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百億假黃金騙貸案:金磚摻62%鎢塊,涉案金額達110億!

2020-12-13 21世紀經濟報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黃金也有假的?在河南靈寶市故縣鎮的博源礦業有限公司院內,警察搜出了一套製造假金磚設備以及大量造假原料。

犯罪團夥製作的假黃金,摻62%鎢塊,與黃金重量相近、密度相近,普通儀器難以檢測。如不用熔煉和打鑽的檢測方法很難查出破綻。

這一批批的假黃金竟然躲過了金融機構層層監管,質押出了真金白銀!涉案金額超過110億元!

本文來源:《財經》雜誌 記者:白兆東

原標題:百億假黃金騙貸記

2016年5月下旬,位於河南靈寶市故縣鎮的博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博源礦業)院內,突然出現數輛懸掛陝西牌照的警車。已失聯多日的公司大股東徐建波,在兩名警察押解下走出警車。他雙手戴著手銬,囑咐員工們要配合警察調查。

據現場目擊者透露,在博源礦業廠區兩間平房內,陝西警方搜出一套製造假金磚設備以及大量造假原料。有些原料尚未拆裝,體積不大,但異常沉重,與黃金重量相近。

兩間平房中的一間沒有預留窗戶,與生產廠區相隔高牆。兩間平房雖建成多年,但裡面隱藏的秘密知者甚少,直至警方打開房門,才被外界所知曉。

就在徐建波被抓的同時,博源礦業法定代表人王學文也被警方帶走。為了穩定300多名職工,靈寶市政府指定臨時負責人,主持博源礦業的日常事務。

2016年6月3日,陝西省潼關縣公安局凍結了王學文和徐建波在博源礦業的所有股權。據悉,該案涉及人員眾多,博源礦業高管多數深陷其中,包括董事長張淑民及其多位親屬。隨著潼關警方的立案偵查,一個橫跨豫陝兩省,以假黃金質押騙貸的團夥浮現,涉案總金額超過百億元。

多個信源證實,該案涉及豫陝多家金融機構,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下稱陝西省聯社)損失慘重。

其中陝西潼關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下稱潼關信合)涉案金額超過110億元,西安市長安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下稱長安信合)亦涉案約28億元。

假黃金是如何製作而出,且經豫入陝,躲過金融機構的層層監管,最終質押出真金白銀?

一、 消失之人

事件起因

→ 2016年5月初,潼關信合因一筆約2000萬元的黃金質押貸款逾期而聯繫借款人張青民,但張青民一直未接電話。

→ 隨後,潼關信合工作人員將張青民堵在辦公室,張青民借打電話機會逃脫,從此杳無音信。

→ 催款無果,潼關信合決定處置質押黃金,在處置過程中發現黃金摻假,遂將此事層層上報。

→ 同年5月19日,潼關縣公安局正式立案,一起橫跨豫陝兩省的假黃金騙貸案浮出水面。

隨著陝西金融機構隨後的自身盤查以及公安機關的偵查,潼關信合發現更多的質押用假黃金,涉案金額超過110億元。

這些摻假黃金外觀上和真黃金無二,很難鑑別,制假手法十分專業。西安市長安信合也發現了質押用假黃金,涉案嫌疑人中亦出現張青民的身影。

張青民等5人涉嫌先後從長安信合用假黃金騙貸約28億元,其中張青民涉嫌借用約70人身份證,騙貸金額超過14億元,質押1932塊黃金估值超過20億元,利率為5.34%至6%之間,質押率為70%至80%,貸款期限均為六個月。

多個信源表明,張青民涉嫌抵押給長安信合的假黃金,鎢的含量佔62%左右,黃金約佔38%。金磚外表是標準金,裡面則裹包著鎢塊,能騙過普通檢測儀器,如不用打鑽和熔煉的檢測方法,很難發現。

張青民是誰?假黃金從何而來?

