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知識之茶葉術語

2020-12-16 百度經驗

各位茶友剛剛接觸茶文化知識的時候,會發現許多專用的茶葉術語。可能新茶友不是非常清楚這些專業茶葉術語的確切意思,自嘉茶整理了描述茶葉外形、香氣、滋味、湯色、葉底的茶葉術語,與各位茶友分享。

茶文化知識之外形描述描述茶葉的外形應該包括嫩度、色澤、勻淨度、整體成茶狀況等。常用的茶葉外形描述術語有: 緊結——幹茶比較厚重,給人質量好、密度高、重量重的感覺勻整——幹茶條索或者顆粒等形狀均勻、整齊,碎茶少;光滑——茶葉表面光滑、平潔,雜物少;挺直——茶葉條索俊秀,彎曲度少;披毫——茶葉表面披覆毫毛;肥壯——茶葉尤其是大葉茶條索肥大、厚重、完整;粗松——和緊結相對;瘦弱——和肥壯相對;黃綠——茶葉綠色較淺而帶淺黃;鮮綠——茶葉色澤青翠碧綠;深綠——茶葉色澤墨綠而有光澤;青灰——茶葉色澤暗淡,黑中透綠;砂綠——通常形容烏龍茶,茶葉表面如青蛙皮綠而油潤,帶有砂粒狀白點;花雜——茶葉葉色不一,老嫩不一,雜亂;油潤——茶葉色澤鮮活,光滑潤澤;撒面——主要指緊壓茶表面薄薄覆蓋一層等級高、條索漂亮的茶葉,而內裡的茶等級低於表面;金花——茶葉上呈圓形顆粒、顏色金黃、沒有菌絲的益生菌;黴菌——茶葉上色澤青灰或白、有菌絲或一吹即散成霧狀的黴菌,對人體有害,黴菌茶葉不能飲用。

茶文化知識之香氣描述茶葉的香氣描述包括香氣的類型、高低、濃淡和持久性等,包括鼻子聞到的香氣感覺和嘴巴嘗到的香氣感覺。常用的茶葉香氣描述術語有: 高揚——香氣明顯,散發速度快;青味——新茶所帶有類似青草般的氣息;甜香——茶葉香氣中混有蜂蜜或者焦糖般的香氣;花香——茶葉香氣中混有蘭花 、梅花等香花般的味道;低沉——和高揚相對;淡薄——香氣不夠持久,味道不夠濃鬱明顯;煙味——一般形容生普洱,茶葉沾染柴煙的味道;堆味——形容熟普洱發酵過程中形成的特有味道,一般很難完全避免,因此堆昧本身是個中性詞,主要看其濃烈程度;參香——一股形容熟普洱,類似人參湯的味道;棗香——一般形容熟普洱,類似幹棗的甜香味道;荷香——一股形容生普洱,類似荷花般的香氣;樟香——一般形容生普洱,類似樟木的清香;梅香——一般形容老生普,帶有青梅般的香氣;薯香——一般形容優質紅茶,帶有紅薯幹般的味道;雜異味——例如臭味、酸味等。

茶文化知識之滋味描述茶葉的滋味描述一般是指滋味的類型、厚薄、濃淡的順滑程度等。常用的茶葉滋味描述術語包括: 醇厚——茶湯內質厚重,味道不刺激;厚重——茶湯壓舌,味道殘留度高,內質飽滿;鮮爽——茶湯味道鮮美,清爽宜人;順滑——茶湯潤滑舒暢,不黏滯,入喉快;淡薄——茶湯感覺寡淡,滋味殘留度低;苦澀——茶湯中有苦味和澀感。苦澀是茶的本味,並不是不好的感覺,只要苦能回甘,澀能轉化,也是好茶;回甘——茶湯先有苦感,然後從喉嚨中上升一種甘甜;鎖喉——茶湯帶來的喉嚨幹甚至刺痛、緊縮的感覺;麻舌——茶湯帶來的舌面針刺、不舒服的感覺。

茶文化知識之湯色描述茶葉的湯色描述一般指茶湯色澤的種類、清澈度和明亮度。常用的茶葉湯色描述術語有: 通透——茶湯清澈,色澤濃淡一致,透明度很高;清澈——茶湯中雜質少;明亮——茶湯整體感覺不渾濁;飽滿——茶湯感覺密度高,有膠質感,豐富充沛;淺綠——湯色綠色較淡,柔美;黃綠——湯色綠中帶黃;橙黃——湯色淡橙色;橙紅——湯色深橙色;金黃——湯色亮黃,如琥珀般;渾濁——湯色不通透,雜質多。

