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與康熙一樣在位長達60年且子嗣眾多,為何沒有出現九龍奪嫡

2020-12-25 覓佳人

乾隆與康熙一樣在位長達60年且子嗣眾多, 為什麼沒有出現九龍奪嫡?在我看來一共有三點,第一點,乾隆沒有立太子,第二點,乾隆沒有康熙那麼能生,第三點,乾隆的兒子,沒有康熙的兒子能幹。

第一,乾隆沒有立太子

在康熙那個時候九龍奪嫡,奪的是太子之位,奪的是儲君之位。當時康熙已經明確了他的繼承人是誰了,所以才會有了爭奪,因為誰也不服誰唄!至於乾隆那個時候為什麼沒有出現九龍奪嫡主要是因為乾隆沒有公開誰是太子,誰都想萬一自己是那個太子怎麼辦?萬一自己哪裡做的不好會不會換了自己?

第二、乾隆沒有康熙兒子多

如果連夭折的兒子也算上的話,康熙的兒子有35個,乾隆的兒子是17個。接下來咱們算算成年的兒子,康熙成年的兒子20個,乾隆是10個。康熙死的時候還有20個兒子活著,乾隆死的時候活著的兒子就只有四個。他倒是想九龍奪嫡呢!兒子都不夠。

第三、乾隆的兒子沒有康熙的兒子厲害

康熙的兒子那就根本不用說,隨便哪一個拎出來都是狠角色。至於乾隆的兒子這就不好說了。乾隆的兒子活著的只有七個,這裡面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都被過繼給了其他人,沒有繼承皇位的權利。

有資格的皇子只有五個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這裡面皇八子永璇,皇十七子永璘屬於混混那一類的人,乾隆對他們的評價是沉湎酒色,又有腳病,素無人望」;「性行乖戾,屢失上意」。於是能坐上皇位的人又少了兩個。

最倒黴的就是皇十二子永璂,他的母猴得罪了乾隆,所以皇位自然不會是他的,況且乾隆怕這個兒子秋後算帳,在他死之前就弄死了皇十二子永璂。

最後就剩下兩個了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其中乾隆對皇十一子永瑆的評價是「為人愷悌,最著仁孝」「柔而無斷」,所以皇位也和他沒有緣分,最後就剩下皇十五子永琰。

