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假黃金騙貸案涉事銀行領罰單:19家銀行被罰5250萬元

2020-12-13 每日經濟新聞

百億假黃金騙貸案涉事銀行領罰單:19家銀行被罰5250萬元

21世紀經濟報導 2018-02-02 17:47:49

2016年5月,陝西潼關縣聯社發生一起2000萬元質押貸款案件。案發後,陝西、河南銀監局指導督促相關機構多措並舉化解風險,並啟動了立案調查和行政處罰工作。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並處罰104名責任人。

2016年5月,陝西潼關縣聯社發生一起2000萬元質押貸款案件。

根據案件線索,陝西、河南銀監局迅速組織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全面排查時發現,多名外部不法人員橫跨陝西、河南兩省,以純度不足的非標準黃金做質押物,騙取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0億元貸款。

2月2日,銀監會披露了這一大案的處罰情況。銀監會通報,近日,經過立案、調查、審理、審議、告知、陳述申辯意見覆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陝西、河南銀監局依法查處了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對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並處罰104名責任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35名外部涉案人員。案發後,陝西、河南銀監局指導督促相關機構多措並舉化解風險,並啟動了立案調查和行政處罰工作。

據媒體此前報導,涉事企業抵押給金融機構的假黃金,鎢的含量佔62%左右,黃金約佔38%。金磚外表是標準金,裡面則裹包著鎢塊,能騙過普通檢測儀器,如不用打鑽和熔煉的檢測方法,很難發現。

銀監會指出,該案暴露出涉事銀行業金融機構內控管理存在諸多缺陷。一是貸款「三查」形同虛設。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貸前調查不盡職、貸款審查不嚴格、貸後管理缺位,部分基層機構在業務辦理過程中有章不循、違規操作,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二是押品管理嚴重失效。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對貸款質押物的檢測及價值評估存在重大紕漏,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三是業務開展盲目激進。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過度追求業務發展規模和速度,不了解自己的客戶,不能穿透業務風險,部分機構違規開展業務審批,重要崗位未形成有效制約,內控審計作用缺失。

據此,陝西銀監局對涉及該案的1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罰款合計5000萬元,其中對陝西省聯社及潼關縣聯社等11家縣級農信社聯社罰款3600萬元,對郵儲銀行陝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市分行、潼關縣支行罰款1000萬元,對工商銀行陝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分行、潼關縣支行罰款400萬元。對上述機構的95名責任人予以處罰,其中取消8人1年至終身高管任職資格,對87人分別給予警告。同時,責令相關機構按照黨紀、政紀和內部規章,對262名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此外,陝西銀監局對內部監管履職不力人員進行了執紀問責。

河南銀監局對涉及該案的工商銀行河南三門峽靈寶支行處以罰款250萬元,對該支行及工商銀行三門峽分行9名相關責任人予以處罰,其中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職資格,對4名高管分別給予警告。同時,責令工商銀行對省、市、縣三級分支機構48名責任人給予了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

銀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堅持依法監管、嚴格監管、公正監管、廉潔監管,堅決剎住亂象,堅決治癒沉痾,著力防範化解銀行業風險,引導銀行業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記者:王曉

