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8月公布罰單174張 花旗銀行收單筆千萬巨額罰單

2020-12-26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網北京9月1日訊 據記者統計,8月份銀監會公布的銀監系統罰單共計174張,涉及信貸業務的罰單最多,佔到64%。罰單數與7月份的225張相比有所減少。174張罰單中,單位罰單110份,個人罰單64份。有45張處罰到相關負責人,佔當月罰單總數的26%左右,其中取消董(理)、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3人,被處罰款的24人。此外,有36人的違規行為被提出警告。

中國郵儲銀行8月份共收到8張罰單數量最多

據統計,在公布的110份單位罰單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共收到8份罰單數量最多,其次是中國工商銀行,共收到6張罰單。

8家監管機構分別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8個不同分行進行了處罰,其中受處罰金最多的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重慶分行,該行因為違規發放零首付貸款、違規開立銀行承兌匯票、違規發放個人消費貸款被罰90萬元。

相比於郵儲銀行受到的單筆罰款數額,工商銀行每單受到的處罰數額相對較少。據統計,工行二道江支行、昌樂支行、遵義京華支行、鄆城支行等4家分行都受到了30萬元的處罰。金昌分行和菏澤分行被罰數額較小,分別為15萬元和20萬元。

花旗銀行拿下8月最大罰單及累積罰款金額之最

據滬銀監罰決字〔2017〕2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2015年1月至10月,經該行審批同意,其轄下部分分行在發放部分房地產貸款時,違反利率規定。同時,該行對低風險客戶的信用卡發卡授信管理不審慎,截止2015年末逾期未改正。中國銀監會上海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五條第(四)項、第四十六條第(五)項等規定,對該公司罰沒合計人民幣10640134.43元。該筆罰單達到了千萬的巨額,成為8月份單筆被罰最大金額,也是累積被罰最大的金額。

並列排在累積罰款金額第二位的是中國郵儲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兩家銀行都共計被罰250萬元。但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只收到了2張罰單,比郵儲銀行少6張。中國進出口銀行重慶分行因違規發放流動資金貸款被罰50萬元;廈門分行因內部控制不完善、執行不到位,貸款「三查」制度落實不到位,貸款資金挪用,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被罰200萬元。200萬也是8月份第二大單筆被罰金額。

信貸及相關業務成被銀監會處罰的重災區

記者統計發現,共有112張罰單涉及貸款或與貸款有關的違規行為,佔罰單總數的64%。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是南寧市邕寧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該社不但被處罰款,其管理人員還被取消了任職資格。二是蓬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周口信用社,除被罰款外,其管理負責人還收到了8月份個人最大金額的罰單。

據桂銀監罰決字〔2017〕8號和桂銀監罰決字〔2017〕9號處罰決定書,南寧市邕寧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貸前調查、貸後管理不盡職。劉建平對相關違法行為負有責任。廣西銀監局對該社罰款35萬元,並給予劉建平取消董(理)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3年的處罰。

另據南銀監罰〔2017〕11號和南銀監罰〔2017〕12號處罰決定書,蓬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周口信用社違規發放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中國銀監會南充監管分局對該社罰款30萬元,杜奎對上述行為承擔主要管理責任,被處警告並罰款人民幣8萬元。8萬元是8月份個人被處數額最大的罰金。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蘇寧金融特約研究員李虹含表示:對於金融市場亂象,尤其是銀行違規現象不斷突出,監管部門或將不斷加強監管力度。從目前來看,隨著經濟新常態的逐漸深入,銀行不良貸款規模也逐漸增多,必然會受到更加嚴厲的監管,主要是因為銀行在以後的業務發展過程當中,還需要更多地關注風險這一塊,監管機構也是對銀行發展業務的一個警醒。