九子奪嫡這種事情,乾隆是,沒有福氣享受了。

相關焦點

  • 清朝為何只有康熙立皇太子?繼位制度改善,卻引發了九龍奪嫡
    清王朝有12位皇帝,可是只有一位皇太子,這位皇太子兩次被廢,那便是康熙皇帝的兒子胤礽。這是自古以來所有王朝之中,絕無僅有的。為什麼清王朝沒有立太子的習俗呢?其實康熙年間這位皇太子胤礽的廢立,是這件事的分水嶺。不立太子分兩個階段,一個是康熙之前,清朝沒有哪個皇帝立太子。
  • 九龍奪嫡之後,雍正對兄弟下狠手,偏偏放過了太子,為何?
    提起清朝最值得一說的故事可能就是九龍奪嫡了,這次政治鬥爭持續了三個朝代。可以說是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政治鬥爭,最終以雍正勝利為結束,但是這裡卻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雍正勝利後對他當初的那些對手們的處理了。
  • 康熙,雍正,乾隆都是勤政的明君,為何只有雍正帝是活活累死的?
    康熙乾隆都是難得的千古一帝,他們的功績在史書上記載了厚厚的一大疊,這二為皇帝分別佔據了史上在位時長第一第二的位子(一位61年,一位60年),可是反觀聖祖康熙爺的兒子,高宗乾隆的父親,清世宗雍正帝的在位時長不過區區13年,逝世之時也在處理政務。史學家評價雍正帝是最勤勉的皇帝,可是同樣的勤政愛民,事必躬親,康雍乾三位明君為何只有雍正帝是活活累死的呢?
  • 雍正臨死前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自己卻遺臭萬年
    它經歷康熙、雍正、乾隆三個帝王,令人奇怪的是如今談到功績的時,我們常想到康熙和乾隆,卻會下意識忽略了處於二人之間的雍正,事實上雍正做出了不菲的貢獻,是康乾盛世的重要推動者。1722年康熙病逝於暢春園,同年四皇子胤禛登上帝位,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康熙在位61年,乾隆在位60年,與之相比,雍正在位時間可謂太短,只有13年。
  • 乾隆大權在握,為何還要主動傳位於嘉慶?且看他在退位後都做了啥
    愛新覺羅·弘曆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年號為「乾隆」,寓意為「天道昌隆」。世人皆知,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指的就是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所做出的巨大功績,他們將清朝的國力推至頂峰。此外,乾隆皇帝在位期間長達60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掌權時間長達63年零4個月之久,乃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乾隆大全在握,為何還要禪位於嘉慶?甚至在成為太上皇之後還要執掌大權?
  • 乾隆寫詩4萬首,不及康熙一個字!
    但乾隆最大的愛好無疑是寫詩 據統計,乾隆一生寫了43630首詩 4萬多首詩是什麼概念呢 中國規模最大的詩歌總集《全唐詩》 共收錄了2千多位詩人的4萬多首詩 乾隆皇帝一人的「產量」 就抵得過
  • 皇城相府為何叫皇城,原來這一切和康熙有關!
    同樣是接待康熙皇帝,為何曹寅被折騰的虧空,而陳廷敬則是毫不影響,不僅可以加固升級皇城相府的規格,而且還能本身廉潔,引得滿朝文武一片讚譽。這到底是為什麼?很簡單,曹家本身是包衣奴才出身,只是因為曹璽的妻夫人孫氏,被選為康熙的保姆,而曹寅本人則做過康熙的伴讀,這才被委以重任,做了江寧織造。相對於陳廷敬家族,簡直不值得一提,因為陳廷敬家族是進士九出,翰林六鳴。
  • 乾隆一生共有17個兒子,為何傳位於能力不太出眾的嘉慶?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種思想在古人心中根深蒂固,如果生前妻妾沒有生下兒子,會感到愧對於祖宗。古代普通家庭如此,帝王之家更是這樣,若皇帝沒有子嗣,不只是個人問題,而且關乎著江山社稷,大臣都會坐不住,有種「皇上不急太監急」的感覺。
  • 康熙和乾隆都是雄才大略之主,但從六個方面比較,康熙更勝一籌
    清代十二個帝王中,康熙和乾隆在位的時間都很長,經歷的事情也最多,而且開創了封疆王朝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因此他們祖孫倆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強的可比性。乾隆皇帝一直以來都很崇拜他的爺爺康熙,並在繼位之初便發下了在位不超過六十年的誓言。
  • 中國歷史上真實的九龍奪嫡,康熙所有兒子的下場,最後讓人嘆息
    大家都知道康熙的兒子眾多,歷史上的九龍奪嫡讓人大開眼界,嘆息權力令人瘋狂。今天我們就講講康熙的孩子們的境遇。 然而大阿哥卻沒有舅舅和表哥的聰慧,他有些迷信,為了成為皇帝,他竟用巫術來謀害當時的太子。在他的父親要廢太子的時候還說出要替父親殺了太子的話,這樣不顧兄弟情誼只為了自己的利益,康熙漸漸感到了心寒,最終他一生都被囚禁。
  •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為何歷時90年修建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歷時90年修建的,很多人會有疑問,清朝三代皇帝修建的避暑山莊有什麼用?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者熱河行宮。避暑山莊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修建,直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竣工,耗時九十年修建完成,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避暑山莊佔地面積564萬平方米,是我國現存面積最大的皇家宮苑。