張青民是誰?制假水平高超的假黃金又從何而來?

辦案機關發現疑點指向一家金礦企業——博源礦業。上述張青民等5名犯罪嫌疑人均和博源礦業有交集。

位於河南省靈寶市的博源礦業於2007年4月19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9000萬元,股東為張淑民、王學文、徐建波、夏進友、趙發平和張福運。公司成立之初,35歲的張淑民當選為董事長。張淑民是張青民的兄長,也是博源礦業的實際控制人。

在以黃金礦藏知名的靈寶市故縣鎮,張淑民、王學文和趙發平是最早一批的「淘金者」。

位於豫陝交界處的小秦嶺金礦田,已有千年的開採歷史,主要分布在河南靈寶市(縣級市)和陝西潼關縣。依靠特有的金礦資源,兩地分別躋身「黃金十強縣」,黃金亦是兩地支柱產業。

在靈寶市產金鄉鎮中,發展較早的是故縣鎮和豫靈鎮。上世紀90年代初期,四面八方湧至兩地務工者,最多時達2萬多人,礦區附近車水馬龍,餐飲店整夜燈火通明,熱鬧非凡,當時被譽為「小香港」。

王學文家住故縣鎮城東村,張淑民和張青民兄弟是北桃村人,趙發平是南桃村人,三村莊相距1公裡左右。在此四人當中,張淑民擅長交際,在當地有著較為穩定的關係。

上世紀90年代,四人靠倒賣金礦石起家,起步時生意規模不大。到2004年,稍有積累的張淑民,只身前往深圳從事實物黃金買賣,後從事「現貨黃金」生意,並成立深圳市蘇秦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知情人介紹,張淑民剛到深圳時,親自負責深圳業務,而夏進友和王學文則在靈寶收黃金。每天收購的黃金,通過航空公司直接運往深圳,多時十幾公斤,少時幾公斤,幾乎天天出貨。

經過幾年積累,以張淑民為首的故縣諸人已非當年小販。2006年,張淑民聯手王學文和夏進友,開始籌建博源礦業,很快籌集到數億元資金,一時間讓靈寶人刮目相看。

2008年8月,博源礦業正式投產,年處理銅金精粉8萬噸,平均每天可生產黃金8000克、白銀2萬克、電解銅6噸、硫酸160噸。在黃金市場巔峰期,曾實現年銷售收入10.69億元,利稅5000萬元的業績。

據故縣鎮政府官網介紹,博源礦業佔地面積200畝,總投資10.8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3億元。2010年第二套日處理150噸金精粉生產線建成後,成為靈寶市民營黃金冶煉業龍頭企業。憑藉良好的發展,博源礦業還成為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指定供貨單位。

知情人透露,早在2005年,張淑民和王學文經長時間摸索,研究出了黃金摻假配方:將鎢塊放置黃金中間,就能騙過普通的儀器檢測,加之博源礦業是鍊金企業,透支信譽獲取銀行信任,以此套取大量現金用於投資。

二、靈寶炒金術

一位知情人透露,在博源礦業建廠之初,幾位股東便開始製造假黃金,到銀行辦理質押貸款套現。其間,恰逢黃金價格逐步走高,他們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並藉此機會大賺一筆。

炒金模式

用實物黃金抵押貸款,可形成近5倍槓桿!

在靈寶市,用實物黃金抵押貸款的資本運作模式並不少見。

假如每克黃金250元,250萬元即可購買1萬克黃金,將1萬克抵押給銀行,以質押率下浮20%計算,可獲得200萬元的貸款。再用200萬元可收購8000克黃金,再將8000克黃金抵押給銀行,又可獲得160萬元貸款。以此循環,250萬元可撬動價值約1200多萬元的黃金,形成近五倍的槓桿,這就是靈寶傳統的「炒金模式」。

