品等大類。
每家門店可根據商圈客群不同自由勾選,提供的早餐單品均在200個品類以上,乾濕、葷素、冷熱搭配。
除了傳統早餐,還能有新鮮果蔬提供,如黃瓜、小番茄、葡萄、蘋果等確保營養均衡。
為了大家吃頓高質量的早餐
阿拉上海真是操碎了心!
有人覺得
那麼大一座城市,買早餐還不容易嗎?
寫字樓下的便利店,社區裡的煙紙店
還有商場裡的麵包店、咖啡店、快餐店
都提供早餐
確實沒錯
多年前
上海就曾將早餐工程列為市政府實事項目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鼓勵培養了一批早餐供應點
形成一張覆蓋全市的早餐網絡
早餐不是買不到
那為何現在上海還要力推「早餐工程」?
那是因為
這麼多年下來,市場在變
消費者的需求也在變
此時提出發展新一輪早餐工程
最重要的原因
莫過於有了新需求
那就得用新服務和新產品來滿足!
新需求在哪裡?早餐不僅要「買得到」,更要「買得方便」「買得稱心」。
很多上班族深有體會:早餐不是買不到,而是買得不稱心。既要能「拿了就走」,又要能吃好,每天能吃到新花樣。
近期盒馬等在線新經濟企業給出了他們的早餐服務試點成果,支持消費者手機點單,取貨櫃自助取餐。美團、餓了麼、達達等提供即時配送服務的企業也賦能早餐企業,支持它們將菜單搬上網,消費者點點手機就能享受送貨上門。這些早餐新服務獲得了不錯的口碑,為新一輪早餐工程提供了積極探索。
營養均衡、品種豐富
是新一輪早餐工程的目標之一
有的早餐企業就從「吃得好」做文章,表示要增加粥、面、餛飩等供應。可上班族不領情:早上時間「金貴」,能坐下來喝碗粥、吃碗餛飩實屬難得,湯湯水水帶著走也不方便。
相比之下,上海人最經典的早餐「四大金剛」中,除了豆漿,大餅、油條、粢飯在現有早餐網點的銷售比例都不高;全國人民都喜歡的煎餅果子,也鮮有正規軍問津。
究其原因,這與大餅、油條、餈飯、煎餅果子等生產過程易產生油煙、對經營場所選址要求高有關。
想要早餐吃得好,早餐企業既要研究出讓市場叫好又叫座的產品。監管部門也要往前一步,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新一輪早餐工程中,也應該多些「反向定製」思維,既要在形式上迎合新時代的消費習慣,更要在發展思路上以人為本,用創新的服務、創新的產品為市民開啟元氣滿滿的每一天。
怎麼樣
現在是不是對早餐充滿了期待?
一起用高質量的早餐
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吧!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澎湃新聞、東方網、話匣子
相關作者:任翀
微信編輯:佳思敏、胡雨松
校對:泰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