相關焦點

  • 上半年銀監系統開出12張千萬級罰單 浦發銀行「連挨板子」
    上半年所披露罰單中,罰金超千萬的並不鮮見,個別銀行甚至被罰上億元。哪些銀行不幸「挨板子」?巨額罰單主要開向哪些領域?為你一一揭曉。上半年銀監系統開出12張千萬級罰單據不完全統計,銀監系統今年上半年至少開了12張罰沒金額超千萬的巨額罰單,累計金額高達9.48億元。其中上海浦發銀行成都分行被罰4.6億元,佔上半年銀監系統罰沒總金額的48%。
  • 2018全年開具超3800張罰單 2019銀行「嚴監管」仍為主旋律
    罰與過:2018全年開具超3800張罰單2018年是以罰單拉開序幕的一年,2018年1-2月,原銀監會開出了總額接近9億元、總數超過900張的罰單,其中浦發銀行、郵儲銀行分別以2.95億元和4.62億元巨額罰單成為被罰主角。
  • 銀行也有人嚴管,銀保監會2億巨額罰款,21張罰單開給了哪家銀行
    銀行一直是我們日常存錢取錢辦理轉帳等的地方,不管服務好壞,總是覺得銀行高高在上,沒有監管部門。2021年伊始,銀保監會就開出了一大巨額罰單,銀行業嚴格監管其實已是常態,高規格處罰更是經常有。巨額罰單又來了2021年1月8日,銀保監會一口氣開出21張罰單,這也是今天開出的第一批罰單。此次對7家金融機構共計處罰1.995億元。
  • 2020年銀行業罰單一覽:3800餘張罰單罰超15億 千萬級別罰單頻現
    企業預警通App顯示,2020年,銀保監會及各級銀保監局共披露了3878張罰單(以銀保監會官網公示日期計,下同),合計被罰約15.42億元,罰單數量與數額均超過去年全年,且多家銀行單筆罰款金額超過千萬。  從罰單數量看,下沉至各地的農商行為領取罰單的主力軍。同為中小銀行的城商行同樣為監管重點,去年共有68家城商行被罰,超過城商行總量的近一半。
  • 北京銀行、青島銀行「領頭羊」失色 王麟、楊書劍的榮耀與罰單
    據銀保監會官網統計,截至2019年6月30日,上半年包括銀監會、銀監局、銀監分局在內的銀監系統針對銀行累計開出罰單906張,雖然從數量上看,與去年同期894張基本持平。不過,從額度看,2019年上半年累計罰金4.37億,較2018年上半年的13億縮減66%。
  • 銀保監會年內開2000張罰單,涉房貸款是重點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8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共開出2222張罰單,其中銀保監會機關開出罰單20張,銀保監局本級開出罰單1105張,銀保監分局本級開出罰單1097張。今年以來,在銀保監會的嚴格監管下,單筆最大罰單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領到,被罰2100萬元;陝西銀保監局以168張罰單,成為今年以來處罰最勤的監管機構;此外,涉房類貸款違規成為罰金最高的處罰原因,總計罰款1.3億元。
  • 工行「領銜」,2019年銀行都吃了哪些罰單?
    12月31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公布了76張罰單,為這一年的行政處罰畫上句號。回顧2019年,「一行兩會」均出臺不少監管政策,開出不少罰單。銀保監會尤其重拳頻出,既包括對銀行、保險、信託等機構的罰單,也包括對個人瀆職、濫用職權、挪用資金等問題的罰單。
  • 2200萬罰單開給中信銀行 因何重罰?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終白 8月9日,中信銀行(港股00998)和郵儲銀行(港股01658)雙雙被罰,其中中信銀行領了2200萬的巨額罰單。據券商中國此前報導顯示,7月22日,雲南銀保監局公示了四張罰單,其中兩張罰單指向銀行房地產業務違規。一是工行雲南省分行因「個人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市、股市、購買理財產品」被罰25萬元;另一是浦發銀行昆明分行因「個人消費貸款流入房市、股市」等6項事由被罰沒277.296萬元。作出處罰決定的日期均是6月26日。
  • 上半年監管對商業銀行開524張罰單 中信銀行2020萬罰單居首
    來源:資本邦原標題:上半年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開罰單達524張,中信銀行2020萬元罰單居首!7月13日,資本邦獲悉,2020年上半年,監管對銀行業的處罰力度有所緩和,但金融嚴監管的態勢依然持續。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30日(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日期為準),包括銀保監會、銀保監局、銀保監分局在內的監管系統統計,對商業銀行(不含個人)開出的罰單數量達524張,金額累計約2.87億元人民幣,千萬元以上的罰單僅中信銀行。
  • 銀行業2019年罰單1531張、罰款8.08億 轉型陣痛仍在持續
    來源:十字財經作者:李意安2019全年,銀行嚴監管態勢仍在持續深化。據銀保監會網站披露信息統計,2019年全年,銀行罰單數量1531張(銀行系租賃機構罰單未納入在內),處罰總金額達到8.08億。相較於2018年銀保監會對銀行業開出超2000張罰單和超逾20億的處罰金額,2019年的罰單數量和處罰金額整體下滑較為明顯,但期間百萬級罰單出現次數頻仍,甚至出現了不乏千萬元級罰單。近年來,銀行監管態勢整體收緊,金融創新不再是行業發展的主題。2018年初,銀監會發布《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意見》,此後將近兩年的時間裡,罰單如雪片下。