比如2007年,黃金價格大漲逾30%,創下1979年來最大年度升幅紀錄。如果在銀行質押1200萬元的黃金,一年淨增值360萬元,即便按照6%的利率計算,全年利息為86.4萬元,則還有273.6萬元的盈餘。

若用摻假的黃金去銀行循環質押貸款,短時間內套現可成倍放大。

黃金市場價格一路攀升,質押在銀行的黃金隨之增值,不僅可以抵消利息,還能帶來豐厚利潤。利益驅動之下,博源礦業的一些股東擴大造假規模,從銀行套取巨額資金。

每塊金磚摻62%的鎢塊,普通儀器難以檢測

知情人告訴《財經》記者,十幾年前,張淑民為製造假黃金,專門從潼關縣購買了制金條設備,用刨床改成5000克金磚模具。經長時間試驗,最終選用鎢和黃金製成金磚。之所以選擇金屬鎢,是因為鎢的密度與黃金接近,鎢的密度為19.25克/立方釐米,黃金密度19.3克/立方釐米,兩者僅相差0.05克/立方釐米,普通儀器很難測出如此細微的差別。

而王學文和徐建波負責聯繫原材料,在西安找到了金屬鎢經銷商,定製規格統一的鎢塊。在每塊5000克的金磚內,添加重量約62%的鎢塊,這種以鎢塊為「核心」的假金磚,如不用熔煉和打鑽的檢測方法很難查出破綻。

張淑民選擇用鎢塊製造假金磚,還因鎢與黃金之間的熔點差距很大。黃金的熔點是1064℃,而鎢的熔點高達3410℃,從銀行收回所質押的假金磚,只要溫度達到黃金熔點,很容易將兩者分離。

制假黃金團夥組織嚴密,核心成員均離異

上述知情人稱,最初,這套製造假黃金的設備,隨著博源礦業股東四處流動。但假黃金數量不斷增加,來回搬運設備耗時費力,在安保措施嚴密的博源礦業廠區內,即建起一明一暗兩間平房用於制假,目前銀行發現的涉案假金磚幾乎均出自該處。

多個信源證實,該制假團夥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從材料選購、加工、運輸,以及辦理質押貸款業務,都有專人負責,且核心團隊成員均已離異。

該團夥中的一位高層人員,在黃金價格上漲的最初幾年憑藉「炒金模式」和利用假黃金質押貸款投資的方式賺取上億元,再次入場後,因金價持續走低難以抽身,只能用假黃金持續從銀行質押騙貸,用於還清利息,最後難以為繼,徹底崩盤。

2012年10月9日的《揚子晚報》報導,先智創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小缺微博爆料,國內某大銀行出售的黃金被驗證摻假,並質疑中國市場大量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三、金融機構監管何為

除了檢測方法落後於制假術之外,上述案件中,不法分子用假黃金,借用他人身份證,巨額貸款流向少數人卻未引起警覺,因此不排除金融機構監管存在問題。

金融機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位金融業內人士介紹稱,對於個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金融機構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近年來,在實物黃金購買熱潮中,不少人將實物黃金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雖然實物黃金具有保值功能,但很難變現,且短期變現的風險較大,以前人們購買實物黃金後,要變成現金,只能一賣了之或到當鋪質押。

針對實物黃金的特點及市場需求,國內多家銀行增加了黃金質押貸款的相關業務,並推出「個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此項業務推廣至今,不僅解決了實物黃金的流動性問題,也給銀行增加了經濟效益。

《陝西日報》報導,陝西個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始於2003年,在陝西首推這項業務的是中國工商銀行潼關縣支行(下稱潼關工行)。由於推行後效益顯著,潼關縣和鄰縣靈寶市的一些金融機構也紛紛效仿,此項業務得到迅速擴張。

但在高速增長中也隱藏著風險。

依據《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以及《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授信業務審查委員會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對於個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都有制度可查。陝西省聯社渭南辦事處工作人員的一篇《金融在創新路上》文章,詳盡介紹了黃金質押的管理制度。