茶文化知識之葉底描述茶葉的葉底指衝泡過後、一般已經完全舒展的茶葉。葉底描述一般包括葉底的嫩度、色澤、均勻度和冷香味道。常用的茶葉葉底描述術語有: 全芽——葉底基本都是芽頭,基本沒有葉片;柔嫩——葉底葉片彈性和韌性都比較理想;細嫩——葉底帶有芽頭和細小的葉片;肥厚——葉底肥厚,葉脈明顯,粗糙;黑死——黑茶等發酵太過,葉底黑而喪失彈性;潤澤——葉底葉片滋潤而有光澤;雜色——因為使用的茶葉批次不同、殺青手法不同等,造成的葉底顏色不統一;粗老——與幼嫩相對、指採摘時間相對較晚的茶葉,一般所含莖梗較多。 

相關焦點

  • 茶葉冷知識:什麼是茶文化?
    相信很多人不太理解,不了解文化的含義,那就更加不理解茶文化。什麼是茶文化我國是茶葉的發源地,有很長的飲茶記錄,具體什麼時候開始的,或許要追溯到上古時期,或認為起源於周朝,或認為是起源於秦漢,總之飲茶歷史太悠久了。茶與人有了交集,茶就被賦予了意義,那麼茶就有了文化的內涵。茶文化其實並非那麼高高在上,它與我們離得近,哪個人沒喝過茶呢?
  • 漲知識:60個茶葉專業術語
    各行有各行的術語,喝茶人的圈子也不例外。老茶客和茶小白的重要區別,就是老茶客會用術語來描述茶,而茶小白只會悶頭喝茶或連聲說「好喝」。怎樣才能稱之為老茶客?這60個茶術語你不能不知道!16、老嫩不勻:茶葉花雜,成熟葉與嫩葉混合,葉色不一,嫩度不一。
  • 走進中國的茶文化——關於茶葉的小知識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華民族的祖先發現與利用茶葉的歷史已有數千年。茶,這一古老的飲料,從最早的蒸青綠茶發展到現代的六大茶類,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凝聚了無數中華茶人的智慧和心血,才創造出了如今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茶葉名品。
  • 茶文化知識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其文化內涵豐富多彩
    茶文化知識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其文化內涵豐富多彩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發展歷程中,茶文化不斷融合其他文化的精髓,與儒學、道學和佛學相結合,形成了深厚而完善的一系列思想體系,大體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 茶文化知識—什麼才是茶道美學?
    如元稹的七言茶詩;如詩人白居易,不好酒卻獨愛茶,每當有友人贈與新茶,便會欣喜不已,於是便會有許多佳作名詩誕生;還有蘇軾喻茶如佳人、李清照飲茶助學等等,更多歷史名人對於茶文化的愛好和貢獻,在此不一一列舉。正因如此,茶文化也成為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文化沉澱,更是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講究自然、淡泊、簡約、含蓄之美中。
  • 半島茶文化將攜多款茶葉亮相青島國際茶博會
    在眾多的參展企業中,半島茶文化為大家帶來了他們公司旗下的嶗山綠茶。據了解,半島茶文化帶來的嶗山綠茶均為當日現採鮮葉製作,從晾曬到炒制全程手工製作,外形緊實,條索纖細,香氣清新,顏色鮮潤。茶湯清亮,可見杯底,色澤溫潤,豆香味濃,入口甘醇,葉底完整,質感柔嫩,聞之有餘香。
  • 茶文化知識系列之茶的起源
    作為茶鄉蒲江人有必要了解和學習有關茶和茶文化的知識為此,從本期起我們陸續推出與茶有關的文章以饗讀者——《神農本草》茶,作為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在民間,千百年來,關於它的起源,有神話也有傳說。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書中關於茶的起源是這樣記載的:「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關於這段文字記載,有兩個不同版本的傳說。
  • 中國茶文化知識大全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
  • 學者講解「茶文化」:蘊含歷史、文學方面的知識
    學者講解「茶文化」:蘊含歷史、文學方面的知識 2015-06-20 18:39:43分享會主辦方之一、人民政協報社社長李紅梅表示,在中華傳統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青少年傳承茶文化顯得十分必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與其他類型的文化系統不同,茶文化已經融入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為了推廣茶文化,我們還設置了《茶經》專刊,關注、介紹有關茶的知識」。  不過,在普通人看來,飲茶是一件非常生活化的事情,與「文化」二字並無必然聯繫。那麼何謂「茶文化」?
  • 中國茶葉博物館,展示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到過「天堂」杭州的人,都知道「龍井茶葉虎跑水」。在遊覽過新西湖十景中的「龍井間茶」、「虎跑夢泉」後,人們常會有探索「茶文化」的欲望。茶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最普及的一種文化,它滲透到每家每戶,以至在我國的成語中,將最低的生活標準說成「粗茶淡飯」。
  • 茶文化:清雅茶文化,砥礪前行中