  • 中信銀行又收323餘萬元罰單 受罰罰金排今年行業內第一名!
    摘要 【中信銀行又收323餘萬元罰單 受罰罰金排今年行業內第一名!】繼上個月中信銀行南京中心支行收央行罰單後,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再領央行罰單。
  • 普華永道:二季度保險業罰單總額超5000萬元 單筆處罰最高達295萬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冷翠華普華永道近日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保險行業合規監管分析》指出,二季度,銀保監系統共開出344張監管處罰罰單,罰單總金額達5115.8萬元,涉及114家保險機構,行政處罰決定涉及罰款
  • 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開出超2000萬元罰單
    8月9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中信銀行與郵儲銀行的行政處罰信息,其中中信銀行被開出超過2000萬元巨額罰單。罰單顯示,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存在未按規定提供報表且逾期未改正;錯報、漏報銀行業監管統計資料;未向監管部門報告重要信息系統運營中斷事件;信息系統控制存在較大安全漏洞,未做到有效的安全控制等13項違規事實,被沒收違法所得約33.67萬元,罰款2190萬元,合計約2223.67萬元。
  • 新員工未喝酒被扇耳光 涉事銀行兩月前收16張罰單
    (原標題:員工未喝酒被打背後的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兩月前收16張罰單)
  • 上海銀行連收5張罰單:員工私售理財產品、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11月25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官網發布,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兩個支行被滬銀保監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連續5張罰單共計180萬元,兩名責任人受罰,其中一位被終身禁業。
  • 中信銀行連續三年罰單金額達兩千萬級 支持實體經濟不力教訓慘重
    中信銀行連續三年罰單金額達2000萬級2020年上半年,監管對銀行業的處罰力度有所緩和,但金融嚴監管的態勢依然持續。發現網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銀保監會系統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開出罰單1151張,罰單金額共計3.17億元。
  • 千萬罰單後連續被罰 杉德怎麼又是你?
    已是第8次被罰杉德被罰備受關注,一是因為近年來杉德屢屢被罰,據不完全統計,此次至少是第8次處罰;二是因為在2018年央行開出的6張千萬級別罰單中,杉德佔得其中一張。2018年9月4日,杉德支付湖南分公司便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規定」被人行長沙中支行罰款人民幣5萬元;2017年12月7日,杉德支付黑龍江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制度規定」,被央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處以2萬元罰款;2017年9月5日,杉德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
  • 上海銀行成收罰單「大戶」,新規之下「王牌」消費貸業務面臨調整
    被譽為城商行「消費貸之王」的上海銀行,為何年內連收多張大額罰單?而這並不是上海銀行今年第一次被罰了,該行曾在今年8月份接到過監管一張1652萬元的巨額罰單。上海銀行除了連續遭受罰款的重擊,而且其王牌業務——個人消費貸業務也因為政策的變化遭受了打擊。
  • 「嚴監管」仍是銀行業關鍵詞全年13張千萬級罰單涉及這些違規高發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會和各地銀保監局針對銀行業開出超900張罰單,處罰金額超過9.45億元(註:罰單統計以作出處罰日期為準)。其中,銀保監會對銀行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62億元,各地銀保監局對銀行以及從業人員共罰款約4.83億元(註:統計不含各地銀保監分局開出的罰單)。
  • 兩萬億大行連收5張罰單!員工私售理財產品、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11月25日,上海銀保監局一口氣公布8張罰單,其中5張開向上海銀行,違規問題涉及績效考評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未按規定延期支付2017年度績效薪酬、員工私售理財產品等行為。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名直接責任人被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