以潼關信合為例,為防範貸款的信用風險,潼關信合需對借款人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實行「三不辦理」原則;即異地貸款不辦理,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不辦理,不具備民事行為主體資格的借款人和未經授權委託的第三人不辦理。

在完善內控制度、防範操作風險方面,潼關信合購置了高精度的進口電子秤和檢測儀器,加固了保險柜和金庫,且執行雙人操作、雙人覆核、定崗定責、按時查庫的管理制度。

在質押物檢測環節,潼關信合要求操作人員必須對黃金先目測,後儀器分析,再水吊檢測,並建立有檢測記錄。

為嚴格防控制度,潼關信合還規定所有黃金質押貸款,必須有信貸員實地調查報告和質押物檢測結果,報經上級審批後方能發放貸款。

令人吃驚的,正是在如此嚴格的管理制度下,假黃金質押騙貸案持續發生。

陝西省聯社系統有高管意識到騙貸風險

卻遭到極力反對

對於此種類型的騙貸風險,陝西省聯社系統並非沒有意識。

2014年9月3日,陝西省聯社渭南辦事處副主任段小寧,在陪同銀監局官員調研潼關信合時就提出,在辦理黃金質押貸款過程中,要加強對實物檢測環節的交叉覆核,特別提到在這一環節要防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增加領導監督和檢測人員對黃金實物檢查結果的復檢和覆核。

但知情人透露,針對個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陝西省聯社高管內部曾出現分歧。有高管認為過於集中放貸,將形成潛在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此意見遭到極力反對。

潼關信合超過百億元涉案金額中,包括渭南市內9家縣(區)級信用合作社(農商銀行),9家單位與潼關信合籤訂委託協議,均由潼關信合代辦黃金質押貸款業務。

騙貸者與陝西省聯社高管存在利益糾葛?

有待案情披露

《財經》記者發現,陝西省聯社多位高管系渭南籍,另有高管曾長期在渭南市金融機構任職。長安信合理事長也曾在渭南任職,而潼關信合原理事長離任之後,又被返聘至長安信合。

此外,潼關信合原主任則在犯罪嫌疑人之一、徐建波的公司任職。

目前已知,潼關信合有8名工作人員去年10月被警方帶走,其中3位高管已被潼關縣檢方批捕。該案5名主要騙貸者,與陝西省聯社高管是否存在利益糾葛,有待案情披露。

知情人透露,2003年6月,陝西省聯社成立初期,在建章立制、治標治亂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它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容易出現高層抱團現象。而陝西省聯社、地市級省聯社派出機構、縣聯社的三級行政管理模式也拉長了管理鏈條。

一位在銀行從業的法律顧問分析稱,「商業銀行的監管應該是依靠制度和流程,避免出現『一把手』說了算。農村金融機構的高管話語權很重,一旦參與到貸款中就難免產生風險。」

由於管理體制弊端,只要搞定縣信合主要高管,貸款就頗為容易。一位知情人介紹,「只要潼關信合帳面上有錢,就會有工作人員給博源礦業股東們打電話,而借款人均是借用身份證。」這種奉行「人脈」關係的做法,給黃金質押貸款埋下隱患。

潼關信合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地方性金融機構,在業務方面也受地方政府牽制。而潼關縣主要以黃金產業帶動縣域經濟,重於支持,疏於監管。

據一位知情人透露,如此巨額的黃金質押貸款,曾有人發現其中問題,只是未敢捅破而已。即便是案發後,涉案金融機構的高管們,仍存僥倖心理,意在將巨額損失弱化處理。

假黃金騙貸並非孤例

用假黃金騙貸並非孤例,2005年,靈寶市豫靈鎮杜家村民王某樂用假黃金質押從靈寶市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陽平信用社貸款2856萬元。案件發生後,陽平信用社為減少損失,出售了所質押的部分黃金,仍造成1817餘萬元的實際損失。