  •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歷史上皇帝的稱號為何各不相同?
    這裡提到了中國歷史上四位成就很高的帝王,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再加上清朝的康熙乾隆,這些都是對古代帝王約定俗成的稱號,那麼它們有何不同之處?我們一一來看一下。這麼一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就很好區分了:漢武是諡號,唐宗宋祖是廟號,康熙乾隆是年號,不過秦皇有點特別,原因就在於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之後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就把諡號順帶連廟號也一起廢除了,而且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所以自稱皇帝,直到漢朝建立後才恢復了廟號和諡號制度。那麼歷史上這些皇帝的稱號為何會各不相同?
  • 有40個后妃的乾隆,卻用72年獨愛她一人!她才是帝王一生的白月光
    乾隆貴為一國之君,在位60年後讓位給他的兒子嘉慶,實則乾隆讓位後卻一直掌握著皇權,乾隆是世界史上擁有統治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一生妃嬪眾多,風流而瀟灑,一生中有40個后妃,在乾隆眾多的妃嬪中,他的原配,富察皇后,一直是他心中的一道傷,他對她的感情,深沉而愧疚,72年獨愛她一人!她才是帝王一生的白月光。
  • 康熙與乾隆的綜合對比,康熙讓國家進步,乾隆卻讓國家退步了
    乾隆是清朝知名度很高的皇帝,尤其是他下江南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史學界也經常將他和和爺爺康熙一起說「康乾盛世」是清朝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很少有人反駁康熙的成就。這個小小的年紀就「當家」的皇帝為清朝200年的基礎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麼乾隆的表現怎麼樣?也許比較數據更有發言權。先看政治。
  • 他在九子奪嫡時避其鋒芒,成功躲過雍正清算,一直活到乾隆年間
    九龍奪嫡最後的結局令人唏噓,康熙因為這件事廢了這個兒子,罷黜那個兒子,可是萬萬沒料到,百忍成金的雍正也參與其中。 康熙太優秀,不僅朝堂管理得好,自己的後院也打理得很好,康熙一生有24個兒子,這些兒子都還挺不錯,參與九龍奪嫡的這九個兒子當時就已經參與了政務管理,不說風頭最盛的太子、八王爺、十四爺,其他幾位也有自己的政治勢力。
  • 如果雍正統治60年,乾隆只有13年,清朝會怎樣?
    小情可改,大勢不變,即使的雍正統治60年,乾隆13年,清朝還是會在20世紀初走向滅亡,雖說雍正和乾隆的治國之術有所不同,側重點也不同,但兩人無法改變清朝的基本國策,變動他們的統治時長,也不過是換湯不換藥而已。
  • 乾隆當了60年皇帝,最蠢的一件事是啥?不是閉關鎖國,而是這件事
    而且,根據清朝史料的記載,這個所謂的「康乾盛世」甚至跟康熙、乾隆兩位皇帝都毫無關係,一直被人們忽視的雍正皇帝才是「康乾盛世」真正的締造者。 清朝國祚一共才200多年,而「康乾盛世」持續的時間就長達近百年,其中屬於乾隆皇帝統治的時間更是長達60年。
  • 雍正死前「賜死」一人,讓乾隆坐穩皇位60年,自己卻背千古罵名
    《順治歸山詩》中有記載: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由此看得出來,皇帝面對爭執糾紛時也是無可奈何的。皇帝為了穩坐皇位,必須肅清黨羽,雍正死前就曾「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皇位60年,而他自己卻背負了千古罵名。大家知道被賜死的這個人是誰嗎?為什麼他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 同樣是康熙的兒子,為何雍正和敦親王是親王,果郡王和慎貝勒不是
    文|少年常樂遊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甄嬛傳》中,同樣是上一任皇帝康熙的兒子,為何敦親王是親王,果郡王是郡王,慎貝勒是貝勒呢?比如果郡王,其實在康熙在世時沒有得到任何的封賞,不過由於在「九龍奪嫡」時選擇了正確的站隊,雍正即位後才被封為多羅果郡王,並得到其重用。在真實的歷史上,果郡王先後被雍正任命為前鋒統領,管理正黃旗蒙古都統與鑲藍旗漢軍都統事務,不但兼任兩個旗的都統事務,還被賞賜了一萬兩白銀,可以看出雍正對果郡王是非常厚待的。
  • 康熙遺詔嬪妃隨兒子居住,乾隆為何獨留胤禮、胤祿生母在皇宮供養
    榮妃劇照可是,等到了乾隆皇帝繼位以後,非但沒有將自己叔叔皇十六子胤祿和皇十七子胤禮的生母,已經年老達到康熙遺詔標準的密嬪和勤嬪送出皇宮,還在兩位叔叔數次請求以後均予以拒絕。乾隆皇帝對於爺爺康熙皇帝的尊崇不必多說,可他為何就敢於違抗康熙皇帝遺詔,偏偏將這兩位奶奶輩的人物留在皇宮供養呢?難道,乾隆皇帝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還是有什麼帝王心術在作祟?