相關焦點

  • 假黃金騙貸案涉及19家銀行罰5250萬
    一起橫跨豫陝兩省涉及19家銀行190億元貸款的假黃金騙貸大案被銀監會曝光。昨天,銀監會披露,經過立案、調查、審理、審議、告知、陳述申辯意見覆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陝西、河南銀監局依法查處了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對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並處罰104名責任人。
  • 假黃金騙貸往事,炒「金」模式哪家強?
    據《財新》證實,武漢金凰質押給銀行的「黃金」內部成分為銅合金,重約83噸。如今,已有十幾家金融機構涉足,合計資金超百億。此前,曾有假黃金質押的騙貸案,涉及豫陝多家金融機構,資金總額超百億,涉事企業的所有股權被公安機關凍結。
  • 百億假黃金騙貸案:金磚摻62%鎢塊,涉案金額達110億!
    據悉,該案涉及人員眾多,博源礦業高管多數深陷其中,包括董事長張淑民及其多位親屬。隨著潼關警方的立案偵查,一個橫跨豫陝兩省,以假黃金質押騙貸的團夥浮現,涉案總金額超過百億元。多個信源證實,該案涉及豫陝多家金融機構,陝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下稱陝西省聯社)損失慘重。
  • 190億假黃金騙貸案給我們帶來啥警示?
    該案的涉案者以純度不足的非標準黃金做質押物,騙取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0億元貸款。為此,銀監會對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並處104名責任人以金額不等的罰款。   此案發生於2016年5月,有個叫做張青民的人,他將一筆約2000萬元的黃金給了潼關信合(陝西潼關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做質押貸款。
  • 200億的假黃金騙貸案又來了
    武漢金凰83噸假黃金,涉案200億的質押案件浮出冰山一角。多家信託、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等等,到底是誰在做局,該由誰來背鍋?2020年5月16日,民生信託有一個6億信託計劃還有一個月到期,按要求,民生信託要對融資方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所質押的黃金開箱檢測。
  • 10年騙貸91筆!這家銀行員工操作太離譜
    看似荒誕不經的情節,與子洲農商行的一名員工有干係——曾是子洲農商行某支行主任,累計騙貸近4300萬元。從2014年6月至案發前,蘇某利用其在子洲農商行工作的便利,以第一責任人的身份參與貸前調查和貸款審批,騙取子洲農商銀行總部貸款63筆共計3150萬元。裁判文書披露,蘇某召集的貸款人和擔保人可謂魚龍混雜。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蘇某利用或者串通完全不具備貸款或者擔保條件的人士,實施騙貸。
  • 青海銀保監局開8張罰單:中信銀行、農業銀行等合計被罰123萬元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青海銀保監局開出8張罰單,涉及5家金融機構。日前,青海銀保監局開出8張罰單,涉及金融機構包括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太平人壽以及青海湟中農村商業銀行。據柒財經旗下柒聞網梳理統計,農業發展銀行被罰25萬元;光大銀行及相關責任人合計被罰35萬元;中信銀行被罰25萬元;青海湟中農商銀行被罰25萬元;太平人壽被罰13萬元。
  • 2200萬罰單開給中信銀行 因何重罰?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終白 8月9日,中信銀行(港股00998)和郵儲銀行(港股01658)雙雙被罰,其中中信銀行領了2200萬的巨額罰單。多家銀行因房地產業務違規被罰記者根據公開信息整理,截至7月末,銀保監會、各地銀保監局及分局2019年已開出近1500張罰單,涉及全國共312家銀行、868名相關責任人員被罰,50人被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46張罰單罰沒超過百萬元,總罰沒金額超過4.3億元。
  • 又見銀行大罰單!興業、浦發一起被罰 合計近1000萬!
    來源:中國基金報今天,北京銀保監局公布2張罰單,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各領一張。其中,興業銀行北京分行因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融資等5宗罪,被罰600萬元;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北京分行也因違法行為被罰290萬元。兩者合計被罰近千萬。
  • 工行「領銜」,2019年銀行都吃了哪些罰單?
    為幫助銀行吸取教訓,總結分析經營中存在的風險點,以公布時間為準,《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梳理了2019年銀行機構的各類罰單。其中,規模最大的「宇宙行」工商銀行以196張罰單居數量之首。從具體原因來看,貸後管理、內控失守、騙貸是各家銀行被罰較多的原因。
  • 揭「德正系」百億騙貸案始末-搜狐
    涉案金額超180億 權威人士表示,目前青島市政府已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正在緊急排查各家銀行的涉案情況。目前,初步了解的情況是,「德正系」騙貸案所涉及的中資商業銀行為18家,貸款總額也從此前的147億元上升到160多億元。各家銀行的風險敞口還在統計中,目前約達到90億元。
  • 造假房產證 騙貸30萬元