該案與陝西假黃金質押騙貸案,頗有相似之處,都是審批監管和黃金入庫檢測環節出現了問題。曾為陽平信用社信貸員的楊彥民在辦理其中一筆貸款業務時,未按規定對質押黃金重新出庫檢測。

在發現兩名借貸人去向不明後,信用聯社工作人員及公安機關對陽平信用社為借貸人辦理的20筆貸款的質押物進行檢查、檢測,發現其中7筆貸款的約12萬克質押黃金實際為約9.8萬克白銀,其餘13筆貸款的約24萬克質押黃金數量不足,實際重量僅為約6萬克。

2010年5月11日,經兩審後,三門峽市中級法院維持一審原判,陽平信用社原主任趙虎群、原信貸員楊彥民犯違法發放貸款罪,分別獲刑6年和9年。

四、未結之案

5大股東成立10多家公司

在資本市場上長袖起舞

利用充足的現金,博源礦業成立後數年內,五大股東即成立了十多家公司,業務涉及房地產、黃金冶煉、金融等領域,並在資本市場上長袖起舞。

2013年9月3日,原山東德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棉股份,002072.SZ)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浙江第五季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浙江第五季)將其持有的1500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8.52%),以7.28元/股的價格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深圳市明鑫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深圳明鑫)。

另外,浙江第五季還有一筆借款來自深圳明鑫。質押給深圳明鑫用於借款擔保的,還有浙江第五季持有的德棉股份限售流通股45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5.57%)。

深圳明鑫即為張淑民最早成立的深圳市蘇秦珠寶首飾有限公司,如今,張淑民為公司總經理,其子張鑫鑫持股87.33%。

2013年12月5日,德棉股份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張鑫鑫將擔任公司副總,同時擬聘任何亞軍任總經理,趙發平為監事會主席。何亞軍此前曾任靈寶市農村信用社主任,後任博源礦業總經理助理。

2014年11月24日,德棉股份更名為「凱瑞德(26.460, -0.55, -2.04%)」(證券代碼仍為002072.SZ)。同時,公司名稱變更後的經營範圍增加了創業投資、投資管理及諮詢;礦業投資、新能源產業投資、網際網路信息產業投資、金屬礦石(貴稀金屬除外)加工、銷售等業務。

業內人士分析,張淑民父子進入凱瑞德,意在借殼整合旗下企業,若重組成功則前景無限。孰料當時黃金價格一路走低,加之豫西地區民間信貸危機全面爆發,導致博源礦業股東們危機凸顯,陷入困境。

凱瑞德年度報告顯示,自2015年6月起,何亞軍、張福運、趙發平和張鑫鑫,陸續從凱瑞德離任。

原股東夏進友神秘失聯

2014年9月1日,博源礦業股權發生重大變化,張淑民、張福運、夏進友和趙發平全部退出。新股東姚偉懷加入不久也退出,法定代表人由徐建波變更為王學文。博源礦業股東僅剩王學文和徐建波,不過董事長依然是張淑民。

博源礦業股權變更後不久,原股東夏進友便神秘失聯。知情人透露,夏進友駕車至河南省三門峽市後,將車停在地下車庫內,並在車內留下20萬元現金,從此杳無音信。

2015年7月24日,張青民為大股東的三門峽德安飼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安股份,832632),成功在新三板掛牌。工商資料顯示,博源礦業原股東趙發平,身兼德安股份董事長和總經理。2015年12月11日,德安股份新三板募資2600萬元,而參與認購的深圳天地泰貿易有限公司,監事為張淑民。

張淑民兄弟倆已逃至海外

陝西潼關假黃金質押騙貸案案發後,引起系列震動。

多個信源證實,張鑫鑫、徐建波、王學文等多人已被潼關警方帶走。

2016年8月29日,德安股份披露公告稱,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張青民、董事長總經理趙發平和監事閆盼盼的家屬通知,因涉嫌刑事犯罪案件,張青民被潼關縣公安局通緝,趙發平和閆盼盼被採取逮捕的措施。