    茶與茶文化的起源發展茶樹的原產地位於中國,所以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民間飲茶的興起最早始於西漢時期,到了唐代,茶葉便成了市場上的暢銷商品之一,它的興起,對唐朝的經濟發展可謂是起到了極其明顯的作用。
  • 茶文化是指與茶葉的採摘、製作、應用等有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茶文化是指與茶葉的採摘、製作、應用等有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起源於我國的特有的一種文化之一,擁有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在高等教育的人文素質培養體系中引入茶文化,對於豐富我國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大學生的精神涵養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 宋朝人對於茶葉的喜愛,催生了怎樣的茶文化?
    而其中人們對於茶文化的追捧便是很好的例子。在宋代之前,茶文化還處於萌芽階段,其只不過是少數人熱衷的飲品。但是兩宋時期發達的貿易網絡讓茶葉進入了千家萬戶,並逐漸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 那麼在兩宋時期,茶葉的生產技術取得了什麼進步,其又激發出了怎樣的飲茶文化,對如今的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
  • 茶資訊| 中國茶葉學會成立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
    2019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 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的成立是中國茶葉學會在中國科協支持下,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國茶文化的國際傳播的重要舉措。
  • 茶葉的知識大全,一篇能幫你掃盲茶葉知識的文章
    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體會到茶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之重。其實關於喝茶有非常多的門道,從茶葉的種植到採摘,從市場上的買賣到泡到一壺好茶等,在每一個環節都有非常非常多的門道,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掌握這些門道,從飲茶小白到喝茶「老師傅」呢?小編今天就教給大家一些實用又好的一些技巧,教會我們如何在市場上去辨別茶葉,如何才能買到價美物廉的茶葉,泡的一壺心滿意足的茶。
  • 茶文化是什麼呢?茶企們需要茶文化嗎?未必
    這幾天每天入眼文章,談茶文化,有人老談茶文化有意義嗎,茶文化包括那些?喝茶一定要懂茶文化嗎?其實這些一連串問題問的很有水準,不是吹牛就是談茶文化,茶企做大了就是有茶文化,有底蘊,未必。茶文化究竟又是什麼?普文是這樣分析的。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你所不知道的茶文化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你所不知道的茶文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你所不知道的茶文化,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2021年寧夏事業單位公告並收藏本頁面(ctrl+d),以便隨時關注最新公考信息
  • 茶葉還可以吃?金秋來花開麟鳳給你與眾不同的茶文化體驗
    特有的十萬畝花園茶田裡組織了一場品茶鑑香的親子茶文化體驗活動去聆聽自然的聲音,寓教於樂學習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知識背上小茶簍,拿著小紅旗帶著對探索茶文化的嚮往麟鳳村合作社資深茶葉專家簡單老師給小朋友們認真講解每片茶葉是如何成長的
  • 茶文化之發展簡史,我們都應知道?
    1.各種形式的茶文化交流活動廣泛開展、茶著作湧現自1983年浙江「茶葉與健康、文化學術研討會」以後,茶文化開始發展起來。自1994年以來,上海每年舉辦1屆國際茶文化節,1990年在杭州舉辦第一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之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每兩年舉行1次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以及各種茶文化活動,這些活動既普及弘揚了茶文化,也展示了各地的名優茶,促進了茶葉消費,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十分有利。更因為各種茶文化活動促進,使茶文化廣泛交流,中國名優茶和多種泡茶藝術迅速走向世界,有力地促進了中國茶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傳播。
  • 武夷山英語導遊茶文化解說現狀調查研究
    武夷山的外語導遊們對文化的解說也影響了武夷山文化的傳播,本文通過針對武夷山的英語導遊對於茶文化的解說進行研究,通過發放問卷並且結合訪談研究武夷山英語導遊茶文化解說的現狀,並提出問題和改進建議,希望能促進地方文化的國際傳播,為其他地區的茶文化英語解說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