    自家房產證遭偽造,而且對方還拿著偽造的房產證作為財力證明到銀行去貸款,借了30萬元沒還。接到銀行工作人員的催款電話後,家住紅谷灘的市民曹先生非常氣憤,馬上報警。昨日記者從南昌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獲悉,由於金融機構審批不嚴格,警方已破獲多起利用虛假房產證明騙貸、申請大額信用卡案。
  • 福建海峽銀行八年被騙貸21次涉案金額超1.7億 年內被罰186萬
    內控方面,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國裁判文書網在2015年至2020年11月6日期間披露了19起關於福建海峽銀行的騙貸案件,揭露了2011年至2018年期間福建海峽銀行被騙貸21次,騙貸金額合計超1.7億元。
  • 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開出超2000萬元罰單
    8月9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中信銀行與郵儲銀行的行政處罰信息,其中中信銀行被開出超過2000萬元巨額罰單。罰單顯示,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存在未按規定提供報表且逾期未改正;錯報、漏報銀行業監管統計資料;未向監管部門報告重要信息系統運營中斷事件;信息系統控制存在較大安全漏洞,未做到有效的安全控制等13項違規事實,被沒收違法所得約33.67萬元,罰款2190萬元,合計約2223.67萬元。
  • 六大行及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被銀保監會開1970萬元罰單 詳解大行...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5月9日,銀保監會網站一口氣公布了9則行政處罰信息,此次9張罰單涉及國有六大行和兩家股份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農行被開兩張,共計被罰430元,另外工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中信、光大分別被罰款270萬元、270萬元、230萬元、260萬元、190萬元、160萬元、160萬元,共計197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8家銀行領罰案由均涉及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違規。
  • 銀行也有人嚴管,銀保監會2億巨額罰款,21張罰單開給了哪家銀行
    巨額罰單又來了2021年1月8日,銀保監會一口氣開出21張罰單,這也是今天開出的第一批罰單。此次對7家金融機構共計處罰1.995億元。這7家機構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下簡稱國開行)、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銀租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郵儲銀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長城新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華西銀行)。
  • 光大銀行「拉黑」19家收單機構 銀行「拉黑」第三方支付為哪般
    據了解,這是繼民生銀行信用卡之後,第二家官宣將部分收單機構「拉黑」的商業銀行。光大銀行「拉黑」19家收單機構9月2日,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官網發布《關於光大銀行信用卡不累積積分商戶的公告》,共有包括拉卡拉、匯付天下等知名收單機構在內的19家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被「拉黑」,被排除在累積積分商戶的大門之外。
  • 銀監會8月公布罰單174張 花旗銀行收單筆千萬巨額罰單
    中國郵儲銀行8月份共收到8張罰單數量最多據統計,在公布的110份單位罰單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共收到8份罰單數量最多,其次是中國工商銀行,共收到6張罰單。8家監管機構分別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8個不同分行進行了處罰,其中受處罰金最多的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重慶分行,該行因為違規發放零首付貸款、違規開立銀行承兌匯票、違規發放個人消費貸款被罰90萬元。相比於郵儲銀行受到的單筆罰款數額,工商銀行每單受到的處罰數額相對較少。據統計,工行二道江支行、昌樂支行、遵義京華支行、鄆城支行等4家分行都受到了30萬元的處罰。
  • 北京銀行、青島銀行「領頭羊」失色 王麟、楊書劍的榮耀與罰單
    青島銀行百萬罰單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公布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政處罰信息,青島銀行存在違反人民幣銀行結算帳戶業務管理規定的違法行為,被處警告,並處罰款150萬元;2名相關責任人分別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萬元。又是一張百萬量級的罰單。青島銀行,自然也再上輿論風口。從行業看,相關部門對銀行業高壓監管態度並未放鬆。
  • 福建海峽銀行八年被騙貸21次涉案金額超1.7億
    內控方面,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國裁判文書網在2015年至2020年11月6日期間披露了19起關於福建海峽銀行的騙貸案件,揭露了2011年至2018年期間福建海峽銀行被騙貸21次,騙貸金額合計超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