而趙發平和張青民所持德安股份股權,被潼關縣公安局全部凍結。博源礦業股東旗下的公司,除幾家空殼公司外,先後被潼關縣警方凍結。

據知情人透露,在夏進友失聯之前,張氏父子就有移民海外計劃,不論是從凱瑞德撤出,還是轉讓博源礦業股權,皆為捲款潛逃做好準備。

2015年11月,張淑民處理完前期事務後,張青民便在短短兩個月內,涉嫌用假黃金從長安信合騙貸約14億元。案發後,張淑民兄弟倆已逃至海外,並且帶走了年邁的父親。

據了解,這起假黃金騙貸案橫跨豫陝兩省,案情錯綜複雜,張青民名下騙貸總額就接近一半。

張淑民家族控制的河南蘇秦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曾於2012年在靈寶市開發完工「靈寶金谷」商住綜合項目,該項目佔地200畝,8棟住宅樓,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意在打造靈寶市黃金貿易一條街。

該項目如今卻幾乎處於無人問津狀態——沿街門面房只有兩家正常營業,一棟寫字樓未有入駐跡象,8棟住宅樓也只有零星住戶。

21君

小夥伴們,你認為這起百億假黃金騙貸案,說明了什麼問題?又帶來了怎樣的啟示呢?

推薦

閱讀

兒子娶媳婦,爹娘脫層皮?沉重的彩禮:保定農村10萬起步

深度!從人口、投資、貨幣膨脹、政策、居民收入結構等「六個維度」全面透析2017年中國經濟

琢磨先生:這些年我老婆賺的錢,為什麼一直比我多?丨周末分享

本期編輯 劉巷

相關焦點

  • 190億假黃金騙貸案給我們帶來啥警示?
    該案的涉案者以純度不足的非標準黃金做質押物,騙取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0億元貸款。為此,銀監會對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並處104名責任人以金額不等的罰款。   此案發生於2016年5月,有個叫做張青民的人,他將一筆約2000萬元的黃金給了潼關信合(陝西潼關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做質押貸款。
  • 假黃金騙貸案涉及19家銀行罰5250萬
    假黃金騙貸案涉及19家銀行2016年5月,陝西潼關縣聯社發生一起2000萬元質押貸款案件。結合案件情況,陝西、河南銀監局迅速組織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全面排查,發現多名外部不法人員橫跨陝西、河南兩省,以純度不足的非標準黃金做質押物,騙取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0億元貸款。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35名外部涉案人員。
  • 趙永軍,被查,與背後的190億黃金大案
    趙永軍曾出任主任和理事長的陝西信合,曾深涉一樁「建國後涉案數額最大」的黃金詐騙案。結合案件情況,陝西、河南銀監局排查發現,多名外部不法人員橫跨陝西、河南兩省,以純度不足的非標準黃金做質押物,騙取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0億元貸款。 當時媒體報導,這些假黃金中,鎢的含量佔62%左右,黃金約佔38%。金磚外表是標準金,裡面則裹包著鎢塊,能騙過普通檢測儀器,如不用打鑽和熔煉的檢測方法,很難發現。
  • 假黃金騙貸往事,炒「金」模式哪家強?
    據《財新》證實,武漢金凰質押給銀行的「黃金」內部成分為銅合金,重約83噸。如今,已有十幾家金融機構涉足,合計資金超百億。此前,曾有假黃金質押的騙貸案,涉及豫陝多家金融機構,資金總額超百億,涉事企業的所有股權被公安機關凍結。
  • 百億假黃金騙貸案涉事銀行領罰單:19家銀行被罰5250萬元
    百億假黃金騙貸案涉事銀行領罰單:19家銀行被罰5250萬元 21世紀經濟報導 2018-02-02 17:47:
  • 200億的假黃金騙貸案又來了
    黃金是最堅挺的硬流通物,在金融機構看了,按照黃金估值的八成抵押放貸絕對是門穩賺不賠的生意,稀罕的不得了。可萬事就怕萬一,剝去金磚金光閃閃的表面,萬一裡面不是黃金,傻眼的不止一家公司了。武漢金凰83噸假黃金,涉案200億的質押案件浮出冰山一角。多家信託、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等等,到底是誰在做局,該由誰來背鍋?2020年5月16日,民生信託有一個6億信託計劃還有一個月到期,按要求,民生信託要對融資方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所質押的黃金開箱檢測。
  • 武漢200億假黃金騙貸案終審:人保賠長安信託8.2億,但還沒完……
    來源:金融八卦女武漢金凰公司200億元假黃金質押騙貸案有了一個終審裁定結果,由中國人保財險賠償貸款方長安信託8.2億元。 這是武漢金凰系列騙貸案中首個終審裁定,其他涉案金融機構民生信託、東莞信託等案情與此基本一致,中國人保應難逃賠償責任。
  • 揭「德正系」百億騙貸案始末-搜狐
    涉案金額超180億 權威人士表示,目前青島市政府已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正在緊急排查各家銀行的涉案情況。目前,初步了解的情況是,「德正系」騙貸案所涉及的中資商業銀行為18家,貸款總額也從此前的147億元上升到160多億元。各家銀行的風險敞口還在統計中,目前約達到90億元。
  • 83噸「假黃金」騙了200億的貸款
    近日,現實版「驚天魔盜團」現身在湖北省武漢市,一起「假黃金質押案」引起了全國轟動?為什麼會引起全國範圍的廣泛討論,因為一般來講,專業銀行和信託公司都有完善的防詐騙措施,但這起案件硬是生生地把國內頂尖級銀行、信託公司等16家專業金融機構拖下了水,詐騙到了200億人民幣的融資金額,而實施詐騙的媒介,僅僅是83噸假黃金,對沒錯,假黃金!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 湖南警方偵破「五行幣」特大傳銷案,涉案金額17億
    8月19日,湖南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郴州公安成功偵破的部督「五行幣」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南都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該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2名,凍結帳號593個,涉案金額17億元。截至目前,該案先後有10名犯罪嫌疑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其中,該案主犯宋密秋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10005000元。
  • 80噸假黃金160億,10多家信託公司受騙,金凰珠寶簡訊永「別了」
    來源:勻楓財富解析作者:勻楓財富解析在6月28日,一則震驚的消息開始在國內金融圈傳開了,80噸假黃金質押融資事情敗露,10多家信託公司上當受騙,涉及160億信託計劃將無法兌付,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武漢金凰涉嫌造假。這讓近期麻煩不斷的信託行業又深深蒙上了一層發展陰影。
  • 揭秘中國百億黃金有假騙局的真相是什麼
    時隔數十年,國內出現了武漢金皇珠寶事件,誤以為是假黃金銀行擔保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騙貸」風波,對於此次風波,大家都想了解事件真相,現已揭曉,即將深入解讀,以及有關黃金造假潼關信用合作社張氏兄弟被捕事件真相(潼關信用合作社張氏兄弟,此支張氏,祖考出自元裔,隸屬於趙文軒家族,趙文軒私人資本5600億元,重資打造成立了陝西信合,所以,趙文軒私人資金
  • 「五行幣」頭目宋密秋被公訴 涉案金額過百億!
    宋密秋打著"民生工程"的幌子,利用"雲數貿"傳銷模式,依託虛擬貨幣"五行幣"開展網絡傳銷活動,涉及人數眾多,其中還包括外籍人員,涉案金額過百億,給人民群眾造成了極大的財產損失。宋密秋傳銷團夥以"雲數貿"為基礎,開設了"雲訊通"、"五化聯盟"、"建業聯盟"等多個下級傳銷盤口,其中僅"雲訊通"的涉案金額就高達人民幣90多億元。2016年底,宋密秋提出在"雲數貿"及其下級傳銷盤口的運行基礎上策劃推出了"五行幣"傳銷盤口,通過繳納會員費贈送"五行紀念金幣"和虛擬貨幣的名義發展會員。
  • 陶菲克被曝捲入腐敗案 涉案金額達數百億印尼盧比
    中新網2月19日電 據《雅加達郵報》報導,前羽毛球名將陶菲克近日被曝捲入一起腐敗案中,而涉案的金額達到數百億。資料圖:陶菲克。湯彥俊 攝在這起案件中,印尼反腐敗委員會檢察官起訴了印尼前青年和體育部長伊瑪目-納拉維,後者被指控收受115億盧比、約合840280美元的賄賂,並從該部和印度尼西亞體育委員會的一些官員處另外收取了86.4億盧比的酬金。根據案情需要,雅典奧運會金牌得主陶菲克也成為了受賄案的受調查者之一。
  • 福建海峽銀行八年被騙貸21次涉案金額超1.7億
    內控方面,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國裁判文書網在2015年至2020年11月6日期間披露了19起關於福建海峽銀行的騙貸案件,揭露了2011年至2018年期間福建海峽銀行被騙貸21次,騙貸金額合計超1.7億元。
  • 日本史上最大規模數字貨幣被盜案 涉案金額達580億日元
    1月26日,日本的一家大型數字貨幣交易平臺coincheck系統遭遇黑客攻擊,導致時價580億日元、約合5.3億美元的數字貨幣「新經幣」被盜。這是已知的史上最大的數字貨幣盜竊案。&nbsp&nbsp&nbsp&nbsp日本史上最大規模數字貨幣被盜案 涉案金額達580億日元&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27日 下午四點,距日本比特幣交易平臺coincheck宣布大量數字貨幣被盜已經過去了一天,但是在現場仍然有許多受害用戶還沒有離開。
  • 黃金交易會員單位虛開發票 涉案金額逾百億
    破獲了通過購買遊戲充值點卡或開設第三方充值業務的全國首例跨境網絡非法匯兌型地下錢莊X客公司非法經營案(「颶風215號」);不具備吸收公眾存款資質,卻自稱籌備A股上市、定向增發股票募集資金吸收投資款5456萬元,允諾10%年利率回報,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X亞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以銷售刷臉支付設備為噱頭,高利引誘群眾籤訂服務商加盟代理協議,並繳納相應加盟代理費,推行「發展下線人員數量作為計酬和返利依據」,在全國範圍「拉人頭」發展下線形成層級的XX智付公司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
  • 福建破獲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 涉案單位遍及全國
    福建破獲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 涉案單位遍及全國 原標題:   百億「黃金票」流出,疑點叢生  2015年11月,廈門市國稅局工作人員在日常業務辦理中發現有點不對勁:有一神秘的男子,在短期內以全國各地上百家公司的名義頻繁現身廈門,與廈門某公司籤訂黃金貨物購銷合同,並從該公司對外開出金額高達百億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個人手上怎麼會握有如此眾多的公司公章?
  • 大慶農商行30億騙貸案將擇期開庭,「海航系」原高管露面澄清:沒有...
    導讀:大慶農商行30億元騙貸案公安機關的偵辦環節已經結束,大慶市基層檢察機關已向大慶基層法院提起公訴,法院將擇期開庭。叩叩財訊此前未能採訪到的「海航系」人士近日出面澄清,騙貸案及多家上市公司背後的真相得以還原。
  • 福建海峽銀行八年被騙貸21次涉案金額超1.7億 年內被罰186萬
    內控方面,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國裁判文書網在2015年至2020年11月6日期間披露了19起關於福建海峽銀行的騙貸案件,揭露了2011年至2018年期間福建海峽銀行被騙貸21次,騙貸金額合計超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